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超声波辅助萃取芦荟中蒽醌类化合物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培  陈少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867-5869
[目的]研究影响超声波辅助提取芦荟中蒽醌类化合物的主要因素,并确定其最佳提取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波功率和硫酸水解时间对芦荟中蒽醌类化合物提取率影响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化芦荟中蒽醌类化合物超声波提取工艺。[结果]超声波辅助萃取芦荟中蒽醌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5,超声波功率300W,硫酸水解时间4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提取率可达6.41mg/g。[结论]超声波技术应用于芦荟中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能够节省时间,提高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2.
以芦荟活性成分提取率为指标,试验考察了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功率4种单因素对芦荟活性成分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方法得出了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芦荟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分别是料液比1∶6(g/m L)、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30 min、超声功率70%,并建立了可信的预测模型,利用最佳工艺参数提取芦荟活性成分的得率为1.49%,较普通优化方法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葛飞  桂琳  杨成  桂常青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9):4131-4133
[目的]研究超声提取对细脚拟青霉菌丝体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确立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法对提取溶剂、提取次数、超声温度、时间、料液比和超声功率等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超声提取细脚拟青霉菌丝体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水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30 min,料液比1∶30,提取功率290 W,提取次数2次。[结论]与常规提取方法相比,超声波提取法是一种简单、耗时短、效率高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提取芦荟中蒽醌类物质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波辅助法对芦荟中的蒽醌类物质进行提取的工艺条件。[方法]选取对超声波提取效果影响较大的3个重要因素(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设置单因素试验,考察各因素对总蒽醌得率的影响。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正交试验,优选出乙醇浸提法提取芦荟总蒽醌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影响超声波法提取芦荟中蒽醌类物质的因素依次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正交试验筛选出的超声波提取芦荟中蒽醌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30 m in、料液比1∶45,在此条件下做验证试验得到平均提取率为1.42%。[结论]超声波在短时间内可以得到较高的蒽醌得率,在节约时间和降低能源损耗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梁丽雅  李晓雁  张泽生  闫师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457-20458,20471
[目的]优化桦褐孔菌中抗氧化活性物质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方法]以溶剂体积分数、超声处理时间、超声功率和液料比为试验因素,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抗氧化活性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各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溶剂体积分数〉超声处理时间〉超声功率〉液料比。最佳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处理时间30min、超声功率为500 W、液料比30 ml/g;在此最佳条件下,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75.39%±1.12%。[结论]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是一种有效的桦褐孔菌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6.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绒藤脂溶性成分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绒藤脂溶性成分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SAS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绒藤脂溶性成分的工艺方法,探讨不同提取剂、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料液比和功率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绒藤脂溶性成分的最佳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最佳提取剂,超声波功率700W,提取时间30min,液固比8:1(V/m)。该条件下,脂溶性成分的提取得率可达7.04%。[结论]超声波辅助提取绒藤脂溶性成分可缩短提取时间,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辅助提取苹果籽中植物甾醇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秋敏  邓红  董利彩  严勃  田子卿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754-18756,18807
[目的]探讨超声波辅助提取苹果籽中植物甾醇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甾醇提取率为指标,以乙酸乙酯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从苹果籽中提取植物甾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超声波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超声波功率对苹果籽植物甾醇提取率的影响,并确定提取植物甾醇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正交试验表明,试验4因素对苹果籽植物甾醇提取率的影响依次为:超声波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植物甾醇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为14∶1 ml/g,超声波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40 min,超声波功率700 W。在此条件下,苹果籽中植物甾醇的提取率最高,可达2.182 mg/g。[结论]该研究为苹果籽的开发利用和植物甾醇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林娜  尹礼国  陈云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816-10817,10819
[目的]优化超声波提取硬头黄竹(Bambusa rigida)叶黄酮的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溶剂、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在超声波功率为600W时,各因素对黄酮提取量的影响顺序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的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85%,提取温度为75℃,提取时间90min、料液比1:30,在该条件下黄酮提取量为11.78mg/g。[结论]该研究得到了硬头黄竹叶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竹叶黄酮工业化生产工艺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石榴皮中鞣花酸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鞣花酸得率为考察指标、超声波萃取法为提取手段,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鞣花酸含量,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L9(34),考察4个因素(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超声功率)3个水平对鞣花酸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鞣花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30℃、料液比1:200(g/ml)、提取时间20min、超声波功率50W。影响因素依次为:料液比>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提取温度。