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土地利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带来的正面效益和负面影响日益受到关注,土地整理后评价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选取南川区龙川江流域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作为研究样点,采用改进逻辑框架法和AHP群决策法等方法对项目开展后评价.结果表明:南川区龙川江流域土地整理项目总体效果偏好,但在社会和生态影响方面考虑不足;采用改进逻辑框架法对项目目标展开定性分析,丰富了土地整理目标后评价的内容,利用群决策系统支持下的层次分析法对项目开展定量评价,为单个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工作提供借鉴;用投资回收期法开展土地整理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存在一定局限性,应在土地整理项目竣工3~5 a后调查项目区土地的实际生产水平,进而计算投资回收期和收益率比较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2.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中的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海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827-3829
对土地整理项目规划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土地整理项目规划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建立了土地整理项目规划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从而提高土地整理项目规划和决策的科学性,使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土地开发整理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翠兰  朱成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837-3839,3842
在对土地开发整理的概念和内涵进行分析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环境效应,针对土地开发整理可能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从项目立项、规划设计2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措施,以期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决策和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某县的1个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应用农用地分等法进行土地质量评价,以分析其可行性及优缺点,为开展土地整理后土地质量评价带来新的思路,提高土地整理项目决策管理水平,保证土地整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土地整理项目造价控制出发,浅谈如何从项目决策、设计、施工阶段采取有效措施,将工程造价控制得更为科学、合理,以提高土地整理资金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研究,分析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绩效的内容,利用层次分析法、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原理与模型,构建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技术路线,构建了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研究,分析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绩效的内容,利用层次分析法、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原理与模型,构建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技术路线,构建了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王会 《北京农业》2012,(3):156-157
公众参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提出是为了保护、尊重公众利益;无论从技术、经济的角度,还是从政治的角度,公众参与项目决策和项目实施管理等都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现以辽宁省丹东市为例,浅议土地开发整理公众参与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以高安市土地整理项目为例,从土地整理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3个方面入手,构建由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和生态效益指标组成的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成对比较法等方法对土地整理项目进行综合效益评价。该研究对土地整理效益的评价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整理项目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闻喜县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分析是土地整理理论及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方案比选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土地整理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起重要的指导作用。根据研究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土地利用状况,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行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阳新县浮屠镇项目区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任君  屈宇宏  王秀兰 《贵州农业科学》2011,(11):210-212,216
为科学有序地实施土地整理项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构建合适的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湖北省阳新县浮屠镇北煞湖片区土地整理项目生态效益进行量化.结果表明: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生态环境状况得到一定改善.测算结果为今后土地整理中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应刚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3):106-107,110
随着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增多,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单位的业务也成快速增长的势头。通过参与多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评审和项目的竣工验收,总结分析了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靳取货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5):203-205
采用实证研究法,以宁陕县2010—2016年度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分析了土地整治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思路,总结了适合县域特点的可持续土地整治模式,为陕南地区和其他生态脆弱地区提高土地整治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护耕地资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检验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地整理是促进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手段,实施土地整理工程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但土地整理项目是否可行及实施效果如何,需要对其改造方案进行可行性检验。通过土地开发整理需涉及的工程、经济、财务、生态、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分析,构建一套完整的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检验方案,实现土地整理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与优化设计,完善项目实施,从而推进土地的节约、集约与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土地整理项目的特点,从微地形地貌、土壤、水分、景观因素等方面建立土地整理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并以河南省长葛市土地整理项目区为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构建综合评价模型评价了土地整理对土地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农用地整理作为土地整治的重要内容,土地整治规划目前成为国土方面的热点,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质量相对下降的趋势不断加强,适当合理地开展土地整治项目特别是农用地整理项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研究以抚州市崇仁县农用地整理为例,从潜力大小、现实两方面入手,构建了多因素组成的农用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方法和综合评价模型对农用地整理潜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可对农用地整理潜力评价和具体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完善土地整理工作,基于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土地整理项目涉及的2个典型村农户的参与式问卷调查,研究农户对土地整理项目的参与度和满意度。结果显示,农户由于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对土地整理的认知度不高,且对项目实施的参与度不高,仅22.22%的农户参与了土地整理项目实施;且农户对整理项目卖施后的满意度小于期望值。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宁夏南部山区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一部分,是我国水利侵蚀一级地区。在这一地区进行平田整地、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和生态防护林工程等土地整理工程,若实施不当,极易发生水土流失现象。文章提出了土地整理工程要合理安排工期,合理取、填土并做好防护措施,优化各工程实施方案,采取相应生物措施,制定行之有效水土保持方案等措施,使土地整理项目为宁夏南部山区产生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中的C2R模型,建立了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贵州省10个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方案的相对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EA方法是一种评价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相对效率的有效手段,针对贵州省这10个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方案存在的总体效率值不太高且差异大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基于能源与工料消耗的土地整治项目碳排放与碳足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土地整治项目所耗主要能源与工料的碳排放模型,对土地整治项目的碳排放进行测算,并通过碳足迹模型,对土地整治项目的碳足迹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XM1-XM5能源与工料消耗的碳排放量分别为2 512.278、4 515.352、4 424.498、4 430.621和5 310.939 t,实施一个整治项目平均排放4 238.74 t碳。(2)XM1-XM5的碳排放强度分别为6.288、8.924、8.557、7.391和4.016 t/hm2,实施1 hm2的土地整治项目,平均排放7.035 t碳,通过优化项目实施规模能够控制其碳排放强度。(3)XM1-XM5的新增耕地碳排放量分别为202.93、904.88、1 721.59、1 691.08和247.60 t/hm2,通过土地整治项目新增1 hm2耕地,平均排放953.62 t碳。(4)XM1-XM5的能源与工料消耗碳足迹分别是77.921、128.967、146.830、127.148和198.546 hm2,均小于各自的实施规模,不存在碳足迹赤字现象,实施一个土地整治项目,其能源与工料消耗的碳足迹平均为135.883 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