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绪言一般所称的林相,是指树种结构的概括分类,而林型的概念,则较之明确得多,它主要是根据树高和径级等因子划分。笔者将航空照片上易于林分分层判读的林层、树种组、郁闭度级、树高组分别划成三个组,作为林分判读的标准。这种分层虽然包括林型要素,但笔者仍然将这四个因子组合的林分因子,称为林相。本文正是介绍这种林相判读的方法及其应  相似文献   

2.
利用高清航片影像特征与小班测树因子的相关关系,通过判读优势树种(组)、冠幅、郁闭度、株数,结合3S和回归模型等技术方法,估测小班平均胸径、平均树高、郁闭度、株数和蓄积量。重点介绍林分优势树种(组)、树种组成、平均胸径、郁闭度的估测方法。利用基于高清航片的小班测树因子估测技术与传统调查方法相比,可以减轻调查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调查成本。  相似文献   

3.
在湖南省按照不同地貌类型和地类破碎程度抽取4 km×4 km大样地10个,采用不同判读方式(充分参考林业档案信息与不参考林业档案信息)和不同判读人员(有5年以上遥感判读经验人员与无任何遥感判读经验人员)对10个大样地进行遥感判读区划,并对判读区划结果进行实地调查验证。分析表明:各地类正判率与其面积成正相关,其它调查因子判读难度较大;充分参考林业档案信息能够显著提高正判率,但优势树种、起源、龄组、郁闭度等因子综合正判率仍然偏低;不同判读工作经验人员对遥感判读有一定的影响,无判读工作经验人员应经过一定程度培训后才可参与判读工作。  相似文献   

4.
森林资源监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基于高分辨率航空、多光谱遥感数据和数字地表模型(DSM)等数据,利用计算机深度学习方法,研究乔木林小班的郁闭度、平均树高、总株数3项主要林分调查因子的数字化智能提取方法。结果表明,郁闭度判读的平均准确率可达到98.6%;平均树高判读的平均准确率可达到90%;株数判读的平均准确率可达到82.36%。  相似文献   

5.
正交试验设计法目前在森林资源调查中已有应用。笔者对正交试验设计与航片判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此法最大优点可以大量减少外业工作量,节省财物力和人力,且有一定的精度保证,潜力很大。 目前,在我国森林资源调查中常用的航空照片比例尺大都在五万分之一到三万分之一。此规格航片对优势树种或优势树种组,龄组,郁闭度,坡度级,坡向,坡位比较容易判读,但对树高、胸径很难判读准确。我们把易判读因子安排在正交设计表上,从而来推算各种不同类型林分的平均蓄积量。  相似文献   

6.
在森林判读和大比例尺航摄象片样地测树中,对那些难以直接判读的调查因子,可通过便于判读和量测的调查因子间接导算求出.现将用林分平均树高和林型推算林龄和平均直径的方法阐述如下: (一)林龄林龄是森林资源清查中的一个重要调查因子,森林采伐和营林措施都是根据它来确定的. 林龄是森林判读和大比例尺象片样地测树中难度最大的一个调查因子.那么,森林判读中怎样确定林龄呢?树冠的大小、形状、树冠投影、树冠间隙、林分垂直能见度、平均高等是判读林龄的依据.从直观来看,一般树冠的大小和形状特征较易掌握.例如,落叶松幼龄时呈锥形,成熟龄时则形成椭园形边缘并有撕裂状特征;白桦幼龄时  相似文献   

7.
采用近自然经营方式在马尾松林下套种火力楠,获取5 a林龄火力楠的平均树高、胸径、冠幅等调查因子数据,分析上层树冠不同密集度对火力楠生长状况的影响。马尾松上层树冠密集程度越高,火力楠早期生长状况越优;在营造针阔混交林时,根据不同树种的生长特性,采用合理的间伐方式,在适宜的郁闭度下开展定点挖穴种植,可获得较大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8.
基于遥感图像的林况因子提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部分林况因子调查逐渐从传统的人工地面调查转向遥感调查,虽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度,但也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文中系统总结了基于遥感图像的树种、树高、树冠、胸径、位置、郁闭度、年龄、株数、蓄积量、生物量等林况因子目视判读和计算机提取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航空象片是地面的真实反映,从航空象片上可以获得很多定性到定量的因子。如在航空象片上判读测定林分的树高、冠幅、坡度、株数、郁闭度等来对林分材积进行估计。现今较普遍推广的根据数量化理论编制的各种航空象片数量化表,但这需要从航空象片上取得很多的定性因子,且受很多条件的影响。从而航空象片上获得的各项因子中,以郁闭度的判读较易掌握,同时郁闭度判读的准确性较其它因子高。为了迅速准确地从航空象片上获得所需的林分材积,本文拟就利用航空象片判读郁闭度估计林分材积进行探讨,以便更好的发挥航空象片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森林信息提取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森林资源调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由于具有亚米级的空间分辨率,给森林类型的识别和森林数量因子的测量提供了可能。目前应用高分遥感影像提取森林信息的方法越来越多,通过文献调研,分析高分辨率数据在树高、树冠、树种、郁闭度、蓄积量参数方面的提取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对基于高分数据的森林信息提取方法及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蓄积量是评价森林资源质量或状况的重要指标,为了解决实测郁闭度和蓄积量费时费力以及无法充分利用航测原始数据生成各项数据的问题,以无人机航测数据的点云数据和正射影像为研究数据,利用冠层高度模型提取高程,通过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估测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模型;使用改进形态学分水岭方法提取树冠个数;通过主成分回归建立郁闭度模型;结合提取与估测的GIS因子,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蓄积量模型。结果表明:平均树高模型精度为97.34%、平均胸径模型精度为91.27%,改进分水岭提取树冠精度为80.03%,郁闭度模型精度为83.18%,蓄积量模型精度可达88.43%。蓄积量模型的所有特征因子均是通过遥感方法从无人机原始航测数据中提取而来,充分利用了无人机航测数据。实验建立的树高、胸径和郁闭度模型可以有效地估测森林平均树高、胸径及郁闭度,改进后的分水岭算法减少了过分割,蓄积量模型能够有效估测蓄积量,提高了蓄积量提取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12.
生存着的林分与树木的生理形态有着密切联系.这种联系在外貌上表现在树冠的郁闭上,所谓郁闭度就是相互邻近的树木,侧枝互相接触的程度. 郁闭度是林分特征的表现. 郁闭度的变化依赖于树龄、树种对光的要求、土质、风的影响和其他因子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SPOT5卫星遥感信息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现状与解决思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利用SPOT5卫星遥感在云南省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情况,总结所取得的成果经验。分析存在的包括对遥感的内涵认识不足、特殊地类不易分辨、树种组成难判读、蓄积量不能直接判读、龄组和郁闭度判读因子粗放等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 小班是山林经营的基本单位。有林地是根据林木起源、林相、树种组成、年龄、疏密度、地位级、出材率、林型、坡度、坡向等因子区划的。区划的结果,小班界线基本上与立地条件类型——地形、土壤深度、土壤肥力和土壤墒情——分布线相一致。因为立地条件类  相似文献   

