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59到1962年调查了哈尔滨及附近县份大白菜发生软腐病的伤口种类、发生部位及感病机率等。四年调查结果如下:1.大白菜各部伤口种类及发病比例:根部受蛴螬、萝卜蝇幼虫、地老虎及跳(虫甲)类幼虫为害而造成的伤口和自然裂伤总数只占调查株各部各种伤口总数的3%左右。但未发现表土以下的伤口有首先发病者。茎部有自然裂伤、萝卜蝇幼虫为害伤,共占调查株各部各种伤口总数的4%以下,因此发病比例占总病栋的1.5%以下。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 ,由于杂交水稻组合的大面积推广种植 ,我县水稻稻秆蝇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为害逐年加重。第1代幼虫对秧苗为害率一般为30%~50% ,高的可达90%以上 ,第2代幼虫伤穗率一般为15%左右 ,高的可达50%以上 ,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为了有效地控制其发生和为害 ,近年来我们对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观察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发生规律稻秆蝇(ChloropsoryzaeMatsumura) ,属双翅目 ,秆蝇科 ,别名稻秆潜蝇 ,是一种为害禾本科植物的钻蛀性害虫。1.1生活史稻秆蝇在…  相似文献   

3.
豌豆潜叶蝇及其防治豌豆潜叶蝇PhytomyzahorticolaGoureau,别名称豌豆植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该虫为害豌豆、菜豆、豇豆、甘蓝、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莴苣、番茄、茄子、马铃薯、茹菜、黄瓜等蔬菜。以幼虫潜叶为害,蛀食叶肉留下上下表...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蒜田地下害虫为害逐年加重,尤其是根蛆为害更为严重,致使大蒜品质变劣,产量下降,一般减产20%~30%,重者几乎绝收,大大影响了出口创汇和蒜农的收入。1 蒜田地下害虫种类及为害特点1)根蛆。主要是葱蝇和韭蛆的幼虫,是大蒜的主要害虫。葱蝇1a发生2代,以蛹在土中越冬...  相似文献   

5.
甘兰害虫     
甘兰害虫б.л.阿夏肯O.B.依万诺娃有300种以上的害虫能够危害甘兰、冬油菜、芫菁、萝卜、四季萝卜和其它的十字花科植物。危害植物地下部份的有甘兰蝇幼虫、象甲虫和叩头虫幼虫(叩头虫科);危害茎的有象甲虫幼虫;危害叶的有十字花科的跳甲亚科害虫、金花虫科...  相似文献   

6.
问锦曾 《植物保护》1982,8(6):19-19
双毛芒蝇(粟秆蝇)Athergona bisete Karl在晋东南地区一年发生二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幼虫为害谷子生长点,造成枯心或白穗。狗尾草为其野生寄主。其发生消长及为害程度常因耕作制度、气候等生态条件的不同而异。 一、发生与耕作制度的关系 晋东南全区可分为夏谷区、春谷区和春  相似文献   

7.
柳州市蔗根锯天牛的发生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蔗根锯天牛[Dorysthenes granulosus(Thomson)],在广西柳州市各县均有分布,主要以幼虫咬食寄主植物地下的根颈部及主根,严重时导致全株死亡.蔗蔸受害率一般为5%~10%,重者达30%~40%,严重影响甘蔗的品质和产量.除为害甘蔗外,幼虫还为害龙眼、柑桔[1]、板栗、桉树、松树、木薯、等经济作物[2],对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8.
闽东山区稻秆潜蝇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秆潜蝇(chlorops oryzaeMatsumura)又称稻秆蝇,稻钻心蝇,双尾虫,属双翅目,黄潜蝇科,是我县山区单季稻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危害呈上升趋势,每年发生面积6660hm2,占水稻播种面积58.8%,每年造成粮食损失2000t以上。为了摸清闽东山区稻秆潜蝇发生规律,控制稻秆潜蝇的发生为害,确保水稻增产。笔者于2002~2006年对稻秆潜蝇的发生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1发生规律1.1年生活史稻秆潜蝇在南屏县1年发生3代,其中水稻上发生2代,以幼虫在田边禾本科杂草上越冬,越冬幼虫3月下旬至4月上旬化蛹,第1代成虫于4月下旬、5月初陆续迁入单季稻秧田产卵,4…  相似文献   

