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黑米色素提取工艺及其性质表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以膳食黑米为原料制取黑米色素的工艺步骤.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的质量与体积比(克比毫升)、浸提剂体积分数等因素对黑米色素提取效率的影响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浸提剂体积分数和浸提温度是影响黑米色素提取效率的显著因子;浸提时间和料液的质量与体积比对提取效率有影响,但不显著.当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30m in,料液的质量与体积比为1∶10,浸提剂为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时,提取效果最好.黑米色素为花青苷,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可用于食品着色.  相似文献   

2.
以冀南太行山区的野生黄刺玫花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料比4个单因素为自变量,以色素吸光度为响应值,应用Design-Expert 8.06响应面对黄刺玫花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提取时间、液料比对色素提取的影响显著,而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对色素提取未达到显著水平。响应分析结果发现,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的交互作用相对显著,等高线扁平。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1.73%、提取时间2.17 h、提取温度54.62℃、液料比32.74 m L∶1 g,理论色素提取液D505 nm为0.667。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黄刺玫花色素的光稳定性强、热稳定性差,适宜温度低于60℃使用;金属离子(K~+、Ca~(2+)、Na~+、Mg~(2+))对黄刺玫花色素稳定性影响不大,Al~(3+)对黄刺玫花色素的稳定性影响明显,且会引起色素变色;氧化剂H_2O_2对黄刺玫花色素稳定性影响不明显,而还原剂Na HSO3对黄刺玫花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食品添加剂葡萄糖、蔗糖、柠檬酸对黄刺玫花色素的稳定性没有影响,可以与色素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3.
黑果枸杞色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75%乙醇作提取溶剂,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黑果枸杞色素提取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果枸杞色素提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温度60℃,时间30min,料液比1∶20.该条件下色素粗品得率为65.62%.  相似文献   

4.
葡萄果皮花色素苷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得葡萄果皮中花色素苷提取最佳工艺。【方法】分析了提取剂、盐酸用量、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葡萄果皮中花色素苷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用含体积分数0.1%盐酸的甲醇作为提取剂,40℃水浴中超声波辅助提取,提取时间50 min,料液比1∶7,提取2次。各因素对葡萄果皮中花色素苷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结论】得到了葡萄果皮中花色素苷的最佳提取工艺,该工艺下花色素苷的提取率为73.10%。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辅助提取分离菠菜色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菠菜中的色素,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探索了提取剂、料液比、提取温度、超声波时间和超声波功率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提取菠菜色素工艺的最优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以乙醇与丙酮混合液(体积比为1∶1)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5(g·m L-1),提取温度为50℃,超声波时间为30 min,超声波功率为280 W,菠菜色素的产率为0.187 mg·g-1。根据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极性不同,用层析柱法分离菠菜色素,既能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又能循环利用溶剂。  相似文献   

6.
响应面法优化乌饭叶色素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全波长扫描,初步确定了乌饭叶色素的最佳提取溶剂和最大波长,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乌饭叶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以确定乌饭叶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溶剂为蒸馏水,最大吸收波长为312 nm;各因素影响色素提取的主次顺序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乌饭叶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20(g/mL)、提取时间1.2h、温度100℃,该条件下色素得率为148.5mg/g。  相似文献   

7.
以甜荞麦皮为原料提取荞麦皮色素.采用乙醇水溶液为溶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浸提温度对色素提取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乙醇浓度和料液比.荞麦皮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65%,料液比1:5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 h,在该条件下荞麦皮色素提取率达到6.71%.  相似文献   

8.
研究以玉米红曲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玉米红曲色素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乙醇浓度、液料比、超声波频率、提取温度和时间对提取率影响显著,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液料比20∶1,超声波频率为28 KHz,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玉米红曲色素提取率为95.4%。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梵净山野生蝴蝶花(Iris japonica)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以料液比(g∶m L)、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温度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梵净山蝴蝶花总黄酮提取的最适宜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以90%乙醇为提取溶剂,浸提温度80℃,超声波提取40 min,该条件下蝴蝶花总黄酮提取率为4.29%。该工艺可为梵净山蝴蝶花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以菜用黄麻为原料,叶绿素含量为指标,对提取溶剂、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单因素进行试验,利用正交试验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菜用黄麻叶绿素提取的主要因素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且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叶绿素提取的最佳工艺为:95%乙醇,料液比1∶6,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4 h,最佳工艺条件下叶绿素提取量达3.375 mg·g-1.  相似文献   

