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生态限定条件下的安康库区渔业集约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生态限定条件下的库区渔业集约养殖技术,安康以面控规模、点调结构措施,控制大水面网箱养殖面积,通过增养滤食性鱼类、套养名贵鱼类、减少吃食性鱼类调整库区水体利用结构。集约养殖生态技术的推广,库区水域单位面积产量产值提高,水质保持国标地表水Ⅱ类标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低碳·高效的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模块建设及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建设一套满足我国当前水产养殖业工业化、节约化需求的养殖系统。[方法]对现有养殖池塘进行改造,结合工程化施工,建造3条流水槽;利用气提式推水装置营造流水养鱼的效果;通过沉淀池及微滤器作用将养殖鱼类代谢废物收集、压缩、重新利用;在套养鱼区利用滤食性鱼类进行水质净化。[结果]每条流水槽均可单独饲养不同种类、不同规格的鱼类;养殖池塘水循环利用,整个养殖周期内达到污水零排放;经处理后的水质达到水源水标准。[结论]该养殖系统具有养殖水体循环利用、可进行高密度精养、降低生态环境压力等优点,是一种高效、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养鱼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一、网箱养鱼所需的自然条件 (一)水质条件 要求水质好、无污染,水质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透明度是养殖水体水质好坏的一个常用指标,它是指光线透人水层的深度,其大小与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及藻类的多少有关.透明度大、洁净的水溶氧丰富,适合于网箱养殖吃食性鱼,如鲤鱼、草鱼、蝙鱼、团头鲂、斑点鲴、罗非鱼等.透明度在30~50cm的水是富营养化水体,适于网养滤食性鱼类,又适于网养吃食性鱼类.透明度在30cm以下,如确系是由于浮游生物所致,则可以网养滤食性鱼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一种优良的大范围监测湖泊污染的方法。[方法]以江苏省苏州市周边四大淡水湖泊(太湖(东岸水域)、阳澄西湖、金鸡湖以及独墅湖)为试点,采用随机采点的方法,利用Radarsat-2全极化数据对不同物理散射机制的反映,对湖泊水体散射情况及其所含悬浮颗粒物浓度进行监测。[结果]苏州市四大湖泊基本类属于中熵区的3、4、5类散射机制(即中熵多次散射、中熵偶极子散射以及中熵表面散射),其中熵偶极子散射类在各大湖泊区域内所占比例高达65.0%以上,说明四大湖泊水体主体较为浑浊,悬浮颗粒物较多,其中独墅湖66.6%、阳澄西湖66.7%、太湖68.3%、金鸡湖73.3%。四大湖泊中水体水质最优的是独墅湖,其次为阳澄西湖、太湖,最劣为金鸡湖。[结论]Radarsat-2全极化数据不仅可以应用于湖泊水体污染研究,还可以进一步反映水体中各要素的分布状况,在水环境污染研究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张金宗 《农家顾问》2007,(12):45-46
在水产养殖生产中,过去长期依靠大量施用化肥培育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向滤食性鱼类(鲢、鳙鱼类)提供饵食,其增产和经济效益是显著的。但是,长期使用化肥养  相似文献   

6.
对岩滩库区生态网箱养殖滤食性鱼类技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不投饵的条件下,在岩滩库区新形成的水域,依靠水域的天然饵料进行网箱养殖滤食性鱼类,是可行的;通过精心的管理,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余菲 《农村新技术》2004,(11):18-18
本技术是指收获的鱼产品产量80%由市场经济价值较高的主养鱼组成,20%由配养鱼类组成,如有助于净化水质的滤食性鱼类和有助于控制野杂鱼类和其他杂食性鱼类的掠食性鱼类。任何一种取食性鱼类都可以作  相似文献   

8.
