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邯 2 4 1是邯郸市农科院以冀棉 2 1为母本 ,与中棉所 1 4,中棉所 1 6和 85- 1 - 5多父本杂交育成。 1 999年 3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1 996~ 1 997年参加河北省夏棉区试 ,两年平均霜前皮棉每公顷 595.5kg,比对照中棉所 1 6增产2 8.4% ,增产极显著 ,居第一位。 1 998年参加河北省夏棉生产试验 ,霜前皮棉产量 91 3.5kg,比对照中棉所 1 6增产 1 9.0 % ,居第一位。 1 998年在馆陶马固村示范 2 0公顷 ,平均产量 1 2 2 5.5kg。在新疆农一师五团和农七师试种也表现相当出色 ,其中 1 31团 7连枯萎病重病地种植 ,皮棉产量每公顷…  相似文献   

2.
中棉所 41是中国棉花研究所选育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 ,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虫性强等特点。 2 0 0 2年引进镇平试验、示范、表现突出。2 0 0 3年镇平生产试验及较大面积试种后 ,综合性状表现良好。1田间种植表现1 .1产量表现2 0 0 2年镇平县棉花品种比较试验 ,每公顷子棉产量 31 42 .5 kg,皮棉 1 2 75 .8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 2 9增产 4.0 %和 2 .4% ,居 1 2个参试品种第 3、第 2位 ;2 0 0 2年在镇平县良种场示范的 6.67公顷中棉所 41 ,每公顷子棉 30 87kg,皮棉 1 2 4 1 kg,分别比中棉所 2 9增产 3.7%和 1 .9% ;2 0 0 3年镇平县棉花…  相似文献   

3.
抗虫棉在大荔县的发展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荔县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 ,进入 90年代以来 ,棉铃虫严重发生 ,成了制约棉花生产发展的最大障碍。 1 996年我们从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引进了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 2 9,示范种植 6.67公顷 ,当年平均每公顷产皮棉 1 1 2 5 kg,减少防治费用 80 %。公顷节资 1 5 0 0元。1 997年在埝桥乡零星种植 3.3公顷。平均公顷产皮棉 90 0 kg。减少防治费用 75 %。产量与常规棉相当。 1 998年我们改进了栽培技术 ,在我县推广种植 33B抗虫棉 1 333公顷。同时 ,我们进行了 33B、国抗 95 - 1、中棉所 2 9、中棉所 30、中棉所 1 9(对照 )的抗虫棉品比试验。试验…  相似文献   

4.
慈抗杂 3号是浙江省慈溪市棉科所以慈 96— 5为母本、WH— 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抗虫杂交棉新组合。 1999年随着浙江省区试引入海盐种植 ,几年来 ,慈抗杂 3号表现出了产量高、抗性好、管理方便等特点 ,深受棉农的欢迎。1 种植表现1 1 产量1999年浙江省棉花区试海盐点 ,慈抗杂 3号公顷皮棉产量 15 34 5kg ,比对照泗棉 3号增产 39 4 % ,居第一位 ;2 0 0 0年浙江省棉花区试海盐点 ,慈抗杂 3号公顷皮棉产量 1912 5kg ,比对照泗棉 3号增产 9 8% ,居第一位 ;2 0 0 1年浙江省棉花生产试验海盐点 ,慈抗杂 3号公顷皮棉产量 15 34 5kg ,比对照泗棉 3…  相似文献   

5.
中棉所19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育成的新品种。铜山县1993~1994年引进种植,通过品种比较试验、示范和大面积生产应用表明:该品种在徐州地区无论作春棉还是作麦套棉种植,均具有早熟、高产、优质和兼抗病虫等特性,深受广大棉农的欢迎。1 种植表现1.1 产量。1993年铜山县棉花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中棉所19名列6品种产量第一位,较对照品种苏棉5号增产8.32%。1994年获徐州市政府一等奖的铜山县郑集镇张湾村麦套棉68公顷,采用该品种每公顷产皮棉1831.5kg,比全镇推广品种苏棉5号平均每公顷多产皮棉570kg。其中0.3公顷高产攻关田,单产皮棉2130kg。1…  相似文献   

