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辽单565、辽单1211为试材,自授粉后25d 起,每7d 取样1次,对不同成熟度种子进行包衣并测定发芽率。结果表明:辽单565在授粉后39d 收获能获得较高的发芽率。在授粉后39d、60d 和67d 收获的种子对试验用包衣剂不敏感,不降低发芽率。辽单1211在授粉后32~60d 收获均能获得较高的发芽率,在授粉后53d、60d 收获的种子对试验用包衣剂不敏感,不降低发芽率,可进行包衣处理。  相似文献   

2.
通过3种包衣剂对大豆种子包衣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种子包衣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均优于不包衣种子,但包衣与不包衣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3种包衣剂都能协调大豆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增加百粒重,提高产量,其中2号包衣剂产量增加15.51%,差异达极显著水平,1号包衣剂产量增加1.31%,差异不显著,3号包衣剂增产4.49%,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以玉米单交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收获时间对种子发芽率,以及种子萌发过程中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授粉后40d收获的玉米种子其发芽率最低,未达到国家玉米良种发芽率85%的标准;授粉后45~60d收获的玉米种子其发芽率为89.7%~97.3%,均高于国家标准,其中,55d收获的玉米种子其发芽率最高。随着玉米收获期的推迟,玉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SOD、CAT和POD活性均呈上升趋势,而MDA含量呈下降变化。授粉后50d、55d和60d收获的种子萌发过程中SOD、CAT和POD活性都显著高于40d、45d收获的单交种,而其MDA含量都显著低于40d、45d收获的单交种。研究表明玉米单交种的最佳收获时间为授粉后55d。  相似文献   

4.
以玉米单交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收获时间对种子发芽率,以及种子萌发过程中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授粉后40d收获的玉米种子其发芽率最低,未达到国家玉米良种发芽率85%的标准;授粉后45~60d收获的玉米种子其发芽率为89.7%~97.3%.均高于国家标准,其中,55d收获的玉米种子其发芽率最高.随着玉米收获期的推迟,玉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SOD、CAT和POD活性均呈上升趋势,而MDA含量呈下降变化.授粉后50d、55d和60d收获的种子萌发过程中SOD、CAT和POD活性都显著高于40d、45d收获的单交种,而其MDA含量都显著低于40d、45d收获的单交种.研究表明玉米单交种的最佳收获时间为授粉后55d.  相似文献   

5.
玉米种子包衣后储藏经过试验发芽率基本没有变化,但是向日葵种子包衣后储藏发芽率是否降低?为探索这一问题,特对向日葵种子包衣后进行发芽率试验,为包衣向日葵种子的安全储藏及生产提供质量依据。  相似文献   

6.
1试验目的探索玉米种子不同含水量情况下进行种子包衣,用塑料小袋包装贮藏,不同贮藏时间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为包衣种子安全贮藏提供依据。2试验经过选择自产宜单6号和外调掖单13号玉米杂交种,包衣前后分别测定种子含水量和发芽率,并对包衣种子采用塑料袋包装密...  相似文献   

7.
《种子》2019,(6)
为了探明华南地区甜糯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种子的适宜采收期,为甜糯玉米种子生产提供依据,以玉米甜糯杂交种南8424×bw 1992、糯单隐自交系南8424、甜糯双隐自交系bw 1992种子为材料,于授粉后20~52 d收获果穗,通过室内发芽试验与室外育苗试验,研究其种子活力和幼苗长势差异。结果表明,杂交种的幼苗高度、生物产量和活力指数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糯自交系次之,双隐自交系最弱;授粉后不同收获期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成苗率、幼苗高度、幼苗干重和活力指数的影响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随着授粉后收获时间的延迟,各项测定指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杂交种南8424×bw 1992制种以授粉后36 d收获为宜,而糯自交系南8424种子繁殖以授粉后40 d收获为宜,双隐自交系bw 1992种子繁殖以授粉后40~44 d收获为宜。  相似文献   

