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CAN是全数字式现场控制设备互连的串行通信网络,能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和实时控制.CAN总线的数据通信具有突出的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有前途的现场总线之一.为此,提出了将CAN总线应用于温室控制中的研究方案.基于CAN总线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建立,不仅改善了温室控制系统的通讯性能,而且为提高温室控制系统的性能提供较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基于ARM的CAN总线温室监控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设计一个嵌入式温室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微处理器与外扩CAN总线的通信,执行整个系统的控制和管理功能.微处理器采用S3C2410,通过CAN总线控制器SJA1000T和数据收发器PCA82C251T,扩展出一路CAN总线;基于WinCE操作系统,在Embedded Visual C++环境下,开发了一套界面友好的通信软件.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操作简便、运行稳定可靠和处理速度快等特点,能够取代传统主控制系统,可应用于温室监控系统中.  相似文献   

3.
温室是由作物、各种农业机械设备、环境控制设备及生产与管理者等组成的一个复杂的非线性与时变系统。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作物质量和产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系统中承担信息的采集、处理、传递、存储、检索、管理、决策等各个环节也更加复杂多变,依靠传统的主机—终端模式的控制系统已经落后。为此,讨论了将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结合起来并应用CAN总线技术组成级分布式复合控制系统,以实现温室环境参数控制过程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4.
基于CAN总线的温室控制系统智能节点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决目前的温室环境检测和通信这一问题,重点介绍了CAN总线智能节点的硬件设计.其中,包括用来模拟温室控制系统的传感器采集点和输出控制器,以及用来模拟温室中的处理信息的主节点.各节点间利用CAN总线进行通讯和数据传输,并通过各节点间的I/O输入输出来实现遥测和遥控.  相似文献   

5.
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温室环境控制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温室环境控制技术是智能温室的核心技术,我国在这一方面比较落后.为此,设计了一种以PIC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温室环境控制系统,实现了对温室内光照度、温度、湿度和CO2浓度重要环境因子的监测、控制调节及实时显示.该系统电路结构简单,智能化程度高,控制力可靠,可以将温室中的环境因子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其通信系统抗干扰能力强,而且可以实现各个通信模块的热拔插,非常便于系统的扩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技术的温室环境单片机测控系统的设计全过程;对其中的软件和硬件设计做了具体的分析,给出了CAN总线智能节点的硬件电路图,选择了合适的PC-CAN接口卡;软件设计使用了keil C51和vi sual C 等,并给出了详细的功能说明和流程图.该系统与传统的基于RS-485总线的温室测控系统相比具有通信质量高、系统性能稳定和价格适中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温室控制系统控制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人们对温室环境的控制要求越来越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温室控制系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步迈入智能化阶段。另外,传感器技术、自动化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现代温室控制系统提供了多种控制模式。根据温室控制所经历的3个发展阶段,介绍了温室控制系统的几种典型控制模式,并简要地分析了其优缺点以及今后温室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温室环境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通过对作物生长环境因素的剖的,确定了蔬菜作物最佳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并以引进的意大利玻璃温室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以8031单片机为核心的温室内温度环境的闭环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9.
按照单片机控制、网络控制、PLC控制和总线控制等方法对国内温室环境在线控制系统进行分类,对我国温室在线控制方式的研究及应用现状作了详细分析,为开展温室环境在线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现代温室环境智能控制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简述智能控制技术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温室环境智能控制系统的拓扑结构以及智能控制技术在现代温室环境控制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现代温室环境智能控制涉及硬件结构和控制算法等问题.控制系统硬件配置多采用分布式系统框架,现场控制站功能可以采用单片机、可编程控制器或工业控制机来完成,系统网络结构有CAN总线、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等多种形式.将多种控制算法交叉与融合的混合控制算法更能满足现代温室环境智能控制的要求.为此,探索了新型的温室内环境和生物信息的获取方法,开展了温室内小气候模拟和实验研究,为实现温室内作物生理指标的智能控制、智能控制系统硬件配置及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传统温室群管理困难、调控复杂等问题,设计开发日光温室群监控系统。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系统主控制器,控制各温室内的控制节点,实现温室环境调控的自动化运行;应用无线通讯技术实现温室各模块之间的数据通讯;设计MCGS组态监控界面,实现温室群各执行设备的现场实时调控;设计PID通风控制器,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控制参数,精确调控温室内湿度;应用巨控智能远传模块(GRM500)开发远程上位机数据管理系统,设计远程图形控制界面,实现温室的集群调控。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完成设计目标,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较高,便于用户管理温室群。  相似文献   

12.
ZigBee技术在温室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目前温室环境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和ZigBee的技术特征,介绍了基于ZigBee技术的温室监控系统的结构,阐述了网络节点的硬件设计,并讨论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温室监控系统实现了对温室环境参数的监控,提高了可靠性、抗干扰性与灵活性.  相似文献   

