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明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赋予了自然保护区新的内涵。自然保护区不仅具有保障国土生态安全、保全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自然遗迹、自然生态系统等功能,更是自然界仅存的自然本底和自然遗产,是科学与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是人类社会最后的自然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
以大熊猫保护和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案例分析了大熊猫保护的兴盛与危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困境,从而阐述了保护伞/旗舰物种必须保证其所在景观或生态系统的自然完整功能和所必需的足够空间的保护原则和实现保障人类所需的生态安全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3.
何煜 《湖南林业》2001,(10):12-12
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认为,人类应该从实践的角度出发,认识和理解生态系统的两个子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相互联系、相互辩证关系,用辨证的思维方式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分析和处理生态问题,维护生态平衡,努力使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今天我们重温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从中得到三点启示。一是要树立生态危机意识。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在侵犯自然、掠夺自然而不断遭到自然的报复。在20世纪中,以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能源危机、人口爆炸、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技术危机等为表现形式的生态…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美国荒野保护运动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现代西方环境哲学界对人类生态文明的自觉探索。而约翰·缪尔作为荒野保护的先行者,对荒野思想的探索不断深化,形成了一系列荒野自然观。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哲学界对荒野思想的学术研究增加,缪尔的荒野观思想也受到了关注,基于此,阐述了荒野及其价值的内容,结合缪尔的荒野自然观,分析了其当代价值。以对当代荒野自然观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生态旅游是指在被保护的自然生态系统内的自然景观为主体,融合区域内人文、教会景观为对象的城郊旅游;旅游者通过与自然的吻合,达到了解自然,享受自然生态功能的好处;产生回归自然意境,从而自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一种科学,高雅,文明的旅游,它既是大自然向人类展示自身无穷奥秘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类保护大自然的一种积极措施。生态旅游对象包括~切自然生态系统(动物、植物)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自然动物园、植物园、复合生态区(如深圳内伶什岛)、人工模拟生态区(如西双版纳植物园)等。开展生态旅游既是经济发展,人们…  相似文献   

6.
自然保护区是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自然遗迹等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为传承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的载体,生态文明建设为自然保护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近年来一些论著中常出现的“天人合一”、“无为”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及张连翔提出的“全生态”及其哲学基础“无为而治”,从分析可持续 与生态学及其他科学之间的关系入手,阐明了生态学是可持续发展的直接科学基础;辩证唯物论的自然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观是其哲学基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为在有限条件下实现人类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陶剑 《绿色天府》2020,(2):62-63
2019年12月5日,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省林草局授予“四川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这是广元市首个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唐家河位于广元市青川县境内,幅员面积4万公顷,是以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的自然保护区。唐家河是如何打造成为四川省生态教育基地和充分发挥生态文明教育作用的呢?以完好的生态保护成果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基础唐家河的保护发展历程是一个极具生态文明教育意义的典型案例。唐家河经历了从伐木厂损害生态阶段—成立自然保护区后自然保护初级发展阶段—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快速发展阶段—灾后重建自然保护高速全面发展阶段—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转型升华阶段,从最开始的生态被破坏,到资源得到逐步保护,生态得到全面修复,社区产业经济得到发展,公众得到生态自然体验,全社会参与到自然保护,唐家河保护区的保护成效让我们看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相似文献   

9.
正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是生态保护和修复的重要举措,是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已经成为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大背景下,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推动自然保护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  相似文献   

10.
拟建中的万峰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其保护价值为:①建立绿色屏障,保障国土安全;②喀斯特自然博物馆,科研教学的理想场所;③珍稀物种荟萃,白化猕猴新发现;④生物多样性造就了生态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⑤恢复和重建岩溶生态,有利国泰民安奔小康。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提高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当今,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开展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场所。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是新时期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与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2.
首先介绍了森林的概念,进而指出森林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指导思想,例举我国近十多年来在自然保护区建设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和本省本县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现状。结合本县各类自然保护区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保护区内山、林权属、建设资金不足、群众法制观念差、保护与旅游(开发)等问题,最后提出相应对策措施、强调必须遵照生态合理性原则,真正实现人类社会与生物圈的协调进化。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明确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可以说,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自然保护区作为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直接、最具体的区域,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沿阵地和基本作战单位,更是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和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4.
于曙明 《贵州林业科技》2007,35(2):23-25,33
旅游开发是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一些保护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缺乏生态思想和景观保护意识,造成了景观资源的退化和对保护对象的破坏。在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与管理中,导入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对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进行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并加强景观生态管理,能够促进自然保护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达到自然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野生动物保护对于营造森林生态环境非常重要,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是指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发挥人类对自然的保护作用,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提高其影响力对于森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尤其重要.由于生态、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多位于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源严重短缺,管理难度大.通过对自然保护区现...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化应急行○赵红州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们请牢牢记住:“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突出一个主题———马克思主义的大自然观在本世纪人类思想史...  相似文献   

17.
<正>自然保护区是对社会公众进行科普宣传教育的重要基地,让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等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通过亲身体验参与,切实增强社会公众的自然保护意识,让更多的人了解自然保护事业,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8.
杨志萍 《中国林业》2008,(15):42-42
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天山西部,总面积为31,217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物种种类繁多。据初步统计,已发现高等植物分属70科339属752种。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的有新疆野苹果、野杏、阿魏、紫草、雪莲、黄芪、牡丹等10余种。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也很丰富,有陆栖脊椎动物146种;昆虫25目102科194种;大型真菌20科55属90种。保护区内云杉林单位蓄积量之高全国乃至亚洲少见,每公顷蓄积量达800~900立方米,个别林分高达1000立方米,区内的雪岭云杉及其变种天山云杉,具有树体高大,材质优良,抗性强,生产力高的特点,是历史遗留给人类的珍贵树种,具有重大的自然保护和科研价值。在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中有其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生态旅游是集普及生态科学知识,提高自然保护意识与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旅游事业,是国家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充发挥宣传教育作用的最佳形式。生态与旅游相结合是当前世界旅游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资源应该包括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利用的原则是:1。保护管理与旅游经营的统一;2。以生态是主观为主体,维护持续续利用的生态体系;3.突出生态知识性与寓教游。  相似文献   

20.
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其中也包括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以吉林省为例,分析了自然保护地中普遍存在边界不清、管理重叠、权责不明确以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冲突的问题。从吉林省不同地区生态环境状况、自然生态空间、生态环境监测、人类活动状况、生态环境监管、信息管理与公众参与机制等方面选取18个指标,科学构建了吉林省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评价体系,通过熵权法计算得到评价标准并进行了结果分析,以期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