9.
粟杆蝇幼虫为害谷子常造成枯心或不实。此虫一年发生二代,部分一代。以老熟幼虫在5—10厘米土层中越冬。成虫于6月中旬出現,6月末达盛期,每雌产11—41卵,产卵于粟杆的基部。粟杆蝇的发生为害与湿度有密切关系,交尾、产卵、幼虫孵化、以及侵入粟茎均需高湿。田間枯心率与当年6月份降雨量的相关系数为0.71(P<0.01),相关显著。在晚播、高肥、密植的条件下,枯心发生严重。谷子品种、生育速度均与被害程度有关。在粟田雌蝇出現高峯期噴5%DDT与0.5%666等量混合粉剂,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草地螟寄生蝇寄生规律及控害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表明,康保县草地螟的寄生蝇主要有伞裙追寄蝇、双斑截尾寄蝇等5种。草地螟寄生蝇一般只寄生幼虫,未见寄生其他虫态。寄生率随草地螟幼虫密度增大、虫龄增长而迅速升高。多年发生资料分析,寄生蝇寄生率高的年份,下年草地螟的发生为害程度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1.
孙正明 《植物保护》1981,7(4):13-13
稻秆潜蝇(Chlorops oryzae Matsumura)亦名稻秆蝇,近年来在我县为害猖獗。水稻苗期受害,叶子纵裂破碎,严重时呈枯心苗;孕穗期受害,穗头残缺变白,粒数减少,严重时仅剩扭曲的穗轴,影响产量。 稻秆潜蝇大部分以幼虫在日本看麦娘(Alopecurus japonicus Steud)、华北剪股颖Agrostis clavata Trin等杂草上取食越冬。在我县年发生3—4代,以3代为主。  相似文献   

12.
水稻长腿根叶甲属鞘翅目、负泥甲科。在利中盆地(海拔800~1200m)局部地方发生为害,以幼虫在土层下为害稻根,使稻须根发育不良、白根少、短小、秧苗易拔起,地上植株黄瘦矮缩、迟迟不长,重者整株秧苗叶片枯萎死亡、须根腐烂。水稻长腿根叶甲为害初期具有一定的隐藏性,不易发现,待田间出现大量高龄幼虫时防治又偏晚。据笔者2008—2012年连续几年在田间的观察发现,水稻长腿根叶甲在利中盆地稻田出现高龄幼虫的时间集中在5月27日至6月10日,为  相似文献   

13.
菜螟又称菜心野螟、萝卜螟、钻心虫等。主要危害萝卜、白菜、包菜、花菜、红菜苔等十字花科蔬菜,尤以秋萝卜、大白菜、包菜幼苗受害最重。菜螟幼虫钻蛀取食心叶及叶片,受害幼苗因生长点被破坏而停止生长或萎蔫死亡,造成缺苗断垄。高龄幼虫还能蛀食茎杆,形成隧道,甚至钻食根部引起腐烂,还可传播软腐病,导致减产。菜螟在我市一年发生6~7代,以8月、9月第4~6代发生量最大。卵多散产于心叶、叶柄或外露的根上,以心叶着卵最多。初孵幼虫潜叶为害,3龄吐丝缀合心叶并在其中取食为害,4~5龄可由心叶或叶柄蛀入茎杆。幼虫有吐丝…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控制番茄上的潜蝇为害,必须经常测定番茄叶片上的潜蝇密度,以便适时施药。通常的测定方法是:在每0.8公顷见方的番茄田中,随机地选取连续的6株植物;在株顶芽三(开花前)或第四(开花后)叶全开时取其顶三复小叶,计数全部潜道和死、活幼虫数量。这种直接计数法很费时间,当潜蝇大发生后更是如此。作者在这里报道了一种目测分级方法,  相似文献   

