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开展免耕抛秧稻施用幼穗分化肥试验,结果表明:适量施用幼穗分化肥能有效防止免耕抛秧稻后期因缺肥所出现的早衰现象,从而提高免耕抛秧稻的穗粒数、成穗率和单位面积产量,一般每穗总粒数增加5~20粒,成穗率提高2%~9%,产量增幅达4%~18%;但对免耕抛秧稻的有效穗数和粒重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一、中期管理.要夺取晚稻高产,中、后期田间管理是关键.中期管理目标要求达到壮穗壮茎,提高成穗率,增加有效穗数,并创造条件施用分化肥促大穗多粒,促进颖花分化,减少退化,增加穗粒数.①晚稻秧苗移植后15天,稻田达到基本苗数22万/667平方米时,应补施长壮肥.实施多露轻晒,促进根系深扎,提高抗性,防止倒伏,控制无效分蘖.使苗峰数控制在35万/667平方米,成穗率60%以上,便可确保足够的有效穗数,为高产奠定穗数基础,又能使稻株在幼穗分化前叶色适度转赤,为施用分化肥作好准备.②幼穗分化期,晚造在移植后30天,通过增施分化肥促进大穗多粒.在抓好露晒田、叶色褪赤管理以及晴天时,及时补施适量氮钾结合的分化肥.若天气不好则推迟施用或分次减量施用.③幼穗分化初期田间灌浅水,施肥后保持湿润.每667平方米(1亩)用纹霉清250克+蚜虱净10克对水100千克喷施,预防纹枯病和稻飞虱,并注意防治稻纵卷叶螟、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等.  相似文献   

3.
研究有机肥配施氮素化肥对早籼稻品种金早09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配施氮素化肥能提高水稻有效穗数、每穗总穗数和每穗实粒数,增产效果明显;施有机肥3.75 t·hm-2配施化肥纯氮75 kg·hm-2的产量最高,达7.460 t·hm-2,比不施化肥的对照增产28.2%。  相似文献   

4.
结合长期定位监测,以小麦为研究对象,探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小麦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施肥对小麦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均有较明显的影响,可提高小麦粗脂肪、面筋质、粗蛋白含量;②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小麦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的影响不同,对小麦粗脂肪、面筋质、粗蛋白及粗纤维含量的影响也不同;③提高有机肥施用量不利于小麦穗粒数及产量的形成,但可提高小麦粗脂肪含量,降低面筋质含量;④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小麦产质量及经济效益的效果优于仅仅施用化肥(配方肥),有机肥替代10%化肥小麦总体品质及经济效益最优。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生产上长期限制麦茬水稻产量的有效分蘖低、结实率低、千粒重低和经济系数低等一系列问题,在北京农业大学,1979年采用盆栽法,1980年—1981年布置在田间,对麦茬水稻相同密度条件下,通过基肥和分蘖肥的改变,到穗首分化期构成三种营养体。在三种营养体上分别施用相同数量的穗首分化肥、颖花分化肥、减数分裂肥和齐穗肥,研究前、中后  相似文献   

6.
本文目的是探究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方法是选择海北州门源县熟土层厚、土壤结构良好的地块,测试小麦最高茎蘖数、苗数、有效穗数、千粒重、穗粒数、穗数、总产量;结果是小麦产量和土壤中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出现不同程度的提升;结论是应该尽快推广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减少农药流失和浪费。  相似文献   

7.
紫云英与化肥配比施用对早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等氮磷钾养分下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与化肥不同配比施用对早稻产量、养分吸收、经济效益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完全不施肥相比,施化肥、紫云英、化肥与紫云英配合施用均可显著增加稻谷产量。与施全量化肥相比,等量养分投入条件下(N 117.0 kg/hm~2,P_2O_5 25.2 kg/hm~2,K_2O 71.1 kg/hm~2),完全施用紫云英而不施化肥会降低水稻的穗实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和结实率,导致稻谷减产;而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可增加水稻有效穗数、穗实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和结实率,从而提高产量。紫云英与化肥配施较施全量化肥或施全量紫云英可增加稻谷及稻草中的养分积累量,可提高氮磷钾养分表观利用率。从经济效益上看,在相同养分供给条件下,以1/3化肥+2/3紫云英的配比产投比和收益最高,与施全量化肥相比,产投比增加0.46,收益增加293元/hm~2。紫云英施用可明显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提高幅度随着紫云英施用比例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8.
减少40%化肥水稻产量、千粒重、穗数、每穗粒数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呈抛物线增加趋势。在NPK总量相同的条件下,化肥与精制有机肥比例为6:4时水稻产量最高。施用精制有机肥对土壤速效养分提高明显、施用秸秆对土壤有机质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试验,对一种植物生长促进菌(PGPR)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作了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PGPR制剂与化肥配合施用对水稻生长发育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与单施氮、磷、钾化肥相比,PGPR与化肥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的株高、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比单施化肥和不施肥对照分别增产26.0%和53.9%。同时,PGPR处理提高了水稻的根系活力,并对灌浆速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试验,对一种植物生长促进菌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作了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PGPR制剂与化肥配合施用对水稻生长发育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与单施氮、磷、钾化肥相比,PGPR与化肥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的株高、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比单施化肥和不施肥对照分别增产26.0%和53.9%。同时,PGPR处理提高了水稻的根系活力,并对灌浆速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施肥及密度对甜玉米果穗商品性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适宜山西晋中地区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的优化组合,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施肥水平(A1单施化肥、A2化肥农家肥混施)和种植密度(B154 000株/hm~2、B257 000株/hm~2、B360 000株/hm~2、B463 000株/hm~2)对迪甜6号产量、果穗商品性及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鲜穗产量A2B3A2B2A1B2A2B1A1B3A1B1A2B4A1B4。穗长随着密度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化肥农家肥混施在高密度条件下可显著降低秃尖长度,增加穗粗和鲜穗质量。A2比A1籽粒含糖量高3.2%,缩短籽粒糖分积累的时间0.69d。A1在57 000株/hm~2时商品果穗数最高,为53 445穗/hm~2;A2在60 000株/hm~2时商品果穗数最高,为55 405穗/hm~2。A2土壤容重显著低于A1,土壤孔隙度极显著高于A1。土壤容重与穗长、商品果穗数呈显著的负相关,与穗粗、产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土壤孔隙度与商品果穗数、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单施化肥(A1)最适种植密度为57 616株/hm~2;化肥农家肥混施(A2)最适种植密度为61 892株/hm~2。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生物有机肥及水稻移栽密度对松粳16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基施旺生物有机肥为生物有机肥,研究生物有机肥及水稻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提高了水稻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而中密处理利于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低密处理利于提高水稻穗粒数,在F3M3处理获得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中药渣生物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中药渣生物有机肥为试材,研究其与化肥配合使用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化肥减量20%的情况下,配施不同用量的中药渣生物有机肥,对水稻生育期没有影响,株高增加,叶色变绿,有效分蘖数增加;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秕籽率明显降低;水稻净产值21 833.01~24 110.01元/hm2,明显高于不施肥对照(15 069.99元/hm2)和化肥处理(19 095.99元/hm2)。  相似文献   

