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旺长期的不同灌水量和不同施氮量对‘云香巴斯玛一号’香料烟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旺长期灌水量是影响香料烟生长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随着旺长期灌水的增量,地上部生长势、株高、叶片数和叶片大小均增加,叶片干物质积累量明显,产量和产值呈显著增加;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茎和根的干物质积累量呈上升趋势。总体分析,在高灌水量条件下施氮量75 kg/hm2时,有利于‘云香巴斯玛一号’香料烟的生长发育,获得较高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2.
干旱胁迫是影响烟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研究烟草内源激素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理,本研究概括了烟草内源激素脱落酸、生长素、茉莉酸、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乙烯在干旱胁迫下的变化规律。认为可以将烟草体内所有激素分为抑制和促进2种类型,2种激素能通过相互协调共同提高烟草抗旱能力来适应干旱逆境,但关于烟草内源激素在干旱胁迫方面的研究尚少,烟草体内各种内源激素之间的协同与拮抗作用也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这将为烟草干旱的生化调控以及烟草内源激素间的交互作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钾是植物生长必须的重要矿质元素,提高作物对钾的吸收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前期遗传转化披碱草EdHP1(H+-pyrophosphatase)基因的烟草为材料,在低钾处理条件下比较了转基因烟草和野生型烟草的生理特性。结果显示,在低钾条件下,野生型烟草体内K+积累量只相当于转基因烟草的62.9%。野生型烟草的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明显低于转基因烟草(P0.05),分别为转基因烟草的72.9%、68.1%和60.6%。在不同直径根系(0.5~2.0、2.5~4.5、4.5mm分别为细根、中等根和粗根)中,细根发育差异最大,野生型烟草为转基因烟草的72.9%。低钾条件下,转基因烟草根系活力是野生型烟草的1.2倍,野生型烟草根系焦磷酸化酶活力相当于转基因烟草的46.4%,根部游离IAA含量相当于转基因烟草的66.2%。通过非损伤方法测定根部K+和H+流速结果显示,在根系表面积相似情况下,低钾条件下野生型烟草外排钾速率显著高于转基因烟草,而氢离子外排速率显著低于转基因烟草。综上所述,发达的根系和较高的K+转运体活性综合作用显著提高了转基因烟草根部对K+的吸收。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烟草残茬还田的腐解特征及对土壤和水稻中烟碱含量的影响,采用模拟试验,研究了烟茎和烟根还田后的腐解特征,以及土壤pH、有机质、养分、烟碱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烟根和烟茎的腐解速率及养分的释放均表现为前期快后期慢,各养分累积释放率依次为钾>磷>氮。烟根的腐解速率及养分释放慢于烟茎,还田120天,烟根累积腐解率为45.02%,烟茎为53.82%。(2)烟茎和烟根还田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9.35%~39.87%,前期会导致土壤pH降低,但90天后会提高土壤pH。(3)烟草残茬的烟碱释放快,还田后的前5天,烟碱释放约50%,40天后,烟草残茬中烟碱基本释放完毕。烟根的烟碱释放要快于烟茎,还田后30天,烟根的烟碱累计释放率为96.95%,烟茎的烟碱累计释放率为94.03%。至第90天各处理土壤的烟碱含量为0 μg/g。水稻植株在前期会吸收微量的烟碱,至还田20天后,水稻植株中烟碱含量为0 μg/g。综合而言,烟草残茬还田能提高土壤养分,且还田后期土壤与水稻中不会有烟碱残留。  相似文献   

5.
010018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农业大学西区1449信箱  相似文献   

6.
试管地黄的不定根膨大过程中4种内源激素的消长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薛建平  葛德燕  张爱民  柳俊  朱艳芳 《作物学报》2004,30(10):1056-1059
通过分析4种内源激素IAA、GA3、ABA和JA在试管地黄形态建成中的动态变化,初步探讨了试管地黄形成的生理生化机制。在MS+6-BA 0.5 mg·L-1+NAA 0.1mg·L-1+5%蔗糖培养基中诱导地黄无菌苗茎段形成不定根,再转入MS+6-BA 1.0 mg·L-1+IBA 0.1 mg·L-1+5%蔗糖继代培养,取不同生长时期的根,对其内源激素进行分离和纯化,经HPLC  相似文献   

