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果园合理间作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及光热资源,增加果农收益。尤其是幼龄果园,行间空地较大,更应当加以合理利用。但是果园间作不同于大田种植,要以果树为主、间作为辅的原则,进行合理间作。间作物种类应选择矮杆、耗肥量低的经济作物为宜。如何利用间作物来提高果园的前期收益而又不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是果园间作生产中应引以为重的问题之一。近几年来,我市果农选用草莓作为果园的间作物,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  相似文献   

2.
秉德 《内蒙古林业》1994,(11):21-21
幼龄果园行间间作秉德幼龄果园,幼树占地面积小,应充分利用行间种植作物增加收益。同时,合理间作可覆盖地面,保持水土,防止杂草滋生和改良士壤。当然,间作物也需要水肥,如种植不当会发生争肥争水矛盾,反而不利于果树生长发育。因此.选择间作物的原则是:1.要选...  相似文献   

3.
果园间作物的选择刘国标为了充分利用果树株、行间的空地,提高光能和土地的利用率;合理增加收入,可在幼龄果园或稀植果园适当套种一些作物,达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目的。一、间作物的要求:果园间作物的选择应根据果园的土壤、地势、树种等情况因地制宜,一般间作物...  相似文献   

4.
在幼龄果园或果树覆盖率较低的树行间,合理间作粮食作物或经济作物,对土壤能起到覆盖作用,可防止土壤冲刷,减少杂草为害,增加土壤腐殖质和提高土壤肥力,加快果树生长发育,同时可以合理利用土地,增产粮食,增加果园收入,达到“以园养田”、“以短养长”的目的。但种植间作物也有一定缺点,即易与果树争夺水分、养分和光照影响果树生长。怎样才能做到兴利除弊、合理间作呢?根据各地经验,应做到  相似文献   

5.
果菜间作是充分利用果树的行间空地进行生产的一种有效立体复合种植模式,是发展庭院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果树行间或果园缺株断行处,科学合理地间作一些农作物,不但可以增加收入,而且能促进果园肥水管理,加块果树生长。但间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不宜高。不宜间作高粱、玉米等高杆作物以免影响果树通风透光;宜作红薯、豆类、小麦等矮杆作物。不宜长。不宜间作生育期长,特别是多年生的作物,以免影响给果树施肥及果园的耕作;宜作与果树共生期较短的作物,如油菜、大蒜等。不宜深。不直与报系发达、扎根较深的作物间作,以免同作物发生争肥、争水的矛盾;宜与根系分布较浅,主根不发达的作物间作,加蔬菜等。另外,对地力消耗强的作物不宜…  相似文献   

7.
一、春耕保温 为给果树根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应及时进行果园春季耕翻,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方法是果树行间耕翻.  相似文献   

8.
对牡丹江半山区的果农复合经营的果园生态因子和农民经济收入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果农复合生态系统因子动态变化分析、间作农作物种类比较分析和经济效益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果农复合生态经营模式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效益和经济效益,它能够有效地改善果园条件,降低空气温度,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钾的含量,有利于果树和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改良;果农复合生态经营可分为果树生长初期、果初期、结果盛期三个阶段;适于牡丹江半山区果农复合的最佳模式是在果树行间间作爬类、豆类和蔬菜类,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9.
1 果园复合经营的意义 1.1 经济效益果园复合经营指利用果树与其他植物互生互利的关系在果树的行间适当的间作,以达到土地最大利用率,获得最大效益的一种农林复合经营方式。果园复合经营在有限的土地面积内增加了复种指数,提高了空间资源的利用率,是对传统的果园生产和土壤管理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是涉及多学科、多行业、多部门的综合性农业工程,是一项着眼当前,受益长远的事业。果园复合经营对象是幼龄果园和盛果期果园,以幼龄果园为主。幼龄期果树的树冠较小,果园覆盖面积不大,土地利用率不高。对于一个果园来说,如果单纯地栽植果树,在结…  相似文献   

10.
果园的土壤肥力,是保证果树稳产高产的关键。然而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牲畜耕作已逐步被替代,至使果园有机肥的来源越来越少,影响了果树业的发展。1987年以来,我师进行了果园间作苜蓿的试验,通过翻压绿肥或以草养畜、以畜积肥、以肥供树等一系列措施,不仅解决了果园有机肥的来源问题,而且产量也不断提高。 苜蓿是缩根植物,每年根自疏死亡,可增加土壤腐殖质的含量。据测试,每亩翻压苜蓿鲜草1500公斤,可增加土壤氮量13—15公斤,行间生草或树盘覆草10厘米,连续三年都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果园间作苜蓿,改变了过去只间作疏菜的单一形式,有利于增加  相似文献   

