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γ-氨基丁酸和黄芪多糖联合施用对肉雏鸡生长和免疫作用的影响。[方法]选用200只健康肉三黄鸡雏鸡,随机分为复方I、Ⅱ、Ⅲ和黄芪多糖及空白对照5个处理组,试验为期42d,观察γ-氨基丁酸和黄芪多糖复方对三黄鸡雏鸡的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基础日粮中添加复方3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雏鸡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降低料肉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复方3组和黄芪多糖组在首免后第14天的ND抗体效价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二免后第7、14天差异极显著;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显示,复方3组和黄芪多糖组对4周龄雏鸡细胞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γ-氨基丁酸和黄芪多糖共同添加对于改善和提高肉雏鸡的生长和免疫性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消乳灵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宫新城  褚景生  赵兴华  刘永超  邱凤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46-11147,11213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制剂"消乳灵"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8头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试验组(20头)和对照组(8头)。选用清热燥湿中药黄柏、大黄和公英经乙醇提取后加入冰片制成涂搽剂"消乳灵",局部涂搽乳房治疗奶牛乳房炎,试验期为2周。[结果]涂搽"消乳灵"2周后乳房炎治愈率达89.47%,泌乳量显著提高(P〈0.05);同时乳汁中体细胞数明显下降,差异极显著(P〈0.01);血浆中SOD和GSH-Px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结论]消乳灵对奶牛乳房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和传染性喉气管炎(ILT)、禽流感(AI)、新城疫(ND)、鸡支原体病(CD)5种鸡病在叶县养鸡场中的感染情况,以便制定科学的防治办法,于是开展了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AI免疫合格率87.7%,ND免疫合格率79.5%,IBD阳性率46.5%,ILT阳性率为19.6%,CD阳性率为11.7%。建议今后加大防疫力度,及时进行疫情检测,制定科学的免疫计划,提高免疫质量。  相似文献   

4.
薄层色谱法与苯酚硫酸法联用控制黄芪多糖粗粉质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控制黄芪多糖粗粉质量的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半定量测定了自制黄芪多糖粗粉中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了其中总糖的含量,并初步研究了影响苯酚硫酸法测量重复性的因素。[结果]该批黄芪多糖粗粉中,葡萄糖、蔗糖和总糖的含量分别为0.83%、6.67%、42.00%。[结论]该研究所用的方法简便、快速,可以作为现场检测黄芪多糖制剂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控制复方参芪五味咀嚼片的质量标准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复方参芪五味咀嚼片中的人参皂苷Rg1(人参)、五味子醇甲(五味子)和黄芪甲苷(黄芪)、麦冬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中人参皂苷Rg1、五味子醇甲和黄芪甲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选择的薄层色谱条件下,各样品斑点显色清晰;复方参芪五味咀嚼片中人参皂苷Rg1、五味子醇甲和黄芪甲苷分别在2.5~17.5、2.4~12.0、4.6~32.2μg/ml的线性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人参皂苷Rg1、五味子醇甲和黄芪甲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1%、97.2%、97.7%,RSD值分别为2.0%、1.4%、1.2%。[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以作为控制复方参芪五味咀嚼片的质量标准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黄芪中黄芪多糖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华付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0948-10949
[目的]建立黄芪中黄芪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黄芪多糖的含量。[结果]测定波长为488 nm,葡萄糖在30.0~18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芪药材、含黄芪制剂中黄芪多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病毒病 ,其特征是病鸡咳嗽 ,打喷嚏和发出喘息声 ,肾肿大 ,呈橄榄状 ,花斑纹。本病传播迅速 ,对雏鸡的危害很大[1 ] ,我们在临床上试用中药对该病进行了防治实验 ,筛选出两种理想的中药复方制剂 :禽族得乐和复方黄芪 ,将这两种制剂进行了对比实验 ,实验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动物塔里木农大动科院养鸡场的新罗曼蛋鸡 ,七周龄发病 ,发病后 ,经动科院兽医技术人员诊断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1 .2 中药复方制剂禽族得乐由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等药组成。由河北省石家庄市金…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青脚麻鸡的新城疫(ND)和禽流感(AI)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血凝抑制(HI)试验测定了3个鸡场青脚麻鸡在1~30日龄的AI H5、AI H9和ND母源抗体水平,并计算相应母源抗体的半衰期。[结果]3个鸡场的AI H5母源抗体水平均较低,1日龄母源抗体HI效价分别是5.8log2、7.2log2和6.0log2,AI H9和ND的母源抗体水平相对较高。青脚麻雏鸡的AI H5、AI H9和ND母源抗体平均半衰期分别为2.49、2.87和2.22 d。[结论]青脚麻雏鸡的AI H5首免日龄推荐为3~6日龄,AI H9和ND首免日龄推荐为7~12日龄。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有效中药单体及其作用节点。[方法]选择3种中药单体进行体外抗病毒试验,通过对病毒3个节点(抑制吸附穿入、直接杀灭、抑制复制)进行药物作用,评价CCK-8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的对抗病毒效果。[结果]黄芩苷和水飞蓟在病毒吸附和穿入阶段抗病毒效果好,而诃子抗病毒效果较差;CCK-8测试显示,黄芩苷和水飞蓟最大抑制率分别为82.34%和78.00%,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黄芩苷和水飞蓟能降低绿色荧光强度及抑制病毒N蛋白的表达,且2种药物抗病毒作用均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抗PEDV药物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李伟  舒刚  邱远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687-10689
