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坐落于济南风景秀丽的千佛山脚下,是一所省级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拥有床位1000余张。医院引进美国研制生产的氩氨刀,为医院肿瘤中心提供了先进的肿瘤微创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2.
李悦  张合兵 《广东农业科学》2015,42(14):114-119
以行政村为评价单元,基于生态位理论,从土地生态状况的需求生态位和现实生态位的耦合关系,构建土地生态状况适宜度模型,并利用ARCGIS软件对河南省商丘市土地生态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土地生态状况有所差异,其中,虞城县除中部地区、睢县除中部地区、宁陵县除中部地区、夏邑县西北部和永城市南部土地生态状况为优级;夏邑县东南部、永城市东北部、民权县和柘城县大部分地区土地生态状况为良级;土地生态状况中等的有梁园区和睢阳区;各个县区的中部地区土地生态状况一般或者差.土壤污染状况和人口密度是影响土地生态状况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人类生活质量与城市生态状况与密切相关,生态状况评价研究能为城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为了解东莞市的生态状况,以2016年东莞市Landsat8卫星影像为信息源,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用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法和遥感生态指数RSEI法对比分析2016年东莞市的生态状况。结果表明: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法和遥感生态指数RSEI法生态评价结果差异不显著,遥感生态指数RSEI法能有效地反映东莞市的生态状况;东莞市2016年RSEI指数为0.584,总体生态环境状况趋于良好,生态状况处于"中等"的面积比重最大,为54.35%,"良好"等级的面积次之,为43.43%;东莞市生态状况在空间分布上不均衡,东南部和中南部的山区片和丘陵片生态环境状况较好,市区片和水乡片较差。  相似文献   

4.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状况变化遥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生态状况,基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2006年和2016年的Landsat卫星影像,对比、分析EI法与RSEI法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状况的评价,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生态状况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EI法与RSEI法评价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状况结果差异不明显,RSEI法能有效反映城市群的生态状况。2006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状况主要受湿度指标影响,2016年生态状况主要受绿度指标影响。2006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状况以良为主,2016年以良和优为主。2006-2016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状况不断改善,有向优、良转变的趋势,生态状况改善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城市群边缘、植被盖度较高或高海拔的地区,占总面积的48.71%;生态状况变差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城市群中部发展较快的、密集居民区和工业基地等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占总面积的6.42%。  相似文献   

5.
立足于生态移民,从生态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选取环境治理相关指标数据,并借助SPSS软件对毕节试验区的生态移民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毕节试验区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该地的生态修复状况持续上升,生态发展状况和综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波动较大,但发展实现程度、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生态移民的多重目标实现率较低,整体发展态势欠佳。  相似文献   

6.
国家生态保护重要区域植被长势对于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四类生态保护重要区域为研究区,选取年累积NDVI作为指示因子,监测评估了1998-2007年间国家生态保护重要区域的植被长势特征.结果表明:(1)国家生态保护重要区域总面积为536.59万km2,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55.89%.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重叠面积较大,分别占到相应生态功能区总面积的53.36%和50.20%.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其他三种类型区域的空间叠加关系较好,尤其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重叠面积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75.10%.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重叠面积分别占各自面积的63.73%和39.15%.(2)对于植被长势总体状况,国家生态保护重要区域中东部的植被状况好于西部.植被状况较差的区域面积为10.59%,植被状况一般的区域面积为29.59%,植被状况好的区域面积为23.44%,植被状况较好的区域面积为36.39%.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优优先区的植被状况好于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差异最大.(3)对于植被长势变化趋势,国家生态保护重要区域的植被状况整体呈现出变好趋势.62.39%区域面积的植被状况较为稳定,22.69%区域面积的植被状况呈现出变好趋势,14.93%区域面积的植被状况呈现出变差趋势.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植被变好趋势最为明显,其次为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植被变化趋势空间差异最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变化趋势空间差异最小.  相似文献   

7.
《百姓》2003,(4)
济南市千佛山兴国禅寺的两名高僧前不久相继圆寂后,火化后骨灰中发现了数十颗舍利子。2003年3月21日下午,济南市佛教协会和千佛山兴国禅寺的有关人士向记者披露了这一奇迹。在兴国禅寺藏经楼上,记者看到了该寺法光法师的舍利子。只见数十颗舍利子摆在一只盘子里,大的如蚕豆,小的比米粒略小,大多为米黄色,也有部分呈紫色。  相似文献   

8.
为科学评价自然-人类活动综合作用下陈巴尔虎旗土地生态状况并更好地反映其空间异质性,以像元为评估单元,构建涵盖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土壤湿度、裸土指数、土壤亮度五项遥感参量的土地生态状况评价模型(LEI模型),揭示呼伦贝尔草原核心区——陈巴尔虎旗土地生态状况的空间差异,分析其主要限制因子,进而提出相对应的土地生态调控途径。结果表明:1)空间上陈巴尔虎旗土地生态状况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变差。2)时间上陈巴尔虎旗2000—2010年土地生态状况整体有变差趋势,土地生态状况处于"一般"的区域面积由65.75%增加到69.75%,"变差"和"变好"的区域面积比重分别为12.59%和5.19%,且东部比西部的土地生态恶化进程更快。3)土地利用类型和植被覆盖度是影响研究区土地生态状况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了解岳阳市的生态环境状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运用传统生态足迹法和能值生态足迹法对岳阳市2007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按能值生态足迹法计算,2007年岳阳市人均生态足迹为10.03753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49204 hm2,人均生态赤字8.54549 hm2;按传统生态足迹法计算,2007年岳阳人均生态足迹为3.838203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469098 hm2,人均生态赤字3.369105 hm2。两种方法计算的生态足迹都超过了生态承载力,表明岳阳市社会经济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况。  相似文献   

