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0 毫秒
1.
邵亮 《现代农业科技》2011,(24):298-299
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垃圾渗滤液,对周边生态环境和人们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是国内外污水处理的难题。通过介绍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综述垃圾渗滤液的生物、物理化学等技术与应用现状,分析各种处理方法的特点,指出结合实践选用多种工艺处理将是未来渗滤液处理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城市垃圾渗滤液的产生、特点和处理技术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生物法+膜处理”组合工艺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上的应用,分析这种组合工艺在渗滤液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能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老化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一直是近几年污水处理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针对目前老化垃圾渗滤液处理中高氨氮和难降解物质处理等难点问题,以成都长安垃圾填埋场的老化垃圾渗滤为研究对象,采用Fenton试剂、超声波和超声波-Fenton联合法处理,确定了各方法的最佳运行参数。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定渗滤液好氧处理装置进出水中的CODcr、Cu、Zn、Ni和油等5项指标,研究了进口废电器拆解垃圾填埋后对生活垃圾渗滤液好氧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废电器拆解残余垃圾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后,在进口废电器拆解残余垃圾量小于生活垃圾量时,一般不会影响原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CODcr、油的好氧处理效果,但均不能使处理后的出水CODcr、油、重金属浓度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并加快了重金属元素在活性污泥中的积累,以致最终影响活性污泥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5.
高活性沼泽红假单胞菌分离及对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波  赵红卫  张迅  方为茂  熊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322-13324
[目的]选育高活性沼泽红假卓胞菌并对其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能力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平板涂布法从混合茵液中分离筛选出活性较高的菌株,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其最佳生长培养基并研究其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能力。[结果]筛选到茵株BL,根据伯杰氏手册(第8版)鉴定其为沼泽红假单胞茵。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培养基配方为NaHCO3 2.0g,CH3COONa2.0g,NH4Cl1.0g,K2HPO4 0.5g,NaCl2.0g,MgCl,0.2g,酵母膏0.5g,玉米浆0.8g,1000ml蒸馏水。在光照厌氧条件下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在配合絮凝剂预处理垃圾渗滤液时CODCr和氨氮去除率分别高达44.8%和46.7%。{结论}菌株BL具有较高的细胞活性,并对垃圾渗滤液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筛选到的新培养基具有简单、易配、低廉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为从源头控制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以广州市番禺区猛涌村生活垃圾处理示范基地为研究对象,以猛涌村中转站分选得到的有机垃圾为试验材料,采用生物稳定和淋溶试验研究方法,以未经生物稳定处理的垃圾淋溶试验模拟渗滤液产生为对照(CK),以生物稳定预处理36d的垃圾淋溶试验模拟渗滤液产生为处理1(T1),以生物稳定预处理12d的垃圾淋溶试验模拟渗滤液产生为处理2(T2).通过分析渗滤液pH、氨氮、总磷、COD、水溶性碳等指标的变化,考察生物预处理方法对渗滤液的污染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在10d淋溶试验过程中,T1、T2渗滤液产量比CK分别减少33%、28%;CK渗滤液pH一直呈酸性,而T1、T2介于在7.0~8.5;T1、T2渗滤液氨氮、总磷、COD、水溶性碳平均浓度分别比CK降低77%、63%,75%、69%,73%、66%,74%、69%,明显降低了垃圾的污染潜力,垃圾生物稳定程度越高,污染潜力越低.