13.
物联网温室环境调控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温室环境远程调控过程中自动控制参数无法修改或缺少远程手动控制模式的问题,设计了温室环境远程测控系统。系统可分为温室现场测控层、服务器层和用户应用层。现场测控层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获取温室内外环境信息,并配备了网络摄像头实时监测;服务器层以ARM为硬件平台,采用Linux C语言完成无线通信模块软件设计和服务器的设计;用户应用层基于Web和Andorid技术,构建提供温室内外即时环境信息查询和自动控制方法选择、控制目标调整、在线视频查看温室内部情况等功能远程终端。试验结果表明,本系统自动测控周期最短为5s,数据传输误码率和丢包率较低,能够满足实时、可靠监测的需求,视频图像流畅清晰,操作简单,界面友好,提高了温室环境测控系统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Zigbee无线网络的温室远程监控系统,通过无线网络实现了对温室内温湿度、土壤含水量和CO2浓度的监测与调控,以及温室顶模的开模闭膜远程控制。温室远程监控系统由温室数据采集控制器和温室远程监控软件组成。温室数据采集控制器可以实现本地手动、遥控器遥控和控制室远程无线控制一体化集成控制。温室远程监控软件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显示和记录,实现了温室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远程遥控。整个系统操作简单,经济适用,并且布线方便。  相似文献   

15.
针对温室微喷系统控制算法不稳定、适应能力差等问题,利用模糊规则设计了一种平滑切换控制算法;利用阶跃建模方法搭建微喷量与空气湿度的数学模型,简化了温室空气湿度模型;最后将WiFi和ZigBee传输技术结合来搭建温室远程控制系统。Matlab/Simulink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模糊切换控制策略比传统模糊PID控制拥有更小的超调量、较高的稳定性,能够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同时,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温室微喷控制系统丢包率小于15%,温室空气湿度能控制在89%左右,运行稳定且符合温室空气湿度控制要求,实现了温室空气湿度的精确控制,为发展设施化农业精细化控制提供一种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6.
许燕 《农业工程》2021,11(2):38-43
为有效完成蔬菜温室内温湿度的实时检测,设计了以单片机Arduino为控制核心的蔬菜温室智能控制系统,使用温湿度传感器DHT11实现对温室内温湿度的采集。该控制系统可以根据检测结果通过神经网络对温室环境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蔬菜温室环境自动化控制,优化蔬菜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17.
原大明 《农业工程》2018,8(1):32-34
随着农业科技和温室智能控制的飞速发展,温室的自动化控制日益成为农业从业者的迫切需求,而且对温室农作物的高产、优质和温室生产的高效性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大棚温室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农业科技发展的重点和热点。借鉴近几年传统温室控制系统的研究,针对我国温室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低、不具有普及性的发展现状,运用单片机和传感器技术,设计一套对温室温湿度进行测控的较为实用的温室自动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8.
基于奇异摄动理论的综合温室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建立集环境因子、作物生长过程和上层指标的综合温室控制系统,分析了现有温室控制研究成果,基于控制周期原则将温室控制系统分为分钟级温室环境因子控制系统(快速时变系统)、天或旬级的作物生长周期控制系统(中速时变系统)、年级的温室上层指标控制系统(慢速时变系统)。通过多时间尺度分析发现3类控制系统具有多时标特性,借助奇异摄动理论,对温室控制系统进行了分层递阶设计,进而得出该理论下的总体温室控制系统模型与控制器求解过程。通过算例演绎该设计方法的步骤,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奇异摄动理论的温室控制系统设计思路清晰、计算量小、易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信息智能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我国温室种植取得了重大进展,形成了以科学方法管理控制大棚温室环境的理念;但因缺乏工厂化管理方式,温室智能控制技术在设施配套和产业自动化方面还有不足之处,与欧洲发达国家差距甚远。因此,设计一套适合我国农情的现代化温室控制系统显得非常重要,其对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温室环境参数,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意义深远。本文根据大棚种植特点,基于遗传优化模糊PID融合算法,设计和研究了一套独有的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温室智能控制系统性能良好、自动化程度高、节能显著,对大棚蔬菜的种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日光温室低成本温室环境控制的问题,使用现有GSM网络系统实现的控制系统,本文介绍了一种以GSM模块TC35和单片机PIC16F877-I/P开发的基于手机短信的日光温室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管理员手机发送短信实时监测室内温度和湿度环境因子,并且可以通过发送手机短信设置系统参数,方便用户对日光温室环境进行及时调控。该系统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工作可靠,系统构建灵活等特点,适用于基层的日光温室环境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