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各农区农业气象条件分析10-11日,南方地区还将有一次小到中雨、局地大雨过程;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有雨雪天气。东北、内蒙古: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较常年偏低1℃-4℃,内蒙古东北部和黑龙江北部出现较强降雪,对畜牧业和设施农业造成一定影响。西北、华北、黄淮:降水有效补充了土壤水分,冬麦区大部土壤墒情适宜,利于小麦出苗生长;但山东东南部、安徽北部土壤墒情持续偏差,影响冬小麦播种和出苗生长。江淮、江汉:江淮东部光温条件较为适宜,利于一季稻、棉花等秋收作物收获晾晒  相似文献   

2.
对2015年互助县油菜生育期农业气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菜播种期气温偏高、墒情适宜,有利于油菜播种;油菜幼苗生长期遭受低温冷冻和干旱的影响,对油菜后期产量的形成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油菜生长中后期,气象条件利于油菜开花结荚及角果的形成,但7月的阴雨寡照和冰雹天气导致油菜遭受一定损失;油菜成熟阶段光、温、水匹配较好,利于油菜成熟。总体来看,互助县油菜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较有利于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正前期天气对农业影响分析华北、黄淮:北方地区大部时段温度条件正常,墒情较好,日照时数普遍达30-60小时,利于玉米、大豆、棉花等作物生长发育。华北、黄淮前期出现区域性大暴雨,对北方地区土壤增墒和蓄墒、水库蓄水有利,为后期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水资源;但雨水大发生洪涝灾害,玉米、棉花、花生等作物倒伏、受淹等。东北:大部光温适宜,利于  相似文献   

4.
利用常规气象要素与农业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2017年日喀则市农区气候特征,并对作物出苗至成熟期间各个生育阶段的农业气象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7年日喀则市农区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日照时数略少;≥5℃、≥10℃、≥15℃积温多于常年.农区作物出苗至成熟期间,光、温、水基本能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部分农区初夏出现轻度干旱天气,盛夏出现短时强降水和冰雹天气,对作物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各地墒情适宜,加上田间管理措施得当,作物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5.
荣云鹏  田茂超  王锡玖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822-15823,15852
选择了降水、日照、气温及产量等资料,采用农业气象统计学和气象统计学原理,对2011~2012年度桓台县小麦播种以来的各发育期气象条件以及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11~2012年度桓台县冬前气象条件适宜,小麦分蘖充分,群体较大;返青至拔节前气温持续偏低,利于小麦充分分化,利于形成大穗,增加穗粒数;乳熟至收获期间天气条件复杂,不利小麦充分灌浆和提高千粒重。  相似文献   

6.
对洪泽县2014年农业生产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主要为冬前期气温高,利苗情转化,后期多低温雨雪,有湿渍害;春季升温快,光照足,晴雨相间,墒情适宜,利于小麦返青生长,后期多晴好天气,利于小麦灌浆结实;夏季后期低温阴雨寡照,水稻生育进程拉长;秋前期低温阴雨寡照,水稻灌浆慢,后期天气好转,温度正常,光照足,利于籽粒充实,水稻收获进程偏慢。  相似文献   

7.
姜美怡 《中国农资》2014,(40):23-23
<正>各区农业气象条件分析东北、内蒙古:大部地区天气晴好,气温适宜,利于一季稻、大豆、玉米等作物收晒,秋收进度较快;黑龙江中部部分地区出现3-4天降水天气,不利于作物收获晾晒。西北、华北、黄淮: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中南部、黄淮受雾、霾天气的影响,日照偏少,对设施蔬菜、花卉生长发育不利;但对秋收作物成熟收获影响不大;华北北部、西北地区中西部出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灵芝(Ganoderma Lucidum)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并探讨聊城市适宜灵芝种植的气象因子灾害性天气。[方法]根据灵芝对气象条件的要求,通过分析聊城市4~10月的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相对湿度;最后针对聊城市每年4~10月发生的灾害性天气提出了防御措施。[结果]在聊城4月下旬比较适宜灵芝种植接种。[结论]该研究可为地方政府部门决策及灵芝的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从温度、降水、日照等角度,分析小麦各发育期气象条件的适宜度,为作物气候评价的定量化提供参考和依据,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分别建立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对昆明小麦生长发育适宜程度的隶属函数模型,据此模型分别计算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温度、降水、日照及光温水综合因子对小麦生长发育的隶属度,进而分析气象条件的适宜程度;除生殖生长阶段温度适宜度偏低外,其余发育期温度适宜度较高;日照适宜度在小麦整个生长阶段都较高,降水适宜度较低,且变化幅度较大,说明日照条件能够满足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自然降水偏少和生殖生长阶段的温度偏低是昆明小麦产量形成的限制因子。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的作物气候适宜度动态模型,能客观地反映气象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适宜程度,为提高气象服务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各农区农业气象条件分析东北、内蒙古:周内,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北部日照偏多,降水量有10-25毫米,良好的气象条件利于一季稻孕穗抽穗、春玉米开花吐丝和大豆开花结荚。辽宁大部出现明显降水天气,旱区旱情基本解除。西北、华北、黄淮:大部以晴好天气为主,气温偏高2℃-4℃,日照充足,利于玉米、棉花等作物生长发育。华北东  相似文献   

