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19年8~10月,采用线路调查和重点普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海宁长水塘省级湿地公园维管植物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该湿地公园植物的物种组成和区系特征。结果表明,长水塘湿地公园维管植物共83科186属232种,其中,蕨类植物3科3属3种,裸子植物6科8属9种,被子植物74科175属220种。维管植物生活型以草本占绝对优势。珍稀濒危植物6科6属6种,外来入侵植物12科20属23种,主要集中在菊科、苋科和豆科植物。该湿地公园内的野生种子植物分布区系类型多样,在科的层次上有6类型和3变型,以热带分布型为主;在属的层次上有13类型和6变型,表现出由热带属性向温带属性过渡的特性。与邻近湿地植物区系进行比较分析显示,长水塘湿地公园植物区系与地理位置较近的西溪湿地公园关系最为接近,与地理位置较远的云和梯田湿地公园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2.
植物的区系组成特征研究能反映区域植被的组成、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态状况。采用样方调查法,对四川渠县柏水湖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区系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川渠县柏水湖国家湿地公园内分布维管植物126科306属395种,其中蕨类植物19科23属31种,裸子植物4科6属6种,被子植物103科277属358种。分布的野生种子植物245个属划分为12个分布区类型、14个分布区变型,占15个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的80%,占31个属分布区亚型的45.16%,其中属于热带分布区类型及其变型的属数量最多,植物区系来源较为丰富,植物区系成分相对多样复杂。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莽山浪畔湖国家重要湿地的野生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共记录野生维管植物80种,隶属于71属42科;其中,以禾本科、莎草科占优势,少种(2~5种)、单种科占总科数的95.23%,处于主导地位;浪畔湖湿地野生维管植物科以热带成分占优势(59.26%),而属以温带成分占优势地位(50.01%);在生活型和生态型组成上,以湿生草本植物最多,有28种,占总种数的35%,湿生及水生植物共43种,占总种数的53.75%,为主体地位。本研究阐述了浪畔湖湿地野生维管植物的园林应用价值,并提出了相关的保护与开发建议,为浪畔湖湿地的保护与建设管理、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实地调查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星湖湿地维管植物植物区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星湖湿地维管植物有56科104属183种,双子叶植物是科、属的主要构成部分;优势科、属分别为莎草科、禾亚科、睡莲科、玄参科等和飘拂草属、莎草属、眼子菜属、荸荠属等;生活型组成以草本植物为主,生态类型以湿生植物居多。植物区系成分复杂,植物科、属均以热带成分为主,比例超过50%,反映出热带与温带过渡地段亚热带地区植物区系的主要特征;与其他湿地区系分析表明,湿地区系成分与湿地纬度及距离海洋远近有关。  相似文献   

5.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娟  马钦彦  杜凡 《林业科学》2006,42(1):7-15
报道大围山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结果:大围山内现有野生维管植物238科1 121属3 299种,分别占全国维管植物总科、属、种数的65.38%、34.92%、12.15%.其中种子植物188科994属3 027种及变种,平均种密度高达19.69种·km-2,是全国植物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区内种子植物的古老性、珍稀性、多样性和完整性极具代表性.其种子植物区系具有4个显著特征:1)种类组成丰富,属内种系相对贫乏,分化程度较弱;2)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古老的特有属丰富;3)大围山是多种区系成分的交汇地带,但热带分布的科占绝对优势;4)大围山植物区系与中南半岛特别是北部湾植物区系的联系紧密,同时与东亚植物区系亦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样线、样地和观测点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湘潭县齐白石森林公园的植被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公园共有维管植物158科534属926种,含植物种数5种及以上的科有41科,包含592种,分别占森林公园总科数和总种数的25. 94%、63. 93%,它们是本森林公园的优势科,其中以禾本科、蔷薇科和菊科多样性最高。公园内野生种子植物130科可划分为10个分布区类型,野生种子植物443属,可以划分为15个分布区类型。各种植被类型交错分布,呈现出森林公园多样化的景观类型。  相似文献   

