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青贮,微贮,氨化与干玉米秸对育肥牛增重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检验青贮、微贮、氨化与干玉米秸对育肥牛增重效果的差异,本试验选择改良去势公牛48头,随机分为青贮组,微贮组、氨化组与对照组,经70d试验,结果表明,青贮组,微贮组与氨化组增重效果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但青贮组、微贮组与氨化组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而以青贮组效果最好,微贮组次之,青贮组比对照组头日净增重多0.24kg,增重效果提高24.78%,头日净增益多1.98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选择改良去势公牛48头,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青贮、微贮、氨化与干玉米秸(对照组),进行70天育肥试验,比较用不同方法处理的玉米秸饲喂肉牛的增重效果.结果表明,青贮组、微贮组与氨化组牛增重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青贮组、微贮组与氨化组之间牛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冬小麦秸秆不同处理饲喂肉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冬小麦秸秆经微贮、氨化处理后进行饲喂肉牛增重育肥试验,对照牛喂自然干麦秸。48 头供试牛(每组16 头),试验结果为:喂微贮麦秸组头均日增重0.89kg,喂氨化麦秸组头均日增重0.84kg,对照组头均日增重0.57kg。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 0.01),两试验组差异不显著(P> 0.05)。将各组耗料(包括精料、粗料)、增重按市价进行效益分析,60 天试验期结束,微贮组平均每头获得114.00 元,氨化组平均每头获利63.13 元,对照组平均每头亏损14.36 元。冬小麦秸杆处理后饲喂肉牛效果明显。微贮法优于氨化法,成本低,易操作,饲喂效果好,在农区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不同加工与处理的玉米秸秆饲喂肉牛增重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淘气 《中国牛业科学》2001,27(5):14-16,19
将玉米秸秆揉切加工经氨化、微贮、青贮处理后进行饲喂肉牛增重肥育试验。对照组牛喂自然风干揉碎秸秆。40头供试牛随机分为4组,分别进行对比,其结果为:喂青贮秸秆组头日均增重1073g,喂微贮秸秆组头日均增重986g,喂氨化秸秆组头日均增重931g,对照级夹 日均增重684g。青贮组与微贮组、氨化且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微贮组与氨化组差异不显著(P>0.05)。微贮组、氨化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将各组所耗精料、粗料及增重按当时市场价格进行分析。60天试验期结束,青贮组、微贮组、氨化组、对照组平均每头获利分别为124.86元、92.21元、90.52元和23.54元。玉米秸秆青贮处理后饲喂肉牛,优于秸秆微贮和氨化,更好于干秸秆,且操作简单,适口性强,饲喂效果明显,在广大农区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开发甘蔗副产品作为肉牛养殖的饲料资源,应用氨化、微贮的方法处理甘蔗副产品,测定氨化、微贮处理后甘蔗副产品的营养成分,试验牛日采食甘蔗副产品数量及试验牛增重效果。结果:经氨化、微贮处理后,甘蔗副产品的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降低,粗蛋白(CP)含量增加;氨化组、微贮组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采食量(P﹤0.05);氨化组日增重最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微贮组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日增重(P﹤0.05)。结果表明,甘蔗副产品经氨化、微贮后是一种优良的饲料资源,以氨化方法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氨化、微贮秸秆饲喂鲁西黄牛不同增重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将小麦秸、玉米秸经氨化、微贮处理后进行饲喂鲁西黄牛增重肥育试验。30头供试牛随机分成6组,分别与饲喂未处理秸秆牛进行对比,其结果为:氨化小麦秸组、氨化玉米秸组每头日均增重分别为0.931kg、1.012kg;饲喂微贮小麦秸组、微贮玉米秸组每头日均增重分别为0.985kg1、.064kg;小麦秸对照组、玉米秸对照组每头日均增重分别为0.684kg0、.708kg。小麦秸和玉米秸经氨化或微贮处理后增重效果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而氨化处理组与微贮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将所耗精料、粗料及增重按当时市价进行分析,60d试验期结束,期内每头每日获利:小麦秸氨化组、微贮组、对照组分别为:2.103元、2.665元、0.806元;玉米秸氨化组、微贮组、对照组分别为:2.279元、2.960元、0.819元。玉米秸秆微贮后饲喂鲁西黄牛经济效果优于小麦秸秆的氨化、微贮,更优于未处理秸秆,且操作简单,值得在农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许腾 《畜牧与兽医》2005,37(9):31-32