15.
豆秆蛇潜蝇是大豆、豇豆、长豇豆、四季豆的主要蛀茎害虫。在广西、福建、吉林等地均有发生。成虫产卵于豆株上部叶背组织中,在豆苗真叶展开时,幼虫即开始侵入为害。它的成虫与豆秆蝇很相象,容易混淆;但两者的幼虫及蛹的形态截然不同,幼虫侵入为害的途径也不同,为了便于查对,本文将这两种害虫的各个虫期形态及为害状作了比较。用 E605(50%)的500—1,500倍液浸种处理4小时,在1个月内有抑制为害的作用,但对出苗率有一定影响,在成虫盛发期或幼苗真叶展开时,每隔10—15天喷666、DDT 混合液剂1次,连喷2—4次,效果良好。采取农业措施,以减少虫口来源,可以延迟或减轻这一害虫的为害。  相似文献   

16.
陈凤英 《江西植保》2002,25(4):112-113
亚洲玉米螟 Ostrinia furnacalis( Guenee)属鳞翅目 ,螟蛾科害虫 ,在我省玉米上普遍发生 ,为害严重 ,是重要害虫之一。该虫在我省余干县2 0 0 1年已见零星发生为害藜蒿 ,2 0 0 2年新建县铁河乡方洲村 2 hm2 藜蒿基地 ,6月中旬见幼虫发生与为害 ,7~ 8月份在藜蒿上暴发成灾 ,1 0月份还有大量的幼虫为害 ,各虫态并存 ,以高龄幼虫为主。据笔者于 2 0 0 2年 1 0月 1 1日在铁河乡方洲村调查 ,虫株率低的为 50 % ,高的达 1 0 0 % ,少数每株有幼虫 1~ 2条 ,多数每株有幼虫 3~ 6条 ,一般可减产 2 0 %~ 3 0 %、重达 50 %以上。1 寄主作物与为害…  相似文献   

17.
大豆根蛇潜蝇(Dphiomgia shibatuji Spencer)是大豆重要害虫之一,主要分布在东北及内蒙春大豆产区,尤以吉林、黑龙江两省为重。幼虫蛀食大豆根皮,造成根皮腐烂,严重影响养分和水分传导。危害轻者豆株生长缓慢,花英减少,重者枯死。大豆根蛇潜蝇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豆茬上越冬,翌年5月中~6月上旬羽化,羽化盛期为5月下旬,6月上~下旬为幼虫为害期,6月中~下旬陆续化蛹越冬。成虫羽化的第二日交尾、产卵,产卵期为6.4~7.5天,产卵量为19.5~21.7粒,最多42粒,卵产于豆苗胚轴皮层内。卵期为3~4天,幼虫期为14天,共分为三个龄期。40%乐果乳油用种子量0.7%拌种,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霞浦县水稻田稻水象甲每年发生1代,4月下旬至5月上旬越冬成虫迁入早稻田为害水稻叶片,稻叶为害率在20.0%-48.5%,幼虫为害稻根,丛为害率在12.0%—24.8%,该虫的防治措施关键要狠治成虫,兼治幼虫。  相似文献   

19.
于2019年在山东青岛采用糖醋液诱捕和鲜果抽样调查的方法对设施蓝莓果蝇发生及为害展开了调查。结果表明,设施塑料大棚内果蝇成虫主要有黑腹果蝇和斑翅果蝇,表面无伤的鲜果内果蝇幼虫则均为斑翅果蝇。鲜果内果蝇幼虫的检出量高峰比棚内果蝇成虫发生高峰大约延后4~5 d;幼虫检出量在果实采收期内总体呈增加趋势,在采收接近90%时果蝇幼虫检出量达到最高,为2.2头/500g鲜果。斑翅果蝇为害隐蔽、影响鲜果品质,应在防治中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粱广勤 《植物检疫》1992,6(4):282-287
前言实蝇科幼虫几乎可为害整株植物,尤其是果实、花和茎。这类害虫损伤水果和蔬菜,造成世界性严重经济损失。多数的研究主要是成虫,而对幼虫则甚少。未成熟阶段研究得比较多的是地中海实蝇,Ceratitis capitafa(Wiedemann)和墨西哥实蝇,Anastrepha ludes(Loe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