[目的]比较多种免疫增强药物对三黄鸡雏鸡的生长效能及免疫效果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400只1日龄健康三黄鸡雏鸡,随机分为4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免疫前后5d分别用黄芪多糖、优乐舒和多康饮水。用血凝抑制试验(HI)测鸡血清新城疫和禽流感抗体效价,并对全群称重,记录采食情况。试验结束时每组随机抽取6只鸡,空腹称重后,放血致死,取出脾、法氏囊和胸腺称重,计算免疫器官指数。[结果]各组生产指标无显著差异。黄芪多糖组分别与优乐舒组和对照组的法氏囊指数差异极显著(P〈0.01);各组胸腺指数无明显差异;多康组分别与黄芪多糖组和对照组的脾脏指数差异显著(P〈0.05)。ND抗体效价:7d时,黄芪多糖组与对照组抗体滴度差异极显著(P〈0.01),35d时,差异显著(P〈0.05);28d时,优乐舒组与对照组抗体滴度差异显著(P〈0.05)。H9抗体效价在28d时,多康组分别与黄芪多糖组、对照组抗体滴度差异显著(P〈0.05)。H5抗体效价在28d时,黄芪多糖组与对照组抗体滴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3种免疫增强药物可明显促进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发育和维持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药复方抗鸡新城疫病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群  段亮亮  江平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697-10699,10724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抗鸡新城疫病毒(NDV)的作用机理,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病毒性药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白花蛇舌草、金银花、黄芪和甘草组成中药复方,制备成中药复方流浸膏并配制成不同浓度梯度的药液;测定中药复方对鸡成纤维细胞(CEF)最大无毒浓度,并测定NDV在CEF上半数感染力(TCID50);设中药复方不同浓度组,正常细胞和NDV感染细胞对照组,采用3种不同的作用方式作用于各组以检测中药复方抗NDV活性,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测定OD值,以治疗指数为评价指标。[结果]中药复方对CEF的最大无毒浓度为2-6g/ml,NDV对CEF的TCID50为10-7.3;第①种作用方式中药复方的最小有效浓度是2-10g/ml,第②种作用方式为2-8g/ml,第③种作用方式为2-7g/ml。[结论]第①种作用方式对病毒的灭杀作用最强,第②种作用方式次之,第③种对病毒的灭杀作用最弱。表明中药复方不仅具有细胞外直接杀灭病毒作用,而且还具有抑制病毒吸附、穿入、复制和成熟的某一环节,为研究中药抗病毒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草药抗病毒的研究动态及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病毒的感染过程、机体的抗病毒免疫、中草药抗病毒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叙述了目前国内外中草药抗病毒的研究动态,并指出中药研究的思路与出发点.为进一步发掘祖国的医药资源和研发高效低毒的抗病毒中药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杨明凡  张锋  唐湛伟  苗舜尧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72-7172,7174
[目的]为了进行中药复方制剂防治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试验。[方法]选择没有免疫接种过IB疫苗的30日龄健康公鸡150只,设计4组试验:第1组为健康对照组;第2组于攻毒前5 d在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制剂;第3组于攻击强毒后2 d开始在饲料中添加该中药复方制剂;第4组为攻毒后不给药作为对照组;另设1组鸡只用于安全试验,研究中药复方制剂的防治效果。[结果]中药复方制剂用于防治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且无毒副作用。[结论]该研究为中药复方制剂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复方中草药对宝石鲈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研究宝石鲈饲料的中草药添加剂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单因素梯度设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5%、1.0%、2.0%剂量的复方中草药,饲养宝石鲈[初始重(175.6±6.6)g]25d后,测定其生长速度,并分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溶菌酶(ISZ)活性,考察复方中草药对宝石鲈生长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添加1.0%复方中草药组宝石鲈的增重率最大,但无显著差异。添加复方中草药可显著提高宝石鲈血清、脾脏、肝脏、肾脏中SOD、溶菌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其中以1.0%复方中草药组影响最大。说明在饲料中添加该复方中草药有利于宝石鲈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免疫能力,可提高鱼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激能力。[结论]中草药组方能够增强宝石鲈体液免疫功能,从而增强机体对外来病原菌的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复方中草药防治观赏鱼指环虫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定贵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2977-2978
[目的]探索复方中草药对红鲫指环虫病的治疗效果。[方法]用马尾松叶、辣蓼、苦楝、乌桕叶、雷丸等制备的不同浓度(5、8、10g/L)的复方中草药合剂浸泡感染指环虫的红鲫,比较不同处理的杀虫效果。[结果]5 g/L中草药合剂对指环虫的杀灭效果不太理想;8g/L中草药合剂对指环虫的杀灭效果最好,6 h内杀虫率为20%~50%,24 h杀虫率达100%,且对红鲫无毒害作用;10 g/L中草药合剂对指环虫也具有一定的杀灭效果,但其对红鲫具有毒害作用。[结论]8 g/L中草药合剂可有效杀灭红鲫指环虫。  相似文献   

16.