8.
周荣  林毓娥 《种子》2002,(5):63-63
近年来 ,南瓜在我国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2 0 0 1年全国年种植面积约 2 0万公顷。由于南瓜种子粒大 ,种仁油脂含量大 ,是鼠类及地下害虫危害的重点对象 ,容易造成出苗率下降 ,出苗后常有断苗、死苗发生。为此 ,本试验对种子进行包衣剂处理 ,旨在保证种子正常的发芽率及出苗率 ,早出苗 ,出壮苗 ,促进植株发育健壮 ,提高南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1 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选用的南瓜品种为蜜本南瓜 ,采用 1号、2号、3号包衣剂 ,以未包衣种子为对照 ,每个处理种子 1 0 0粒 ,在播种前半年进行包衣处理 ,采用手工操作包衣。试验安排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偏低,育秧难度大,种子成本高,农民反映很强烈。我们经多年调查研究,初步查明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偏低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对策。 1 主要原因 1.1 谷粒充实度差。不饱满粒比例大,一般占20%~30%。杂交水稻制种时,大田授粉时间长达10~15天。先授粉结实的种子先成熟,谷粒饱满比重大;后授粉结实的种子在收获时往往只是黄熟,谷粒不  相似文献   

10.
种衣剂包衣对紫苏生长发育和抗病虫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紫苏产量和抗病虫害提供科学方法,通过自制35%吡·多·福悬浮种衣剂包衣紫苏种子,研究种子萌发特性、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调查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和田间病虫害情况,分析种衣剂对紫苏生长发育和抗病虫害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的种子包衣产生药害显著降低紫苏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适宜剂量的种子包衣对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幼苗生长发育、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效果显著。田间试验表明,种衣剂包衣可使紫苏生育期提前,单株生物产量提高,显著增强植株对田间病虫害的抗性,但对苏籽产量、苏籽出油率和叶挥发油产量影响不明显。35%吡·多·福悬浮种衣剂按包衣比[包衣剂质量(g)∶种子质量(g)]1∶100包衣紫苏种子,可显著提高紫苏生物产量和抗病虫性。  相似文献   

11.
《种子》2018,(12)
在水稻南繁北育过程中,适时早收能有效衔接水稻各世代生育进程。本试验选用2个水稻品种,分别种植于沈阳春季和海南夏季、海南冬季,分析了不同成熟度籽粒的发芽率和千粒重等。结果表明,千粒重直接影响种子发芽率,水稻自颖花开花授粉日起,灌浆20d,籽粒发芽率已经基本达到正常种子水平,灌浆25d,种子发芽率和千粒重均已达到正常种子水平。因此,开花后20~25d可作为多数材料适当早收时间指标。同时发现,同等条件下杂交粳稻恢复系C 418比常规粳稻品种辽粳9号粒重及发芽率趋于稳定的日期早,且同一品种,在温度偏高的海南夏季种植时也可较在海南冬季种植时提早收获。  相似文献   

12.
卢文佳 《中国种业》2014,(11):56-58
测定了6种种衣剂包衣的甜玉米种子在冷库低温(8--10℃)及室温(22--36℃)条件下贮存后的发芽率,结果表明所有包衣种子的发芽率均比未包衣的对照种子明显降低,其中闪酷种衣剂包衣的种子发芽率下降程度最轻,该种衣剂较适合用于甜玉米种子包衣。对闪酷种衣剂用5BW50包衣机包衣甜玉米种子的技术参数进行比较,确定了适合的包衣技术参数为:原液稀释比3∶2,稀释液使用量40mL/kg种子,主盘转速1000r/min,固化时间15s。  相似文献   