将小麦秸、玉米秸经氨化、微贮处理后饲喂小尾寒羊进行增重肥育试验。30只供试羊随机分成6组,分别与饲喂未处理秸秆羊进行对比,其结果为:氨化小麦秸组、氨化玉米秸组每只日均增重分别为0.169 kg、0.196 kg;饲喂微贮小麦秸组、微贮玉米秸组每只日均增重分别为0.173kg、0.200 kg;小麦秸对照组、玉米秸对照组每只日均增重分别为0.148 kg、0.150 kg。小麦秸和玉米秸经氨化或微贮处理后增重效果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而氨化处理组与微贮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将所耗精料、粗料及增重按当时市价进行分析,60 d试验期内每只每日获利:小麦秸氨化组、微贮组、对照组分别为0.32、0.37和0.25元;玉米秸氨化组、微贮组、对照组分别为0.46、0.50和0.24元。玉米秸秆微贮后饲喂小尾寒羊经济效果优于氨化、微贮的小麦秸秆,更优于未处理秸秆,且操作简单,值得在农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不同农作物处理方法饲喂肉牛效果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讨采用青贮、氨化、微贮等不同处理方法处理秸秆饲喂二元杂交牛的效果,作者于2012年11月11日~2013年2月21日在定西市安定区香泉肉牛养殖园区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试验研究。在暖棚全舍饲饲养条件下,对32头12月龄、体重200 kg左右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的秦黄二元杂交一代公牛16头,经编号后,随机分为玉米秸青贮(试验A组)、小麦秸氨化(试验B组)、小麦秸微贮(试验C组)三个试验组和一个小麦秸对照组,每组4头。结果证明试验A组、B组、C组、对照组D组头均日增重分别为1.041 kg、0.942 kg、0.928 kg、0.729 kg。青贮饲喂效果最好,经济效益最明显,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用微贮及氨化稻草饲喂本地育成黄牛,试期59天。结果,微贮料组日均增重609g,氨化料组日均增重606g,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分别比对照组日均增重256g提高72.5%和71.67%.差异显著(P<0.05)。微贮组比氨化组节约成本12%。  相似文献   

10.
选用60头本地山羊随机分为氨化,微贮和对照3组,每组20头,分别饲喂氨化,微贮和未处理对照甘蔗叶,经60天试验表明:氨化,微贮处理甘蔗叶适口性好,采食量增加,营养价值提高;在同等条件下,氨化,微贮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2.6%和29.0%,差异显著(P<0.05),平均每千克增重饲料费用比对照组减少0.42-0.61元,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1.
微贮、氨化稻秸饲喂西镇牛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并解决秦巴山区反刍动物的越冬饲料问题,在西乡县西镇牛场利用微贮、氨化稻秸饲喂西镇牛在舍饲条件下进行饲养试验,观察增重效果。本试验选用9头11.5岁平均体重为562kg的西镇牛,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微贮、氨化和未处理稻秸,三组西镇牛麦麸的补饲量相同。结果表明:微贮和氨化稻秸的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的含量分别为4.8%,30.0%,1.66%和5.5%,29.9%,1.54%。试验Ⅰ组:(微贮稻秸 麦麸),试验Ⅱ组:(氨化稻秸 麦麸)和对照组(稻秸 麦麸)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004±0.19kg,1.080±0249kg,0.481±0.072kg,试验Ⅰ组和Ⅱ组试验牛的平均日增重大于(P<0.05)对照组,但试验Ⅰ组和Ⅱ组之间的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微贮稻秸饲喂西镇牛的经济效益最高。微贮和氨化稻秸可作为冬季饲料缺乏季节黄牛的基本饲料。  相似文献   

12.
试验研究了稻草经氨化、微贮等处理后对山羊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物理处理法(切短)相比,经氨化、微贮处理后的稻草对山羊的适口性较好,日增重显著提高,其中氨化组和微贮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4.97%(P<0.05)和63.25%(P<0.01);稻草经过氨化、微贮处理后饲喂山羊,饲料转化率有所提高,并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将冬小麦秸杆经微贮、氨化处理后进行饲喂肉牛增重育肥试验,对照牛喂自然干麦秸。48头供试牛(每组16头),试验结果为:喂微贮麦秸组头均日增重0.89kg,喂氨化麦秸组头均日增重0.84kg,对照组头均日增重0.57kg。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两试验组差异不显著(P〉0.05)。将各组耗料(包括精料、粗料)、增重按市价进行效益分析,60天试验期结束,微贮组平均每头获得114.0  相似文献   

14.