11.
选取降水、气温及产量等资料,对2012~2013年度桓台县小麦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气候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春季低温冻害的相应对策。结果发现,2012~2013年度桓台县小麦播种期温湿条件适宜,小麦出苗均匀;冬前积温充足,利于形成壮苗;越冬期降水较多,利于小麦安全越冬;春季气象条件复杂,小麦冻害偏重,生育期推迟;后期光照偏少,风雨天气造成倒伏,不利于小麦充分灌浆,千粒重降低。  相似文献   

12.
2010年黔东南州夏季粮油生产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仁珍  徐德智 《农技服务》2010,27(7):918-919,929
从黔东南州气候特点出发,分析了黔东南州2010年光、温、水等气象条件在夏季粮油作物生产各主要生长发育时段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云南省2007年秋粮作物生育期间光、温、水气象条件以及所出现的农业气象灾害;综述了气象因素对云南省大春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利弊影响,最终作出云南省2007年秋粮作物产量的年景预测.  相似文献   

14.
李秀娟  刘喜元  张更乾  吴钦高  乌兰  李晓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629+16639-16629,16639
分析2010年作物生长季气象条件及其对呼伦贝尔岭西地区春小麦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低温、夏季干旱和阶段性异常高温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造成2010年该地区小麦大幅减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在进行盐城市阜宁县和大丰市设施农业与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指标的制定时,重点考虑如下2类指标:①气象条件是否适宜特色作物生长的判别指标,用以评价天气实况对农作物生长的利弊影响;②农业气象灾害判别指标,用以衡量天气条件是否对作物生长发育构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6.
利用墨竹工卡县30多年的气象资料,采用现代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分析了近30年西藏中部拉萨以东的光、温、水等气候资源的特点、分布规律,并分析了主要作物青稞、油菜的农业气候资源.结果表明,墨竹工卡县气温有缓慢上升趋势,多年平均气温为6.2℃,气温的缓慢上升趋势将有助于农作物的种植;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55 mm,降水量集中在6~9月;降水前期不足、后期有余,春末初夏干旱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不利气象条件;墨竹工卡县大多数地区的农业气象条件对青稞和春播油菜的生长发育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宗和 《中国农资》2014,(4):20-20
<正>东北、内蒙古:内蒙古大部和辽宁以晴好天气为主,光照充足,利于牲畜越冬和温室蔬菜生长。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和吉林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2~6℃,增加了牲畜和设施温棚防寒保暖成本。西北、华北、黄淮:冬麦区大部光温适宜,墒情较好,利于小麦越冬;陕西关中东部、河南西北部等地旱情仍持续。华北东南部、黄淮出现雾霾天气,其中河南中东部日照不足20小时,设施温棚采光受到较大影响。江淮、江汉、江南: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日照充足,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油菜形成壮苗越冬以及冬种蔬菜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8.
作物生长与气象因子密切相关,丰歉极易受到气象条件的制约。2008年滨州市大白菜生育期间农业气象条件的主要特点是气温适宜,降水、日照比常年同期偏少;主要生育关键期光、热、水配合适宜,未出现高温干旱、连阴雨和大面积病害。所以。大白菜单产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9.
作物生长与气象因子密切相关,丰歉极易受到气象条件的制约。2008年滨州市大白菜生育期间农业气象条件的主要特点是气温适宜,降水、日照比常年同期偏少;主要生育关键期光、热、水配合适宜,未出现高温干旱、连阴雨和大面积病害。所以,大白菜单产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13-2014年菏泽市冬小麦农业气象资料,分析了冬小麦主要发育期的农业气象条件对冬小麦生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较好,冬小麦达到增产效果。冬小麦播前农田墒情较好,为丰产奠定了基础;播种期气象条件适宜,冬小麦适期播种;播后光、温适宜,农田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冬前生长及分蘖,冬小麦苗齐、苗全,大多带蘖壮苗越冬。越冬期积雪覆盖,冬小麦安全越冬,积雪增加农田墒情,有利于冬小麦返青生长。春季气象条件使冬小麦长势整体良好,苗情转化升级快,一、二类麦田达90%以上。在冬小麦生长后期持续低温,有利于冬小麦灌浆,千粒重增加,使冬小麦增产。5月降水使农田墒情较好,降低干热风对产量影响。同时利用MODIS卫星遥感植被指数对比分析,2014年菏泽市春季气象条件有利于冬小麦返青生长,苗情较好,生长情况良好,为冬小麦丰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章总体评价了气象因素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指导农业生产趋利避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