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研究温度诱导对吉富罗非鱼鱼苗雄性率的影响,为大规模通过温度诱导生产高雄性率吉富罗非鱼鱼苗奠定基础。[方法]以吉富罗非鱼(genetically improved farmed tilapia)家系鱼苗为研究材料,探讨不同温度、不同发育时期和处理时间对鱼苗雄性率的影响。[结果]不同温度持续诱导卵黄囊发育第5天的鱼苗10 d后,CK和试验组之间雄性率差异极显著(P<0.01),各组的雄性率呈一个抛物线状,以36.0℃诱导的雄性率最高,达到89.5%;卵黄囊发育第0天、第5天和第10天鱼苗经36.0℃持续诱导10 d,3组间的雄性率差异显著(P<0.05),以第0天组诱导效果最佳,雄性率达到96.1%;对卵黄囊发育第5天鱼苗36.0℃进行不同时间诱导结果显示,7d的雄性率最低为79.4%,超过10 d的雄性率均达到91%,7 d组与其他试验组间差异显著。[结论]高温诱导能显著提高吉富罗非鱼鱼苗的雄性率,其中以第0天卵黄囊苗36.0℃持续诱导10 d以上的雄性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苯甲酸雌二醇诱导黄颡鱼性转化的条件.[方法]分别以浮游动物和微颗粒饲料作为激素载体,研究了添加不同浓度的苯甲酸雌二醇对黄颡鱼性转化诱导过程中成活率、雌性率以及体长的影响.[结果]浮游动物与微颗粒饲料作为载体进行投喂对黄颡鱼鱼苗成活率、雌性率和体长具有较明显差异,浮游动物组成活率为43.1% ~66.5%,而微颗粒饲料组成活率为17.1% ~52.1%;过高的激素浓度处理会导致死亡率升高,而过低的激素浓度处理会导致雌性率大大降低;不同载体和激素处理浓度对黄颡鱼鱼苗生长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以浮游动物或微颗粒饲料为载体,苯甲酸雌二醇的最适浓度分别为150 μg/L和50 mg/kg.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XX型全雌吉富罗非鱼家系,为今后进行全雄吉富罗非鱼规模化制种提供优质母本,进而为罗非鱼性别控制及育种研究提供基础材料.[方法]通过给仔鱼连续15 d投喂60 mg/kg的甲基睾丸酮(MT)诱导获得表型全雄吉富罗非鱼,经测交筛选获得伪雄吉富罗非鱼(:XX),与常规雌性吉富罗非鱼(:XX)交配繁育全雌罗非鱼家系,经过3个世代选育获得全雌和伪雄吉富罗非鱼.根据吉富罗非鱼生殖孔外观结构差异进行性别鉴定;测量150日龄时各吉富罗非鱼家系的体长和体重,并计算罗非鱼肥满度.[结果]MT诱导吉富罗非鱼的雄性率达100.0%;吉富罗非鱼选育家系F1~F3代的平均雌性率分别为80.3%、92.4%和99.9%,分别获得5、5和6个全雌家系,其中F3代仅有1个非全雌家系(雌性率为99.4%).吉富罗非鱼选育家系F1~F3代150日龄雄性罗非鱼的平均体重分别为815.4、857.9和930.1 g,较对照组提高8.73%、14.62%和21.31%,其中F2和F3代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下同);3个世代雄性罗非鱼平均体长分别为25.63、25.48和26.22 cm,较对照组提高3.51%、2.87%和4.42%,F3代的体长显著高于对照组.吉富罗非鱼选育家系F1~F3代150日龄雌性罗非鱼的平均体重分别为733.9、745.0和789.8 g,较对照组显著提高12.13%、16.48%和24.99%;平均体长分别为24.57、24.35和24.79 cm,较对照组提高3.93%、3.13%和4.07%,其中F1代的体长显著高于对照组.经过3个世代选育,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得到大幅提升,F3代吉富罗非鱼选育家系的平均体重提高22.97%,保种家系的平均体重提高28.62%,且肥满度也得到明显提高.[结论]通过MT诱导处理可批量生产伪雄吉富罗非鱼,实现全雌吉富罗非鱼的规模化制种,经过3个世代选育,获得的伪雄和全雌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显著提高,更适于吉富罗非鱼育种及性别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