在青虾池塘精养的基础上,通过移栽水生蔬菜、设置人工虾巢、搭配养殖滤食性鱼类和底层中小型杂食性鱼类等,进行青虾-蔬菜-鱼多营养级生态混养,有助于保持池塘水质和养殖环境优良,促进青虾健康成长。现从池塘条件、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投饲管理、水质管理、日常管理、病害防治、捕捞(采收)上市等环节,对青虾-蔬菜-鱼多营养级生态混养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介绍,以期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珠江口浅海主要经济鱼类资源增殖的生态背景,为开展南海近海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基于2011~2014年珠江口浅海的调查资料,对鳓鱼(Itisha elongata)、银鲳(Pampus argenteus)、乌鲳(Fornio niger)、斑点马鲛(Scomberomorus guttatus)、线纹舌鳎(Cynoglossus lineolatus)、宽体舌鳎(Cynoglossus robustus)、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三线舌鳎(Cynoglossustrigrammus)8种经济鱼类样品的食物关系、营养级、食性类型的季节性差异和营养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珠江口浅海8种经济鱼类可分为3种食性类型:以浮游生物为主,兼食底栖生物和小型游泳动物的食性类型有鳓鱼、银鲳和乌鲳;以底栖生物为主,兼食浮游生物和小型游泳动物的食性类型有线纹舌鳎、宽体舌鳎、三线舌鳎和半滑舌鳎;以小型游泳动物为主,兼食底栖生物和浮游生物的食性类型有斑点马鲛.在营养级方面,珠江口浅海8种经济鱼类按食性可归属于3个营养级:杂食性鱼类属于第二营养级(鳓鱼),低级肉食性鱼类和中级肉食性鱼类属于第三营养级(银鲳、乌鲳、线纹舌鳎、宽体舌鳎、半滑舌鳎和三线舌鳎),高级肉食性鱼类属于第四营养级(斑点马鲛).[结论]桡足类、糠虾类、长尾类(细螯虾)、磷虾类和小型游泳动物(包括幼鱼)在珠江口浅海经济鱼类食物网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作为该海域中心渔场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汾河运城段水质情况。[方法]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2015年汾河运城段的水质进行评价。[结果]在选取的4个指标PH、COD、DO和NH_3-N中,NH_3-N为主要污染因子;在全年45个监测周中,水质情况总体表现为丰水期优于枯水期。[结论]汾河运城段水质处于国家劣V类,须采取相应的手段控制污染,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型生态制剂对蓝藻细胞的絮凝及藻毒素的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生态制剂蓝藻净对蓝藻的絮凝作用、对微囊藻毒素的降解效果及其对水质的影响。[方法]向含有蓝藻的湖水中加入不同比例的生态制剂蓝藻净,检测蓝藻的沉淀量、微囊藻毒素的降解效果及影响水质的各项指标。[结果]湖水中加入1%~10%的蓝藻净后,24 h内80%以上的蓝藻沉淀,其中加入5%的效果最好。加入5%与10%的蓝藻净都能降解微囊藻毒素,其中加入10%蓝藻净的3d内可降解完水中和蓝藻细胞中的微囊藻毒素。加入1%葡萄糖的处理,3 d内可降解完水中和蓝藻细胞中的微囊藻毒素。加入5%蓝藻净后,水的色度、浊度、铵态氮、亚硝酸态氮、硝酸态氮、COD、凯氏N、总N都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蓝藻净可以用于清除暴发的蓝藻,降解微囊藻毒素及净化水质。  相似文献   

12.
林丽华  粟丽  朱长波  张汉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388-13391,13432
[目的]为凡纳滨对虾-吉丽罗非鱼混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探讨连续阴雨天气对凡纳滨对虾养殖围隔中浮游植物和对虾生长、存活的影响。[结果]连阴雨天气对围隔中浮游植物的数量和优势种都有影响,使各围隔浮游植物数量下降,在7月20日降至最低,优势种从蓝藻转变为绿藻。连续阴雨天气使半数围隔在7月10日左右出现了死虾情况;7月10日至7月23日各围隔pH、溶解氧均有所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有所上升,这些环境因子的突变不利于对虾的生长。[结论]连阴雨天气通过影响浮游植物和水体温度、pH、氨氮、亚硝氮等理化因子,引起的养殖水体环境波动,从而导致对虾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鄱阳湖区水体的质量状况。[方法]于2014年对鄱阳湖区域的浮游藻类组成进行季节性调查。根据湖区浮游藻类的种类和数量,利用指示生物法和藻类多样性指数法(Margalef和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对其水质进行评价。[结果]从鄱阳湖的样品中共鉴定出浮游藻类共5个门36个属62个种。鄱阳湖浮游藻类群落组成中,绿藻门和蓝藻门在种类和数量上均占据优势,其次为硅藻门。根据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来看,鄱阳湖水体已经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结论]调查结果为鄱阳湖的水体质量评价及后期的生态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光倒刺鲃网箱高产养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光倒刺鲃网箱养殖。[方法]在广西昭平县桂江、龙州县左江和南宁市郁江分别设置网箱养光倒刺鲃商品鱼。