为开发利用香蕉茎叶资源,本试验对香蕉茎叶进行了微贮处理及肉牛饲养试验。饲养试验将30头体重在350kg左右的生长育肥牛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10头,设为对照组和试验1、2组,对照组饲喂普通玉米秸秆,试验1组饲喂微贮香蕉茎叶,试验2组饲喂青贮玉米秸秆。预试期10天,正试期60天。结果:对照组、试验1、2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957kg、1.154kg和1.180kg,试验1、2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期内头日均获利分别为8.93、14.10、和13.92元。本试验表明,微贮香蕉茎叶可完全作粗料饲喂肉牛,且有良好的增重效果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微贮香蕉茎叶可完全作粗料饲喂肉牛,且有良好的增重效果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不同处理方法对甘蔗叶稍营养价值的影响及饲喂山羊的效果,为科学利用甘蔗叶梢养羊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分别采用青贮、氨化、微贮的方法处理甘蔗叶梢,并进行山羊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青贮、氨化、微贮甘蔗叶梢均达到优级标准;与新鲜甘蔗叶梢相比,氨化和微贮均提高了甘蔗叶梢的粗蛋白(CP)、粗脂肪(EE)、灰分(Ash)、钙(Ca)、磷(P)的含量;在精料相同的条件下,氨化、微贮均可极显著(P0.01)提高山羊对甘蔗叶梢的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养羊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与兽医》2016,(9):83-86
选择12-18月龄、生长发育正常、体重相近的西杂育肥公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在相同的精料配方和饲养管理水平下,分别饲喂麦秸、微贮麦秸、微贮麦秸(减少精料40%)、青贮玉米秸秆,探讨小麦秸秆微贮饲料饲喂西杂牛的效果。结果显示:微贮麦秸组日增重分别比麦秸组、微贮麦秸40%精料组提高25%、26%,比青贮玉米秸秆组降低10%;采食量比麦秸组、微贮麦秸40%精料组和青贮玉米组分别提高25%、7%和26%;头均日盈利分别比麦秸组和微贮麦秸40%精料组高3.00元和3.59元。结果表明:小麦秸秆微贮后,可以提高育肥牛的增重效果,减少精料用量,提高肉牛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选择3~4月龄,体重26~30kg小尾寒羊公羊30只,随机分成6个处理,每个处理5只,研究氨化小麦秸、微贮小麦秸、小麦秸(对照组)、氨化玉米秸、微贮玉米秸、玉米秸(对照组)对生长期小尾寒羊日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经微贮处理后,可以提高小尾寒羊的适口性,使之采食量逐渐增加,提高其日增重,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同时微贮组、氨化组都能提高饲料的转化率。效益分析结果证明,微贮处理秸秆组效益最好,其次是氨化处理组,在微贮处理小麦秸与玉米秸两组效益对比中,又以微贮玉米秸饲喂小尾寒羊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选取胎次、泌乳天数、产奶量、体况相近的中国荷斯坦泌乳牛20头,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头进行饲喂对比试验,研究不同粗料组成日粮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组奶牛节粮型TMR组成:精料、全株玉米青贮、氨化玉米秸秆、微贮棉籽壳、苜蓿干草等。对照组TMR仅以精料、全株青贮玉米、玉米秸秆构成。试验期间测定产奶量、精料采食量、奶料比及乳脂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两组奶牛的日均产奶量、乳脂率接近,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奶料比为3.12:1,对照组为2.96:1,差异不显著(P>0.05);但30d正试期试验组头均消耗精料量较对照组减少40.79kg,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玉米全株青贮对肉牛增重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20头2周岁左右体重相近的雄性西门塔尔杂交肉牛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青贮组和对照组,试验期为50 d,两组混合精料水平完全相同,试验组饲喂玉米全株青贮,对照组饲喂玉米干秸秆.结果表明,青贮组肉牛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多0.383 kg,增重效果提高27.5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头日净增效益多1.91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在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微贮的基础上,通过反复实践中探索,进行了发酵液法饲喂育肥牛的研究,并获得了明显效果60d试验组增重49.5±3.5kg,日均增重825±71g,差异均极显著(P<0.01),试验期育肥肉牛每头平均获毛利50.1元,较对照组同期提高效益1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