13.
《种子》2020,(9)
种子活力是检验种子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不同收获方式的种子活力不同。以辽单588为材料,采用授粉后35 d适时收获和授粉35 d后站杆晾晒至65 d延时收获2种方式的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种子萌发测定、苗期生物量测定、苗期低温试验、种子淀粉粒观察、苗期叶片气孔结构观察等,分析不同收获方式对玉米种子活力和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时收获的种子发芽势高,种子活力高,在苗期抗寒3.5 h能够抵御不良环境的影响,幼苗存活率高于延时收获的种子。适时收获的种子内部淀粉粒较大,内含物含量多,在玉米苗期能够提供充足的营养,使苗期生物量显著高于延时收获的种子。因此,玉米种子达到生理成熟时应适时采收,以避免恶劣天气对种子活力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辽单1211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于2004年以辽6049为母本、辽5090做父本,经过人工杂交和规范化试验之后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广适型玉米新品种,已在2009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辽单1211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不仅适宜在辽宁省种植,而且可以在无霜期超过133天、有效积温达到2840℃以上的全国各地种植(郑单958能种的地方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5.
生物复合种衣剂对水稻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探索自主研制的2%戊唑醇生物复合种衣剂(BCSA)提高水稻发芽率和生长量的可行性,按不同剂量对水稻种子包衣,并选用39%精甲霜灵·嘧菌酯、600 g/L吡虫啉、10.6%戊唑醇·福美双、35%噻虫嗪等悬浮种衣剂分别按药种比1:250、1:250、1:60、1:500为对照,开展了室内试验。结果表明,BCSA最适包衣剂量与发芽温度有关,在20~30℃范围内,温度高,BCSA用量略低,反之,温度低,BCSA用量略高。在20℃时,BCSA和4种对照药剂包衣种子比裸种对照发芽率分别提高5.77%、0.38%、1.53%、-0.39%、3.84%;与4种包衣剂处理和裸种对照相比,BCSA包衣种苗根长分别增长91.85%、154.37%、186.85%、118.09%和67.19%,芽长分别增长52.43%、93.81%、103.50%、50.74%和38.44%。水稻种子播入泥浆时,BCSA的最佳药种比例为1:50,在出苗后第35天,出苗率、地上和地下部分鲜重较裸种对照分别提高7.58%、18.96%、15.07%。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常规库存条件下,以玉米、小麦种子及植保型种衣剂为材料,研究了种子包衣后,不同贮藏温度及贮藏时间对其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衣后的种子贮存3个月内包衣对种子发芽率无明显影响。包衣后的玉米种子贮存6个月,发芽率比对照降低4%,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包衣后的玉米、小麦种子贮存12个月,发芽率比对照下降5%-6%,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进而提出种子包衣的最佳时间为播种前3个月以内;包衣种子贮藏时间不应超过一个种植年度。  相似文献   

17.
辽西半干旱区抗旱高产玉米品种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分是制约半干旱区玉米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严重影响玉米产量。为了有效筛选出适合辽西半干旱区应用的春玉米品种,在2007~2008年开展了田间品种试验。结果表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显著地受品种影响,在统计学上均达显著水平(P<0.05)。与对照丹玉39相比,郑单958、东单90、辽单565的产量差异达到5%显著水平。辽单565、郑单958与对照的WUE差异达到5%显著水平。结果表明,郑单958和辽单565两个品种的应用能够实现获得高产的同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目的,适宜于东北半干旱区推广和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一般棉花种子的发芽试验,按 GB/T3543 4- 1995标准进行,但对于棉花杂交制种的末批种子( 8月 5日- 8月 15日授粉的种子),由于成熟期晚,种子本身成熟度差,再受棉花种子后熟作用的影响,收获后短时间内用 GB/T3543 4- 1995标准很难做出这批种子的实际发芽率.因此,我们采用不同时间、不同处理方法试验研究,以便准确反映该批种子的真实发芽率.  相似文献   

19.
以玉米杂交种九圣禾2468为材料,对其授粉后53~69d不同成熟度的种子进行含水量、发芽率及活力测定,综合分析在不同收获期的活力水平,探究其适宜收获期,为九圣禾2468高活力种子生产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授粉后53~57d内的种子发芽率、活力均较高,比正常收获时间早12~15d,因此可将授粉后53~57d作为九圣禾2468玉米种子早收的适宜收获期。  相似文献   

20.
油菜种子丸粒化包衣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针对目前油菜种子丸粒化包衣后发芽率难以保证,油菜生产上各项农业适用新技术难以到位的现状,通过对油菜种子实施丸粒化包衣的试验,研究油菜种子包衣对发芽率、田间出苗率、幼苗生产状况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油菜种子丸粒化包衣处理能显著提高田间出苗率;(2)能将各项农业适用新技术应用到位;(3)能提高油菜秧苗素质及后期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