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江苏农垦弶港农场有限公司积极发展西红花种植,已先后带动66户职工及周边乡镇农户种植,亩均纯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红艳艳的西红花成为弶农大地上盛开的高效农业致富花。盐碱滩开出了致富花"我去年种西红花1.8亩,销售花丝收入4.6万元、种球收入3.6万元。刨去支出纯收入7.45万元,亩效益达到4.14万元。"在江苏省弶港农场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2.
<正>每年5月,弶港农场全产的"弶农"西瓜挺进上海、武汉、南昌、长沙超市的货架,曾创下在无锡朝阳瓜果批发市场、1.5万公斤"弶农"西瓜不足20分钟被一"抢"而空的热销场景……"弶农"西瓜缘何如此受青睐?研发新技术——占领市场的秘诀有人说:"弶农"西瓜乱了季节。正是这个"乱"字,成为弶农西瓜占领市场、提高竞争力的一个秘密武器。每年三四月份,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阴雨天气多,这使得一批水果成熟期推迟。每年5月,一些  相似文献   

3.
在江苏农垦弶港农场这片盐碱地上,做梦也没有想到,一直被称为苏北的“北大荒”的第四生产区7800亩耕地,近3年麦稻产量竟位居垦区前列,大小麦亩产达1000斤,水稻亩产突破1300斤,创弶农粮食亩产历史新高.是谁改写了“北大荒”粮食亩产的纪录?对这个问题,职工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答案,那就是该场第四生产区主任许旭明.  相似文献   

4.
正为进一步加大文明单位创建力度,提升职工居民文明素质,加强品牌和企业文化建设,5月8日,"文明五月甜美弶农"主题月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主题月通过开展"文明弶农、争做先锋"主题宣传教育、"欢乐弶农溢彩流金"专场文艺演出、"幸福弶农醉享生态"全民健身瓜乡骑行、"美丽弶农精彩瞬间"手机摄影作品征集、"魅力弶农和谐社区"专题书画展、"激情燃烧红五月  相似文献   

5.
<正>为全面提升职工居民文明素质和农场文明程度,加强品牌和企业文化建设,江苏农垦弶港农场实业有限公司每年都会用匠心为职工烹制精品"文化大餐"。作为今年文化大餐的"主菜",公司于今年5月举办的"文明五月·甜美弶农"活动,让全场干部职工至今觉得唇齿犹香。文明表彰会,群众当主角5月13日上午,弶港农场学校操场上彩旗飘扬,一派节日的气氛。弶农公司"文明五月·甜美弶农"  相似文献   

6.
孙文铭  丁海虹 《中国农垦》2013,(12):I0011-I0011
近年来,江苏农垦弶港农场以农业部万亩小麦、水稻高产示范样板区建设为重点,立足新起点,勇于创新驱动,大胆探索实践,结合新一轮科学发展的场情实际,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全面应用先进实用新技术和高产品种,通过精细化管理,再谱现代农业建设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农技服务》2019,(9):30-31
为探讨小麦丰产增效施肥途径,以丰德存麦1号为试验品种,设置叶面喷施"田植养482"用量30克/亩、60克/亩、90克/亩、120克/亩3次4个用量水平,考察对小麦农艺性状、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田植养482"能一定程度提高小麦的株高、穗长、小穗数、结实小穗、穗粒数、亩穗数,增强抗逆性,能较大幅度提高小麦的产量和效益;增产、增值幅度与投产比是120克/亩90克/亩60克/亩30克/亩。认为小麦生产上叶面喷施"田植养482"以每次用量90克/亩~120克/亩为宜。  相似文献   

8.
正每入炎夏,一提起西瓜,大家自然就会想到"弶农"牌西瓜,它们来自江苏省弶港农场,素有"皮薄如纸、瓤甜如蜜"之美誉。个头浑圆,口感清甜的西瓜,它是果品中的"庞然大物",当以"领袖"称之。弶港农场地处江苏省东台市境内东部,东临世界遗产地——条子泥,北依国家级麋鹿保护区,南与新街镇、西与三仓镇接壤,自然生态优美。这片质朴而自然的土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农场人,更见证着"弶农"牌西瓜故事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辛集市常年种植小麦玉米60余万亩,笔者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总结了一项适合本地小麦玉米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即"两适、两配套、两抢、两增、两节、两灭"技术。实施此项技术后,每亩增产小麦30~40 kg,增产玉米50~60 kg,亩节水80 m3,共增收节支150~170元/亩。1"两适"即玉米适期晚收、小麦适期晚播玉米收获期应为10月1~5日,小麦播种期在  相似文献   

