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对彩石输油管道原油流变性研究和停输再启动过程计算机数值模拟的基础上,成功地进行了彩石输油管道现场停输再启动试验。为验证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并将试验结果与计算机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对彩石输油管道安全运行管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庆哈埋地管道允许停输时间的计算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输油管道停输后,当管内原油温度降到一定值时,管道的再启动会遇到极大的困难,甚至造成凝管事故。为了避免凝管事故的发生,需要对输油管道的停输安全性进行研究。通过对大庆-哈尔滨埋地输油管道的测试与分析,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测试了管道在各种地势条件下的总传热系数,确定了庆哈输油管道停输后的最危险截面。在充分考虑大地恒温层、热油管道对大地温度场影响范围的基础上,建立了管道停输时的非稳态传热简化物理模型及相应的数学模型,并编制了模拟计算软件,计算得出了管道停输后管内原油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庆哈管道的允许停输时间,计算结果对输油管道的科学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热油管道停输与再启动过程模拟计算软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建立热油管道停输与再启动过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方法和混合语言编程技术,成功地开发了热油管道停输与再启动过程模拟计算软件SARP,解决了热油管道停输与再启动过程预测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洛输油管道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停输再启动的问题,在管流分析与启动压力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理论与计算方法,建立了管道再启动水力模型,同时对中洛输油管道不同月份停输再启动压力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为中洛输油管道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一种安全评价手段,对管道优化运行,提高管道运营效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秦京输油管道停输再启动安全性评价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秦京输油管道处在接近于生产规程规定的最低输量状态下运行,流动安全性问题值得关注。针对缺少定量评价结果的情况,利用原油管道停输再启动凝管概率计算软件,评价了秦京输油管道在当前输量和生产规程规定的允许停输时间下停输再启动的安全性,并提出在不同站间合理分配安全裕量的建议,探讨了基于流动安全性评价结果,分站间进行工艺参数优化配置的可行性。秦京输油管道全线大部分站场在全年大多数月份安全性良好,可以考虑通过降低进站温度或延长允许停输时间等方法合理分配安全裕量,为秦京输油管道在保障流动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输送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6.
邓青  张国忠  兰浩 《油气储运》2005,24(11):5-8
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胶凝原油管道再启动问题的认识,指出了现有启动模型的不足,认为通过试验的方式研究胶凝原油停输再启动的问题,可以为输油管道设计过程中管材的选择、管道允许停输时间的确定和最小启动压力的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铁秦管道停输再启动过程模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给出停输过程的热力模型及启动过程的热力,水力模型的基础上,对铁秦输油管道夏季各站间停输温降过程进行了模拟,并模拟分析了葫芦岛-绥中段在四种工况下的再启动过程,通过对四种工况下的再启动过程的模拟结构分析,探讨了铁秦输油管道降温输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魏荆管道停输再启动困难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秀杰 《油气储运》1998,17(5):7-10
近几年来魏荆管道采用了添加降凝剂的输油工艺,随着输油管道运行条件的变化,原来的输油条件已不能简单移植到新的输油工艺上,为了确定新工艺条件下道道的安全停输时间,在魏荆管道进行了停输再启动的现场试验。  相似文献   

9.
东黄复线停输再启动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在研究了胜利原油连续剪切降温,静止降温和再剪切过程原油流变性变化,建立热油管道停输再启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使用数值方法计算了东黄复线停输再启动过程,并成功地进行了工业现场试验,实测数据与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任京输油管道停输再启动3种工艺方案的比选,比较了任京输油管道原油的加热方式,确定采用直接加热方式,并根据几种工艺方案的比较结果,优选出了最合理的停输再启动方案,即加压、加热正反输工艺方案,以保证向任丘炼厂全年安全输油50×104 t.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深水油气管道再启动过程的多相流动和传热规律,结合传热学和多相流理论,建立了深水管道再启动过程数学模型,给出了模型的定解条件和求解方法;利用该模型,仿真模拟了深水管道再启动过程中温度和压力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水合物的生成情况进行预测并分析参数敏感性。研究表明:启动流量、绝热层的导热系数和厚度可以明显改变管内流体的温度分布,且启动流量越大、绝热层导热系数越小、厚度越大、管内流体温度越高,生成水合物的风险越小。研究结论可为深水油气管道再启动的安全进行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苗青  康焯 《油气储运》2005,24(10):29-31
利用室内结蜡模拟环道进行了大庆原油在不同停输条件下的停输再启动试验,并据此考察了不同停输条件下形成的结蜡层强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停输温度下形成的结蜡层强度差别较大,大庆原油停输后形成的结蜡层强度随停输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相似文献   