7.
以生产中常用的6个烤烟基因型为材料,进行了室内培养和漂浮育苗试验,研究比较烤烟苗期主根发育、侧根发育、生物量、根系活力及叶绿素含量的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烤烟品种播种后96h、144h主根发育差异显著,192h、240h主根发育差异不显著。不同基因型烤烟的一、二、三、四级侧根发育数量及总长度随苗龄的增加而增多,二级侧根是烟苗吸收养分的主要根群,总长度二级侧根>一级侧根>三级侧根>四级侧根。不同苗龄的烟苗生物量基因型差异不一致。根系活力基因型差异显著,50d苗龄均大于40d苗龄。50d苗龄第5位叶绿素含量的基因型差异不显著,以红花大金元品种的叶绿素含量最高,NC82品种的叶绿素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8.
施肥对烤烟生长及根际土壤磷钾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烟苗生长和根际磷钾养分的影响,采用根箱培养技术,设置有机肥、化肥、有机无机配施、不施肥(对照)4种施肥处理。结果表明,在有机无机配施的处理中,烟苗的生物量、磷钾吸收量均高于其他处理,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2倍、1.5倍和1.7倍。在烟苗根系附近,土壤有效磷钾的含量低于远根区,说明烟苗的吸收速率大于土壤供应速率,合理施肥成为调节烤烟根区磷钾营养的重要手段。根际Ca-P和O-P含量比较稳定,为土壤潜在磷源。有机无机配施提高了烟苗根际有效磷的含量,近根区的Al-P、Fe-P显著降低,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说明有机无机配施增强了烟苗利用Al-P、Fe-P和有机磷的能力。在生产实践中,提倡化肥与有机肥的合理配合施用,对于保持土壤养分的持续供应、提高磷钾利用效率、促进烟苗的生长发育和生产优质烤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信阳市烤烟主产区灌溉水全盐量和氯含量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信阳烟区187个有代表性的各类烟田灌溉水样分析表明,全市灌溉水全盐量平均为207.6mg/L,氯含量平均为28.0mg/L。4个烤烟主产县区比较,全盐含量和氯含量顺序相同,均为:淮滨〉罗山〉平桥〉固始。全市绝大部分(98.85%)烟田灌溉水全盐量符合烤烟生产要求;固始县各类烟田灌溉水及平桥区绝大部分(95.2%)烟田灌溉水氯含量适宜,淮滨县和罗山县约有45.0%和55.6%的烟田灌溉水氯含量适宜。  相似文献   

10.
为了指导烟草青枯病的测报和防治,采用定期挖根调查采样和ELISA检测方法,对云南省烟草青枯病的侵染动态进行了研究。移栽后每周挖根调查结果和根、茎部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在文山州青枯病重病田块,移栽后第5周根部样品首先检测出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简称青枯菌)阳性,个别烟株根部出现黑色坏死症状;移栽后第7周根部样品青枯菌检出率达到50%左右、根部黑色坏死发病率开始快速上升,茎部无明显症状;移栽后第9周,根部发病率达到50%左右、个别烟株茎部出现黑色坏死症状。移栽后第12周,茎部青枯菌检出率、根发病率和茎部发病率均达到80%以上。根部样品青枯菌检出阳性、烟株根部显症、烟株茎部显症表现出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间隔约21d)。根青枯菌检出阳性时期和根黑色坏死的始发期可作为确定第一次施药时期的依据。对ELISA检测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ELISA检测为青枯菌阳性的样品,可分离到典型青枯菌菌落,分离物ELISA检测同样为青枯菌阳性。  相似文献   

