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农业成为弱势产业,农民成为一个弱势或弱质的群体,农民问题需要社会和各级政府给予更多的关怀和重视,当前,在我县农业活动中,非科学的经管理念和落后的生产方式是造成农业环境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如剧毒农药的使用、过量化肥的施撒、不可降解农膜年年弃于田间、露天焚烧秸秆、大型养殖场禽畜粪便不做无害化处理随意堆放等,这些污染源对环境的污影响很大。提高农民素质是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在保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的同时,以减少农药及化肥用量、降低残留,减轻白色污染,强化秸秆还田利用,蔬菜尾菜回收,保护环境生态安全,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并通过幅射带动,逐步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2.
高月秋 《吉林农业》2011,(11):160-160
近几年农民为了持续追求高产量和高效益,在生产中过量和不合理的使用农药、化肥及地膜等,使得土壤中污染物的含量大大超过了农田可承载的安全负荷,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形成重大隐患。探索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对于解决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农产品标准化已经成为绿色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关键因素,农药残留程度成为判断农产品质量的主要依据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新战略,这个战略对于我国农业产业化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挑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长期以来,没有好办法解决农产品农药残留过量的难题,因此,有效解决农药残留问题,就成为当前和未来我国农业产业化战略和政策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过高的根本原因,不是农民问题,而是生产方式问题,一家一户的自主农业基本生产模式,必然造成农药残留过高的趋势,不解决生产方式,不可能解决残留问题。建议国家慎重决策这个问题,选择"农药扶农"的政策,将农药使用由政府统一组织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否则,选择什么样的方法,都难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由于农民越来越意识到依靠大量化肥、农药、除草剂来获得高产的高投入农业问题的严重性,如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环境被污染。化肥、农药的用量越大污染越严重,农业成本也越高,结果高投入并非高效益,这使他们不得不寻求新的农业措施——低投入持久农业。 农民自愿组成低投入持久农业组织,无偿试验。其中较好的是依俄华州的“实践农民”,参加“田间会诊”的达600人。  相似文献   

5.
一、集约化农业对生态环境及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创汇基地。同时,我省也是一个人多地少、资源相对紧缺的省份。建国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我省为确保粮棉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在农田基本建设、农用生产资料、农业机械及其他现代农业技术方面的投入逐年加大,农药、化肥、农膜等使用量不断增加。农药施用从50年代初开始,60至80年代农药用量逐步增加。自1983年国家禁止生产和施用有机氯农药以后,农药种类由过去以汞、砷制剂和有机氯等高残留、高毒品种为主,改为以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菊酯类农药或生物农药为主。目前,无公害的生物农药已开始推广应用。化肥使用也始于50年代,起初只是作为有机肥的  相似文献   

6.
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是发展绿色农业的必然要求,科学合理选择和使用化肥农药,对蔬菜不产生药害已成为绿色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简介了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农药的使用技术。当前,随着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农药残留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对无公害蔬菜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从源头上解决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在使用非药剂防治病虫的同时,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化学农药,将农药残留控制在允许的水平以下,发展绿色农业,已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正农药的安全合理使用对农业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要。由于我县的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年龄结构差异较大,在农药的安全使用中存在着不少问题。笔者从国家规定、农药性质、购买、使用、储存、运输等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1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农药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投入品之一。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药残留问题,杜绝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国家颁布实施了《农业管理条例》、《农药登记管理办法》、《农药  相似文献   