7.
在实地调查与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云南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多样性及其区系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湿地公园内野生湿地维管束植物多样性较丰富,共有湿地植物62科150属222种;植物区系以温带成分为主,温带区系成分占该区总属数的63.2%;植被可分为4个植被型,5个植被亚型,9个群系,10个群落。对湿地公园的植物资源进行评价;提出保护好湿地植物多样性,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利用本土物种,限制放牧,加强保护宣传力度等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0-2018年,通过对9个监测点的野外调查和复查,对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西溪湿地)的野生维管植物的生活型、珍稀濒危植物和外来入侵植物及植物区系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溪湿地分布野生维管植物有94科270属424种;共记录到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别为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樟Cinnamomum camphora,野大豆Glycine soja和四角刻叶菱Trapa incisa;外来入侵植物有28种,隶属于13科22属;西溪湿地植物可分为乔木、灌木、藤本、草本4种生活型,以草本植物占优势。对表征科及属的地理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带成分与热带成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体现了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植物区系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古老性,与日本植物区系关系较密切;分布有中国特有植物1属,为皿果草属Omphalotrigonotis。  相似文献   

9.
据调查,广东深圳三洲田森林公园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69科513属927种,其中蕨类植物27科44属76种;种子植物142科469属851种,包括裸子植物2科2属4种,被子植物140科467属847种.该地的植物区系组成:科的地理成分以热带成分为主,占非世界科的83.93%,温带成分占16.07%;属的地理成分也以热带成分...  相似文献   

10.
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药用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家仕  黄敏  高清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2):62-65,71
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共分布有野生药用种子植物147科561属1003种(包括种以下分类单位),是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表明:保护区药用种子植物区系的优势科明显,15种以上的科有15科,共含209属423种,虽然只占总科数的10.20%,但占总属数的37.25%和总种数的42.17%。属的组成复杂,含1~5种的属共542属,占总属数的96.61%。分布区类型多样,与世界各地联系广泛,科的分布区类型可划分为11类,其中热带分布85科,占总科数的70.83%,温带分布34科,占28.33%,中国特有分布1科,占0.83%;属的分布区类型可划分为15类,其中热带分布362属,占总属数的69.34%,温带分布153属,占29.31%,中国特有分布7属,占1.34%。同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非常相似,以热带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11.
2018—2019年,对邵阳县天子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进行实地调查,通过采集标本、拍照和查阅相关文献,共记录维管束植物120科351属523种。其中湿地植物有67科153属207种,以湿生型植物为最多,占湿地植物总数的84.1%,其次为沉水植物,占总数的5.8%;优势水生植物主要有水鳖、浮萍、眼子菜、黑藻、金鱼藻、狐尾藻、菰、菖蒲等。这些湿地植物群落可划分为9个植被类型和53个群系。国家野生保护植物主要有野大豆、香樟、花榈木、喜树。本研究旨在对天子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保护与利用、生态恢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苑知言  张华  张俊  王效苇 《绿色科技》2020,(6):14-16,25
基于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中的植物名录,对青崖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的区系组成、地理成分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采用Sprensen系数,对两个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相似程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青崖寨自然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105科417属892种,其中种子植物的单种科有18种,占总科数的19.35%,单种属有220种,所占比例高达55%。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124科510属1220种,老秃顶子的植物种类远多于青崖寨,其中种子植物的单种科有31种,占总科数的29.52%,单种属有263种,占总属数的54.68%。两个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科、属、种的相似性系数分别为76.86%、56.53%、25.85%,表明两区植物区系间的关系较为密切,但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存在一定的地域分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保护、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编制整理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种子植物名录的基础上,进行植物区系统计和地理成分分析,并将其与周边6个湿地的植物区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区域内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57科450属713种,珍稀濒危物种11种.2)种子植物科...  相似文献   