11.
烤烟根系激素水平、GS、PMT对氮素形态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水培试验,探讨了不同氮素形态对烤烟苗期根系激素水平与氮代谢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源铵态氮对烤烟根系及叶片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S)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饼肥浸提液对烤烟叶片GS有激活作用、对根系GS有抑制作用;外源铵态氮对根系烟碱合成关键酶N-甲基腐胺转移酶(PMT)活性有激活作用;不同氮素形态对根系激素的影响不同,纯铵态氮处理的IAA含量最高,纯硝态氮处理的ABA含量最高,铵态氮与硝态氮1∶1处理的ZR含量最高,浸提液对IAA,ABA,ZR,IAA/ABA,ZR/ABA有明显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2.
顶端调控措施对烤烟生长、内源激素及氮钾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该文探讨了打顶初期2周内打顶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烤烟生长、内源激素和氮钾累积的影响。【方法】在盆栽基质培养条件下,进行了打顶和打顶+生长调节剂处理,采用酶联吸附免疫测定技术分析了烤烟根和叶中内源IAA、ABA、GA3和ZR的变化。【结果】与不打顶相比,打顶能够降低烤烟叶内IAA、ABA、GA3和ZR的含量,刺激根中IAA、ABA、GA3和ZR的增加,其中1h时打顶叶中IAA含量比不打顶降低了2倍,14d时打顶根中IAA含量比不打顶和打顶生长调节剂处理增加了140.70%和110.77%,5h和24h时打顶根中GA3含量比不打顶增加124.18%和106.66%。打顶和打顶+生长调节剂处理干物质和氮素累积与不打顶相比主要在中上部叶、茎和根,钾累积量在叶和根中,茎和整株钾累积量降低。【结论】顶端的存在影响内源激素、光合作用产物和养分在烟株体内的累积,打顶后涂抹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一定程度上代替烟株顶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技术,对生长在白城郊区和长春市不同生态环境下的001号和010号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eib.et Zucc).,进行同步栽培试验、同步结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生长在白城郊区的野生大豆根演化出比长春市生长的野生大豆较高级的抗盐结构。盐渍环境下白城郊区的野生大豆001号和010号的根变粗、周皮厚度增大、次生木质部导管孔径大、数量多,木质部管孔链多,长春市的野生大豆根较细,单管孔多。试验结果表明,野生大豆植物在盐碱环境胁迫下,根已经演化出颉颃逆境结构,这些变化证明盐胁迫直接影响了野生大豆植物体根形态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覆盖栽培对烤烟叶绿素、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京民  马聪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1):169-169
研究了烤烟大田栽培期间,旺长期揭膜培土后垄上覆盖稻草与旺长期揭膜培土、全生育期覆盖地膜、全生育期覆盖稻草等4种垄体覆盖方式对烤烟叶片叶绿素含量、有关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旺长期揭膜培土后垄上覆盖稻草的处理较其他3种处理的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略高,而丙二醛(MDA)含量略低;该农艺措施下,上述指标的变化态势与烤烟生长代谢的调控机理基本一致,在信阳乃至黄淮烟区都具有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云南烤烟多酚含量空间变异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GPS定位,在云南省主要烟区选取705个样点,2007年和2008年分别采集C3F等级烤烟样品,将各取样点两年的烤烟样品多酚含量平均值作为原始统计数据。对多酚含量的原始数据、对数转化和Box-Cox转化后的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性检验。采用地统计学进行烤烟多酚含量的空间趋势和空间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烤烟多酚含量经对数转化后服从正态分布。在进行普通Kriging插值时,趋势效应参数宜选择0阶,理论模型宜选择高斯模型(gaussian model)。云南烤烟多酚含量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C0/C0+C=35.71%),没有空间趋势效应(0阶)。大部分烟区烤烟多酚含量在3.50%~4.00%之间(为背景值);多酚含量大于4.00%的板块主要分布在滇西、滇中和滇东,大于4.50%的板块零星分布于4.00%~4.50%的板块中间,且多数板块多酚含量由中心向四周呈梯度状由高到低分布;多酚含量在5.50%~6.73%的板块位于南涧县、永平县北部、龙陵县西北部和武定县西部,且位于南涧县的板块面积最大。  相似文献   

