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目的】为研究考特和吉塞拉作为砧木对甜樱桃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顶空微萃取技术提取成熟期果实的香气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不鲁克斯甜樱桃的香气成分共检测到61种,主要成分为醛类、醇类和酯类。从布鲁克斯(吉塞拉)中检测出38种香气成分占总峰面积的59.66 %,相对百分含量较高的是乙醇、乙酸己酯、1-乙基-3-甲基苯、苯乙烯、1,2,3-三甲基苯。从布鲁克斯(考特)中检测出30种香气成分占总峰面积的64.74 %,相对百分含量较高的是乙醇、(E)2-己烯-1-醇、3-异丁基-6-烯-1-辛醇、乙酸己酯。【结论】吉塞拉和考特作为砧木对布鲁克斯甜樱桃果实中香气成分的影响较明显,在香气种类上吉塞拉砧木具有明显优势。(E)2-己烯-1-醇、己醛、乙酸己酯、(E)-丁酸-2-己烯酯、3-异丁基-6-烯-1-辛醇是不鲁克斯甜樱桃成熟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2.
以燕山地区特有板栗品种“大板红”、“冀栗1号”和“燕山早丰”果实为试材,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果实香气成分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大板红”、“冀栗1号”和“燕山早丰”3个品种中共检测到62种香气成分,分别为33种、38种和34种,化合物的成分以醛类、醇类、酮类为主;3个品种中共有的香气成分有10种;不同品种间香气物质种类及相对含量不同。“大板红”中检测出其他两个品种中均未检测出的乙酸丁酯、乙酸己酯,故乙酸丁酯和乙酸己酯可能是其特有香气物质。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板栗的特征香气成分及组成,亦为不同板栗品种的香气物质指纹图谱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三个杏品种的光合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研究了三个杏新品种'金太阳'杏、'鲁杏1号'、'鲁杏2号'的光合生理特性及日变化过程.结果表明3 个杏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相似,均表现出双峰曲线,首峰出现在 1100 时,次峰出现在1500 时左右;'金太阳'杏、'鲁杏1号'、'鲁杏2号'的光补偿点分别是 41.67、38.24 和 44.4μmol·m-2·s-1,光饱和点分别是 1320、1380 和 1221μmol·m-2·s-1,3个杏品种的 CO2 补偿点和饱和点分别是 66.75、63.33和 62.93μmol·mol-1,1102、1310 和 1243μmol·mol-1.综合净光合速率(Pn)、羧化效率(CE)和表观光量子效率(AQY)等可以看出'鲁杏1号'和'金太阳'杏光合性能较强.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双矮栽培模式下套袋、不套袋管理对短枝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以嫁接在M9T337矮化自根砧上的4个短枝富士品种为试材,检测不同栽培条件下的果实品质和香气物质成分。结果表明,套袋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糖含量均低于不套袋果实;苹果酸和琥珀酸是苹果中的主要酸组分,不同的短枝富士品种表现出不同的差异;4个短枝型富士品种的主要香气成分均为酯类,占总香气成分的77.71%~96.49%,是典型的酯香型苹果品种;‘烟富6’、‘沂源红’、‘宫崎短枝’3个品种,套袋和不套袋管理情况下主要香气成分均是乙酸己酯;‘龙富短枝’品种套袋果实的主要香气成分为乙酸己酯,而不套袋果实的主要香气成分为2-甲基丁酸己酯。  相似文献   

5.
研究红富士苹果果皮和果肉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HS-SPME-GC-MS)检测分析香气成分。红富士苹果香气成分共检测到45种,主要成分为酯类、醛类、醇类、酮类、烯烃类。该品种香气属于果香型,己醛、乙酸丁酯、反-2-己烯醛、乙酸己酯为该品种特征香气成分。果皮香气成分种类更丰富和浓郁,其中乙酸己酯和己酸己酯主要由果皮产生。果肉香气较淡,主要提供酯类背景香气。  相似文献   

6.
不同品种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香气物质动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不同甜瓜品种果实成熟过程中香气物质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提取不同品种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的香气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测定分析。4个甜瓜品种在花后25 d(未成熟时期)的芳香物质以醛类和醇类物质为主。花后30 d的果实是一个醛类和醇类物质向酯类物质转化的时期。花后35d是甜瓜果实的成熟期,香气成分以酯类物质为主,仅有少量的醛类和醇类物质。4个甜瓜品种在果实成熟期共有的芳香物质有6种,均为酯类物质,分别是乙酸己酯、乙酸苯甲酯、乙酸异丁酯、乙酸丁酯、乙酸-2-甲基丁酯、2,3-丁二醇双乙酸酯和十四酸异丙酯;它们特有的香气物质以及特征性酯类种类和含量均不同,这些差异是不同甜瓜品种的香气类型不同的原因,从而构成了各品种甜瓜特有的典型性香气。  相似文献   