研究成果从生态控制的角度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由于垃圾渗滤液污染程度高,污染成分复杂,一直以来是治污的难点。蚯蚓生物滤池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净化技术,该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应用前景广阔。在我国,利用蚯蚓生物滤池净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垃圾渗滤液的高污染性和蚯蚓生物滤池本身的局限性,使得该方面的研究进入瓶颈期。严格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将垃圾渗滤液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探究工艺组合处理技术,培育和筛选更合适的蚓种,优化滤池结构,选择合适的净化工艺清理滤池等能够促进蚯蚓生物滤池净化处理垃圾渗滤液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填埋垃圾上层间歇曝气充氧或渗滤液回流前经好氧、硝化反应器处理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中渗滤液的脱氮效果及其填埋垃圾的稳定化过程.结果表明,填埋垃圾上层间歇曝气充氧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渗滤液NH4+-N浓度的衰减速度虽然比渗滤液回流前经好氧、硝化反应器处理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慢,但其理论能耗可比后者节省98%左右,并且无需好氧、硝化反应器的基建投资和污泥处理.此外,填埋垃圾上层间歇曝气充氧的方式加快了填埋垃圾和渗滤液中有机物的降解,提高了填埋垃圾的稳定化效果,增加了10%~12%的沉降高度.而渗滤液经过好氧反应器处理后回流到填埋场,将会引起填埋垃圾降解后期碳源供应不足,减慢垃圾的稳定化过程.填埋垃圾上层间歇曝气充氧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由于其中的反硝化作用有机物的消耗及好氧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其渗滤液CODCr和VFA最大浓度仅为对照的50%,并且产甲烷反应器的产气量也减少了42%~44%.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北京海淀区六里屯卫生填埋场内设垃圾填埋模拟柱,对新鲜垃圾产生的渗滤液进行了好氧和厌氧两种条件下的自身循环回灌,对两种条件下渗滤液的产生量、常规水质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初步探讨了好氧回灌处理技术对城市垃圾渗滤液的影响。结果表明,好氧条件下,垃圾填埋柱中渗滤液产生量较少,填埋体系易形成中性偏碱的环境,温度较高,添加污泥与蚯蚓的作用有利于CODCr和氨氮的降解,比厌氧条件提早进入稳定阶段,进而加快了填埋垃圾的稳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波/Fenton联用处理垃圾渗滤液,考察Fenton试剂用量、微波功率和pH值对垃圾渗滤液UV254/UV254o的影响.结果表明,H2O2浓度为855 mmol/L,Fe2 +浓度为15 mmol/L,微波功率为480 W,pH值为2.5,微波作用时间为120 s时,微波/Fenton联用对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同时,论文还对微波/Fenton联用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温度对微波/Fenton联用处理垃圾渗滤液有明显影响,升高温度能增加Fenton试剂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不同的热效应产生方式对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不同,单独微波作用对垃圾渗滤液有机物去除率最低,微波/Fenton联用对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的去除率和去除速率高于Fenton反应,在微波/Fenton反应中,不仅微波的热效应对Fenton试剂有强化作用,而且,微波的电磁效应也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前,陕西省的农村生活垃圾主要以卫生填埋为主,但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处置相对滞后,这可能对周边土壤及地下水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雨量丰富的地区及干旱生态脆弱区,如果处置不当,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该文通过对国内不同焚烧炉型及焚烧烟气中不同污染物的处置工艺的分析比选,结合农村实际现状,确定出适合农村垃圾焚烧的最佳控制工艺。  相似文献   

12.
