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奶牛卧倒不起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瘫痪、不能站立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奶牛卧倒不起综合征有以下3种情况产后瘫痪病牛在首次静脉注射疗法后(已补钙)10分钟内不能站立者;指产后瘫痪病牛在第2次用钙制剂治疗后24小时不能站立者;指奶牛分娩后,  相似文献   

2.
奶牛躺卧不起综合征是奶牛的常见产后疾病之一,多发生于晚秋至初春,以头胎牛和老年牛多见,高产牛多于低产牛。临床特征是产后长期卧地不起。  相似文献   

3.
奶牛产后卧倒不起综合征又称奶牛爬行综合征,产后奶牛经常发生。常由于奶牛分娩后血钙过低,分娩损伤造成麻痹,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等原因致使奶牛产后瘫痪卧地不起而发病。本病可发生于一年四季.尤以夏季与初春较为多发。临床特征是奶牛产后长期卧地不起,对钙制剂治疗基本无效,但知觉、意识尚存,食欲、反刍正常。  相似文献   

4.
正奶牛低血磷症会导致奶牛产后瘫痪,此病是危害较大的代谢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牛被淘汰。生产中,奶牛产后瘫痪主要由低血钙引起,低血磷引发的产后瘫痪则较为少见。1临床检查患牛蹄部未见损伤,针刺后肢,牛有痛感但敏感性不强,其生理指标未见明显异常,体温38.1℃,心率76次/min,呼吸深沉。根据临床检查初步诊断患牛为产后瘫痪,随后立即将牛转至病牛舍,采静脉血进行电解质检测,并按低血钙导致的产后瘫痪进行治疗。处方  相似文献   

5.
奶牛生产瘫痪是奶牛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性疾病。在发生生产瘫痪的同时常常继发其他疾病。近年来 ,随着奶牛单产大幅度提高 ,奶牛生产瘫痪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 ,而继发病也多种多样。继发病如不能得到及时诊治 ,产后瘫痪的治疗效果也就很难巩固。 2 0 0 3年 7月 2 2日 ,五大连池市格球山农场七队养牛户王某家奶牛产后即发生生产瘫痪 ,经钙剂治疗好转 ,能够站立 ,但是第 3天又卧地不起。据畜主说由于该牛乳房肿大 ,为防止牛压伤乳房 ,遂将奶挤净 ,挤净后该牛就又卧地不起了。经诊断为生产瘫痪并发低镁血症 ,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1 …  相似文献   

6.
奶牛倒卧不起综合征是奶牛的常见产后疾病之一,多发生于晚秋至初春,以头胎牛和老年牛多见,高产牛多于低产牛。临床特征是产后长期倒地不起。  相似文献   

7.
奶牛生产后卧倒不起综合症是产后奶牛经常发生。常由于奶牛分娩后血钙过低、分娩损伤造成肢体麻痹、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产后受潮湿影响等原因致使奶牛产后瘫痪、卧地不起而发病。本病  相似文献   

8.
奶牛产后瘫痪是由于奶牛生产后体内的血钙下降严重而导致的病理现象。奶牛产后瘫痪最常见,通常初产牛和产奶量低的牛很少发生,3~6胎的奶牛和高产奶量的奶牛较多发生。药物治疗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治疗方式,主要是为奶牛补钙和采用乳房送风法治疗,中药治疗对产后瘫痪的奶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正奶牛酮血病是高产泌乳牛常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紊乱性疾病,表现为产奶量下降,体重减轻,食欲不振。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经产牛初产牛发病率高,青年高产牛比其他牛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一般在产后30天左右发病,最迟不超过6周,其中亚临床奶牛酮血病的发病率最高,可以达到产后牛群的10﹪~30﹪。  相似文献   

10.
产后瘫痪是奶牛分娩前、后发生的常见营养代谢疾病。病牛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肌肉无力,走路不稳,常卧地不起,甚至四肢瘫痪或者昏迷等特征。奶牛多数在产后三天患病,高产牛发病较多。  相似文献   

11.
在奶牛生产实际中。由于多种原因、奶牛产后出现四肢无力.卧地不起。但经常认为只要产后发生此病就是缺钙所致的生产瘫痪。有时治疗非但没有效果、而且易使牛死亡.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经过10余年的观察实践。现就奶牛产卧地不起的几种情况进行分析。1钙的缺乏由于突然间产生大量乳汁、血钙下降、使牛发生生产瘫痪。此种情况占大多数。主要表现为体温下降、出汗、头歪向一侧.脊柱呈S型.针刺无反应.严重时昏迷.麻痹.心功能衰弱。可应用钙制剂静注治疗,此病多发生高产牛.因此应注意这类牛在产前和产后进行适当补钙.产后头几天奶只…  相似文献   

