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痢停为一种中西结合的透皮制剂。本试验通过外用奶痢停预防初生仔猪黄白痢 ,与氯霉素、恩诺沙星两种药物相对照治疗仔猪黄白痢以及其毒性试验。表明 :奶痢停按每天 1次对仔猪耳根部进行涂擦 ,连续 7天 ,抑菌效果显著 (P <0 0 5 ) ;在对照治疗试验中 ,奶痢停对仔猪黄白痢的治疗痊愈率达 80 %以上 ,优于氯霉素和恩诺沙星 ,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韩伟 《猪业科学》2009,26(6):109-109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一般仔猪出生后3~10d发病的为黄痢,而出生10d以上发病的称为白痢,也可以通过观察粪便颜色来判定,二者都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仔猪死亡,给猪场和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在生产实践中采用了一种新方法来治疗仔猪黄白痢,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药治疗仔猪黄白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肠侵袭性大肠杆菌(简称EIEC)引起。其中仔猪黄痢常发生于仔猪出生后1周以内,以1~3日龄者居多,常整窝发病,发病率在90%以上,死亡率有的可达100%。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以10~20日龄者居多,发病率可达30%~80%。笔者于2006年春季在张家港市南丰镇用六一散治疗5窝75头仔猪黄痢,治愈69例,治愈率达92%;治疗17窝189头仔猪白痢,治愈162例,治愈率达85.71%。1临床症状1.1仔猪黄痢:患猪多为5日龄以内仔猪,发病初期有1~2头表现全身衰竭,迅速死亡,然后波及整窝。病猪多精神不振,打堆,排黄色浆状稀粪,很快消瘦,最终昏迷、死亡。1.2仔猪白痢:…  相似文献   

4.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一般仔猪出生后3~10天为黄痢,而出生10天以上的称为白痢,也可以通过观察粪便颜色来判定。2者都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新生仔猪的急性传染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仔猪死亡。本病多发生于7  相似文献   

5.
中药治疗仔猪黄白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 ( EIEC)引起。其中仔猪黄痢常发生于仔猪出生后 1周以内 ,以1~ 3日龄居多 ,常整窝发病 ,发病率在 90 %以上 ,死亡率可达 1 0 0 %。仔猪白痢多发生于 1 0~ 30日龄仔猪 ,以 1 0~ 2 0日龄者居多 ,发病率可达 30 %~80 %。笔者于 2 0 0 1年春季在西平县用六一散治疗 8窝 92头仔猪黄痢 ,治愈 86例 ,治愈率达 93.48% ;治疗 2 0窝 2 4 0头仔猪白痢 ,治愈 2 34例 ,治愈率达97.5 0 %。1 临床症状1 .1 仔猪黄痢患猪多为 5日龄以内仔猪 ,发病初期有 1~ 2头突然死亡 ,然后波及整窝。病猪多精神不振 ,挤堆 ,排黄…  相似文献   

6.
复方千里光注射液对仔猪黄白痢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临床自然发病的仔猪960头(其中仔猪黄痢720头,仔猪白痢240头),用复方千里光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2次/d,连续使用2~3d。结果复方千里光注射液对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的有效率达97.8%以上,治愈率达94.8%以上。  相似文献   

7.
对248头仔猪采用免疫预防仔猪黄白痢,224头仔猪用畜痢灵、消维康两种药物预防黄白痢,结果表明免疫预防后仔猪的成活率87.5%,药物预防后的成活率为95.3%和96.3%,预防后的断乳重三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三组内无显著性差异。另外对520头发生黄白痢的仔猪用药物治疗,结果畜痢灵的治愈率最高,达91.6%;断乳重比较发现三种药物与对照组均出现显著性差异,畜痢灵组断乳重极显著地高于免疫组,其它组与免疫组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正>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其中仔猪黄痢常发生于出生1周以内,以1~3日龄居多,常全窝发病,发病率在90%以上,死亡率高达100%。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20日龄,发病率可达30%~80%,若不及时治疗,多成僵猪或死亡。笔者用中药"六一散"治疗10例黄痢、20例白痢,治愈率达98%。现报道如下临床症状仔猪黄痢患猪多为5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初期有1~2头突然死亡,然后波及全窝;病猪多为精神不振,挤堆,毛乱,排黄色浆状稀粪,很快消瘦,脱水,昏迷,死亡。仔猪白痢患猪多为15日龄后的仔猪,突然发病,腹泻,排乳白色或灰白色浆状稀粪,精神沉郁,畏寒,消瘦,最后多因继发感染而死亡。  相似文献   