以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同一个家系卵黄囊期鱼苗为研究对象,对比36℃水温诱导与浓度为0.6μg/g(饵料)甲基睾酮投喂对其雄性率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36℃水温持续诱导10d的平均雄性率为(95.0±1.5)%,而30℃下投喂甲基睾酮10 d的平均雄性率仅为(73.0±2.4)%,投喂20 d后达到(96.0±1.3)%,36℃水温诱导+甲基睾酮投喂10 d的平均雄性率为(95.8±1.8)%,对照组仅为(56.0±2.1)%;后期的生长发育显示,36℃水温诱导+甲基睾酮投喂10 d组的生长速度最快,平均日增重达到了5.42 g/d,显著优于其他组(P0.05);性腺组织切片观察显示,经过36℃水温诱导后的雌鱼大部分具有两性特征,无法正常排卵。研究表明,36℃水温诱导10 d能显著提高吉富罗非鱼仔鱼的雄性率,其效果已接近甲基睾酮处理20 d的效果,研究结果将有望应用于吉富罗非鱼苗种生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进一步推广吉富罗非鱼抗病苗种提供参考。[方法]选择P2代高抗病家系与未选育的P0代鱼苗,在南宁市三塘镇及坛洛镇进行池塘示范养殖,测定其生长性能和抗病性能,评估吉富罗非鱼抗链球菌病品系的选育效果。[结果]在生长性能方面,2个养殖点的试验组和对照组生长速度差异不明显,但试验组的变异系数低于对照组;在抗病性能方面,2个试验组的养殖死亡率均在1%左右,而对照组的死亡率在10%左右;在养殖效益方面,2个试验组的养殖效益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经过2个世代选育吉富罗非鱼的抗病性能得到了较大提高,而生长性能也没有衰退。  相似文献   

6.
甲氰菊酯对尼罗罗非鱼急性毒性和外周血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娟  尚蕾  张昌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099-10100,10143
[目的]探究高效杀虫剂甲氰菊酯对尼罗罗非鱼急性毒性以及外周血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常温静水、体内染毒法对尼罗罗非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寇氏法计算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根据96hLC50值,将尼罗罗非鱼暴露于0.4、0.6、0.8、1.0、1.5μg/L甲氰菊酯溶液中,分别在6、24、48、72、120、168h采血,常规法制作血涂片,观察测量红细胞形态,所有数据采用MicrosoftExcel2003进行分析。[结果]甲氰菊酯对尼罗罗非鱼幼鱼半致死浓度为5.90μg/L(96hLC50),安全浓度为0.59μg/L。[结论]甲氰菊酯对尼罗罗非鱼有剧毒并能引起红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尼罗罗非鱼对浓度为0.6~1.0μg/L甲氰菊酯溶液比较敏感,而且6~48h细胞形态变化比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锦灯笼的快繁技术提供参考。[方法]以锦灯笼茎尖为外植体,NAA浓度分别为0.1、0.3、0.5mg/L,研究不同浓度NAA对锦灯笼诱导成活率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NAA对锦灯笼诱导成活率的影响不同,以处理③(MS+NAA0.5mg/L+6-BA0.3mg/L+琼脂8g/L+蔗糖30g/L)的诱导效果最佳,诱导成活率达93.3%;其次为处理②(Ms+NAA0.3mg/L+6-BA0.3mg/L+琼脂8g/L+蔗糖30g/L),诱导率为63.3%;处理①(Ms+NAA0.1mg/L+6-BA0.3mg/L+琼脂8g/L+蔗糖30g/L)的诱导率最低,仅43.3%。[结论]处理③是最佳诱导分化培养基。  相似文献   

8.
以新研制的吉奥罗非鱼(新吉富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为试验对象,新近推广的新吉富罗非鱼、以及养殖生产上普遍使用的奥尼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为对照,对吉奥罗非鱼的生长性能进行评估试验.主要结果:(1)绝对增重率(g/d):新吉富>吉奥>尼罗>奥尼>奥利亚,吉奥比新吉富低19.4%,但比奥尼、尼罗、奥利亚分别高60.3%、10.8%、112%,除吉奥与尼罗间差异不显著外(P>0.05),同其它3种罗非鱼之间差异都极显著(P<0.01).(2)体重变异系数(%):奥尼>尼罗>吉奥>新吉富>奥利亚,其中,吉奥比奥尼、尼罗降低了31.1%、17.4%,除吉奥和奥尼间差异极显著外(P<0.01),同其它3种罗非鱼差异均不显著(P>0.05).(3)成活率(%):新吉富>吉奥>尼罗>奥尼>奥利亚,其中,吉奥罗非鱼为96.5%,与新吉富(96.7%)相当,但比奥尼、尼罗、奥利亚分别高9.4%、3.4%、20.6%,除吉奥同新吉富差异不显著外(P>0.05),同其它3种罗非鱼差异均极显著(P<0.01).(4)总之,同奥尼罗非鱼相比,吉奥罗非鱼绝对增重率高60.3%,成活率高9.4%,体重变异系数低27.5%,是一种生长性能优越的杂交罗非鱼.  相似文献   

9.
