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外来植物入侵红树林生态系统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在外来物种入侵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成果,针对外来植物入侵红树林生态系统特征,建立了外来植物入侵红树林生态系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准则层5个部分、指标层17个指标构成,分别从外来植物引入阶段、适生阶段、散阶段、危害阶段和防治阶段进行评估。并对互花米草入侵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进行示范评估,其评估风险分值为86,入侵风险等级为一级,极高风险,应禁止引进袁实行检疫。构建的体系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外来植物的风险 等级水平。  相似文献   

2.
东江流域河岸带外来入侵植物调查分析及其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岚  赵鸣飞  龚玲  刘全儒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689-1693,1788
[目的]对我国东江流域河岸带外来入侵植物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方法]野外调查主要采用样方调查与线路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覆盖整个东江流域。其中干流共设52个样点,支流87个样点,累计设置样方624个;风险评估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设立了6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结果]经过近2年对东江流域河岸带外来入侵植物进行的详细调查,该流域共发现外来入侵植物51种,隶属于17科38属。对这51种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风险级别评价,结果表明,藿香蓟等18种入侵植物风险评估得分在60分以上,属于高风险级别;土荆芥等26种入侵植物风险评估得分在30~60之间,属于中风险级别;毛花雀稗等7种入侵植物风险评估得分在30分以下,属于低风险级别。[结论]为我国东江流域河岸带的保护和管理以及该流域水环境的治理和功能区划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我国东江流域河岸带外来入侵植物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方法]野外调查主要采用样方调查与线路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覆盖整个东江流域。其中干流共设52个样点,支流87个样点,累计设置样方624个;风险评估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设立了6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结果]经过近2年对东江流域河岸带外来入侵植物进行的详细调查,该流域共发现外来入侵植物51种,隶属于17科38属。对这51种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风险级别评价,结果表明,藿香蓟等18种入侵植物风险评估得分在60分以上,属于高风险级别;土荆芥等26种入侵植物风险评估得分在30~60之间,属于中风险级别;毛花雀稗等7种入侵植物风险评估得分在30分以下,属于低风险级别。[结论]为我国东江流域河岸带的保护和管理以及该流域水环境的治理和功能区划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从乡村生态景观规划视角,基于中国知网公开发表的外来入侵植物风险评估研究文献,通过信息挖掘与统计方法,归纳总结了外来入侵植物风险评估方法、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区分布和高风险外来入侵植物的研究现状。结果显示:目前国内对外来入侵植物风险评估的主流方法为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以层次分析法计算判断矩阵为主,评价指标使用频次(大于10次)从高到低依次为危害与影响、防控难度、扩散能力、环境适应性和传入分析等10项;研究区域的空间尺度涉及全国、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级和其他,主要以省级和市级尺度的研究为主;评估结果为高风险(出现频次≥10次)的外来入侵植物包括小蓬草、一年蓬、凤眼莲、空心莲子草、反枝苋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等18种。研究表明,应基于景观生态学、入侵生态学、环境影响评价学以及环境规划学等多学科理论基础,构建外来入侵植物风险评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气候参数、土壤和水环境质量等观测数据和3S技术,结合外来植物适生区预测模型、生态位模型、景观格局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生态指数等,开展外来入侵植物生态风险评估,为乡村生态景观规划提供补充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野外调查等研究方法,探究了陕西省楼观台国有生态实验林场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分析了其分布状况、生活型、原产地信息和危害程度。野外调查结果表明,该林场共有外来入侵植物10种,隶属于4科,菊科种类最多,达6种,占总种数的60%;生活型全部为草本植物,以1年生草本为主;原产地为北美洲的植物8种,占80%。Ⅰ级风险外来入侵植物有2种,Ⅱ级风险外来入侵植物有1种,Ⅲ级风险外来入侵植物有2种,Ⅳ级风险外来入侵植物有3种,Ⅴ级风险外来入侵植物有2种。  相似文献   