12.
<正> 奶牛生产瘫痪作为一种多发病,常因治疗不及时和方法不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近年来采取静脉补钙和乳房送风法治疗该病,共治疗病牛113例,治愈97头,取得良好效果,在此,向广大同仁做以下介绍:1 诊断1.1 临床症状本病常发生于第3~6胎,产奶量高的奶牛,病牛四肢屉曲或伸展于腹下,头弯向胸侧,用手拉直松手后则仍弯向胸侧,知觉丧失,肌肉无力和四肢瘫痪。1.2 鉴别诊断本病易与酮病、产后截瘫、低血镁症病牛混淆,鉴别要点是酮病患牛的奶、血、尿中丙酮含量增多,呼出气体有丙酮味:产后截瘫患牛,仅不能起立,其他均无异常;低血镁患牛搐溺和感觉过敏,但无麻痹、昏迷等典型的瘫痪症状。2 治疗2.1 静脉补钙奶牛产后血钙普遍下降,平均浓度为10%左右,而病牛则下降到3%~7%,血磷、血镁含量也降低。在补钙的同时,要同时兼顾补磷、补镁。方法为:葡萄糖钙溶液加入4%硼酸,制成20%~25%硼葡萄糖  相似文献   

13.
奶牛产后卧倒不起综合征又称奶牛爬行综合征,产后奶牛经常发生。常由于奶牛分娩后血钙过少,分娩损伤造成麻痹,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等原因致使奶牛产后瘫痪卧地不起而发病。本病可发生于一年四季,尤以夏季与初春较为多发。临床特征是奶牛产后长期卧地不起,对钙制剂治疗基本无效,但知觉、意识尚存,食欲、反刍正常。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中药对育成牛发情延迟和经产奶牛产后不发情治疗作用,对患病奶牛用中药进行1~3个疗程的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显示42例育成牛为发情延迟,治疗后发情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0.48%和83.33%。61例经产奶牛产后久不发情,治疗后其发情率和治愈率分别为85.25%和77.05%。表明该中药组方对育成牛发情延迟和经产牛久不发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牛生产的过程中,牛卧地不起是较为多见的情况之一。大部分的疾病都会导致这种病症的出现。为此,本文分析了奶牛产后卧地不起的主要病因,并提出了相关的治疗建议。  相似文献   

16.
奶牛产后瘫痪性疾病是发生于产后奶牛的常见病,是由于奶牛产后血钙降低、奶牛酮病、奶牛低磷酸盐血症、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产伤性麻痹等原因而导致乳牛分娩前或分娩后发生瘫痪、卧地不起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本类疾病症状相似,加上缺乏临床诊治手段,诊断较为困难,通常会延误治疗时机,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现针对临床上最多见的低血钙症、醋酮血症、低磷酸盐血症做一鉴别比较并提出治疗措施,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奶牛产后瘫痪是发生于产后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其病因是奶牛产后血钙过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等所致。该病多发生于晚秋至初春,临床特征是产后长期卧地不起,用钙制剂治疗无反应,知觉、意识尚存,食欲正常。  相似文献   

18.
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研究资料,对奶牛低血钙性产后瘫痪、低血磷性产后瘫痪、低血钾性产后瘫痪、低血镁性产后瘫痪的临床症状、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希望能为兽医临床工作者精准化诊断、治疗奶牛产后瘫痪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奶牛产后卧地不起综合症,是奶牛产科临床多发常见病症。据文献记载〔1~3〕特别是高产奶牛,第三、四胎的奶牛产后常发本病。而2005年在青海省民和县从澳大利亚引进的澳洲荷斯坦奶牛中,先后发生产后卧地不起综合症6例均为头胎牛,笔者进行了探索性诊治,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诊治结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随着奶牛单产水平的迅速提高,奶牛在健康、长寿以及繁殖方面的问题日益突显。产后乏情、屡配不孕等繁殖障碍牛的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产后乏情,已经成为高产奶牛群普遍存在的繁殖问题,直接影响繁殖率和牛场的经济效益。国内外学者针对奶牛产后乏情的治疗开展了广泛的试验研究,效果不尽相同。笔者认为有效解决产后乏情问题的关键是找对病因,对症治疗。1营养营养水平过高、过低或营养不平衡是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