王春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008-10009
[目的]为中国林蛙的人工养殖寻找切实可行的性别控制技术。[方法]分别利用药物、温度、离子控制技术对中国林蛙进行性剐诱导,进而选出适用于人工养殖中国林蛙的性剐诱导技术。[结果]100μg/L雌二醇诱导的57只蝌蚪全部分化为雌性;500μg/L雌二醇诱导的32只蝌蚪中,有23只分化为中间性别,9只分化为完全雄性;1000μg/L雌二醇诱导的25只蝌蚪中,有21只分化为完全雄性,4只分化为中间性别。当离子含量为1500mg/L时,个体平均体长和体重增加最多,雌蛙的分化比例由46.7%提高到了82.4%。当离子含量高于或低于1500mg/L时,个体平均体长和体重增加值降低。蛙池水温,在5月上旬不超过12℃,在5月中旬不超过15℃。在6月上旬不超过18℃,在6月中旬不超过20℃。[结论]该研究为中国林蛙的人工养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消毒剂和激素对江西野生金线莲外植体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江西龙南九莲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金线莲带腋芽的茎段为材料,研究浓度0.1%升汞、浓度2%次氯酸钠、浓度10%次氯酸钙和饱和漂白粉溶液等不同消毒剂在不同处理时间对外植体的消毒效果,以及不同浓度的6-BA和NAA组合对外植体诱导率的影响。[结果]以酒精消毒30s后再用浓度0.1%升汞处理16min的消毒效果最好,其污染率只有10%,存活率高达82%;最适合江西野生金线莲外植体诱导的培养基为MS+2.0mg/L6-BA+0.1mS/LNAA,诱导率高达98%。[结论]消毒剂和激素对江西野生金线莲外植体的诱导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雌二醇对淞江鲈幼苗存活率和生长的影响。[方法]研究不同浓度雌二醇诱导下淞江鲈的存活率、全长、体重和行为的变化。[结果]30日龄,试验组淞江鲈的存活率、体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15日龄,试验组淞江鲈的全长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雌二醇在早期对淞江鲈的存活率和生长的影响不明显。各试验组淞江鲈的存活率、200μg/L雌二醇组淞江鲈的全长和100μg/L雌二醇组淞江鲈的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0~45、75~90日龄淞江鲈存活率的下降速度明显低于其他时期;在30~45日龄淞江鲈全长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阶段;60日龄后,淞江鲈体重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前期(P0.05)。雌二醇对淞江鲈的摄食几乎没有影响,对争斗和转底栖行为影响明显,对照组争斗严重,转底栖行为持续1个月;400μg/L雌二醇组几乎没有观察到鱼的争斗现象,在15 d内就全部完成转底栖行为。[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淞江鲈单性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陈萍  王建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600-9601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蒲公英不同器官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4.6 mm×150.0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4%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6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20μl。[结果]绿原酸的线性范围为0.791 20~79.120μg/ml,(r=0.999 8),回收率为98.00%~101.5%。蒲公英叶、根、花和花茎中绿原酸含量分别为1.212、0.536、0.448、0.417 mg/g。[结论]该研究为蒲公英中绿原酸含量测定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蒲公英叶中绿原酸含量最高,这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蒲公英这一药食植物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须叶须鱼人工繁殖技术。[方法]试验采用2次胸鳍基部注射法,开展双须叶须鱼人工繁殖及鱼苗培育技术研究。[结果]第1针注射剂量为LRH-A24μg/kg、PG 2 mg/kg,间隔48 h注射第2针,剂量为LRH-A210μg/kg、PG 6 mg/kg,催产率可达86.7%;利用人工干法授精方式,2批次共获得受精卵149 288粒,平均受精率为80.1%;在水温12~13℃条件下,经过微流水孵化,共获得初孵仔鱼120 327尾;在水泥池经过30 d培育,获得平均体长为(1.95±0.24)cm以上鱼苗80 138尾,鱼苗成活率可达66.5%。[结论]研究结果可为雅鲁藏布江中游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和开展增殖放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不同间伐方式对苹果光合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间伐方式对苹果叶片光合指标的影响。[方法]以特拉蒙苹果为试材,研究3种不同间伐方式对苹果叶片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不同间伐处理对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羧化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较大,间伐处理各光合指标的季节变化均优于对照。