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4):4855-4863
本试验以吉林地区小粒中等穗高产型、大粒多穗高产型、优质丰产型3个粳稻为供试品种,通过播期试验,研究不同播期对水稻生育期、产量、产量构成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各品种出苗-抽穗阶段天数缩短导致生育期缩短;在不同播期处理下,S2播期各类型品种产量构成因素表现相对较优,致使S2播期内各品种产量最高,且各类型品种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各类型品种在S2播期加工品质表现最优,外观品质随播期推迟变优,各类型品种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S1播期直链淀粉含量相比最适播期S2无显著差异,S3直链淀粉含量相比S2呈显著增加,各类型品种食味值在S3播期表现最优。因此,各类型品种最适播期为4月22日,推迟播期10 d左右对各类型品种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较小,仍可达到优质稳产要求,这对指导生产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章志兴  吕飞良等 《种子》2001,(3):58-59,80
Ⅱ优3027(Ⅱ-32A/R3027)具有产量高、穗型大、品质佳、株型好、抗性良、适应广、易制种等优点,是一个单季和连晚兼型的强优新组合,2000年4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其高产栽培宜采取“主攻大穗,稳定有效穗和千粒重,提高结实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粤优938最佳播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优938不同播期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最高产量是5月20日播种的,产量达到9825kg/hm^2。5月30日播种的,今年抽穗有困难。播期早,生育期长,个体分蘖强,有效穗数多,结实率高。  相似文献   

4.
杨芳 《种子科技》2006,24(4):41-43
通过对中优120、博优120、金优120三个品种的分期播种试验,分析了播期、秧龄对播始历期、单株产量的影响,并对三个品种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中优120宜作中稻种植,秧龄35d;博优120晚稻种植产量高,秧龄35d;金优120中晚稻种植皆可,秧龄30d。通过对N120、中9A、博A、金23A等四个亲本叶龄试验,结果是:各不育系亲本的主茎总叶片数越多,其播始历期就越长。  相似文献   

5.
播期对不同水稻品种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优化南京地区最佳播期及最适品种,以水稻品种‘两优6326’、‘南粳44’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播期试验下水稻产量和生育期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水稻的生育进程也相应顺延,2种水稻全生育期均缩短;播期对‘南粳44’各产量构成因素无显著影响,而‘两优6326’有效穗数在不同播期处理间差异显著(sig=0.008,P<0.05);‘两优6326’的有效穗数、‘南粳44’的有效穗数及穗粒数sig值均小于0.05,均与产量呈显著性相关;‘两优6326’产量总体高于‘南粳44’。对2种品种适宜播期综合评价表明,该地区宜早种植籼稻‘两优6326’,及早熟晚粳品种‘南粳44’。  相似文献   

6.
Ⅱ优3027(Ⅱ-32A/R3027)具有产量高、穗型大、品质佳、株型好、抗性良、适应广、易制种等优点,是一个单季和连晚兼用型的强优新组合,2000年4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其高产栽培宜采取"主攻大穗,稳定有效穗和千粒重,提高结实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设置不同播期,比较不同早稻品种间幼苗生长和产量的差异,筛选耐寒早稻品种和适宜播期,预防或减轻"倒春寒"对早稻生产的影响,探究通过播期调控来实现洞庭湖稻区早稻减灾保产的可行性。以长江中下游地区13个主推早稻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立3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下早稻秧苗素质、产量、生育期变化。播期推迟会使早稻生育期缩短。在第Ⅰ播期时,‘江早361’、‘湘早籼24’、‘中早39’这3个品种产量表现较好;在第Ⅱ播期时,各品种产量表现较为稳定;第Ⅲ播期时,‘淦鑫203’产量最高,‘金早47’和‘柒两优2012’则产量表现较低。综合看来,‘陆两优996’的产量最为稳定。随着播期的推迟,直播早稻的产量呈上升趋势,且同一播期下,秧苗素质表现优秀的品种,有效穗数和结实率也较高,产量也较高。综合全生育期和产量来看,直播早稻播种适宜期为4月1日,可有效在二叶一心期避开"倒春寒"低温。表现丰产稳产、产量大的品种有‘陆两优996’、‘中早39’、‘中嘉早17’等。而耐寒性较好的品种有‘中早39’、‘湘早籼24’、‘陆两优996’等。  相似文献   