10.
刘欣  葛京凤  梁彦庆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621-5623
在生态安全评价中,生态足迹模型已广泛被采用,但这些研究多是静态评价,应用生态足迹方法定量计算赞皇县1975~2002年的生态安全度,从时间序列、生态足迹构成和生态压力状况3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时间序列上,生态安全呈下降趋势,已出现生态赤字;生态足迹构成上,各土地类型供需结构不平衡,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生态压力状况上,28年间压力指数增幅为1.66,且随时间呈增大趋势。并针对生态安全状况,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依据综合性和主导性、符合地域特征、实用性和可操作、层次性和独立性等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在沙化宏观监测和定位监测的基础上,尝试从植被状况、景观格局、沙化状况、生态脆弱性、环境状况5个层次,综合提取影响北京市平原风沙区生态状况的典型或敏感因素,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配置指标权重值,以北京市平原地区生态建设总体目标以及国内外公认或普遍采用的评价标准和等级为衡量依据,计算综合评价指数,建立生态状况总体评估标准.并对大兴区2010年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大兴区2010年度整体生态状况处于良好偏下水平.  相似文献   

12.
成舸  岳贤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42-12446
依据2000~2010年《江苏统计年鉴》,从生态足迹模型出发,通过对2001~2009年江苏省人均生态足迹及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分析,测算了人均生态赤字及生态足迹压力指数,进而判断生态安全等级,对江苏省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客观评价;运用GM(1,1)灰色数列模型对2010~2014年江苏省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未来5年里,江苏省的人均生态赤字及生态足迹压力指数分别以年均4.0%和3.7%的速度增长,生态状况处于极不安全状态。为了实现江苏省生态安全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生态恢复和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基于PSR模型和相关统计数据,构建安徽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2010—2016年安徽省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测,运用GM(1,1)模型对2017—2020年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做出预警。结果表明:安徽省土地生态安全状况从2010年的0.355 (重警)上升到2016年的0.671(中警),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有所好转,系统压力层、系统状态层以及系统响应层指数均呈上升趋势。2017—2020年的预警值分别为0.776(中警)、0.875(轻警)、0.987(无警)和1.113(无警),表明未来4年安徽省土地生态状况将持续好转。  相似文献   

14.
应用生态足迹原理和生态压力指数方法,对商洛市2007—2011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并对同时期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等级划分。结果显示,商洛市的土地生态安全处于“较安全”等级,生态压力指数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特征,说明商洛市生物生产性土地产出在逐年增强,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较好。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全球生态状况的恶化使得人们对生态问题给予高度关注.然而生态问题并不是仅仅因为生态状况恶化引发的,其产生和发展有一定的渊源.本文将从哲学的角度对生态问题予以新的界定,并从经济学的角度以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生态意识发展以及生态问题的具体表现为主线将生态问题的发展分为萌芽和突现两个主要阶段.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全球生态状况的恶化使得人们对生态问题给予高度关注。然而生态问题并不是仅仅因为生态状况恶化引发的,其产生和发展有一定的渊源。本文将从哲学的角度对生态问题予以新的界定,并从经济学的角度以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生态意识发展以及生态问题的具体表现为主线将生态问题的发展分为萌芽和突现两个主要阶段。  相似文献   

17.
模糊评价法和综合指数法是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的两种主要方法.以水利水电工程为例,通过建立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状况评价指标体系,从两种方法的特点出发,从便于比较生态状况的角度,分析了模糊评价法和综合指数法在生态影响后评价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综合指数法更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区域生态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00—2014年盐源县生态足迹的计算,评价盐源县生态现状及生态可持续状况。结果表明,2010年盐源县生态足迹最高,达4.418 0 hm~2/人。生态赤字也在2010年达到最高,为3.349 0 hm~2/人,在2010年后生态赤字状况有所改善。2000—2014年生态承载力呈下降趋势,在2014年达到最低,仅1.040 3 hm~2/人。从盐源县生态足迹结构分析可知,盐源县耕地所占的生态足迹过大,超过其他5种土地类型的生态足迹总和。盐源县的生态赤字状况在2010年后呈下降趋势,可见盐源县的生态状况向乐观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湿地生态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综合评价辽宁省湿地生态状况,揭示辽宁省湿地生态现状及分布趋势。[方法]以56个重点调查湿地为样本,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和德尔菲法计算各个湿地的综合得分,根据综合得分采用统计学自然断点法,评价调查湿地的生态状况。[结果]辽宁省重点调查湿地综合得分为5.505分。根据调查结果,湿地生态状况评价为好的有8个,评价为中的有33个,评价为差的有15个。其中,生态状况评价为好的湿地面积5 515.39 hm~2,为中等的占392 887.20 hm~2,为差的占255 617.46 hm~2。从地貌单元和地理区分评价,西部山地丘陵区评价为差的面积最大,达103 147.20 hm~2,东部山地丘陵区和中部平原区总体状况处于中等水平,面积分别为241 556.80、141 689.20 hm~2,沿海地区评价主要为差,占229 420.80 hm~2,而内陆地区主要为中等,占281 948.70 hm~2。[结论]辽宁省湿地生态状况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内陆湿地生态状况要好于沿海湿地生态状况,东部山地丘陵区中部平原区西部山地丘陵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天津市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监测的分析和研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促进天津市今后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监测工作的规范化和网络化,进一步提高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