[结论]料液比对鞣花酸提取率的影响最大,该研究确定的鞣花酸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水提红蓝草红色素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超声波水提红蓝草红色素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超声波水浴浸提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对红蓝草红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在超声波功率为420 W(70%)的条件下,各因素对提取红蓝草红色素的影响顺序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红蓝草红色素的最佳工艺:以水为浸提剂,超声波功率420 W(70%),料液比1∶35,65℃提取35 m in。[结论]为红蓝草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娄在祥  王洪新  杨哪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102-8103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条件下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茶薪菇多糖的影响因素。[方法]用水作溶剂,超声波作辅助手段,从茶薪菇中提取多糖,研究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波作用功率、溶剂量、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茶薪菇多糖的最适条件为:料液比为1g:20ml,超声波作用功率为500W,提取温度为55℃,提取时间为2.5h,提取次数为2次。茶薪菇多糖提取得率可达78.81%,所得多糖纯度较高,蛋白质含量低于0.1%。[结论]超声波辅助提取茶薪菇多糖的方法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具有时间短、节省能源、提取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块菌多糖的工艺条件。[方法]以块菌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了块菌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试验表明,影响超声波辅助提取块菌多糖的主要因素是超声波处理时间,其次是超声波处理功率,而超声波处理温度与料液比的影响相对较小。最优辅助提取方案为:料液比1∶30 g/ml,超声波处理温度40℃,超声波处理功率100W,超声波处理60 min,在此条件下块菌多糖提取率为17.86%。[结论]研究可为块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超声波提取山楂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帮玉  杨新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845-846,935
[目的]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山楂叶提供技术依据。[方法]对影响超声波提取山楂叶总黄酮的多个因子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并对超声波法和传统方法提取山楂叶总黄酮进行试验比较。[结果]70%乙醇超声波提取总黄酮得率最高。总黄酮得率在20~40min内,随提取时间的增加而明显增加,40~50 min内趋于平衡。总黄酮得率在料液比(g∶ml,下同)1∶16~1∶20时增加较快,1∶28时略有所下降。总黄酮得率在40~6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50~60℃时增幅较大,超过60℃时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影响总黄酮得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料液比。[结论]超声波提取的最佳条件为:70%乙醇,料液比1(g)∶20(ml),温度70℃,时间50 min,2次,总黄酮的得率可高达98.87%;超声波提取总黄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油茶籽饼多酚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优化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油茶籽饼多酚的工艺条件,为油茶多酚的提取、检测及利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油茶籽饼粉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液、超声波为辅助手段,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设计,从超声强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及料液比等5个方面,对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油茶籽饼多酚工艺进行优化.[结果]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及提取效率,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油茶籽饼多酚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强度300 W、提取时间0.5 h、提取温度60℃、乙醇浓度40%、料液比1∶15.[结论]在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油茶籽饼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多酚提取率高达(2.987±0.141)%,说明超声辅助能提高乙醇对多酚的提取效率,是提取植物有效成分的高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法提取川木香药材中活性成分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超声波法提取川木香中的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川木香粉末为原料,乙醇为溶剂,选取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以及提取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4个因素对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提取率的影响次序均为: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功率,提取温度对此2种有效物质的提取率有显著的影响。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50 min,料液比1∶25,超声波功率300 W。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提取率分别达1.36%和1.56%。[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川木香中的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工业化提取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花生壳中白藜芦醇的超声提取及HPLC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超声波法提取花生壳中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花生壳为原料,用超声波法对白藜芦醇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考察了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占空比和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通过HPLC进行定性定量的检测。[结果]4因素中料液比对白藜芦醇的提取率影响最显著,其次为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时间,占空比的影响最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提取剂为70%乙醇,超声7 min,占空比50%,料液比为1:15,白藜芦醇一次提取率达12.99μg/g。用HPLC法定性定量检测,结果准确且高效。[结论]以乙醇为提取剂,用超声波法从花生壳中提取白藜芦醇,是一种高效环保型工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紫色玉米芯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初步确定乙醇浓度、柠檬酸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温度4个因子对提取紫色玉米芯色素的影响范围,在此基础上做正交试验,以确定玉米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4个因子中料液比对色素提取影响最大,其次为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和柠檬酸浓度。最佳的提取条件是:乙醇浓度60%,柠檬酸浓度0.8%,料液比1∶10,提取温度为80℃。[结论]紫色玉米芯色素的提取工艺简单,安全无毒,材料丰富,色素含量高,是很有应用前景的天然色素资源。  相似文献   

18.
桔皮色素超声波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姜少娟  吴建兵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3934-3936
[目的]探讨超声波提取桔皮色素的适宜条件。[方法]单因素试验研究超声波提取桔皮色素的提取工艺,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与传统热回流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选择95%乙醇作为浸提剂。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提取时间的延长、料液比的增加和提取次数的增多,桔皮色素的提取量呈增加趋势,最佳提取工艺是:提取溶剂95%乙醇,料液比1∶6,提取温度50℃,提取3次,每次提取15min,此条件下提取的桔皮色素的吸光度明显大于热回流提取的色素的吸光度。[结论]该研究为桔皮的进一步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络石藤中总黄酮的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络石藤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0%、反应温度70℃、超声时间30 min、料液比1∶15;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为3.22%。[结论]优化后的工艺简便可行,可为络石藤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的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