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奶牛真胃变位是奶牛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会导致消化、吸收和排泄等功能的紊乱。临床上主要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左方变位是指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右方变位是指真胃向后方扭转,置于肝脏和右侧腹壁之间。奶牛真胃变位以左方变位发病率较高,多发于4~6岁的奶牛,常见于泌乳早期,大部分确诊的病例发生于产后1个月内。近年来,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相似文献   

2.
奶牛真胃的正常位置是在瘤胃和网胃右侧腹底、正中线偏右。真胃变位是指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真胃形成机械性转移,是消化道梗阻的综合病症。按变位方向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据报道,真胃变位85%~88%在左侧。左方变位时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行到左侧腹腔,嵌留在瘤胃与左腹壁之间。  相似文献   

3.
正真胃变位是奶牛最常见的真胃疾病,近几年来随着奶牛养殖业的迅速发展,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年轻高产奶牛发病率最高,造成的经济损失极其严重。此病通常是指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形成机械性转移,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导致营养失调。真胃变位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大多数病例是左方变位,占真胃变位的85%以上。奶牛真胃变位在泌乳期的前6周为发病高峰,但可散发于泌乳和怀孕期的任何阶段,以初产青年母牛及4~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奶牛业的快速发展,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病例也逐年增加。真胃左方变位是奶牛真胃变位的一种常见病型,即真胃由腹中线偏右的正常位置经瘤胃腹囊与腹腔底壁间潜在空隙移位并嵌留于腹腔左侧壁与瘤胃之间。该病几乎只发于乳牛,尤其多发于4~6岁的中年乳牛和冬季舍饲其间。常见于泌乳早期,约80%的确诊病例发现于产后泌乳的头一个月之内。如不及时救治,可能造成奶牛死亡。为此,对该病的救治特做以下介绍,供广大同仁参考。病因:该病的病因比较复杂,目前一般认为,胃壁平  相似文献   

5.
奶牛真胃变位是指真胃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道梗阻,导致消化机能障碍的内科疾病,包括真胃左方变位和真胃右方变位。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的扩大和产奶量的提高。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引起畜牧兽医界的关注和重视。真胃左方变位用手术方法治疗疗效确实,见效快。  相似文献   

6.
奶牛真胃变位在兽医临床上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左方变位是真胃通过瘤胃底部从腹腔右侧腹壁之间,右方变位是指真胃在右侧腹腔发生不同程度的扭转,临床上常见的多为左方变位.  相似文献   

7.
奶牛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机能紊乱,导致营养不良的一种疾病称为真胃变位。大多数兽医临床工作者将真胃变位分为左方变位与右方变位两种类型,并且习惯上把左方变位称为真胃变位,把右方变位称为真胃扭转。以前奶牛真胃变位在兽医临床上比较少见,但最近几年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的逐渐扩大,发病率迅速升高。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甚至出现死亡;部分治愈的奶牛产奶量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8.
奶牛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机能紊乱,导致营养不良的一种疾病称为真胃变位。大多数兽医临床工作将真胃变位分为左方变位与右方变位两种类型.并且习惯上把左方变位称为真胃变位,把右方变位称为真胃扭转。以前奶牛真胃变位在兽医临床上比较少见,但最近几年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的逐渐扩大,发病率迅速升高。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甚至出现死亡;部分治愈的奶牛产奶量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9.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真胃变位是指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超出了正常的生理范围,而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导致营养失调的急性内科疾病。在临床上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前者是真胃通过瘤胃底部从腹腔的右侧移至左侧,置于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也称真胃移位;后者是真胃在右侧腹腔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扭转,逆时针的称为前方变位,顺时针的称为后方变位,人们习惯于把右方变位称为真胃扭转。关于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记载已有百年历史(Carougean和Prestat,1898),自1950年由Begg氏和Ford氏描述和确认以来,近50年内,该病在世界许多国家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死亡率也较高,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成为威胁奶牛健康发展的一种严重疾病。其中,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发病率最高。要预防真胃变位的发生,就需要研究和探索真胃变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预防、控制该疾病的发生。真胃变位的发病因素较多、较为复杂,迄今为止,人们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无一致性结论,但认为真胃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的病因相似。本文结合作者的研究和临床工作,对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正>奶牛真胃变位是真胃的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导致营养失调的急性内科疾病。真胃变位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其中左方变位常见,右方变位相对少见。右方变位又称真胃扭转,常呈现真胃亚急性扩张、积液、腹痛、碱中毒和脱水等幽门阻塞综合征。该病发病率逐年增多,死亡率增高,给奶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是严重威胁奶牛健康的一种疾病。近期本院成功救治奶牛真胃右方变位病  相似文献   

