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了解榕树果的营养成分,为榕树果野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野生榕树果的总酸度、有效酸度、粗脂肪、果胶、粗纤维、游离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C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榕树果中粗纤维、果胶、蛋白质、总糖和粗脂肪含量较高,分别为4.611%、2.644%、2.224%、1.676%和1.292%,维生素C的含量为0.057 15 mg/g。与6种常见蔬果的营养成分含量相比,榕树果的蛋白质、脂肪和粗纤维含量相对较高,而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相对较低。[结论]榕树果的蛋白质、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具有较大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锐  何嵋  周云  刘忠荣  刘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342-14344
[目的]研究山奈(Kaempferia galangaL.)提取物对食用油脂的抗氧化作用。[方法]以猪油和菜籽油为底物,采用烘箱贮藏法测定油脂的POV值,并对其货架寿命进行预测,研究山奈提取物对食用油脂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山奈的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对油脂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其油脂的货架寿命均得到明显延长。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油脂的抗氧化作用最强。[结论]该研究可为山奈的综合利用及开发新型天然抗氧化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华南原产的一种木本粮用果树苹婆可食部分——种胚的营养和人体保健性,为推广应用苹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西不同产地来源苹婆GXPN01和GXDX01为材料,对其种胚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通过测定其多酚提取物的还原力和金属螯合力以及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了解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苹婆种胚营养成分以淀粉和蛋白质为主,含有丰富的脂肪、维生素、多酚、氨基酸和微量元素(Ca,Fe,Zn),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维生素.此外,苹婆种胚多酚物质(尤其是类黄酮)含量高,并表现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金属螯合力以及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结论]苹婆种胚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包括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在内的保健作用,苹婆是一种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木本粮用果树.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以菌草与莲子壳、莲子蓬等废弃物为混合原料栽培平菇的效果,为提高莲子壳和莲子蓬等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提供新思路.[方法]设4个以菌草、莲子壳和莲子蓬等为主要原料的平菇栽培配方,以木屑原料为对照(CK)(配方①为CK,配方②为38.0%巨菌草+39.0%莲子壳+20.0%麸皮+3.0%石灰,配方③为38.0%五节芒+39.0%莲子蓬+20.0%麸皮+3.0%石灰,配方④为38.0%五节芒+20.0%莲子壳+19.0%莲子蓬+20.0%麸皮+3.0%石灰,配方⑤为39.0%莲子壳+38.0%莲子蓬+20.0%麸皮+3.0%石灰),开展平菇栽培试验,比较分析各配方栽培平菇的菌丝长速、满袋时间、长势、形态及鲜(干)菇产量、生物学效率、产投比和主要营养成分.[结果]以配方②和配方④为原料栽培的平菇菌丝长势旺盛,前两潮鲜菇平均产量分别为360.2和372.4 g/袋,生物学效率分别为85.6%和84.7%,产投比分别为1.69和1.76,均优于以CK、配方③和配方⑤为原料栽培的平菇.配方②和配方④栽培平菇子实体的蛋白含量分别为21.50和20.40 g/100 gDW,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6.90和16.65 g/100 gDW,粗纤维含量分别为5.10和6.10 g/100 gDW,粗灰分含量分别为4.9和4.6 g/100 gDW,粗脂肪酸含量均为1.80 g/100 gDW;微量元素中Mg元素含量最高,分别为1010.0和999.0 mg/kg;重金属含量均在绿色食品食用菌卫生指标范围内.[结论]利用莲子壳和莲子蓬为原料栽培平菇具有可行性,含巨菌草(五节芒)和莲子废弃物的培养料更有利于提高平菇产投比及生产效益.其中,以38.0%巨菌草+39.0%莲子壳+20.0%麸皮+3.0%石灰和38.0%五节芒+20.0%莲子壳+19.0%莲子蓬+20.0%麸皮+3.0%石灰为原料栽培平菇效果较佳,其子实体蛋白质、氨基酸和粗纤维含量均较高,脂肪含量低,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符合食用安全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梵净山野生榛子的主要营养及功效成分,揭示梵净山野生榛子的营养价值,为梵净山野生榛子的食用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相关方法,测定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淀粉、维生素、脂肪酸、氨基酸等成分含量。[结果]梵净山野生榛子脂肪含量较高,达57.40%;蛋白质含量次之,为21.50%;碳水化合物含量12.90%;4种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占脂肪酸总量的75.80%;8种元素中常量元素钾的含量最高,微量元素以锰的含量最高;维生素中B族维生素较丰富,VE含量最高为163 mg/kg;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24.49%,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NEAA)为0.32,低于FAO/WHO提出的参考值;药用氨基酸含量丰富,9种药用氨基酸合计16.22%,占氨基酸总量的74.68%;鲜味和甜味氨基酸含量占呈味氨基酸的62.06%,鲜味氨基酸中Glu的RCT值为1200,对风味的贡献度最大。[结论]梵净山野生榛子营养成分丰富,是一种优质的功能性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藜麦营养成分分析及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3种山西静乐黑色(Black quinoa,BQ)、红色(Red quinoa,RQ)、白色(White quinoa,WQ)藜麦种子为材料,系统研究藜麦基本营养成分、黄酮含量,并探讨藜麦黄酮的体外抗氧化和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藜麦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氨基酸的种类和比例可以满足人体基本需求,其中,赖氨酸和组氨酸含量较高,3种藜麦种子中水分、灰分、淀粉、脂肪含量差异不大,蛋白质和黄酮含量随着颜色的加深而增加;藜麦中的黄酮化合物主要为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分别为15.06~35.25,15.56~20.46 mg/100 g。