8.
水稻分期播种是研究温光条件对水稻生长和产量影响,确定最佳播期的便捷途径。本试验以宣城地区水稻品种‘两优6326’、‘南粳44’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播期试验下水稻生长情况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水稻的生育进程也相应顺延,2 种水稻全生育期均缩短。‘两优6326’各阶段籽粒灌浆速率随着播期延迟而逐渐上升,‘南粳44’全生育期灌浆速率在D2 播期最高,其他阶段籽粒灌浆速率随播期延迟反应不一;‘两优6326’的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随播期延迟均呈递减趋势,‘南粳44’理论产量以D3 播期最高,D2 播期最低。此外,通过不同阶段积温、日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与各阶段灌浆速度、产量及产量构成的相关分析,得出不同温光条件下的影响结论。  相似文献   

9.
对目前浙西地区杂交水稻主要制种组合亲本,包括恢复系密阳46、明恢63、浙大8220、R3027及不育系Ⅱ-32A、协青早A等,不同季别的生育动态进行观察研究,明确了其播始历期、主茎叶片数等一系列技术参数,为配制不同组合、确定合理的制种季别、制定正确的播差期及花期预测提供可靠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益丰优3027选系江西大众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晚稻品种,2010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大面积示范表明,益丰优3027选具有产量高、分蘖力强、穗层整齐、结实率高、抗性强等优点,在粮食高产创建项目中,笔者将"多用1斤种"、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集成应用于益丰优3027选的栽培过程,提出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措施,取得了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1合理安排播期,确保花期相遇 父本肥床旱育能否成功,关键因素是父、母本花期能不能相遇.由于父本肥床旱育经两段水育秧播始期长4d时间,我们根据本地的气候特点把父、母本播差期确定为58d,比父本两段水育秧的播差期拉长5d,实践证明这样安排是比较理想的.1999年基地67hm2汕优559制种一期父本4月20日播种,母本6月17日干籽播种.父、母本皆在8月15日抽穗,属同抽类型,尽管由于当时遇到8月16~17日连续2天阴雨,平均产量仍达134.5kg/667m2,2000年全市134hm2汕优559制种,父本全部采用肥床旱育技术,一期父本4月18日播种,母本6月15日播种.父、母本皆在8月14日抽穗平均产量达157.5kg/667m2.  相似文献   

12.
1 选择最佳抽穗扬花期,合理安排播差期 根据三亚气候特点,一般抽穗扬花期宜安排在3月20日至4月15日抽穗。过早容易遇低温危害,造成父母本颖花退化,严重减产,过迟则进入雨季,造成收种困难及容易产生霉谷、芽谷,影响种子质量。父本分两期播种,1期父本在12月底至翌年1月中旬播种,2期父本较1期父本晚5~6d播种,母本于1月份播种,与1期父本叶差3.5叶,时差13d左右。  相似文献   