6.
宁波市外来入侵植物及其入侵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掌握浙江省宁波市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现状,评估其入侵风险等级,为入侵植物的生态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调查了宁波市不同区域外来入侵植物,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入侵植物的传入阶段、适生阶段、扩散阶段、入侵分布现状、危害影响及治理难度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风险等级。  结果  宁波市外来入侵植物种类较多,共77种,隶属27科58属。外来入侵植物优势科现象明显,其中菊科Asteraceae最多,达21种,其次是茄科Solanaceae、豆科Leguminosae和禾本科Poaceae,各6种。草本植物71种,占总种数的92.21%。37种属人为有意引入,占所有入侵植物的48.05%;32种属无意引入,占41.56%;入侵途径不明的有8种,占10.39%。58种来自美洲,占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75.32%;15种来自欧洲,占19.48%。层次分析表明:Ⅰ级风险的外来入侵植物15种,Ⅱ级风险的14种,Ⅲ级风险的18种,Ⅳ级风险的22种,Ⅴ级风险的8种。  结论  宁波市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风险等级较高,建议根据其评估的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理方法,防控外来植物的入侵危害。表2参28  相似文献   

7.
在全面调查保定市清苑区外来入侵植物现状的基础上,本研究对清苑区外来入侵植物进行风险评估,为进一步开展全国外来物种调查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和评估方法支撑。研究采用清查、踏查、访问调查、样地调查等方法调查了保定市清苑区不同区域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空间分布、盖度、面积、危害程度、社会经济影响和生态损失,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入侵植物的传入风险、生物学特征、扩散特征、已入侵现状、危害和影响、防除难度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其危害和风险等级。调查发现,保定市清苑区外来入侵植物共33种,隶属于13科24属。数量最多的为菊科,共9种,占总种数的27.27%,其次为苋科,共5种,占15.15%。入侵植物中有意引入的有20种,占60.61%;无意引入的有10种,占30.30%;自然扩散的有3种,占9.09%。入侵植物中草本植物有30种,占90.91%;原产地为美洲的19种,占57.58%;产自欧洲的有10种,占30.30%。清苑区北店乡是发现入侵植物种数最多的乡镇,共发现22种。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保定市清苑区Ⅰ级外来入侵植物有2种,Ⅱ级植物3种,Ⅲ级植物2种,Ⅳ级植物8种,Ⅴ级植物18种,其中危害程度最大的入侵...  相似文献   

8.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风险评价及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来入侵植物的风险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该研究对中国100种重要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风险评价,并对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属于低风险和极高风险的外来入侵植物所占比例较小,而大多数外来入侵植物的风险等级介于两者之间.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数量从南到北呈降低趋势.在中国南方地区,外来入侵植物所造成的风险相对较大;而风险相对较小的地区主要包括中国北方地区以及西藏、青海等高海拔地区.南方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丰富度较高,但高风险物种所占比例较小;而北方地区和高海拔地区的外来入侵植物物种数量相对较少,但其中大多数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南方地区是中国外来入侵植物防控的重要地区,但考虑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北方地区和高海拔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控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外来入侵植物的风险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该研究对中国100种重要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风险评价,并对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属于低风险和极高风险的外来入侵植物所占比例较小,而大多数外来入侵植物的风险等级介于两者之间.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数量从南到北呈降低趋势.在中国南方地区,外来入侵植物所造成的风险相对较大;而风险相对较小的地区主要包括中国北方地区以及西藏、青海等高海拔地区.南方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丰富度较高,但高风险物种所占比例较小;而北方地区和高海拔地区的外来入侵植物物种数量相对较少,但其中大多数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南方地区是中国外来入侵植物防控的重要地区,但考虑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北方地区和高海拔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控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李仙江流域外来鱼种调查及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李仙江流域鱼类进行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调查,确认外来鱼种6个,分别为麦穗鱼、食蚊鱼、波氏吻鰕虎鱼、子陵吻鰕虎鱼、莫桑比克罗非鱼和高体鰟鮍。其中,波氏吻鰕虎鱼为常见种,其余5种均为偶见种。利用"外来鱼类入侵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和FISK方法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麦穗鱼、食蚊鱼、莫桑比克罗非鱼、波氏吻鰕虎鱼和子陵吻鰕虎鱼均存在高风险,高体鰟鮍存在一定风险。后续工作需要对存在入侵风险的外来鱼类进行风险监测和管理,并建立、健全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外来植物入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来植物入侵是近年来生物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阐述了外来植物入侵产生的危害,重点论述了外来植物入侵的机制、生态风险评价体系的研究内容,总结了外来入侵植物防治技术,分析了外来植物入侵研究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困难,并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江苏水产养殖鱼类外来物种调查及其生物入侵风险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江苏水产养殖鱼类的外来物种进行实地调查和资料信息采集,共统计整理出51个外来鱼种,总结了这些物种原产地、食性、耐受温度、生态类型等基本信息,并从繁殖特点、生活习性和入侵历史等方面选择评价指标,对部分外来鱼种的入侵风险做出初步评估,提出了防治外来鱼类入侵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生物入侵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经济问题,是人类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作为入侵生物中一个重要组分的外来入侵植物,其入侵不仅改变了入侵地地上植物群落的多样性,而且对入侵地的地下生态系统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国内外的生态学家对于外来植物的入侵虽已提出多个机制假说,但真正机理还未明确.近年来兴起的外来入侵植物与入侵地土壤生态过程相互影响的研究为外来植物入侵机理的揭示提供了新思路.从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对外来入侵植物与入侵地地下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结果:(1)入侵植物与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的相互影响:外来入侵植物可通过破坏土著植物与土壤微生物问的共生关系、分泌化感物质影响入侵地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逃避原产地土传天敌、改变入侵地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而间接改变土壤养分循环等途径实现入侵;(2)入侵植物与入侵地土壤养分的相互影响:主要是入侵植物与入侵地土壤氮、磷、钾等几种大量元素及其他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外来入侵植物入侵机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外来植物入侵的预防、控制与生境恢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浙江普陀山外来入侵植物组成及危害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外来入侵植物对其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本研究目的是为掌握浙江普陀山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现状,评估其主要危害和防控区域。  方法  对岛屿不同区域进行样方调查,通过分布区域、优势度、浙江省外来植物入侵等级进行加权统计评分的方法,评定各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程度、入侵等级,确定普陀山外来入侵植物的重点危害区域和防控区域。  结果  普陀山外来入侵植物全为草本植物,共计47种,分属于21科36属。来自美洲的入侵植物有38种,占总种数的80.85%。中度危害与严重危害的种类共23种;入侵等级为1级与2级的种类共22种。丘陵山地、郊野荒地以及海岸滩涂是普陀山外来入侵植物的重点危害和防控区域。  结论  普陀山的外来入侵植物危害现状较为严重,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海岛联动防控,加强外来物品入岛检验检疫工作,做好外来植物应用前的入侵危害风险评估与防控工作预案。表1参31  相似文献   