中草药对人工感染肉仔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肉仔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防治提供新思路和依据。[方法]根据中兽医理论自拟中药复方制剂,以对分离株大肠杆菌敏感性较高的丁胺卡那霉素作为对照,对人工感染的肉仔鸡大肠杆菌病进行治疗和预防保护性试验,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中药复方制剂和丁胺卡那霉素均能有效控制人工感染大肠杆菌肉仔鸡的临床症状,显著降低死亡率。中药复方制剂和丁胺卡那霉素对大肠杆菌的治疗保护率分别为83.3%和86.6%,均远高于感染对照组。中草药复方制剂对预防肉仔鸡大肠杆菌病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保护率为93.3%,与丁胺卡那霉素相同。[结论]利用中草药防治肉仔鸡大肠杆菌病对解决抗生素的耐药性和药物残留问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药复方对草鱼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仕群  阳刚  郭正富  李远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658-17659
[目的]研究五倍子、黄芩等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防治草鱼细菌性败血症的有效性。[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中药复方(0、1.0%、2.0%、4.0%)饲喂草鱼,7d后用嗜水气单胞菌对草鱼进行攻毒。[结果]中药复方添加量为2.0%与4.0%时,对草鱼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治率为80.7%,这2种剂量的药饵组与无药组的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中药复方能有效防治草鱼细菌性败血症。  相似文献   

18.
史书军  赵兴华  杜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5878+5900-5878,5900
[目的]探讨复方中草药制剂对肉鸡人工感染大肠杆菌的保护作用。[方法]在验方的基础上加减组方,以AA肉鸡为试验动物,通过体外抑菌试验和体内攻毒试验,研究中药复方制剂A和B的体外抑菌效果和对鸡人工感染大肠杆菌的保护作用。[结果]与感染对照组相比,处方A组和处方B组的肉鸡死亡率均显著降低。处方A组和处方B组的保护率分别为68.5%和59.3%,均高于感染对照组(32.5%)。[结论]中药复方制剂A和制剂B均对肉鸡感染大肠杆菌病有预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草药在水产动物免疫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环境的恶化,水产养殖业越来越受困于病害的频繁发生,尤其是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给鱼、虾等水产动物的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传统的化学类和抗生素类药物毒性较大,容易使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且严重污染水环境。中草药具有其安全、低毒、环保等特点,越来越为水产养殖界所关注,相关的应用研究报道也日益增多。以近年来水产动物免疫研究中中草药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大量研究报道显示中草药具有提高水产动物(鱼、虾、蟹等)免疫机能的作用,并在抗病毒、抗菌和抗寄生虫等方面表现出有效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了水产养殖动物的成活率。目前的研究趋势是从过去的复方制剂研究更多地向一种中草药及其提取物的免疫促进作用研究过渡,同时相关研究的深度不断加强,有助于精准用药和降低成本,拓宽了中草药在水产动物疾病预防上的应用前景,从而促进水产养殖业采用更加绿色环保的疾病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丁建英  邵菁  徐建荣  韩晓磊  唐洪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266-15267,15270
[目的]探讨复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克氏原螯虾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2%的复方中草药制剂,连续投喂40 d,分别在养殖后的20、30、40 d测定克氏原螯虾的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和2%的中草药制剂对克氏原螯虾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影响极显著(P<0.01),对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影响显著(P<0.05)。2个试验组除酸性磷酸酶外,其他3种酶的活力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可以显著提高克氏原鳌虾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免疫力和经济角度方面考虑,建议中草药的添加剂量以1%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