抗氧化检测结果表明,藜麦黄酮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对DPPH清除能力高于Vc,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以及Fe3+还原力略低于Vc,而且深色种子有更高的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抑菌试验表明,藜麦黄酮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大肠杆菌最为敏感。研究可为藜麦黄酮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也为地方特色植物资源的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眼鳜和斑鳜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大眼鳜和斑鳜肌肉的营养成分。[方法]以翘嘴鳜为对照,对大眼鳜和斑鳜肌肉蛋白质含量、含水量、脂肪含量、脂肪酸含量、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结果]大眼鳜和斑鳜肌肉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8.71%和18.99%,含水量分别为76.06%和76.16%,肌肉中脂肪含量虽然不高,但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都在20%以上,特别是具有丰富的EPA和DHA,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肌肉中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含量高,能补充人体必需氨基酸,其鲜味氨基酸的含量也非常丰富。[结论]大眼鳜和斑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值得人工养殖的鳜鱼品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青海湖地区6种乳制品的营养成分。[方法]对从青海湖地区采集的牦牛牛奶、牦牛酸奶、牦牛曲拉、犏牛牛奶、犏牛酸奶以及犏牛曲拉6种乳制品样品的蛋白质、18种氨基酸、脂肪、总糖、水分以及灰分等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6种乳制品样品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3%、4.4%、71.6%、3.7%、3.6%和49.6%,高于普通牛奶乳制品的蛋白质含量;6种样品的谷氨酸的含量分别占总氨基酸含量的21.6%、21.5%、23.1%、22.0%、21.7%和22.4%,8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分别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0.9%、40.8%、39.9%、41.1%、41.0%和40.0%;牦牛牛奶和犏牛牛奶的脂肪含量达到9%,是普通牛奶脂肪含量的2倍以上。[结论]这6种乳制品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高于普通的乳制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疆沙蓬籽中脂肪和蛋白质的组分。[方法]以新疆产地的沙蓬籽为试材,提取其种仁油脂,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脂肪酸的含量及组分;采用微量定氮法和分级提取法测定粗蛋白和分离蛋白,并对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沙蓬籽中油脂含量高(13.70%),其中以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为主要成分,占脂肪酸总量的80%以上;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沙蓬籽中粗蛋白质含量平均为24.37%,其中以球蛋白和清蛋白为主,占蛋白质总量的80%以上,而谷蛋白、醇溶蛋白、残渣蛋白含量较低。其蛋白质均含18种氨基酸,属完全蛋白质,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18.30%),精氨酸含量占9.46%,此外还有天冬氨酸(9.27%)、亮氨酸(6.67%)和苯丙氨酸(5.04%);其次为丝氨酸、蛋氨酸、赖氨酸和缬氨酸;胱氨酸、组氨酸和色氨酸含量最少。沙蓬籽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结论]为新疆沙蓬资源的综合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疆沙蓬籽中脂肪和蛋白质的组分。[方法]以新疆产地的沙蓬籽为试材,提取其种仁油脂,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脂肪酸的含量及组分;采用微量定氮法和分级提取法测定粗蛋白和分离蛋白,并对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沙蓬籽中油脂含量高(13.70%),其中以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为主要成分,占脂肪酸总量的80%以上;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沙蓬籽中粗蛋白质含量平均为24.37%,其中以球蛋白和清蛋白为主,占蛋白质总量的80%以上,而谷蛋白、醇溶蛋白、残渣蛋白含量较低。其蛋白质均含18种氨基酸,属完全蛋白质,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18.30%),精氨酸含量占9.46%,此外还有天冬氨酸(9.27%)、亮氨酸(6.67%)和苯丙氨酸(5.04%);其次为丝氨酸、蛋氨酸、赖氨酸和缬氨酸;胱氨酸、组氨酸和色氨酸含量最少。沙蓬籽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结论]为新疆沙蓬资源的综合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石榴籽成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杭志奇  韩清波  许景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40-18741
[目的]对石榴(Punica granatum Linn.)籽主要成分进行分析。[方法]测定石榴籽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黄酮类物质和单宁含量,并分析石榴籽油脂肪酸组成成分和干燥脱脂石榴籽蛋白质中氨基酸成分。[结果]石榴籽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相对较高,其含量分别为13.62%、20.29%,石榴籽油中含有8种不饱和脂肪酸和4种饱和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92.22%,9,12,15-十八碳三烯酸占82.76%。石榴籽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较完全,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1.98%。[结论]该研究可为石榴籽的进一步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几种作物中脂肪酸含量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瑞  孙长霞  卢树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322-5323