城市垃圾渗沥液引起地下水氮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垃圾堆放场地下水氮污染状况的监测 ,分析了垃圾渗沥液的水质特征及其对地下水的氮污染影响。结果表明 ,垃圾渗沥液含有高浓度的氨态氮 ,对垃圾场还原性地下水的氮污染主要以 NH+4 -N污染为主。垃圾场地下水氮污染浓度变化与渗沥液数量、浓度变化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生活垃圾准好氧填埋重金属变化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准好氧填埋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循环式准好氧填埋结构,研究青藏高原地区生活垃圾准好氧填埋单元的重金属(Cd、Pb、Ni、Cr、Hg)变化特性。[结果]整个试验过程中渗滤液pH值保持在7.0以上。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通过渗滤液回灌在较大程度上得到了降解和去除。准好氧填埋单元的渗滤液中的重金属浓度受渗滤液pH值、难溶金属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腐殖酸浓度等因素的影响。除了Hg一直呈下降趋势外,Cd、Pb、Ni、Cr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升降变化。随着垃圾的开始降解,渗滤液中的重金属浓度增加。[结论]Cd、Ni和Pb在经过450 d的准好氧填埋后能够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对一类污染物的浓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沈阳市垃圾填埋场周边水环境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沈阳市垃圾渗滤液对垃圾填埋场周边水环境的污染状况.[方法]以大辛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对象,在其周边布设采样点,检测水环境污染状况并进行地下水与地表水的评价.[结果]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已经受到垃圾渗滤液的污染,垃圾填埋场地下水属于超Ⅳ类地下水,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和挥发酚;垃圾填埋场附近地表水体九龙河属于劣V类水体,主要污染物质包括有机物、磷、氨氮及粪大肠菌群.[结论]垃圾渗滤液对周边水环境存在污染,需要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状况、渗滤液和填埋气的特性及污染性 分析了厌氧填埋、好氧填埋、准好氧填埋等3种不同结构填埋场内垃圾降解反应的特点及对环境的危害性 探讨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垃圾填埋处理技术,建议采用准好氧填埋处理,同时再辅以渗滤液回灌和微生物加速降解的组合工艺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城市垃圾填埋场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全面踏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省南平市城市垃圾填埋场重金属Mn、Zn、Pb、Cd、Cr、N i的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填埋2 a的垃圾填埋场重金属含量较低,填埋10 a的垃圾填埋场的重金属含量较高;垃圾渗滤液不同浸蚀时间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存在明显差异,浸蚀10 a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是浸蚀2 a土壤的3.24-8.34倍,而浸蚀10a土壤重金属含量则是对照的4.1-9.83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重金属污染也比较严重,其中Zn、Pb、Cd、Cr含量超过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标准),Zn、Cd含量超过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模拟研究垃圾渗滤液中COD在饱水土层中的迁移变化特征。[方法]以广州市李坑垃圾填埋场为例,选取渗滤液中COD为特征污染物,采集排水沟两侧饱水带土层,通过试验确定吸附、降解与弥散系数,构建了饱水带COD迁移数学模型。考虑不同场龄渗滤液中COD的浓度差异,分别以不同场龄渗滤液的COD浓度为边界条件,利用模型数值解预测COD饱水土层中的迁移变化特征,并基于地下水质标准,对COD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COD在饱水带土层中的衰减主要发生在离排水沟10m的范围内(衰减83%)。老年、中年、年轻垃圾渗滤液将地下水污染为Ⅲ类水的最远距离分别为29.2、37.2和47.9m,将地下水污染为Ⅴ类水的最远距离分别为27.1、33.2和44.1m。[结论]为填埋场区周围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胜利  刘书  刘丹  马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333-13334,13336
[目的]为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筛选出一种较优的氧化剂。[方法]采用烧杯试验,探讨了强氧化剂NaClO和KMnO4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效果。[结果]用于垃圾渗滤液预处理时,NaClO和KMnO4的最佳pH值分别为9和5。在最佳pH值条件下,氨氮和COD去除率随氧化剐投加量和温度增加而增大,但NaClO对氨氮和COD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好。当NaClO作为氧化剂时,随反应时间延长,COD去除率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在静置反应时间为75min时出现谷值。[结论]用于垃圾渗滤液预处理时,氧化剂NaClO是可行的,且其效果优于KMnO4。  相似文献   

19.
垃圾渗滤液的COD与TOC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常江  李莉  陈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494-6495
[目的]研究通过测定垃圾渗滤液TOC来预测COD的可行性。[方法]测定国内不同地区7个垃圾填埋场的TOC和COD值,通过文献获得不同地区的TOC和COD数据。利用MS Modeling 4.0中的线性回归方法建立TOC与COD的关系方程,分析TOC和COD的相关关系。[结果]结果表明,COD与TOC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通过测定TOC来预测COD值,快速了解垃圾渗滤液的有机污染程度。[结论]TOC的测定具有快速、准确、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特点,对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的运行管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