15.
郁闭度是森林的主要调查因子之一,但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测定工具靠目测。吉林省林科院森林仪器设备厂最近推出的郁闭度测定器解决了这一问题。该仪器利用球冠镜聚影原理设计,由聚影镜、计点盘和底盘三部分组成。计点盘上绘有16个方格和两套彩色点,100个黄色点用于测定郁闭度百分数,10个红色点用于测定十分法郁闭度。所测面积大小取决于林分平均高。平均树高为15米时,测定面积约为0.45亩。其具体操作:将测定器水平持于胸前,观测点周围的树冠影像即聚于计点盘上,查数其树冠影像所覆盖的点数,即为郁闲度测定值。在欲测林分内设置若干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由于激光雷达技术已经能准确测定立木树高及相关树冠因子,应用该技术建立基于树高和树冠因子的立木材积模型,为激光技术在森林蓄积估计中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利用云杉、冷杉、栎树、桦树4个树种组的3 010株实测样木数据,分析了立木材积与胸径、树高、树冠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通过对数回归方法构建了基于树高和树冠因子的立木材积模型,用确定系数R2和平均预估误差MPE等6项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立木材积与单一因子之间的相关,以胸径最为紧密,其次是树高,再次是冠长和冠幅.基于树高和树冠因子的立木材积模型中,以树高和冠幅作为解释变量的二元模型效果较好,再增加冠长因子的三元模型改进不大.云杉、冷杉、栎树、桦树4个树种组基于树高冠幅的立木材积模型,其R2分别为0.81、0.80、0.76和0.77,MPE分别为4.7%、5.3%、5.4%和5.3%,模型预估精度均能达到95%左右.[结论]本文对材积与林木因子之间相关关系的定量分析,建立了云杉、冷杉、栎树、桦树4个树种的立木材积模型,模型预估精度高.为激光雷达技术定量估测森林参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高峰林场为研究区,采用CAF-LiCHy系统获取的20cm空间分辨率的CCD影像进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区划与树种判读技术研究。对研究区常见树种建立高分辨率航片树种解译标志,结合上一期二类调查的小班区划结果,使用目视解译的方法重新区划了小班边界,并根据解译标志完成了小班优势树种判读,使用实地调查数据进行精度验证表明,目视解译总体精度为92.11%,Kappa系数为0.90。结果表明,高分辨率航片在小班区划和优势树种判读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萧氏松茎象的发生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萧氏松茎象(Hylobitejus xiaoi)在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环境因子中的树龄、林分组成、树高、胸径、郁闭度、坡位、坡度、坡向、海拔高度等9个指标分析结果表明,虫株率与马尾松树龄、林分组成、坡度三个因子有显著的差异,而与树高、胸径、郁闭度、坡位、坡向、海拔高度等因素没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林木平均高、冠幅与胸高直径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象片是遥测森林资源的主要资料,森林调查航空象片的利用可使用各种方法和不同的工艺,所有这些方法具有各种优缺点,且获得林分必要的结构资料的精度是不同。在森林调查工作中象片森林测树判读是主要方法。现在存在的问题是拍摄的1∶15000比例尺航空象片与象片量测判读是相当矛盾。在实践中在象片上量测平均冠幅、树冠郁闭度存在某些困难,因为同样的树冠在航空象片上各个部位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方向,根据试验可以说在上述比例尺航空象片上确定平均冠幅是很成问题,尽管放大照片形象,在小比例尺航片上量测精度仍不能保证。现实量测冠幅直径仅在放大比例尺的航空象片上,为了可靠的确定树冠郁闭度,用不少于400个量测点的方法,而在小比例尺象片上不是所有树冠之间都获有影象,这样降低了确定郁闭度的可靠性。实践中在判读经验的基础上,是借助于立体模型的分析确定林冠郁闭度,虽然这种方法不能认为是科学的,但它具有不坏的结果。当量测误差在立体量测仪精度范围内,量测立体模型中林木平均高的纵向视差较能在未纠正的象片上量测平均树  相似文献   

20.
对辽西地区的两大先锋树种油松和杨树的树冠圆满度与其胸径、树高、材积、形数等指标的关系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2树种的树冠圆满度与胸径、树高、材积的相关关系为负相关,与形数的相关关系为正相关;油松树冠圆满度的大小对油松的生长和干形影响很大;杨树树冠圆满度的大小对生长量影响较大,对干形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