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豆薯     
<正>豆薯为豆科豆薯属中能形成块根的栽培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别名沙葛、凉薯、地瓜、新罗葛、土瓜等,以块根供食用。豆薯原产热带美洲,有6个种,中国有2个栽培种。豆薯的野生种在中、南美洲有广泛的分布。据西班牙学者雷昂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早在公元前12 000至公元前8 500年,今秘鲁地区的印第安人就最先知晓了豆薯的块根可食用。秘鲁的印第安人两千年前便已开始驯化、培育、种植豆薯了。豆薯被驯化栽培后,不久就传遍南美洲、墨西哥和加勒比等适合种植豆薯的美洲地区。豆薯被阿兹特克人称为"基卡马"(jicama),被马雅人称为"梅亨一奇卡姆"(mehen—chikam)。  相似文献   

2.
茭白(Zizania latifolia Turcz.)〔Zizania caduciflora
(Turcz.)Hand. - Mazz.〕原产我国,又叫篙芭、茭笋、篙
笋、茭白笋、篙芭笋、茭荀、茭瓜等,是一种重要的水生
蔬菜。世界范围内,作为蔬菜用的栽培茭白除分布于
我国外,还分布在日本、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家,但以
我国茭白品种资源和栽培技术经验最丰富、栽培利用
历史最悠久、栽培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我国台湾的
茭白系200 多年前从大陆引种,日本的茭白系从我国
台湾及杭州等地引进。东南亚等国家的茭白品种,大
多直接或间接引自我国,例如,笔者在考察缅甸勃生
(Pathein)地区的茭白时,当地人就介绍说是大约70
多年前由华人引种而至。我国茭白主产区在浙江、安
徽、上海、湖北、江苏、福建等地。就品种类型而言,我
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江浙一带,茭白品种资源最丰富。
历史上,茭白引种基本是向南进行,但近20 a(年)来,
我国黄淮以北地区已先后进行了茭白北移栽培。不
过,如果不注意引种来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气候条件
差别、不注意品种特性,则可能出现不能正常孕茭,或
经济产量较低甚至没有经济产量的现象。如何根据引
种目的地的气候特点和茭白品种特性,确定具体的北
移品种和相应的栽培技术,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连平 《蔬菜》2011,(7):15-16
豆薯,又名沙葛、凉薯、白地瓜,为豆科豆薯属中能形成块根的栽培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以块根食用。豆薯营养价值高,每100g块根含碳水化合物7.6~11.9g及一些矿物质、维生素等,可生食或炒食,有清凉解热、消暑止渴之功效,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植密度对豆薯块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豆薯又名地瓜、沙葛、凉薯、土瓜、地萝卜等,食用部分为块根,其块根营养丰富,既可作水果生食,也可作蔬菜炒食.贵州余庆县常年种植面积在300 hm2左右.为了提高豆薯产量,增加农民种植豆薯的经济效益,对豆薯不同种植密度进行试验,探讨不同种植密度下豆薯产量效应,为指导农民种植豆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豆薯又名沙葛、凉薯、白地瓜,为豆科豆薯属中能形成块根的栽培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以块根供食用。豆薯营养价值较高,每100g块根含碳水化合物7.6~11.9g及一些矿物质、维生素等,可生食或炒食,有清凉解热、消暑止渴之功效,深受消费者青睐。平均667m2产量达5500~6500kg,产值5000~6000元,经济效益较高,因此成为当地主栽果菜兼用型品种,现将其无公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产地条件应符合GB/T18407.1-2001无公害产地环境的要求。宜选择地势平坦开阔,光照充足,排灌方便,地  相似文献   