7.
以西番莲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紫香一号、台农一号西番莲果实在4 ℃下恒温货架期1、14 d香气物质种类进行分析与鉴定,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分析各香气物质相对含量,测定不同货架期西番莲果实香气物质成分变化,为西番莲贮藏保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货架期西番莲果实的香气物质种类、相对含量及香味存在差异,紫香一号西番莲货架1 d时,香气物质种类有25种,相对含量67.50%,乙酸乙酯是主要香气物质,呈现淡淡草香味,货架14 d时,香气物质种类有43种,相对含量92.14%,丁酸己酯、己酸己酯是主要香气物质,呈现苹果、蔬菜、草和肥皂的复杂香味;台农一号西番莲货架1 d时,香气物质种类有37种,相对含量89.32%,丁酸乙酯、丁酸己酯是主要香气物质,呈现菠萝、苹果、肥皂香味,货架14 d时,香气物质种类有43种,相对含量95.16%,己酸乙酯、丁酸乙酯是主要香气物质,呈现菠萝、香蕉味。西番莲果实在货架14 d时香气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及香味更为丰富。该研究可为西番莲果实的加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云抗 10号’ 红碎茶的香气成分组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云抗10号’是目前云南省推广面积最大的无性系茶树品种。本研究旨在探明‘云抗10号’为鲜叶原料加工的红碎茶香气成分组成。采用GC-MS技术对‘云抗10号’红碎茶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从中检测出7类42种化合物,包括醇类、醛类、酯类、碳氢化合物、酮类、酚类及杂氧化合物。相对含量较多的前10种化合物依次为:芳樟醇、水杨酸甲酯、2-已烯醛、橙花醇、α-萜品醇、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α-乙酸松油酯、苯乙醛、2,6-双(1,1-二甲基乙基)-4-甲基苯酚、1,2,4,5-四甲基苯,这10种化合物占了检测出总量的70.41%,是构成‘云抗10号’红碎茶赋香物质的基础。‘云抗10号’红碎茶主要的特征性成分是芳樟醇、水杨酸甲酯,且含量较高,其香型表现为稍带甜香尚鲜爽的香气特征。  相似文献   

9.
利用带捕集肼的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了大青皮甜石榴鲜果皮的香气组分,结果表明:在石榴皮中检测出39种香气组分,石榴香气组分中以醛类和醇类为主,在石榴皮中占各自总峰面积的89.88%、4.70%;含量最高的香气成分为2-已烯醛,占总峰面积的64.15%。石榴果皮香气组分差异主要表现在C6醛和醇含量的差异上。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方法,检测了12个品种秋葵籽粒的香气组成成分。结果表明,从12个品种秋葵籽粒中共检出237种香气成分,其中共有香气成分为12种化合物,分别是2-甲基丁醇、3-甲基丁醇、正辛醇、庚烯醛、2-甲基丁酸甲酯、乙酸、草烯、香附子烯、杜松萜烯、庚酸异戊酯、对甲基苯肟、苯乙烯。37号品种检出的香气成分最多,有81种;38号品种检测到的特有香气成分最多,有28种。在所有的香气成分中,酯类化合物占比最多(31.224%),醇类和萜稀类化合物次之,而醛酮类最少(5.063%),另外还发现了很多未知化合物,占比13.294%。在12份材料所检出的所有香气成分中,2-甲基丁酸甲酯的含量最高,均值超过40%,对秋葵籽粒香气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秋葵籽粒的特征性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11.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杨桃酒的主要香气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杨桃酒的香气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方法共检出57种化合物,鉴定出占总挥发性成分71.9%的41种物质,主要成分是苯乙醇(10.85%)、异戊醇(7.178%)、辛酸(4.039%)、丁二酸二乙酯(3.851%)和邻苯二甲酸异丁基辛酯(3.591%)。浸入固相微萃取(IM-SPME)方法共检出56种化合物,鉴定出占总挥发性成分71.4%的40种物质,主要成分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10.93%)、苯乙醇(5.957%)、异戊醇(4.230%)、苯甲酸乙酯(2.277%)和辛酸(2.158%)。  相似文献   