11.
黄花柳中总黄酮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以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为试剂,芦丁为对照研究黄花柳花穗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用正交实验法对黄花柳花穗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采用正交表L9(34),以乙醇浓度、回流温度、回流时间及料液比为因素,以总黄酮显色液的吸光度为指标进行实验.得到的黄花柳花穗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50;,料液比为1∶40,回流温度为70℃,回流时间为3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的黄酮含量为26.82 mg/g.实验方法简单、方便,结果准确、可靠,最佳条件适合批量生产中该药材的提取.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河湟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L)中红花黄色素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优条件,用正交试验对不同提取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分别考察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固液比和提取功率对红花黄色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温度60℃,料水质量比1∶30,提取功率800W,该条件下红花黄色素的提取率可达6.24%.  相似文献   

13.
黑米花色素苷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合理开发黑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黑米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黑米花色素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试验确定了黑米花色素苷提取的最佳条件,即75%的乙醇溶液,按1∶8的料液比,浸提温度30℃,浸提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2次,黑米花色素苷的浸提率可达到94.40%。[结论]在此工艺条件下提取黑米花色素苷效果较好,而且可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4.
汤照云  刘彤  谢小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961-962,1152
[目的]寻求紫花苜蓿叶黄素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以新疆大叶苜蓿为试材,采用微波炉提取法从紫花苜蓿中提取叶黄素。设置提取溶剂、物料比配方、提取时间及微波炉提取火力4个单因素实验和L9(33)正交实验,研究提取叶黄素的影响因素和提取紫花苜蓿叶黄素的最佳组合。[结果]影响叶黄素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提取溶剂、温度、料液比、火力。对水、乙醇和石油醚3种试剂的提取效果和提取液的OD值进行对比分析表明,石油醚提取液的吸收值最大,说明叶黄素易溶于有机溶剂。选择出提取紫花苜蓿叶黄素的最佳条件为:提取试剂为石油醚、物料比1∶50、提取时间3 min、提取火力30 W。[结论]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和L9(33)正交实验分析得到提取紫花苜蓿叶黄素的最佳组合为:火力30 W、时间2 min、物料比1∶50。  相似文献   

15.
藤茶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超声法提取藤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本文在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4个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法,以总黄酮的得率为考察指标,对超声法提取藤茶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藤茶总黄酮的最佳超声提取条件是:70%乙醇,液料比30∶1,提取时间20 min,提取3次。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35.86%,说明超声提取具有短时、高效、节能的优点,可用于藤茶总黄酮的提取。  相似文献   

16.
微波辅助法提取枸杞红色素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枸杞红色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即采用体积比2∶3的0.1mol/LHCl与95%乙醇的混合溶液作为提取剂、微波功率400W、提取时间30s、料液比为1∶10进行浸提.与传统的溶剂浸提法相比,提取时间由24h缩短为30s,色素得率由15.20%增加到16.87%.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提取陕北大木枣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购于延安市延川县延水关镇的陕北大木枣为试材,通过水浴浸提法获得大枣红色素。通过试验,选择提取大枣红色素最佳的提取溶剂,确定其最大吸收波长。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料液比3个因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选取大枣红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极差分析表明,料液比对色素的提取影响最大,其次是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影响最小。正交试验表明,大枣红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O.2mol/LNaOH溶液为提取剂,浸提温度为80℃,料液比为1:20,浸提时间为4h,在此条件下,大枣红色素的产率最高,可达79.5%。[结论]该研究为大枣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提取金盏花黄色素的优化工艺,得到最基础的提取数据。[方法]通过考察CO2超临界萃取和有机溶剂浸提法对金盏花黄色素的提取效果,研究金盏花黄色素的提取方法。[结果]试验确定了金盏花黄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即丙酮/乙酸乙酯(1:1)混合溶液,按1:4的料液比,浸提时间7.0h,金盏花黄色素的浸提收率可达22.6%。[结论]在此工艺条件下提取金盏花黄色素效果较好,而且可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9.
红叶杨红色素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鸣  涂炳坤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205-2206
[目的]探讨影响色素得率的因素和工艺条件。[方法]以红叶杨新鲜叶片作为原料,研究了4种浸提剂(水、乙醇、石油醚和丙酮)、5种乙醇溶液浓度(15%~100%)、不同波长,浸提温度、料液比和pH值对红叶杨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确定了红叶杨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组合。[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最佳浸提剂、乙醇溶液浓度、吸收波长、浸提温度、料液比和浸提pH值分别为乙醇、75%4、50 nm、70℃1、∶75和1;正交试验表明,提取红叶杨色素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0.5 h、料液比1∶100、75%乙醇浸提剂和浸提pH值为1。[结论]该研究为红叶杨色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