6.
我国北方蔬菜病害抗药性问题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北方蔬菜包括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两种模
式。设施栽培中蔬菜病害的发生及为害呈现不同于露
地栽培蔬菜的特点,由于环境条件较适合发病,加上
连茬栽培,设施蔬菜往往发病较重,常见病害包括霜
霉病、白粉病、灰霉病、叶霉病、晚疫病、根腐病、枯萎
病、茎基腐病等。蔬菜病害主要依靠化学防治,而病原
菌抗药性问题往往制约着化学防治效果,抗药性导致
当前一些主要的防治药剂的防效降低,同时还可能导
致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笔者近
年来对我国山东和河北两大蔬菜主产区的黄瓜、番
茄、辣椒等蔬菜主要气传病害进行了抗药性监测,现
介绍主要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一些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7.
樱桃彩椒是椒类作物中一类新品种,果实大小在
25~50 g,色泽艳丽,采收期长,可连续采收8~10 个
月,每667 m2 产量可达12 000 kg 以上。樱桃彩椒营
养丰富,富含V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风味浓郁,是
一类颇具发展前景的温室专用蔬菜类型。2007 年,辽
宁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园艺展示中心从荷兰引进樱桃
彩椒品种10 个,在辽宁的鞍山、大连、沈阳3 种不同
气候条件下进行温室栽培。经过3 a(年)的对比试验,
樱桃彩椒的产量、抗寒能力、抗病性均优于普通彩椒,
产量较普通彩椒高15 %左右;当地市场价格远远高
于普通彩椒,一般价格可以达15~20 元·kg- 1,每667
m2 效益可达10 万元左右。樱桃彩椒作为一类新型蔬
菜刚刚引入我国,目前在辽宁的鞍山、沈阳、大连等地
开始示范栽培,栽培面积逾20 hm2,取得了较好的经
济效益。樱桃彩椒的适应性比较广泛,在温度不低于
10 ℃且不高于32 ℃的情况下均可种植。在春提早、
秋延后和越冬栽培中均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8.
水稻-番茄轮作注意预防除草剂药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地处浙江最南端,受纬度、地理位置及地形
等因素影响,冬季温暖,年最低月平均温度在7 ℃以
上,很少出现0 ℃以下的冰冻天气,因此具有发展越
冬大棚番茄栽培的自然气候优势。近年来随着水旱轮
作栽培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农户多会选择水稻过后种
植番茄,该种植模式既解决了粮食生产问题,又为实
现大棚番茄可持续、稳定发展找到了有效途径。随着
这种模式的推广应用,一些问题也开始出现,2011 年1
月4 日,温州马站菜农反映番茄植株地上部新叶皱缩,
疑似病毒病。现场取样发现:地上部幼嫩叶片向背皱
缩,叶色略变深;地下部分根系变短,根尖端膨大瘤状,
通过听取菜农田间管理情况讲述,并查阅有关资料和
彩图,确诊为二氯喹啉酸药害。这种情况在温州永嘉、
平阳都有发生。笔者根据近两年来温州地区番茄除草
剂药害的发生情况,总结出防治措施,以引起采用这种
栽培模式的农户注意,并为其合理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山西吕梁地区多是贫困老区,山地多、
气候冷凉。利用当地现有的温室、大棚等设
施,选择适宜的早熟品种,进行马铃薯大棚早
熟栽培,可在6 月下旬至7 月收获上市,正
值市场马铃薯销售淡季,售价高、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0.
设施内蔬菜水旱轮作新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蔬菜生产的快速增长导致了一些地区连作障碍
日益严重,如长江流域的大棚设施基地,近年来大力
推广夏季避雨控湿防病栽培速生叶菜新技术,基本上
周年覆盖塑料薄膜,虽然有效地改善了夏季叶菜的供
应,但也显著加重了土壤盐渍化的发生。水旱轮作是
改善连作障碍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但一般情况下水旱
轮作都是采用旱生蔬菜设施栽培、水生作物露地栽培
的模式。其实,莲藕、茭白、慈姑、菱、水蕹菜和豆瓣菜
等水生蔬菜设施栽培技术都已先后试验成功,水芹则
已育成适于保护地内湿润栽培的专用湿栽水芹新品
种,使得水生蔬菜的适宜种植区域显著扩大,采收上
市期明显延长。因此,在常规设施蔬菜基地开展设施
水生蔬菜与设施旱生蔬菜的水旱轮作,既可以延长
水生蔬菜的采收上市期、丰富菜篮子的品种类型,又
可以进一步提高产量和效益,同时还能起到治理连
作障碍的作用,有望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三丰
收。笔者根据现有水生蔬菜设施栽培技术,结合自身
的研究实践,对水生蔬菜在常规的设施蔬菜基地进
行水旱轮作的注意事项、茬口模式及其栽培要点进
行了初步归纳。  相似文献   