13.
Ⅱ-32A系湖南杂交水稻中心选育的新质源水稻不育系,因其分美力强、开花习性好及异交结实率高而深受种子生产及农业科研单位的欢迎。然而统观全国,利用Ⅱ-32A制种667m2超过350kg的制种单位并不多见。1992年我什]以Ⅱ优86、Ⅱ优63为代表研究其超高产制种模式,经过3年的摸索于1994年形成,使Ⅱ-32A的制种产量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如1994年Ⅱ优86制种67500.4m2,平均单产350.7公斤/667m2,单产过400公斤制种户有27户。利用该技术,1995年I优86制种350,842m2平均单产367.3公斤/667m2,过400公斤/667m2的制种户43户,Ⅱ优63制种26680m2,单产过400公斤的制种户有8户,平均单产357.8公斤/667m2。现将该技术的关键介绍如下。1根据亲本特性,定好父母本的播差期及最佳相遇标准。1.IH-32A的特性植株较高,叶片直而剑叶短,叶色浓,穗子大,分菌力强。开花习性良好,柱头外露率高,抽穗速度较珍汕97A慢i~2天,柱头活力较珍油97A长l~2天。因此,父母本的最佳相遇标准应为母本先抽穗l~3天。这样赤霉素作用于父本植株上,使其高度较母本明显,容易形成...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通过研究在不同播期播量条件下对泛麦7030的生育进程、苗期生长、群体数量、农艺性状和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播量对泛麦7030的群体性状和产量因素有重要影响,推迟播期,小麦整体上呈规律性推迟,抽穗后差异越来越小;增加播量,成穗数增加,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呈降低趋势。在本试验条件下,泛麦7030在不晚于10月31日播种、播量120 kg/hm2和172.5 kg/hm2水平上产量较高,且在晚播条件下需要适当增加小麦播量以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5.
《种子》2020,(9)
总结了中籼杂交水稻组合两优H 108的高产制种技术。采用湿润育秧,父本适当稀播;ⅠⅡ期父本播期相隔7 d,Ⅱ期父本播期后5 d即播母本,可确保花期相遇良好。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薄水移栽,父本盛花期结合人工赶粉,提高异交结实率。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生物、物理、化学方法相结合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6.
播期对四川盆地杂交籼稻米饭食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播期对四川盆地杂交籼稻米饭食味品质的影响,以杂交籼稻宜香优2115、F优498和川优6203为试验材料,在四川大邑、南部、射洪3个地点设置大田播期试验,利用米饭食味计和硬度黏度仪,研究了不同地点间播期对杂交籼稻米饭外观、口感、综合评分、以及硬度和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杂交籼稻的米饭食味品质是地点、品种、播期及其互作共同作用的结果。(2)不同播期间,米饭外观、口感和综合评分均表现为宜香优2115>川优6203>F优498,硬度值则以F优498最高,优质品种宜香优2115米饭食味品质明显较优;不同地点间,适宜推迟播期则可提高米饭外观、口感、综合评分,进而提高米饭食味品质。(3)相关分析表明,综合评分与播种-抽穗期的积温和降雨量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与抽穗-成熟期积温和日照时数,以及全生育期降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4)GGE模型分析表明,在大邑播期推迟10 d具有较好的综合评分且稳定性好;在南部和射洪,播期推迟10~20 d具有较高的综合评分,且稳定性较好。综合来看,在四川盆地,播期推迟10~20 d可以使水稻灌浆结实期处于较合理的温光环境,进而有效改善杂交籼稻的米饭食味品质,提高综合评分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吉花3号、吉花4号、吉花19号为供试材料,设置5月5日、5月10日、5月15日、5月20日、5月25日等五个播期。研究播期对不同类型花生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花生叶片保护酶的活性有显著影响,但其影响没有明显规律性;播期对丙二醛含量有显著影响,在播后90 d及105 d,5月20日和5月25日两个播期的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播期,不利于花生的荚果及产量的形成;三种类型花生都是5月5日播期的产量最高,而5月25日的播期的产量最低。本试验通过对不同播期的花生植株性状及最终产量的测量,为吉林省花生播种的最佳时期在理论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播种期对杂交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两优培九、培两优559和培两优93为材料,研究了播种期对杂交稻生育期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杂交稻组合的全生育期、产量表现出较大的年间差异和播种期差异。其中,2001年两优培九全生育期为128~136d,培两优559为118~132d;2002年为两优培九134~143d,培两优93为117~128d。2001—2002年均以5月20日播种的产量最高,分别为662.3k/667m^2和635.2kg/667m^2。在5月20日以前播种越早,产量越低;5月20日之后播种愈迟,产量愈减。供试杂交稻组合的适宜播期为5月20日前后,在湖南省适宜于作一季晚稻栽培。  相似文献   

19.
为防止盲目拓展播期,通过大田分期播种试验、热量分布及利弊分析,结合发育期及生物要素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早播早稻一度获得最高分蘖倍率,但收获时以适期播种最终得到最高的有效茎倍数。早播的获得最大总生物量,适期播种获得理想的产量。早播早稻无效分蘖较多;适期播种在产量结构方面表现出优势;晚播早稻在成穗数、单穗结实粒数上不理想;早播早稻管理成本高,遭遇苗期低温、花期暴雨概率大。晚播早稻抽穗灌浆期遭遇高温热害情况多,对叶绿素、光合、稻米品质有不利影响。拓展播期需综合考虑气候变化与反复性带来的风险,以及热量分布对生物总量与产量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不同播期对玉米穗分化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昌继 《耕作与栽培》1996,(5):37-38,42
对二个品种在五个播期下进行的试验表明,播期越早,播种→出苗的天数越长,雄穗分化期天数越长,而雌穗分化期长短与播期的关系不太密切。全生育期的变化,随播期的推迟而缩短。在不同的播期下,两品种的株高、穗位高有一定变化,以播期Ⅱ(5/4)最高,穗长、穗粒、千粒重也以播期Ⅱ最大,播期V(5/7)最低。在5个播期下,以播期Ⅱ产量最高,其他播期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