15.
外来入侵植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已成为入侵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以我国典型入侵植物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Ap)和苏门白酒草(Conyza sumatrensis,Cs)为对象,选取撂荒的稻田为试验样地,以土著优势物种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Ds)为参照,通过对入侵植物和土著植物的根际土壤进行采样分析,研究了入侵植物对入侵地土壤特性及土壤碳氮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土著物种Ds相比,Ap和Cs入侵分别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06%和27%,全氮量增加63%和97%,铵态氮含量增加97%和94%,硝态氮含量增加71%和243%.微生物量碳增加123%和225%,微生物量氮增加225%和399%,氮净矿化速率增加2.1倍和3.8倍,反硝化速率增加1.0倍和O.8倍,酶的活性和硝化速率亦显著增加;矿化过程中Cs和Ap的CO2平均排放速率分别增加2.3倍和2.6倍,土壤N2O的平均排放速率分别增加1.9倍和2.2倍.由此可见,入侵植物显著地改变了入侵地土壤的理化特性,加速了土壤碳氮转化过程,呈现正反馈效应.  相似文献   

16.
根据野外调查及相关资料文献查阅,共发现缙云山分布有入侵植物57种,隶属于23科46属,其中以菊科植物种类最多,为13种.根据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est risk analysis,PRA),结合缙云山外来入侵植物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区域的风险评估体系,并对缙云山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表明:57种入侵植物可以分为高、中、低3种风险等级,其中高级9种,中级23种,低级25种.危害风险最大的为小蓬草、棕叶狗尾草、空心莲子草等,马缨丹、孔雀草、含羞草等虽有出现,但对保护区基本无危害.该文针对各风险等级入侵植物的生活习性、传播途径、危害程度等特征,提出了合理有效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生物入侵的概念、牧草及草坪草引种所带来的杂草入侵现状,并通过分析入侵性牧草及草坪草的形成过程、危害现状与引种利用的关系,阐明了在牧草及草坪草引种利用的同时,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重视入侵物种引起的生态风险,并提出了我国牧草及草坪草引种造成生物入侵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