11.
日光温室草莓吊柱式无土栽培是一种新颖的立
体栽培形式,通过悬吊栽培柱,可充分利用温室的空
间和太阳能,同时,草莓果实的红、叶片的绿和吊柱的
白相互映衬,具有较好的观赏性,特别适用于观光、休
闲等现代都市农业。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北京市昌平
区天润园草莓种植基地进行了试验及示范,并将在
2012 年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上展示。  相似文献   

12.
生姜在四川省德阳市及周边地区一般为露地栽
培,4 月初播种,8~10 月收获,由于上市晚,不仅价格
低,而且价格波动大,效益很不稳定。广汉市金轮镇马
斯村自2003 年开始探索简易竹架塑料大棚生姜早熟
栽培,上市期提前到6 月20 日~7 月5 日,较露地栽
培提前上市1 个多月,因此价格较高,最高可达10
元·kg- 1,平均价格一般稳定在7.5 元·kg- 1。由于大棚生
姜的生长期避开了被称为德阳市生姜“癌症”姜瘟病
高发期的7~9 月,因此产量稳定,平均每667 m2 产
量2 300 kg,收入逾17 000 元,高者可达30 000 元。
2010 年马斯村大棚早熟生姜栽培面积已经发展到14
hm2,并带动小拱棚生姜栽培35 hm2,当地生姜现已销
往成都、重庆、西藏等地。  相似文献   

13.
黔东北的沿河县和平、思渠,思南县思塘、塘头
等乌江河谷地带及铜仁市马岩、漾头等锦江河谷地
带,海拔在500 m 以下,冬无严寒,冬春热量较好,
2008 年以来发展果叶兼用辣椒基地66.7 hm 2 以上,
利用水泥骨架、竹架简易大棚加地膜覆盖栽培,夏秋
覆盖遮阳网,生产早青椒、辣椒叶、晚青椒,不仅可以
提早、延后供应青椒上市,还可在青椒上市旺季、价
格较低时采收辣椒叶,显著提高了辣椒种植者的经
济效益,每667 m 2 产值达8 000~12 000 元。生产上
比传统的辣椒栽培多需遮阳网100 m ,约300 元,按
3 a(年)折旧计算,每667 m 2 生产成本只增加100
元,每667 m 2 产值却增加了2 000~4 000 元,净利
润增加了31.7% ~65.0% ,菜农纷纷效仿,现已成为
当地辣椒种植户增收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满足了消
费者对辣椒叶的消费需求。果叶兼用辣椒与传统的
辣椒栽培相比较,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豆薯又名地瓜、沙葛、凉薯、土瓜、地萝卜等,食用部分为块根,其块根营养丰富,既可作水果生食,也可作蔬菜炒食。贵州余庆县常年种植面积在300hm2左右。为了提高豆薯产量,增加农民种植豆薯的经济效益,对豆薯不同种植密度进行试验,探讨不同种植密度下豆薯产量效应,为指导农民种植豆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刘俐 《中国蔬菜》2011,1(17):61-62
水果黄瓜清香脆甜、口感佳,是近年来从国外引
进的一种水果型蔬菜。江苏南京地区自2007 年开始
从荷兰和日本引进水果黄瓜品种,由于种子价格较
高,推广面积不大。近两年来,国内先后自主研发培
育出多种适应不同栽培方式的水果黄瓜优良品种,
且种子价格更能为普通农民接受,栽培面积也逐步
扩大,目前已逾260 hm 2。但在栽培方式上,大多采用
春提早和秋延后栽培,产品上市期集中,影响了种植
效益。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根据水果黄瓜的品种
特性,探索出大棚越夏避雨栽培技术,产品抢在春提
早和秋延后栽培黄瓜的市场空档期上市,不但丰富
了市场,且销售价格至少为上市旺季的3 倍以上,菜
农收益明显增长,社会和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6.
黑皮冬瓜是广西南宁、玉林、钦州、百色等地主要
的经济作物之一,产品绝大部分销往区外。由于连年
种植,导致黑皮冬瓜易发生疫病与枯萎病,品质和产
量均下降,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
研究所自1996 年起进行黑皮冬瓜嫁接研究并取得成
功,但没有大面积生产应用。随着黑皮冬瓜市场需求
加大,经济效益提高,2008 年开始在生产上推广黑皮
冬瓜嫁接栽培,至今推广面积已达85 hm2,主要集中
在南宁周边黑皮冬瓜种植老区。黑皮冬瓜一年种植两
茬,嫁接栽培以冬春种植为主,少部分为夏秋种植。近
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冬春黑皮冬瓜嫁接苗比实生苗
抗寒能力强,结果早,不仅能抗枯萎病,增产效果明
显,而且能保留黑皮冬瓜原有的品质和风味优势。  相似文献   