11.
<正>通常情况下,奶牛的真胃位于腹腔的右侧,左侧紧邻瘤胃。但由于某些原因,真胃的正常生理解剖位置发生改变,或移位于瘤胃的下方,或移至左侧腹壁与瘤胃之间,均可引起奶牛食欲减退、消化紊乱、排便异常、瘤胃异常胀气、腹部疼痛等症状,产生真胃左方变位。笔者于2005年以来诊治奶牛真胃左方变位15例,现将发病原因、症状、诊断、治疗方法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奶牛真胃变位在兽医临床上可以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左方变位是真胃通过瘤胃底部从腹腔右侧移至左侧,置于瘤胃和左侧腹壁之间;右方变位是指真胃在右侧腹腔发生不同程度的扭转,临床上习惯把右方变位称为真胃扭转。  相似文献   

13.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是指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了改变,形成机械性转移。该病是一种消化道阻塞的综合病症,真胃变位是奶牛最常见的真胃疾病之一,也是实施奶牛腹部外科手术中的常见手术之一。真胃变位可分为真胃左方变位和真胃右方变。随着新疆畜牧业的发展,奶牛的饲养量不断增加,同时奶牛的疾病也不断增多.真位左方变位是一种常见的生产性疾病,也是严重影响奶牛经济效益的疾病之一,不仅直接影响奶牛的产奶量,还影响到奶牛正常的生长繁殖,给广大养牛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养牛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真胃变位.真胃变位是奶牛的一种消化机能障碍性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1-5].真胃变位分两种类型:(1)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侧腹壁之间,称为左方变位.(2)真胃向前方扭转(顺时针),置于肝脏和右侧腹壁之间,称为右方变位,也叫真胃扭转.手术治疗仍然是治疗奶牛真胃变位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之一[6-11].  相似文献   

15.
采用左侧单侧切开,术者手臂推送真胃并固定于右侧正常位置的手术方法,来治疗奶牛真胃左方变位.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是奶牛真胃变位的两种形式之一,即真胃由腹中线偏右的正常位置经瘤胃腹囊与腹腔底壁间潜在空隙移位并嵌留于腹腔左侧壁与瘤胃之间,其特征为积液、腹痛、腹胀和脱水等症状,多数病例集中出现在产后1个月内.笔者在奶牛场手术治疗若干例真胃左方变位的奶牛,奶牛均痊愈,在此将手术治疗要点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7.
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真胃变位。真胃变位是奶牛的一种消化机能障碍性疾病。真胃变位分两种类型: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也称真胃扭转。粗饲料是饲养奶牛的基础,精料是饲喂奶牛的一种补充料。通过调查、统计分析表明,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生与奶牛饲喂高精料有密切关系。科学合理的平衡日粮精粗比和饲喂技术能有效降低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真胃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真胃变位。它可以分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真胃左方变位是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造成真胃左方变位,在兽医临床上左方变位的病例可达到右方变位的数十倍,最常发生于高产成母牛分娩后的1~3d。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奶牛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真胃变位。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称为左方变位。真胃转到瓣胃的后上方位置上,置于肝脏和  相似文献   

20.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是奶牛的真胃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的一种真胃疾病.成年高产奶牛的发病率高于低产奶牛,4~6岁的成年奶牛和冬季舍饲期多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