[目的]为食用油品质的改良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作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对松籽、核桃仁、棉籽、葵花籽、花生、芝麻、黄豆和亚麻籽等8种市售作物进行粗脂肪含量测定,再将作物中脂肪酸进行甲酯化处理,利用气相色谱法对其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葵花籽、芝麻、黄豆、花生、棉籽、核桃仁、松籽和亚麻籽中粗脂肪含量分别达到53.16%、56.10%、23.77%、49.81%、30.06%、72.88%、60.37%和42.1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占其脂肪酸总量的87.29%、83.25%、84.35%、83.90%、72.71%、92.04%、71.17%、89.03%。[结论]各作物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均较高,因而都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菠萝蜜种子的脂肪酸成分,为其种子及果实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菠萝蜜种子为研究对象,用乙醚回流提取种子中的脂肪,经皂化和甲酯化,用气质联用仪分析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试验得出,菠萝蜜种子含油量约为0.88%,采用面积归一法确定其主要脂肪酸组成,其中亚油酸含量55.20%、棕榈酸含量30.50%、亚麻酸含量5.96%、硬脂酸含量1.81%、二十二酸含量1.79%,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63.56%。[结论]分析显示,菠萝蜜种子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可为寻找可食用的热带亚热带植物营养油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全缘叶栾树种子脂肪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全缘叶栾树种仁含油量及其油中脂肪酸成分。[方法]用索氏抽提器提取全缘叶栾树种子油,计算种子含油量;种子油脂肪酸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其成分。[结果]全缘叶栾树种仁含油量达54.04%。种子油中含5种饱和脂肪酸和3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75.26%,主要包括油酸(31.07%)、二十碳烯酸(35.07%)和芥酸(9.12%)。全缘叶栾树种子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种子油中不含营养价值更高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而且含有不易消化的芥酸和花生酸。[结论]全缘叶栾树种子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其能否作为食用油,还需进行相关的毒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白木香种子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白木香种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 g白木香种子采用索氏提取法测定种子油含量,采用GC-MS法对种子油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白木香种子油含量为68.5%,远高于其他木本植物的种子。白木香种子油中含有7种脂肪酸,其中油酸的含量最高,占62.75%,硬脂酸次之,占15.92%,再次为棕榈酸,占14.52%。油酸和硬脂酸分别是含量最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总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含量的68.52%,饱和脂肪酸占31.48%。SFA∶MUFA∶PUFA为1.00∶2.04∶0.13。[结论]白木香种子含油量极高,且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可为我国的生物质燃料油工业提供丰富的可再生原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取新疆产地的迪西型鹰嘴豆的油脂,测定脂肪酸含量及组份,并测定迪西型鹰嘴豆的分级蛋白和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方法]以新疆产地的迪西型鹰嘴豆为试验材料,提取其种仁油脂。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脂肪酸的含量及组分;采用微量定氮法和分级提取法测定粗蛋白和分离蛋白,并对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鹰嘴豆中油脂含量高(为18.2%),油脂以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为主要成分,占脂肪酸总量80%以上,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鹰嘴豆中粗蛋白质含量平均为23.71%,以球蛋白和清蛋白为主,占蛋白质总量的80%以上,而谷蛋白、醇溶蛋白含量比较低。其蛋白质均含18种氨酸酸,属完全蛋白质。谷氨酸含量最高,占蛋白质的15.8%。天冬氨酸含量占10.7%。此外还有精氨酸(9.30%)、亮氨酸(7.56%)和赖氨酸(6.34%),其次为苯丙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色氮酸、蛋氨酸和胱氨酸含量最少。鹰嘴豆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结论]新疆迪西型鹰嘴豆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氨基酸含量丰富的豆类作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综合评价沙葱种子的营养价值。[方法]以野生沙葱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及常规分析法测定了沙葱种子中几种营养成分的含量。[结果]沙葱种子中脂肪和总糖含量较高,其次为淀粉,蛋白质含量较低;总糖中以多糖为主,占总糖的57.31%;富含Vc,含量达263.49 mg/100g FW。沙葱种子含有18种氨基酸,以谷氨酸含量最高,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28.4%,必需氨基酸营养比较均衡,SRC为38.37;沙葱种子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2.15%,人体必需脂肪酸含量为74.92%,亚油酸74.57%,PUFA/SFA比值为11.78。[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沙葱种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GC-MS法鉴定漾濞泡核桃壳中挥发性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寅珊  刘光明  李冬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277-15278
[目的]研究漾濞泡核桃壳中挥发性成分的化学组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漾濞泡核桃壳中的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漾濞泡核桃壳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确定了其中20个组分的化学结构和相对含量。漾濞泡核桃壳中挥发性成分主要为脂肪酸及脂肪烃类物质,占总挥发油的50.41%。其中,含量最高的棕榈酸占总挥发油的25.46%。含量较高的物质还有蒽(4.41%)、亚油酸(4.37%)、二苯并呋喃(2.50%)和二十七烷(2.27%)。[结论]漾濞泡核桃壳中挥发性成分主要为脂肪酸及脂肪烃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