17.
匍柄霉属(Stemphylium)真菌可以引起多种蔬菜
病害,包括番茄、莴苣、辣椒、甘蓝等。美国、以色列、新
西兰等地均报道过由匍柄霉引起的番茄叶斑病,在我
国也有类似报道,多称之为番茄灰叶斑病(刘安敏,
2002;李宝聚,2009)。我们在前几年的蔬菜病害调查
过程中发现,北京大兴、辽宁海城、河北廊坊、保定以
及山东寿光等地都有该病的发生,但当时并未严重影
响番茄的产量。2009~2010 年的蔬菜病害调查过程
中我们发现,番茄匍柄霉叶斑病由一种不常见病害逐
渐发展为严重发生的病害,在海南省海口市西秀镇龙
头村、海南省海口市灵山镇大昌村、山东寿光洛城镇
黄家尧水村、山东寿光田柳镇陈马村等地都发现了番
茄匍柄霉叶斑病的严重危害。尤其是在山东寿光田柳
镇陈马村,番茄于1 月份定植后开始零星发生匍柄霉
叶斑病,到了3 月份番茄大约1.7 m 高时,温室中绝
大多数的番茄都发生了匍柄霉叶斑病,尤其是连阴天
湿度大,温度忽高忽低时,该病发生更为肆虐,严重影
响了番茄的产量,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现对番
茄匍柄霉叶斑病的症状、病原菌、发生规律、防治方法
等进行简单描述,方便广大农民认识该病,并进行及
时防治。  相似文献   

18.
辛维丽 《中国蔬菜》2011,1(9):59-60
处于干旱风沙区的盐池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
东部、毛乌素沙漠南缘,属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
区段;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为1 600 m,常年
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为宁夏中部干旱带。该地区光照时间长,光热资源充
足,昼夜温差大,完全可满足喜温瓜菜设施栽培对光
热条件的需求,是发展设施特色作物的优势区域。为
适应盐池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种植模式,提高
单位面积产值,应用拱棚种植西瓜、洋葱和甘薯,利用
栽培上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3 种
作物,且可利用洋葱的抑菌作用,减少西瓜病害的发
生。据折算该种植模式每667 m2 纯收入可达6 000 元
以上,经济效益显著。该技术在盐池县3 a(年)已累计
示范推广了23.3 hm2。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
(Motschulsky),属鞘翅目瓢虫科昆虫,主要分布于我
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及华中、华南等地。为害严重的
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等长江以北地区,
为害对象包括瓜类、豆类、茄果类(彩色图版1、2)等
重要蔬菜。寄主植物包括十多个科近30 个种。  相似文献   

20.
不同栽培袋材料对袋培黄瓜生长、产量及品
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品种津优30 为试材,以玉米秸秆∶牛粪∶炉渣=3V∶1V∶1V 为栽培基质,分别采用
底部(透水、不透水)编织袋、无纺布和双色膜为4 种栽培袋材料,进行日光温室黄瓜营养基质袋式栽培
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袋材料对黄瓜植株生长、伤流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底部不透水
编织袋为栽培袋材料时,定值后40 d 及55 d 黄瓜的株高显著高于其他3 个处理,并且其植株地上部鲜质量、
地下部干质量、黄瓜伤流液中养分含量也显著高于其他3 个处理,果实可溶性蛋白、VC 含量都高于其他
处理。因此,底部不透水编织袋是适宜黄瓜袋培的栽培袋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