6.
中棉所 41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品种 ,该品种 2 0 0 1年引进商丘试种 ,早熟性、丰产性、抗病虫性以及纤维品质均表现较好 ,2 0 0 2年扩大到 1 5 0 hm2 。1特征特性中棉所 41为中熟品种 ,在商丘种植全生育期1 30天左右 ,株高 1 0 0 cm左右 ,单株成铃 2 8个 ,铃重 5 .9g,衣分 40 % ,子指 1 1 .5 g。出苗较好 ,前中期生长速度快 ,后期叶功能一般 ,叶片易早衰。铃壳较薄 ,吐絮畅而集中 ,易收摘 ,霜前花率达90 %左右。2产量表现2 0 0 1年在商丘市睢阳区和宁陵县试种 ,两点平均公顷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为 1 5 79kg和 1 5 1…  相似文献   

7.
2005年永州市零陵区农业局经作站引进湘杂棉6号F1试种,皮棉产量高的达到2225kg/hm2,平均皮棉产量1873kg/hm2。2006年该镇种植了140hm2湘杂棉6号F1,占该镇棉花面积的88.4%,平均皮棉产量达到1970kg/hm2,比上年平均皮棉增产达97kg/hm2。在黄田埔镇设计6个已在当地种植一定面积的棉花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试验表明,湘杂棉6号子棉、皮棉产量比对照湘杂棉2号分别增产4.0%和5.76%,比中29增产9.76%和9.24%。  相似文献   

8.
中棉所 45为双价转基因抗虫棉。 2 0 0 0年安阳县小面积试种 ,2 0 0 1年示范种植 1 5 hm2 ,2 0 0 2年60 hm2 ,2 0 0 3年发展到 1 0 0 0 hm2。该品种丰产性好 ,高抗棉铃虫 ,抗枯耐黄 ,易管理 ,经济效益高。1产量表现2 0 0 1年平均每公项霜前皮棉 1 2 94kg,比对照中棉所 1 9增产 1 3.1 %。 2 0 0 2年霜前皮棉平均每公顷 1 437kg,比对照新棉 33B增产 1 6.9% ,比 99B增产 8.7%。 2 0 0 3年在遭受前期干旱、后期阴雨连绵的自然灾害情况下 ,仍取得了每公顷皮棉 1 2 80kg的好收成 ,较大面积种植的 99B增产 1 0 %左右。2栽培技术要点2 .1适时精量…  相似文献   

9.
陕 40 80系陕西省棉花研究所用冀 2 32做母本、中 1 64做父本杂交 ,在枯黄萎病混生病圃连续种植 ,露地直播与地膜覆盖 ,水、旱地交替选择而成。 2 0 0 0年 1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  1 998~ 1 999年参加陕西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 8点次平均霜前皮棉产量每公顷1 32 0 kg,对照中棉所 1 9为 949.5kg,比中棉所 1 9增产 39.0 %。 1 999年生产试验 4点次平均 ,霜前皮棉每公顷 1 650 kg,中棉所 1 9为 1 354.5kg,比对照中棉所 1 9增产 2 1 .8%。2 纤维品质 纤维色泽洁白 ,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 …  相似文献   

10.
中棉所 35引入莎车后 ,1 997、 1 998年进行了生产试验示范和高倍繁殖 ,1 999年进行大面积推广 ,三年种植面积为 370 0公顷 ,2 0 0 0年 2万公顷 ,占全县棉花面积 50 % ,喀什地区 3.4万公顷 ,占全区棉花面积 2 0 %。1 搞好试验、示范1 997年自治区种子站安排了棉花抗病区试引种 ,通过观察中棉所 35产量性状较优 ,每公顷皮棉 1 575kg,比对照新陆中 3号增产 2 8.6% ,生育期比新陆中 3号早熟 3~ 5天。 1 998年进行了小区试验 ,中棉所 35参加了自治区主持西北内陆棉区试 ,公顷皮棉 1 755kg;喀什地区抗病区试公顷皮棉 1 995.4kg;莎车县抗病区试…  相似文献   