13.
颜建宝 《油气储运》2005,24(9):51-53
介绍了兰州石化公司302厂至兰州炼油厂的重油管道改输柴油的具体改建方案。通过水力计算,校核了离心泵的实际工作点。针对降低能耗、增大输量、气温影响和冬季停输再启动等技术问题,确定了改建后管道的合理运行方案,提出了保证管道安全运行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输油管道非稳定热力过程数值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埋地热油管道的运行中,因其输送工艺的变化,如反输、停输和启动等,管内原油与土壤中的热力平衡状态被破坏,油温及土壤温度将重新分布。因而,研究这一非稳定热力过程就必须对非稳定温度场进行分析。通过采用双极坐标保角变换的方法,将半无限大土壤温度场转化为有限场,提出了热油管道非稳定热力过程计算方法。以花格线和中洛复线反输运行试验数据与该方法计算的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非常吻合。认为该计算方法可用于热油管道的停输、启动、反输等非稳定热力过程的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15.
朱培明  陈志华  邹斌  刘洋  席晓波 《油气储运》2012,31(3):221-224,246
根据克乌成品油管道复线泵机组输油的原设计方案,当实际年输量低于195×104t/a时,全年间歇性停产时间合计为158d,增大了首站启停输作业次数和设备操作过程中发生事故的概率,并因需要控制首站出站调节阀开度节流而导致能量损失。基于近两年的输油工况,从能耗的角度出发,分析比较了分别运用临时投产与设计安装的泵机组能耗差异,据此提出在不同年输量范围内的泵机组优化运行方案:当年输量为195×104~300×104t时,以新建泵机组"2台给油泵+2台输油主泵(半扬程泵和全扬程泵各1台)"的工况满负荷运行;当年输量小于195×104t,运行临时投产输油泵机组当年输量为300×104~400×104t时,采用新建泵机组"3台给油泵+2台多级输油主泵"的工况满负荷运行;当年输量超过400×104t时,以新建泵机组"3台给油泵+2台多级输油主泵+1台单级输油主泵"的工况满负荷运行。  相似文献   

16.
张亮军  路振尧 《油气储运》2006,25(11):31-33
针对沧临输油管道在停输状态下,管道泄漏实时监测系统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提出了增设增压泵及将增压泵改为抽油泵等措施,对站内输油工艺进行了改造,指出,改造后的输油工艺能够保证管道停输后维持一定的压力,提高了管道泄漏实时监测系统的灵敏度,并缩短了管道的泄压时间.  相似文献   

17.
我国油气储运相关技术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关中原 《油气储运》2012,31(1):1-7,81
系统梳理了我国油气储运相关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需要重点关注的其他热点问题。对于油气管道完整性和失效控制技术,强调了失效控制的理念及其与完整性管理相结合的必要性;对于热油管道流动保障技术,介绍了蜡沉积、原油流动特性及停输再启动等研究成果;对于冷热原油交替输送技术,介绍了热力影响因素和数值模拟等研究成果;对于多相混输技术,介绍了各种多相体系数值模拟的研究成果;对于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控制技术,介绍了混油切割方法、混油质量分数模型及混油界面在线跟踪等研究成果;对于腐蚀控制技术,介绍了阴极保护系统数值模拟、杂散电流腐蚀、油流携水等研究成果;对于化学添加剂技术,介绍了复合纳米材料、油品减阻剂、天然气减阻剂等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武英杰  张煜坤  孙华强  陈小鹏 《油气储运》2012,31(3):232-234,247
针对在役管道的运行要求,为降低管道风险、减少经济损失、避免环境污染,对不停输带压(最高压力10MPa)条件下拆除油气管道L-O-R法兰内部塞柄的技术进行研究。根据计算和试验结果,制定了磁力钻定位和打孔、阀门安装、塞柄泄漏程度检查、开孔机安装及塞柄拆除等施工工艺,给出了每一施工步骤的详细操作方法和要求。在华南地区某管道带压拆除塞柄工程中的应用效果表明:该技术安全可靠,可操作性强,避免了管道长时间停输和放空,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东临复线的投产启动采用了改性原油准冷投技术,通过分析BEM-3原油流动改进剂室内模拟试验和工业性试验的试验数据,指出BEM-3原油流动改进剂具有良好的抗剪切性和重复加热稳定性,对所输油品能起到较好的降粘,降凝作用,叙述了东临复线的两次正输,一次反输的预热暖管过程及通油投产过程,针对准冷投技术投产的特点,分析了其经济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