9.
仔猪黄、白痢是危害养殖业生产尤其是仔猪培育的主要疾病之一,本文就痢疾120注射液对420头仔猪黄、白痢进行治疗、观察效果:其中仔猪黄痢290例,仔猪白痢130例。结果显示;痢疾120注射液对仔猪黄、白痢有明显的效果;对仔猪黄痢有效率为96.9%,治愈率为89.3%,对仔猪白痢,有效率为97.3%,治愈率为95.4%。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马针颗粒治疗仔猪黄白痢的效果,本试验选取某猪场80头黄痢仔猪与80头白痢仔猪,随机分为黄痢对照组、黄痢治疗组、白痢对照组、白痢治疗组,黄痢对照组与白痢对照组均灌服生理盐水,黄痢治疗组与白痢治疗组均灌服马针颗粒,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显示,黄痢治疗组与白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各自对照组的(P<0.05)。因此,应用马针颗粒治疗仔猪黄白痢的效果显著,能减少死亡,促进病猪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仔猪黄白痢是指仔猪黄痢、白痢。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主要发生于出生后数小时至7日龄内的仔猪,以1~3日龄内的最常见,一周龄以上很少发病,本病尤以头胎青年母猪所产仔猪的发病率为最高,发病急,死亡率也高。据调查发病率高达50%以上,死亡率高达30%。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的  相似文献   

12.
仔猪"三痢"即仔猪红痢、黄痢、白痢。仔猪红痢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多发生于3日龄的新生仔猪,排血红稀薄粪便,病程短,一般来不及治疗仔猪就整窝死亡;仔猪黄痢、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发,近年来滥用抗菌药物,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对该病的疗效不佳。因此,针对仔猪“三痢”对新生仔猪的危害,现将其鉴别诊断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其中仔猪黄痢常发生于出生1周以内,以1~3日龄居多,常全窝发病,发病率在90%以上,死亡率高达100%。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20日龄,发病率可达30%~80%,若不及时治疗,多成僵猪或死亡。笔者采用中药“六一散”治疗10例黄痢、20例白痢,治愈率达98%。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仔猪出生后3~10天为黄痢,而出生10天以上的称为白痢。仔猪黄痢呈水样,黄色或灰黄色,内含凝乳小片和小气泡。仔猪白痢呈乳白色、灰白色或淡黄白色,腥臭、糊状。1严格采用"全进全出"的管理模式分娩舍在上一批猪全部出栏后,对猪舍和进行严格消毒,空置5~6天后再转入新的猪群。  相似文献   

15.
仔猪黄白痢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在肠道内产生毒素所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仔猪黄痢多发生于1周以内的仔猪,以1~3日龄最为常见,发病率、病死率都很高;仔猪白痢一般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发病率高达50%以上,但死亡率低。仔猪黄白痢  相似文献   

16.
仔猪白痢是初生仔猪由于肠道条件性细菌(主要是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病,主要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可引起肠炎及败血症.临床上以下痢、拉乳白色或灰白色黏稠腥臭粪便为特征.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遇到一些经药物治疗而痊愈、疗效较满意的仔猪白痢病例,现将其中一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微生态制剂对仔猪下痢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一般地,仔猪出生后3~10d为黄痢,而出生10d以上的称为白痢,也可以通过观察粪便颜色来判定,二者都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仔猪死亡,给猪场和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仔猪黄白痢是由埃希氏菌属中的一些大肠埃氏菌条件性致病菌株引起的主要危害仔猪的细菌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8.
仔猪黄白痢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在肠道内产生毒素所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仔猪黄痢多发生于1周以内的仔猪,以1~日龄最为常见,发病率、病死率都很高;仔猪白痢一般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发病率高达50%以上,但死亡率低。仔猪黄白痢是严重危害仔猪生产的疾病,因此仔猪  相似文献   

19.
止痢精是一种新兽用仔猪黄白痢药.为了开辟防治仔猪黄白痢的新途径,我们应用上痢精治疗仔猪黄白痢病试验,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药品1.1.1 止痢精:广西省平南县兽药厂生产,每合12支,每支2毫升,无色透明液  相似文献   

20.
仔猪腹泻是养猪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腹泻的原因比较复杂,大多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环境卫生差等因素引起。笔者认为目前仔猪的腹泻疾病包括以下几种: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红痢、仔猪副伤寒、传染性肠胃炎、猪痢疾、猪轮状病毒。(一)仔猪黄痢和白痢1.流行特点。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仔猪黄痢主要发生在1周龄内的哺乳仔猪,以1~3日龄仔猪多见,潜伏期一般24小时左右,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仔猪白痢是7~30日龄仔猪的多发病,随着日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