11.
20 0 3年经石河子中棉种业有限公司、中棉所北疆生态试验站引入中棉所 42小面积试验 ,在 1 0个试点上表现良好的早熟性、抗病性、适应性。2 0 0 3年在农八师示范试种 ,表现优异。1特征特性早熟性好 ,生育期 1 2 0天左右 ,植株筒型 ,株高60~ 70 cm,果枝 型 ,茎秆硬 ,抗倒伏 ,叶片中等大小 ,叶色较浅 ,铃椭圆形 ,有铃尖 ,铃重 5 .5 g,结铃性强 ,吐絮畅易采摘 ,衣分 40 %~ 41 %,霜前花率90 %以上。2产量表现2 0 0 3- 2 0 0 4两年参加中棉所北疆生态试验站多点试验 ,公顷皮棉 2 5 71 kg,比对照中棉所 36增产 30 .3%;2 0 0 3年在农八师示范试…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中棉所 41双价转基因 ( Cry IAc plusCp TI)抗虫棉作母本 ,6个常规高产品系、5个常规高品质系和 7个常规抗病品系作父本 ,配制 1 8个组合。结果显示 ,1 8个组合 F1代的平均霜前皮棉产量比母本中棉所 41及对照中棉所 38分别增产了2 3.5 %和 2 6.1 % ,优势组合率都是 1 0 0 %。在产量构成因素中 ,单株铃数的杂种优势最强 ,铃重的杂种优势最低。纤维品质方面 ,比强度的正向优势较为明显 ,麦克隆值表现出一定的负向优势。有 1 1个组合的霜前皮棉产量比中棉所 41增产 2 0 %以上 ,其中又有 5个组合在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等方面综合表现突出。表明 ,利用中棉所 41作母本 ,常规棉作父本配制杂交种 ,其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经研究试验因素对产量作用效果大小是覆膜>种植方式 >品种。夏棉覆膜比常规无膜栽培 ,增产达 30 %以上 ,育苗移栽比麦垅点播可增产皮棉1 0 .5 %。选用中、早熟品种比中熟品种增产 7.96%。因此 ,关中短季棉生产应在地膜覆盖栽培方式下 ,选用陕 1 98或中棉所 1 6搞育苗移栽综合效果最好 ,其次为麦垅点播中棉所 1 6  相似文献   

14.
1 种植表现 抗虫杂交棉鲁棉研15号(H9513)是山东省农科院棉花研究中心最新育成的抗虫杂交棉品种.1998年开始在江苏省射阳县小面积试种,表现突出.此后,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现将该品种在射阳县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两年品比试验结果平均,鲁棉研15号全生育期146.5天,株高100.9cm,果枝15.4个,单株结铃34.9个,单铃重5.62g,衣分为41.62%,公顷子棉产量4711.5 kg,皮棉产量为1962.3kg,比对照中棉所29增产达12.45%,霜前花率达85.13%.在参试的品种(1999年5个,2000年10个)中,鲁棉研15号子、皮棉及霜前子、皮棉产量均居第一位.大面积示范出现了不少公顷产量在2250kg以上的高产田块.  相似文献   