16.
富钾基因型烤烟的钾积累及根系生理特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室内营养液培养(钾浓度为3 mmol L-1)的方法, 以富钾基因型烤烟农大202与2个一般型品种净叶黄、NC89为材料, 研究富钾基因型烤烟钾积累及根系生理特性。结果表明, 3个烤烟品种根和茎中钾积累量无显著差异, 但农大202的叶片钾积累量、根系活力和根系总活力、根系H+分泌量、根系阳离子交换量(CEC)、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和ATPase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另两个品种。净叶黄、NC89间除根系活力和根系H+分泌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外, 其他根系生理特性差异均不显著。根系钾吸收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农大202苗期钾离子最大吸收速率(Vmax)较高而米氏常数(Km)和钾离子吸收临界浓度(Cmin)较低, 而旺长期的Vmax、Km及Cmin均较高, 说明其根系具有较高的钾吸收速率, 但旺长期后耐低钾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2年对湖北恩施山区123户烟农的调查问卷,运用Logit模型对烟农种烟意愿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烟叶种植年限和对收购政策的满意度这2种因素对种植意愿有正影响,而户主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种烟成本、种烟收入等因素对种植意愿的影响不明显。这种结果的出现,与调查地的山区特点是密不可分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研发推广适用的配套农机械,是提高山区烟农种植积极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木麻黄自毒作用物对其幼苗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武星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9):100-103
以15年生木麻黄根系的水浸液作为他感作用物,采用水培方法研究木麻黄自毒作用对其苗木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木麻黄自毒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其幼苗叶、根中生长类激素IAA、GR、iPAs和ZRs含量下降,且随自毒作用物质浓度升高下降幅度增大,ABA含量、ABA/IAA、ABA/GA、ABA/iPAs、ABA/ZRs、ABA/IAA+GA+iPAs+ZRs增加,内源激素失衡。木麻黄自毒作用对其根、茎和叶生长量和生物量下降与IAA、GR、iPAs和ZRs含量减少和ABA含量增加及内源激素失衡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红大’烤烟在保山烟区合理的施氮量,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烤烟根系生长发育、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现蕾期施氮75、90 kg/hm2处理的最大叶宽和最大叶长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比施氮45 kg/hm2处理增加了21.92%和18.83%。现蕾期和封顶后,施氮75、90 kg/hm2处理的根总长、根平均直径、根总体积、根尖计数和根系分叉计数均显著高于施氮45、60 kg/hm2处理。根总长在旺长期到现蕾期增长率最高,而根直径、根总面积和总体积从团棵到旺长期增长率最高。烤后上部烟叶的总氮和烟碱含量偏高,且随施氮量增加烟叶感官质量下降。整体上施氮75 kg/hm2处理的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协调性综合评价较好,施氮45 kg/hm2处理的物理特性和感官质量综合评价较优。综合考虑烤烟生长及烟叶品质,推荐保山烟区‘红大’适宜施氮量为75 kg/hm2。  相似文献   

20.
地膜覆盖与烤烟根系及烟叶产量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地膜覆盖与烤烟根系及烟叶产量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烤烟移栽后不同时期盖膜处理根的长度、数量、干重明显大于不盖膜处理,80d时根的长度、数量、干重与盖膜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烟叶产量、产值与80d时的根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100d时的根数量呈显著正相关。60d时的根数量与下部烟叶还原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下部烟叶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80、100d时的根长度、根数量与上部烟叶的还原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100d时根干重与上部烟叶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盖膜处理的评吸质量明显高于不盖膜处理,盖膜有利于改善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