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锅炉热力计算是锅炉设计和改造的1项重要工作。随着计算机应用,许多锅炉厂家开发了锅炉热力计算程序,但是,这些程序不通用。本文在分析锅炉热力计算现状和热力计算软件基础上,针对锅炉对流过热器的热力计算进行归纳、总结和简化,利用MATLAB语言设计出对流过热器热力计算程序。应用该程序对呼和浩特电厂HG-670/13.7-YM13锅炉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仿真软件具备校核对流过热器热力计算以及对运行中煤种具备选择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锅炉热力计算是锅炉设计和改造的1项不可或缺的工作,也是锅炉设计中最为繁杂的环节。以前,锅炉热力计算大多采取人工计算,其结果不能够令人满意。随着计算机应用,许多锅炉厂家开发了一些锅炉热力计算的计算机程序,但是,这些程序不通用。在分析锅炉热力计算的现状和热力计算软件的基础上,本文针对锅炉炉膛的热力计算进行归纳、总结和简化。利用matlab设计出锅炉炉膛热力计算程序,应用该程序对呼和浩特电厂HG-670/13.7锅炉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仿真软件具备校核电站锅炉炉膛热力计算以及对运行中煤种具备选择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张对红  张进国 《油气储运》1998,17(11):17-21
热力架空管道系统在石油化工和城市供热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原先热力架空管道的计算没有考虑到位移的非线性因素,不能正确地反映管道和支座的实际受力情况,现结合热力架空管道和支座的受力情况,给出了力学的计算模型,对作用在热力架空管道的载荷进行了分析,结合有限元法和变弹簧系统迭代法,用有限元迭代计算管道的位移,计算结果表明,分析热力架空管道必须考虑位移的非线性因素,同时必须正确考虑支座摩擦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热油管道的加热费用占管道总能耗的比重较大,热输原油管道因加热所耗原油占管输原油的1%~3%左右。在管道运行中,减少热能损失对输油成本最小晔、提高经济效益影响重大。以铁在输油管道为例,详细地分析了在较低输量下热力系统的运行状况,找出了影响热力系统最优化运行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吴所焕 《油气储运》1998,17(3):8-11
为了降低原油输送的能耗,对阿塞线实行热力越站进行了理论分析,以实际参数为依据,着重从热力和水力两方面进行了计算论证,为热力越站提供了充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东北管网防腐层大修导致土壤温度场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管道安全运行的问题,对埋地管道的土壤热力条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铁秦线两座泵站的热力对比实例.为消除管道防腐层大修因土壤热力条件恶化对管道运行造成的不利影响,制定了改善管道热力环境的措施,提出了管道防腐层大修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应用计算机进行热力装置换热过程数值计算的CAD技术,简要地介绍著者应用微型计算机所开发的热力装置换热过程数值计算的RCAD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国内外埋地热油管道非稳态热力计算文献进行总结,分析了埋地热油管道正反输非稳态热力过程,建立了数学模型,并编制了计算软件进行简化求解。通过对任京线正反输运行试验数据与软件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与计算软件的可靠性,并以任京线为例,计算得到了正反输过程中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及管内原油温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以H2O/LiBr为工质的制冷潜能储存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和特性的系统分析,建立了系统的热力计算模型,并进行了热力计算,同时与其他现有的蓄能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该新型蓄能系统起到平衡电网峰谷负荷即移峰填谷的作用;具有其他蓄能系统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如蓄能密度大,它可以利用太阳能、地热能及工业废热等各种能源作为系统的驱动热源.系统简单,工作介质对环境友好,污染小,技术成熟,经济性好。  相似文献   

10.
古桢  郑英蜚 《油气储运》1998,17(8):27-27
加热炉工艺计算中包括加热炉受热面(即辐射段和对流段)的热力计算和炉管压力降的计算。本文仅就对流段热力计算和炉管压力降计算提出一些看法。 一、对流段热力计算 对流段受热面分为两部分:遮蔽管对流受热面和翅片管受热面。遮蔽管的作用是吸收烟气的热量,降低烟气温度,防止烟气中融熔了的灰渣粘附在翅片管上,从而使烟气通道出现部分断路,失去翅片管应有的作用。对流段的热力计算按下列程序进行。根据辐射段出口烟气温度,即对流段入口烟气温度和  相似文献   