[结果]平均单产为76.65 kg/m2,投喂配合饲料,饵料系数4.12,养殖的经济效益以昭平六养殖户为例,单位面积利润为500~661元/m2,瞬时生长率(gi)昭平为0.066 9,龙州为0.143 5,南宁为0.133 8,前者生长速度显著缓慢与水温有关。[结论]昭平商品鱼质量最好,可能与水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观山湖湿地公园水体质量。[方法]以观山湖湿地公园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时期的采样监测,研究湿地水体氮、磷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运用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水体富营养化状态进行评价。[结果]湿地水体中氮、磷无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但有明显的时间分布特征,TN浓度丰水期大于平水期,TP浓度丰水期小于平水期;2014—2016年除下湖的TN浓度呈下降趋势外,下湖的TP浓度和上湖的TN、TP浓度均呈增加趋势。富营养化评价综合指数表明,观山湖湿地水体在时空尺度上均处于轻富营养化状态,且磷为湿地水体的营养盐限制性因子。[结论]为防止观山湖水体进一步富营养化,应控制氮、磷的引入,尤其是磷的引入。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淡水鱼加工茶鱼产品的生产工艺。[方法]以巢湖湖鲚为原料鱼,用优质茶叶制成茶汁去腥增香,采用水油一体混炸技术加工茶鱼,还讨论了淡水鱼加工茶鱼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市场前景。[结果]生产出来的茶鱼产品卫生检测的各项指标都合格,风味独特,既保持了湖鲚鱼的原有风味及营养成分,又渗透了茶汁的清香,属纯天然绿色食品,含蛋白质15.5%,脂肪5.1%,碳水化合物4.1%,富含钙、磷及微量元素硒,是很好的功能食品。[结论]茶鱼产品是人类较为理想的健康食品,具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7.
草鱼的低盐-高水分冷冻半干制品耐藏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草鱼加工成低盐-高水分冷冻半干制品的可适性及其耐藏性。[方法]通过腌制、干燥、包装、速冻和冻藏将市售新鲜的草鱼加工成低盐-高水分冷冻半干制品,研究冻藏过程中鱼体水分含量、盐分含量、系水力和其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相对于擦干鱼体对照组,腌制、干燥后的试验组鱼体失水更慢,系水力下降较慢。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2组鱼体的感官品质均下降,但试验组鱼体的下降速度更慢。冻藏过程中,2组鱼体的盐分含量变化较小,但对照组鱼体的盐分含量有缓慢上升趋势。[结论]草鱼较适合制成低盐-高水分冷冻半干制品,耐藏性较好,且在盐渍和干燥过程中增加了制品的风味,具有较好的口感。  相似文献   

18.
围隔中不同密度鲢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采用2.5 m×2.5 m围隔,共设置4个试验鱼密度:0、116、176、和316 g/m2,研究了不同密度的鲢对浮游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仅在无鱼围隔中有大量个体较大的透明溞(Daphnia galeata)产生,并且在无鱼围隔中,浮游植物生物量最低,透明度显著的高于其他的围隔。与其它类似的围隔试验所不同的是:在无鱼围隔中没有蓝藻水华的发生。在有鱼围隔中,浮游甲壳动物始终由个体较小的微型裸腹溞占优势。并且浮游植物的生物量随着鲢密度的升高而降低。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在不同鲢密度的围隔中比较相似,与无鱼围隔相比,绿藻和裸藻生物量所占的比率较低,蓝藻生物量所占的比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乌梁素海水质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乌梁素海水质变化特征和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分布。[方法]利用2014—2016年乌梁素海12个采样点的实测数据,选取TN、NH_3-N、TP、COD这4项污染指标,分析其水质变化特征和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分布。[结果]近3年来乌梁素海的水质逐年改善,由于芦苇等植物吸收过滤及沿途污染物的物理沉降等,由西北部入湖地区各点向湖心和西南部出湖地区的污染物浓度降低;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变化明显,TN、NH_3-N、TP、COD浓度整体体现出1月(枯水期)浓度较高,5月(平水期)最低,9月(丰水期)污染物浓度普遍重新回升。污染物浓度与气温和蒸发量无显著相关,与降水量相关,且湖泊水质主要与农田退水有关。[结论]该研究为乌梁素海水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冷明  肖猛  方海龙  张轩  刘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485-2486
[目的]研究南湖不同片区的水质污染程度和总体水质对生物的危害程度。[方法]利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对武汉市南湖水域具有代表性的21个水样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根尖的微核率相比,试验组各处理的根尖微核率都有明显升高,并根据季节和地点呈一定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夏、秋季比冬、春季节的污染大;靠近学校、居民区湖区比人口较少地段的湖区污染大。[结论]南湖水质较差,整个湖区为中度以上污染,应及时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