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真胃变位是近几年来奶牛比较常见的真胃疾病。随着奶牛业的快速发展,饲养量不断提高,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给奶牛养殖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收治了一例奶牛真胃右方变位的患牛,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真胃右方变位是真胃顺时针扭转到瓣胃的后上方位置上,从而置于肝脏和腹壁之间,呈现亚急性扩张、积液、膨胀、腹痛、碱中毒和脱水等幽门阻塞综合症的一种疾病。近几年来,奶牛真胃变位明显增多,其中左方变位常见,右方变位相对少见。沈阳农大畜牧兽医学院于2004年4月份成功诊冶一例奶牛产后真胃右方变位病例,现将手术治疗情况报道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湾桥镇是大理市三大奶牛养殖大镇之一,作者在对湾桥镇向阳溪村一头奶牛患真胃左方变位诊断的基础上,与本组的职工和该村的村防疫员共同对该患牛施行了手术复位,并提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手术治疗方案,经临床应用证明可以很好地治疗奶牛的真胃变位。  相似文献   

4.
妇牛红皮白毛病的治疗张金海,张金龙,喻光民,周丽娟,赵宪全(克山农场畜牧兽医站·161621)1991年4月5日.我场一养牛专业户饲养的一头3岁奶牛(♀).发病求诊.该牛营养低下,两眼眶周围的黑毛褪色呈灰白色,易脱落,且该部皮肤发红呈现皮炎症状.患牛...  相似文献   

5.
奶牛真胃变位是指真胃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道梗阻,导致消化机能障碍的内科疾病,包括真胃左方变位和真胃右方变位。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的扩大和产奶量的提高。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引起畜牧兽医界的关注和重视。真胃左方变位用手术方法治疗疗效确实,见效快。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黑龙江省奶牛真胃左方变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真胃左方变位即是真胃从腹中线偏右的正常位置经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之间。笔者曾收到一例危重患牛,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真胃变位也叫真胃移位或皱胃变位,在临床上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近几年奶牛真胃左方变位发病率比较高。笔者已接触100例左右。真胃右方变位较少遇到。现就临床诊治真胃左方变位过程中体会总结如下,和广大兽医工作者交流。  相似文献   

8.
1发病情况 2005年3月5日北京三元绿荷长阳奶牛养殖中心四场内一头牛号为03021的青年牛,分娩10d后出现不食症状。对患牛进行一般临床检查,发现患牛的体温、呼吸、脉搏均在正常范围内,叩诊左侧9~ll肋间有明显的“钢管音”。根据以上几点临床症状并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初步怀疑为奶牛真胃左方变位,准备实施真胃整复固定手术。  相似文献   

9.
粪便直接孵化毛蚴法诊断牛日本血吸虫病的试验彭立斌(执笔)(安徽省动物血防站)邵永康,吴炳生(安庆市畜牧兽医站)(黄山市畜牧兽医站)随着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疫区牛日本血吸虫(简称“血吸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有了显著下降,因而查病的难度增加...  相似文献   

10.
应用超声波扫描腹部确定荷斯坦和弗里斯牛杂交奶牛妊娠最后3个月和泌乳的头3个月中真胃位置和大小的的改变,以及确定运用右胁网膜固定术改变真胃位置从而治疗真胃左方变位的外科手术的正确性。分别用20只都没有真胃左方变位病史的后备母牛和经产奶牛,以及7头在泌乳早期应用了网膜固定术治疗真位左方变位的经产奶牛做观察试验。在妊娠最后3个月和泌乳的头3个月中分别用超声波扫描了8次,真胃的长度、宽度、体积作为检测项目。检测结果表明,真胃通常宽度大于长度,而且位置明显偏于右中线。网膜固定术对于检测参数没有影响。妊娠最后3个月真胃变长、变宽,结果使真胃在腹部的位置变成横向。这些改变都是由于妊娠子宫在前期膨胀所造成的。在分娩后14 d里,真胃回到更尾部和与矢状部右侧的位置。从以上结果可知,在妊娠最后3个月和泌乳的头3个月中,真胃的大小、位置、体积改变明显。经扫描病牛的真胃位置不正常,真胃最佳位置应在距尾部剑状突起20 cm,腹中线右侧5~10 cm处。  相似文献   