11.
姚哲  潘翼翔 《油气储运》1997,16(11):37-40
基于目前我国长输管道原油国热消耗高品质能源,造成能源浪费的事实,提出了管道输油生产系统输热电结合的生产方式。根据输油生产实践及石化行业炼制工艺的热电结合方式,可知输油生产实行热电结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用热平衡、Yong平衡的理论方法,对耗能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要实行热电结合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即以热定电原则、耗能品种优无原则、经济规模原则,并对热电结合的方式方法进行了阐述。通过对三种工况下的经济分  相似文献   

12.
南输成品油管道输储油温度变化规律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鹏 《油气储运》1998,17(11):7-10
分析了南输成品油管道实际输油,储油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取消或停用首,末站柴油储罐加热蒸气的方案,通过对停用加热蒸气后输运输转0号柴油的实际运作及对首末站储罐没温的实测值分析,认为在输储0号柴油机时,可以在首末站停止加热蒸气,从而在节能降耗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李超  李旺  刘人玮  宇波 《油气储运》2013,(11):1161-1166,1174
油罐内油品的加热与温度测试是实现油品温度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国家石油储备体系中大型油罐安全运营的重要保障,因此,全面分析了大型油罐内油品加热技术及温度场研究相关成果.加热技术可分为整体加热与局部加热两种类型,应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油品性质、作业性质、地区及气温特点、安全因素等选择应用,其中节能环保型加热技术将越来越受关注.油罐温度场研究包括模拟计算、现场测试与模化试验3种方法,数值模拟方法具有一定难度,但可以节约成本,提供全面、准确的温度场结果;现场测试与模化试验在工程应用中存在一定局限性,但现阶段不可或缺,有必要积极采用新的测温技术.(表3,参41)  相似文献   

14.
原油集输系统转油站效率及能耗测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试分析牛心坨油田转油站系统的效率及能耗分布,指出了系统效率低、能耗高的主要因素是加热炉损耗占总能耗比例较高,且部分转油站电能利用率较低所致,提出了转油站系统的改造方案,即对转油站的加热炉和机泵进行改造,加强站内储罐及管网的保温效果,并对改造前后的效率及能耗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给出了经济效益测算结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油田外输油罐下部和底部严重腐蚀的问题,提出采用牺牲阳极法与玻璃鳞片涂料对油罐进行联合保护。介绍了牺牲阳极法阳极的重量和数量的计算方法,实际应用情况表明,这种联合防护措施对油田油罐具有良好的防腐效果。  相似文献   

16.
热油管道运行费用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继善 《油气储运》2003,22(12):31-33
针对热油管道运行费用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求解目标函数能耗费用最小值时,应同时将输油泵组效率和加热设备系统效率作为决策变量;对给定流量的优化问题改为某一小流量范围内的优化问题;利用计算机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对试验结果进行费用反馈验证,找出偏差并制定新的方案,目的是将输油单耗真正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原油管输过程热经济性定义、评价参数、评价方法和建立评价曲线的方法,并进行了实例评价。算例表明,提出的评价方法对热油管道的节能降耗具有实用意义。应用评价曲线可以确定热经济性良好的输量范围,预测经济加热耗油指标。通过对运行参数进行热分析获得的定量数据和评价曲线比较,既可以评价设计和实际输量下管道的总体热经济性程度,又可以评价实际输送方案的热经济性状况。根据输送过程实际加热耗油量,应用评价曲线可以方便地评估热站的实际综合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8.
浮顶油罐降温储存高凝油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改进后的浮顶式储罐加热装置的设计原理及结构,对其应用于间歇供热条件下储存高凝油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并用模型罐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新设计的加热装置可以使因间歇供热而凝结的浮顶式储油罐安全解凝,快速恢复作业。降温储存高凝油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张应和 《油气储运》1994,13(5):21-25
密封储油有着节能降耗,延缓油质变化和提高油料安全度等作用。由于对密封储油的认识不同,在实际储油工作中的出现了不少问题。为此,分析了影响密封储油的诸多因素,并根据渍料体积变化公式和玻义耳-马略特定律进行了论证,证明了半地下,洞库和地面各类卧式钢油在一般地区进行密封储油是可行的,地下洞库球顶煤油,柴油罐进行密封储存是可行的,但洞库立式汽油罐和地上立式汽,煤,柴燃料油罐均不可密封储存,提出了根据不同情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