15.
20 0 2年 ,巴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中棉所合作 ,在新疆库尔勒市包头湖农场引进示范种植中棉所 41面积 366.7hm2 ,平均每公顷产皮棉 1 95 0kg,霜前花率 90 %以上 ,受到植棉户的普遍欢迎。 2 0 0 3年又扩繁了 1 2 2 3.3hm2 ,平均单产2 0 2 5 kg,其中有 36hm2 单产达到 2 70 0 kg以上 ,有 1 2 hm2单产超过 30 0 0 kg。同时 ,在巴州尉犁县、库尔勒市等其它地方也进行了种植试验 ,农民一致反映好。 2 0 0 4年该品种在巴州和阿克苏、喀什等地区扩大种植 ,表现突出 ,受到巴州乃至南疆农业部门及棉农的欢迎。1种植表现该品种全生育期 1 45天左右 ,打…  相似文献   

16.
苏棉 1 4(徐 2 0 3)是由江苏省农科所选育而成的高产兼抗棉花新品种 ,1 999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1 选育经过。苏棉 1 4组合为苏棉 5号 /徐 1 41 //中棉所 1 9,1 989年单交 ,1 990年复交。通过南繁加代 ,扩大群体 ,单株选择 ,多点鉴定 ,于 1 995年育成。2 产量表现。1 995~ 1 996年参加徐州市区试 ,两年平均总产皮棉比泗棉 3号原种增产 2 0 %,居首位。1 996~ 1 997年参加江苏省中熟抗病棉区试 ,子棉产量 3331 .65kg· hm-2 ,皮棉产量 1 441 .8kg· hm-2 ,比泗棉 3号增产 5.36%,达极显著水平 ,其中东辛试点皮棉单产 2 1 4…  相似文献   

17.
宛棉 6号 (原名宛棉 0 73)系南阳市农科所以优质高产的豫棉 1号为母本 ,和高抗枯萎病的丰产品种中棉所 1 2为父本杂交 ,其后代在严重的枯黄萎病混生的老棉田上 ,经多年连续定向选择培育而成。 1 993~ 1 996年参加南阳市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 ,2 0 0 0年 1 2月由河南省南阳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并命名 ,报省农作物品审委备案。适宜豫南和长江中下游两熟棉区种植。1丰产性本所品比试验平均公顷子、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为 3461 .0 kg、1 389kg和 1 2 2 7.95 kg,分别比对照豫棉 8号增产 5 .5 %、1 6.2 3%和 1 5 .96% ,南阳市棉花品种区试 ,平…  相似文献   

18.
赣棉9号简介     
赣棉9号(万棉82—1)是我所育成的一个高产、稳产、品质优良的棉花新品种。该品种于1992年通过技术鉴定,1993年3月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并在省内外逐步推广。1 产量表现1986年农科所试种每公顷产皮棉1417.5kg;1987年在裴梅乡种植,每公顷1762.5kg,衣分42.9%;1991年在全县7点示范10.4hm~2,平均产量1673.25kg,衣分40.12%,比泗棉2号增产  相似文献   

19.
2006-2007年在新疆示范种植约300 hm2皖棉21,具有出苗快,长势稳,赘芽少,开花结铃快而集中,成铃率高等优点.两年示范的实收产量是:2006年在阿克苏地区的子、皮棉产量每公顷分别为7294.05 kg、3355.26 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35增产14.2%和32.3%.2007年在农五师81团的子、皮棉产量为7350 kg、3375 kg,分别比对照新陆早13增产18%和30.2%.在肥力高的田块,皖棉21的子棉产量达到9225 kg,皮棉产量达4289.6 kg.纤维品质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HVICC)测定结果:上半部平均长度33.28 mm,比强度32.3 cN·tex-1,麦克隆值4.18.  相似文献   

20.
中棉所96A在南疆早中熟植棉区生育期约为133 d,株型较紧凑,塔形,结铃性强,铃重5.8 g,霜前花率97.0%以上,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2016―2017年新疆早中熟常规棉品种区域试验中,其平均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5 681.3 kg·hm-2、2 488.5 kg·hm-2和2 426.3 kg·hm-2。介绍了优质常规早中熟棉中棉所96A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抗病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