1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GC-MS联用技术,对以山西老陈醋传统工艺酿造的燕麦醋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共得到45种香气成分,这些物质的共同作用形成了燕麦醋独特月的风味。分析发现,这些成分主要是酸、酯、醇、酮和杂环类化合物,其中2,3,5-三甲基吡嗪、2,3,5,6-四甲基吡嗪、4-咪唑甲醛、乙酸、乙酸乙酯、3-羟基丁酮、辛酸乙酯、5-甲基糠醛和2,3-丁二酮的含量较高,可能对山西老陈醋的香气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广东省罗坑镇野生型与栽培型红茶香气物质并确定其特异性香气成分, 采用顶空固相微 萃取(HS-SPME)结合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芦溪野生红茶、 花蕉岩野生红茶、 上坑野生红茶、 上斜野 生红茶、 奖公茶红茶等的红茶香气组成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 在广东罗坑红茶中共鉴定出 66种 香气化合物, 主要种类包含醇类、 酯类、 醛类、 酮类、 烯类和烷烃类等, 其中醇类和醛类是主要的香气物质, 占香气物质的 70%以上。香气化合物中香叶醇、 苯甲醛、 β-芳樟醇和水杨酸甲酯是 4种最主要的成分, 加上苯乙醛、 脱氢芳樟醇及β-紫罗酮共同组成野生红茶的主导香气成分; 其中苯甲醛是特异性香气成分, 也是杏仁香气特征的重要体现。感官审评的结果与香气物质的分析结果一致。罗坑野生红茶杏 仁香特征明显, 带甜香。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套袋对‘栖霞大香水’梨果实香气的影响,以套双层袋‘栖霞大香水’梨为试材,不套袋果实为对照,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了‘栖霞大香水’梨果实香气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套袋‘栖霞大香水’梨和对照不套袋果实香气物质种类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套袋‘栖霞大香水’梨检测到3类34种芳香物质,香气物质总量为2671.53 ng/g;不套袋果实检测到3类42种芳香物质,香气物质总含量为10040.14 ng/g。套袋导致‘栖霞大香水’梨果实香气种类和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甜瓜不同品种类型芳香物质和营养品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等方法测定了10个不同品种类型的甜瓜芳香物质,结果表明薄皮甜瓜芳香物质的种类比厚皮甜瓜多:在薄皮甜瓜中分离出的芳香物质以乙酸乙酯、乙酸-2-甲基丙酯和乙酸正己酯等乙酸酯类为主;在厚皮甜瓜中,哈密瓜的芳香物质主要以正辛醇、2-辛醇和辛醛等醇醛类物质为主;网纹甜瓜和薄皮型厚皮甜瓜中甜1号以(Z,Z)-3,6-壬二烯醛、(Z)-6-壬烯醛和正壬醇等饱和与不饱和的九碳脂肪醛和脂肪醇为主;光皮型厚皮甜瓜中白兰瓜和伊丽莎白甜瓜主要以乙酸甲酯、乙酸乙酯和乙酸-2-甲基丙基酯等低分子的酯类物质为主,这与薄皮甜瓜的芳香物质相似,但在白兰瓜和伊丽莎白中没有分离出醛类物质,光皮型厚皮甜瓜心里美2号、元首和天蜜以(Z,Z)-3,6-壬二烯醛、壬醛和正壬醇等饱和与不饱和的九碳脂肪醛和脂肪醇为主。对十个品种的营养品质分析表明,薄皮甜瓜之间的营养品质含量都有显著性差异;在厚皮甜瓜中,光皮型厚皮的营养品质优于其它厚皮甜瓜;薄皮甜瓜的糖酸比显著低于厚皮甜瓜。  相似文献   

16.
不同杏品种果实营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综合评价不同杏品种果实营养品质,选择具开发利用前景的品种,测定11个杏品种果实的3项外观品质(果形指数、单果重、可食率)和8项营养物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可滴定酸、类胡萝卜素、Vc、固酸比、糖酸比),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所测杏品种进行综合品质评价。结果显示,11个杏品种果实的营养成分等各项指标均存在差异,但变异程度不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杏果实单果重与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与Vc、可溶性糖与糖酸比、固酸比与糖酸比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滴定酸与固酸比、糖酸比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糖与Vc、Vc与固酸比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共提取了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1.002%,表明影响杏果品质的主要指标为糖酸比、固酸比、可食率、单果重、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等。根据这几项指标数据杏农可以进行品种选择,杏育种者可以确定新品种的开发利用前景。‘金荷包’、‘凯特’、‘兰州大接杏’、‘晚红杏’、‘新疆杏晚熟’5个品种的营养品质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