14.
长江口北支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长江口北支湿地植物资源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种子植物的物种组成、区系特征、湿地植物群落类型及其特征和典型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北支湿地分布有种子植物57科157属212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6属6种,被子植物52科151属206种(包括单子叶植物8科31属37种,双子叶植物44科120属169种),主要由草本植物组成。野生植物区系简单,植被演替还处在初级阶段,以湿生的和水生高等草本植物为主,世界广布和泛热带分布型占主导;菊科、禾本科、豆科为植物区系的骨干。海三棱蔗草群落、藤草群落、芦苇群落、大米草群落为该区四种典型湿地植物群落,群落的单纯度指数除芦苇群落的较低外,其他三种群落均很高,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除芦苇群落的较高外,其他三种群落均很低,验证了物种多样性与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呈正相关,与单纯度呈负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在多次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野生维管植物的数量特点、区系成分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1)该区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38科442属628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7种,其生活型以草本植物种类最为丰富,共392种,占全部种类的62.42%。(2)在科属组成上,科组成以寡种科和单种科占优势,两者共占总科数的78.26%;属组成以寡种属和单种属占优势,两者共占总属数的98.87%。(3)分布区类型多样,科级水平上有10个类型和5个变型,热带成分占明显优势;属级水平上有14个类型和18个变型,热带成分略多于温带成分,具有明显的亚热带特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历史资料、文献查阅和2016年4—8月的样线、样方补充调查结果显示,广东南雄小流坑—青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289种,隶属于185科652属;其中蕨类植物112种,占8.69%,植物区系起源较古老;蕨类植物的科、属地理分布以热带、亚热带为主;种子植物区系表征科为壳斗科、山茶科、樟科、木兰科、金缕梅科、冬青科等共14个科,是华夏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种子植物科、属的分布区类型中均以泛热带分布型占优势,同时含有较多的热带亚洲、北温带区系成分,区系成分复杂、多样且古老;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植物13科14属15种,其中的莼菜(Brasenia schreberi)和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与邻近的车八岭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比较,二者的科、属相似性系数分别为92.86%和77.40%,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典型样地调查,结果显示:山东滕州滨湖国家湿地公园有水生维管植物35科57属93种;12种典型的水生维管植物群落:莲群落、菱群落、荇菜群落、眼子菜群落、芦苇群落、香蒲群落,菰群落、黑藻群落、苦草群落、浮萍群落、紫萍群落、满汪红群落,群落类型以根生浮叶植物群落、挺水植物群落类型为主,兼有沉水植物群落、漂浮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18.
基于历史资料、文献查阅和2016年4—8月的样线、样方补充调查结果显示,广东南雄小流坑—青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 289种,隶属于185科652属;其中蕨类植物112种,占8.69%,植物区系起源较古老;蕨类植物的科、属地理分布以热带、亚热带为主;种子植物区系表征科为壳斗科、山茶科、樟科、木兰科、金缕梅科、冬青科等共14个科,是华夏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种子植物科、属的分布区类型中均以泛热带分布型占优势,同时含有较多的热带亚洲、北温带区系成分,区系成分复杂、多样且古老;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植物13科14属15种,其中的莼菜(Brasenia schreberi)和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与邻近的车八岭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比较,二者的科、属相似性系数分别为92.86%和77.40%,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采用沿河流线路调查与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海南省昌化江干流河岸带植物区系特征。结果表明:河岸带植被共记录有维管植物128科416属584种,其中蕨类植物20科26属33种,裸子植物3科3属4种,被子植物105科387属547种。以大戟科、蝶形花科、桑科和兰科等为优势科,结构上以小科为主;以榕属、蒲桃属、野桐属等为优势属,结构上以小属为主。对海南省昌化江流域河岸带种子植物的植物区系属的分布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有17个分布类型,其中以热带、亚热带分布为主,共计341属,占总属数的87.4%,对比邻近的鹦哥岭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发现其植物区系相似度高,分布结构与所占比例大致相同,按所占比例排序均为热带分布温带分布世界分布。  相似文献   

20.
对浙江绍兴舜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该保护区共记录了维管束植物558种(含栽培种),隶属125科346属;保护区野生维管束植物有109科309属492种,其中野生种子植物有97科292属472种;在科的组成上,以寡种科和单种科为主,共占总科数的88.07%,物种数量最多的为禾本科,有35属45种;在属的组成上,以寡种属和单种属占绝对优势,占总属数的98.06%,是该本地区植物成分的重要组成;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在科级水平上,表现出明显的热带特征,在属级水平上表现温带特征,说明该保护区处于温带和亚热带的交汇区,具有较明显的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