隔行间伐更能提高果园的通透性,其最高净光合速率达11.30μmol/(m~2·s),最高胞间CO_2浓度为127.46μmol/mol,最高羧化效率为0.087 mol/mol,最高水分利用效率为6.12μmol/mol。[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提高苹果栽培的优质丰产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考察5个不同产地女贞叶中熊果酸的含量.[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所用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5%醋酸铵溶液(67∶12∶21),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方法学考察结果,回归方程为Y=4.715 5X+ 17.918,R2 =0.999 4,熊果酸含量在5.21~125.12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用该方法测得5个不同产地女贞叶中熊果酸的含量存在差异,其中上海市产的含量最高,为2.157 4 mg/g,南阳唐河产的含量最低,为0.863 0mg/g.[结论]同一采集时间,不同产地的女贞叶因环境因素,所含熊果酸的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6.
康由发  尹俊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195-17197,17260
[目的]研究施用不同浓度甲壳素对文心兰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营养饥饿状态下,施用不同浓度(0、500、1000、1500、2000μg/L)的甲壳素,测定文心兰叶片和假球茎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甲壳素浓度为1500 μg/L时,文心兰叶片中的N、P、Fe、Mn营养元素含量最高,特别是Fe、Mn表现尤为突出,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假球茎中N、K、Ca、Mg的含量最高,其中K、Ca、Mg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此外,Zn虽然在叶片中的含量差异表现不明显,但其在假球茎中含量的变化却极显著,处理浓度越大含量越高。[结论]营养饥饿状态下,施用不同浓度的甲壳素对文心兰叶片和假球茎中营养元素含量影响显著,但对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与假球茎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不一致,且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赵斌  刘敬  王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596-9597,9599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文殊兰药材不同部位石蒜碱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5μm,250 mm×4.6 mm),甲醇-磷酸盐缓冲液(pH3~4)-三乙胺(8∶92∶0.1)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90 nm的色谱条件测定文殊兰不同部位中石蒜碱的含量。[结果]石蒜碱进样浓度在0.081 8~0.818 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石蒜碱平均回收率为98.5%,RSD为1.4%。[结论]文殊兰鳞茎中的石蒜碱含量最高,所建立的RP-HPLC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文殊兰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不同精料补饲水平对藏羊生长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藏羊选择适宜的精料添加量。[方法]选用1岁左右、体重接近的藏绵羊30只,随机分为3组。以青干草为基础日粮,150、300、450 g/d 3种精料水平对各组藏羊进行补饲育肥,采用单因子分组设计,研究精料补饲水平对藏羊采食量、饲料转化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藏羊日采食量、日增重均随精料补饲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而对青干草的采食量略有下降趋势;不同精料补饲水平下,育肥后期藏羊日增重均呈下降趋势。精料和日粮转化效率随精料补饲量的提高呈二次曲线变化。精料和日粮转化效率、经济效益均以300 g/d精料处理组为最高。[结论]藏羊育肥时间以45~50 d为宜,精料添加量以300 g/(只.d)最好。  相似文献   

19.
配合饲料搭配浮萍培育草鱼种高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庆红  李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493-7494
[目的]探索以提高鱼种成活率为前提的草鱼种高产高效养殖模式。[方法]使用全价配合饲料搭配投喂浮萍的养殖方式,在2668 m2的土质池塘投放体长3.3 cm的夏花鱼种36000尾进行草鱼种培育。[结果]经过150 d的养殖,收获体重100 g的大规格草鱼种3240 kg,成活率90%,获利润30184元,投入产出比1.0∶2.7,经济效益可观。[结论]配合饲料搭配浮萍培育草鱼种技术降低了饲养成本,培育出的草鱼种成活率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