8.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化肥农药投入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随机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山东省桓台县唐山镇、陈庄镇、果里镇1996、2003年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投入及粮食产出的现状,分析探讨了该县化肥、农药投入的合理性以及对农村环境存在的潜在威胁。调查结果表明,桓台县施用的化肥品种以碳酸氢铵、尿素磷酸二铵和各种复混肥为主;农药以各种高毒、高残留杀虫剂为主,如敌敌畏、对硫磷等。其中2003年的化肥单位耕地面积施用量1233.93kg·hm-2,纯N施用量718.96kg·hm-2,农药(商品量)12.39kg·hm-2,粮食产量14690.40kg·hm-2,分别比1996年增长了44.87%、16.15%、63.24%、3.89%。经分析,桓台县目前化肥、农药投入水平过高,化肥对粮食的增产效应已经不显著,且投肥结构不合理,N用量过高,P2O5投入较为合理,K2O用量严重不足。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对环境存在着严重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9.
熊阅斌  唐瑞华 《农技服务》2010,27(8):1026-1028
通过对常德市武陵区农药使用情况及农产品农药污染情况的调查分析,了解到该地农民使用农药种类繁多,农药用量居高不下,且仍在农产品上使用国家明文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以及农民在用药技术上尚缺乏统一、科学的指导,造成了该区生态环境和农产品污染严重。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提高农药使用者的认知水平、改进用药技术、建立有害生物防治新体系、组织实施综防技术应用推广等一系列有效控制农药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1水稻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概述水稻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能够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从选种、育苗、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出发,达到绿色、高产的目标。在传统的水稻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模式中,化肥施用量过多、农药利用率低等问题一直制约着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人们高度重视农作物化肥和农药残留问题,注重农产品质量和营养,引入了很多绿色、环保的生产技术,化肥和农药用量减少,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粮食产量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选择粮食单产、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化肥用量、农药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受灾面积7项因子,与河北省近10 a来粮食产量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河北省粮食产量的主要因子依次为有效灌溉面积、农药用量、农业化肥用量、耕地面积、粮食单产、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受灾面积。因此,提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等建议,以稳定和增加河北省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农业有机废弃物的调查及化肥应用量现状的分析,提出建立以绿色生态农业为导向,实现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化肥、农药使用减量化,秸秆、畜禽废弃物、农膜资源化利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偱环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浙江省农业经济迅速发展,但粮食产量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增产,甚至出现了多年的减产。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选择粮食单产、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化肥用量、农药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塑料薄膜用量、受灾面积8项因子,与浙江省近7a来粮食产量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后发现:化肥用量、有效灌溉面积是影响浙江省粮食产量的主要因子,其余依次为耕地面积、农药用量、粮食单产、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塑料薄膜用量和受灾面积。并提出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增加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等建议,以稳定和增加浙江省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4.
农资即农业生产资料,包括土、肥、种、药、农业机械等。本文所指的农资单指化日巴、农药等。化肥、农药作为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增产的基础、农民增收的保证。近几十年来。随城市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化学工业的突飞猛进,化肥、农药对促进农业增产的贡献率愈显突出。具有不可替代性,然而,近几年我县农资市场竞争相对无序,少数边缘地区的农户仍有使用高毒、高残留违禁农药的情况,严重威胁着我县的生态环境,与崇明生态岛区建设相背驰,为此笔者对建立和完善我县农资供应体系提出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15.
强的纳米863     
强的纳米863可广泛适用种植、养殖、水产的各个方面。它无毒无味、不溶解不挥发、无任何残留,对动植物没有任何危害。符合绿色农业的发展要求。它能有效提高农药化肥的药效。减少用量的1/3,这是其它农资产品所不具有的特点。本产品一个可以连续用五年,每天成本只要6分钱,年创造  相似文献   

16.
<正>1基本情况调查1.1农药化肥1.1.1近年来,同江市以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农药,以生物改治、物理防治部分替代化学防治,控制农作物虫害发生频次,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农药施用强度逐年降低。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化肥、农药、地膜三大农用化学物质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农业生产资料,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这三大农用化学物质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用量越来越大。就这三者本身的作用而言,可使农业大幅度增产,经济效益迅速提高,但另一方面,缺乏管理的滥施滥用,不但产生了严重的副作用,而且对农业的生态环境也造成污染,值得引起重视。一、农药的滥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生产和用药措施的加强,高毒、高残留的有机氯农药逐渐被有机磷和菊脂类农药所代替,但滥施现象依然很重,特别是蔬菜和果品不按规定用药,危害很大。有的农户使用呋…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农药、化肥的用量也不断增加,化学农药的残留问题也 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化学农药所造成的污染问题,让大家吃上摲判牟藬,为了让我们的 农产品畅通无阻地进入国际市场,浙江省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制开发了无公害生物农药- -多抗灵。  相似文献   

19.
为求高产,农牧民连年盲目大量投入化肥,用量逐年增加,而有机肥用量却越来越少,结果造成土壤有机质过度消耗,导致土壤板结、沙化、次生盐渍化,营养严重失衡的耕地面积急剧增加,特别是在水果、蔬菜的集中产区,盲目超量施肥带来的土壤微生物活性降低,数量锐减,作物根系发育不良,代谢紊乱,抗逆能力越来越差,病虫害频繁发生,农民不得不超量施用农药,农药残留及其它毒物的超标准累积以及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害。这种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不但严重制约着农业经济发展,也对人们生活和身心健康存在严重威胁。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并且不稳…  相似文献   

20.
生产上韭蛆对韭菜的为害非常严重,但目前除化学药剂以外又无其它的有效防治方法,而且农民选用的药剂多为高毒高残留农药,如1605、3911、呋喃丹等.因此,解决韭菜高毒农药残留的最为直接和有效的途径是筛选或研制真正高效、低毒、低残留,而且使用成本较低的新药剂来取代生产上常用的高毒农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