14.
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不施肥、施化肥、风化煤与化肥配施、腐殖酸有机肥施用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籽粒产量、粗蛋白质含量、氮磷肥偏生产力以及氮磷肥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能显著提高玉米干物质积累、籽粒产量及粗蛋白含量。风化煤与化肥配施、腐殖酸有机肥施用较单施化肥显著提高了玉米根系干质量、秸秆质量、行粒数、每穗粒数、籽粒产量、粗蛋白质含量、氮磷肥偏生产力以及氮磷肥农学效率;腐殖酸有机肥较单施化肥显著提高了玉米穗轴质量、穗行数,对玉米百粒质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不施肥、化肥、猪粪堆肥代替10%、20%、30%化肥、猪粪代替20%化肥、沼肥代替20%化肥和稻草代替10%化肥8个处理,研究猪炎堆肥与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猪粪堆肥与化肥配合施用能够显著增加水稻每穗籽粒数和实粒数,提高水稻籽粒产量,促进水稻养分的累积,提高水稻氮素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侧深施肥搭配缓控释肥对水稻生长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肥效试验, 研究了侧深施肥+缓控释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相同施肥量下, 侧深施肥技术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 化肥侧深施用的水稻产量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分别较化肥浅施高11.5%和10.2%, 缓控释肥侧深施用的水稻产量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分别较缓控释肥浅施高16.1%和14.0%。同等施肥方式下, 应用80%常规用量的缓控释肥替代化肥, 水稻产量未显著降低。侧深施肥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措施, 缓控释肥具有减少肥料用量的作用, 实践生产中建议采用侧深施肥+缓控释肥的方式以提高水稻产量、减少化肥投入。  相似文献   

17.
吴雯 《农技服务》2023,(9):24-27
为科学指导施肥、实现化肥零增长,探清安顺市水稻化肥利用率,设置常规肥区、缺氮区、缺磷区、缺钾区4个处理的水稻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常规肥区有效穗数、穗粒数、实粒数最高,分别为25.01万穗/667m2、165.43粒、150.23粒,水稻籽粒净产量、秸秆折合产量常规肥区最高,分别为543 kg/667m2、460 kg/667m2,显著高于其余处理,氮磷钾配合施用对水稻增产效果显著。安顺市水稻化肥利用率表现为氮肥利用率43.56%,磷肥利用率14.36%,钾肥利用率20.29%。  相似文献   

18.
以大型机械化养猪场的猪粪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有机无机复合肥替代部化肥在水稻上应用结果表明,施有机无机复合肥水稻前期分蘖略晚,最高分蘖数和最后穗数均较低,但是每穗粒重和成熟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施用化肥,因此增产8.3%。  相似文献   

19.
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在水稻上应用试验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可行性,特进行了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生产上底施商品有机肥,能促进秧苗早分蘖、增加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水稻产量可增加3.9%~10.6%,其中以每667 m2底施商品有机肥167 kg+45%复合肥26.7 kg的水稻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达653 kg,净收益比纯施化肥增加8.1%。  相似文献   

20.
采用小区对比试验,研究氮磷钾对高产田小麦生长、产量及化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施氮量,小麦分蘖、亩穗数、穗粒数、产量和效益同步增加,当每亩施氮量超过22 kg,分蘖和亩穗数继续增加,但群体质量变差,穗粒数、产量和效益下降。小麦施用氮磷钾肥的增产率、农学效率、养分利用率及施肥依存度存在明显差异,施肥效果为NP_2O_5K_2O,氮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最大,在施肥中占主导地位,磷次之,钾的影响最小。豫东麦区高产田小麦施肥应"控氮稳磷减钾",氮磷钾合理搭配,控制化肥用量,提高施肥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