11.
从屠宰牦牛胴体中检出牛囊尾蚴病一例马玉兰(青海省兽医卫生检疫站,西宁,810007)牛囊尾蚴病(牛囊虫病)是屠宰牛只宰后肉品卫生检验的重要疾病之一。笔者于1997年12月1日在西宁市富强巷屠宰场对宰后牛羊胴体进行检疫时,检出一头感染囊尾蚴的牦牛肉尸。...  相似文献   

12.
奶牛真胃变位是真胃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障碍的一种内科疾病。真胃变位可分为真胃左方变位和真胃右方变位。奶牛真胃变位在兽医临床上并不多见,而奶牛的真胃右方变位就更少见。多因真胃右方变位扭转程度重、发展快,使胃完全阻塞,临床症状重剧,如不及时治疗,多数预后不良。笔者在2004-2007年的临床实践中共参加十几例奶牛真胃右方变位的诊治,治愈率为90%。  相似文献   

13.
奶牛真胃变位是真胃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障碍的一种内科疾病。真胃变位可分为真胃左方变位和真胃右方变位。奶牛真胃变位在兽医临床上并不多见,而奶牛的真胃右方变位就更少见。多因真胃右方变位扭转程度重、发展快,使胃完全阻塞,临床症状重剧,如不及时治疗,多数预后不良。笔者在2004-2007年的临床实践中共参加十几例奶牛真胃右方变位的诊治,治愈率为90%。  相似文献   

14.
真胃变位是奶牛的常见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成为威胁奶牛业健康发展的一种重要疾病。我曾参与救治一例真胃变位的患牛,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真胃变位是奶牛的常见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成为威胁奶牛业健康发展的一种重要疾病。我曾参与救治一例真胃变位的患牛,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奶牛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机能紊乱,导致营养不良的一种疾病称为真胃变位。大多数兽医临床工作将真胃变位分为左方变位与右方变位两种类型.并且习惯上把左方变位称为真胃变位,把右方变位称为真胃扭转。以前奶牛真胃变位在兽医临床上比较少见,但最近几年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的逐渐扩大,发病率迅速升高。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甚至出现死亡;部分治愈的奶牛产奶量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7.
奶牛真胃变位是现代奶牛养殖业中最常见的真胃病。奶牛真胃变位分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临床把右方变位称为真胃扭转。关于奶牛真胃变位的原因仍未定论,一般认为是由前胃迟缓,精料过量,运动不足,跳跃、翻滚,怀孕及分娩等因素引起。此外,酮血症、生产瘫痪、牛妊娠毒血症、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乳牛业的发展及乳产量的不断提高,真胃变位作为一种生产疾病与日俱增,逐步引起了国内畜牧兽医工作者的重视。我国上海的王贞照(1982)报告了他对67例乳牛真胃变位的诊疗体会,钱锋等(1986)也报告了对15例奶牛皱胃变位病例的诊疗体会。本文作者通过最近五年来对该病21例临床实践,总结真胃变位时应用叩诊与听诊结合方法的诊断经验,结合两例非真胃变位的可疑病例予以探讨。一、21例真胃变位的诊断 21例临床病例,来自南京市仙林牧场10例,卫岗牧场6例,本校实习牧场1例,摄山乳牛场1例,  相似文献   

19.
采用手术治疗2头奶牛真胃变位,其中一头牛做了2次手术,体会到诊断准确、严格按规程操作,完全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20.
奶牛剖复产并整腹结肠套叠手术病例孔繁江律化(黑龙江省海林农场畜牧科,157126)夏君奎(牡丹江农管局畜牧处)牛发生肠套叠、变位等多在空、回肠段。奶牛临产前患结肠套叠未见报道。本人在1995年5月间治疗1例,做剖腹产后整复套叠结肠治愈。1临床症状与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