10.
<正>5月末,河南8100多万亩小麦自南向北逐渐成熟,正在陆续收割。记者5月27日从河南省农业厅、省农机局获悉,目前河南"三夏"小麦跨区机收已经开始。信阳、南阳等地小麦已经开始收割,截至5月27日当日,全省出动收割机1.9万台,已收获小麦276万亩,其中机收270万亩,大面积跨区机收全面展开。夏粮是河南全年粮食生产的重头戏,如何做好"三夏"生产,是确保小麦颗粒归仓、秋作物适时播种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江苏农垦弶港农场按照省农垦集团公司转型发展的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切入点,不断解放思想、开阔视野,用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思路、全新的举措,着力推进转型升级,唱响美丽农场新乐章,努力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科学发展不断出新的生动局面。激发科学发展正能量勇创现代农业新业绩弶农公司以垦区首家国有农场公司制改造试点单位为契机,努力建设、具有新时期农垦区域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奋勇争先、永不满足"是弶农公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山东省郯城县马头镇小刘庄村农民在领取国家补助的农药。当前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国家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实施了小麦"一喷三防"补助项目。据悉,山东省按照每亩5元的标准采取物化补助方式,对5900万亩小麦实施"一喷三防"进行补助,郯城县有81万亩小麦受惠于该项目。房德华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时常有群众反映麦田整块或局部出现小麦空壳败育现象,给老百姓带来巨大损失。基于这种情况,通过田间试验探索了应用"10%苯磺隆15 g/亩;56%二甲四氯钠盐30 g/亩;10%苯磺隆15g/亩+56%二甲四氯钠盐30 g/亩;3%双氟唑草酮50 m L/亩;乙烯利+胺酰脂200 m L/亩"5组不同小麦除草剂和生长调节剂,在小麦起身至扬花期间以不同浓度喷洒对小麦结实空壳败育穗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小麦孕穗末期、扬花期加倍量喷洒除草剂苯磺隆和苯磺隆与其他麦田除草剂复配制剂,会对小麦结实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一年一度的"三夏"结束,北京市农业局传出消息:计划利用3年时间更新全市近百万亩小麦籽种,解决小麦"多、杂、乱"问题,在全面提高小麦品种质量的同  相似文献   

15.
针对弶港分公司小麦生产上的倒伏问题,根据小麦的不同品种、不同播期以及不同叶龄期采用多效唑处理。经过几年来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得出,施用多效唑不仅有利于小麦的壮秆防倒,而且对增穗、增粒、增产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为做好夏收、夏种、夏管工作,充分发挥农机在"三夏"生产的主力军作用,确保夏粮丰产丰收,颗粒归仓,永年区农牧局精心安排,在2017年在小麦机收工作中,立足一个"快"字,突出一个"抢"字,保证一个"安"字,为"三夏"用机服务提供有力保障。今年,全区小麦种植面积50万亩,计划完成机收小麦面积49万亩,小麦机收水平稳定在98%以上;玉米播种面积51.5万亩,计划完成机播玉米49.4万  相似文献   

17.
正奇台县位于新疆东北部,天山北坡经济带。辖8镇6乡,总人口23万人,总面积1.93万平方公里。有可耕地200万亩,农作物年播种面积187.2万亩。县域光、热、水土资源丰富,小麦等各类农产品品质优良。是全国"优质小麦、大麦"之乡、"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小麦年产量约5亿公斤。已取得小麦绿色产地认证40.5万亩,正在创建百万亩绿色小麦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建成万亩有机小麦转  相似文献   

18.
<正>前不久,河南省农业厅组织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农科院等单位的小麦专家,对焦作市修武县小位村的小麦品种"周麦27号"7.33公顷(110亩)高产示范田进行现场实打验收。专家组现场称重,得出小麦品种"周麦27号"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821.7公斤,创造了冬小麦单产新纪录。"周麦27号"是2012年、2013年河南省重点推广的新品种,现已成为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连续2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众麦1号小麦品种上研究了"双膜缓释肥料"的应用技术。结果表明:小麦底施45%(24-15-6)"双膜缓释肥料"40 kg/亩、拔节期追施尿素10 kg/亩与习惯施肥相比,可以明显改善小麦成产因素;增产40.0~57.0 kg/亩,增产率8.6%~10.2%,经统计分析,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增收94.0~134.8元/亩。施用"双膜缓释肥料"可以减少施肥量,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正>河南浚县,下辖1乡6镇,常年粮食种植面积180万亩,其中小麦100万亩,玉米7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100万吨以上。经过考察、评价、论证,浚县在王庄镇和新镇镇各建立了5万亩示范区。自"十二五"以来,浚县丰黎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黎种业)承担实施"粮丰工程"10万亩示范区任务。2014年小麦生产中,百亩攻关田经过实打验收,亩产达742.3公斤,10万亩示范区亩产达625.8公斤,均创历史最高水平。一、大力推广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一)培肥地力在新镇和王庄两个示范区,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