11.
一忌盲目定植。果树为多年生经济作物,园地立地条件直接影响着果园建成后的质量及效益。因此,要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应当地特点的新品种,不要盲目定植。   二忌不合理间作。为了合理利用土地,在幼龄果园内搞些间作是必要的,但切忌在幼龄果园内种植玉米等高秆作物,以及与果树争水肥的作物如麦类和甜菜等,更不能种植与果树有共同病虫害的作物。   三忌光栽果树,不栽林带。林带与果园的关系是“受益一大片,影响一条线”。特别是在冬春寒冷、风沙大的北方地区,果园防护林带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建园前或同时要栽好林带。   四忌排…  相似文献   

12.
由于许多果树对一些农药较为敏感,很容易造成药害,因此,果树用药要注意禁忌。草甘磷为灭生性除草剂。所有果树都敏感。只可用于果园行间定向喷雾除草,不可喷到果树上。乐果、氧化乐果猕猴桃特别敏感,忌用;柑桔、桃、李、枣等对稀释倍数小于1500倍的乳剂敏感,使用前要先做实验,以确定安全使用浓度。敌百虫、敌敌畏猕猴桃及核果类的果树,非常敏感,不可使用。磷胺桃树极为敏感,不能使用。稻半散桃和葡萄的某些品种敏感,应慎用。螨克、克螨特梨树敏感,不可使用;柑桔新梢嫩叶时,使用浓度不可低于2000倍。砷制剂(如田安、…  相似文献   

13.
果园生草,就是在果树行间或全园(树盘除外)长期种植多年生植物作为覆盖的一种果园土壤管理。  相似文献   

14.
果树对行间光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果树行间光能有关因素的观测,得出果树的遮光范围、遮光时间及遮阴部位的光照强度均受果树高度、树冠大小和果树密度的左右,随着树龄的增长而影响增大。提出了不同树龄对行间光能影响的程度。将果园行间光能状况分为1~2年生果树对行间光能无大影响;3~4年生有一定影响,可种作物;5年生以上对行间影响大,仅能种耐阴作物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果树与农作物间作是一种立体复合栽培模式。其根本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土壤、光能、热能等自然资源的潜力,充分利用空间,最大限度的提高单位面积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因此,果农间作需从生态、经济等方面考虑,以改变当前果园经济效益差和浪费自然资源的状况。  相似文献   

16.
由于许多果树对一些农药较为敏感,很容易造成药害,因此,果树用药要注意禁忌。 草甘磷为灭生性除草剂。所有果树都敏感,只可用于果园行间定向喷雾除草,不可喷到果树上。 乐果、氧化乐果猕猴桃特别敏感,忌用;柑桔、桃、李、枣等对稀释倍数小于1500倍的乳剂敏感,使用前要先做试验,以确定安全使用浓度。 敌百虫、敌敌畏猕猴桃及核果类  相似文献   

17.
幼龄果园合理间作 ,能够经济利用土地 ,提高未结果前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正确处理间作物与幼树间的相互影响与竞争 ,是关系到幼树能否健壮生长 ,实现早果早丰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多年果树工作中 ,发现许多幼龄果园间作存在着不合理现象。为此 ,提出以下解决方法 ,供果农参考。1 间作中存在的问题 :1 .1 间作不留果树营养带影响幼树生长发育 ,树体周围占满间作物 ,将果树挤在畦埂上 ,不给果树留有足够的营养面积 ,间作物与幼树争肥争水 ,矛盾突出 ,同时导致幼树萌芽率低 ,成枝力低 ,生长发育受阻 ,形成小老树。1 .2 间作高秆作物影响果树光…  相似文献   

18.
果园生草是保持水土,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肥力,改善果树生长环境的有效措施,在国外是一项早已普及的果园管理技术。伊犁半干旱逆温缓坡地带的果园多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强调清耕除草,使果树行间、株间土壤裸露,造成果园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下降,水土流失严重,对果园生态、果品产量和质量也有不良影响。为了改变果园耕作制度,提高果园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1998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把果园生草纳入绿色果品生产技术体系向全国推广,其中白三叶草为主导草种。  相似文献   

19.
1.春耕保墒:为给果树根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应急时进行果园春季耕翻,改善土壤物理化学状况。方法有二:一是顶凌刨树埯,二是果树行间耕翻。2.适时春灌:春季果树抽枝展叶、开花坐果需要消耗大量水分,应根据土壤含水量进行春灌,以补充土壤水分的不足。华北地区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春灌,灌水量以浸透果树耕作层为佳。3.春剪与复剪:果树发芽前应将果树冬剪进行完。幼旺树可进行晚春修剪。对苹果树也可  相似文献   

20.
除草剂在60年代末已对果树栽培业发生了重大的影响。果园的机械除草和人工除草开始被化学除草所代替,国外目前以树干为中心的除草带和行间生草栽培,已成为果园土壤管理制度的主要形式。此外,化学除草又是果园免耕法的基础。目前果园常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