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药物预防是集约化养殖场预防疾病的常用措施,而混饲给药是畜禽群体给药最常用的一种途径。所谓混饲给药,是指将药物均匀地拌人饲料中,让畜禽采食的同时,吃进药物。这种方法简便易行、节省人力、减少应激、切实可靠,适用于长期投药,对于不溶于水或适口性差的药物更为恰当。通常抗球虫病药物、促生长剂及控制某些传染病的抗菌药物常用此法。利用混饲给药预防畜禽疾病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药物预防是集约化养殖场预防疾病的常用措施,而混饲给药是畜禽群体给药最常用的一种途径。 所谓混饲给药,是指将药物均匀拌人饲料中,让畜禽采食的同时,吃进药物。这种方法简便易行、节省人力、减少应激、切实可靠,适用于长期投药,对于不溶于水或适口性差的药物更为适合。通常抗球虫病药物、促生长剂及控制某些传染病的抗菌药物常用此法。利用混饲给药预防疾病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3.
药物预防是集约化养殖场预防疾病的常用措施,而混饲给药是畜禽群体给药最常用的一种途径。所谓混饲给药,是指将药物均匀地拌入饲料中,让畜禽采食的同时,吃进药物。这种方法简便易行、节省人力、减少应激、切实可靠,适用于长期投药,对于不溶于水或适口性差的药物更为恰当。通常抗球虫病药物、促生长剂及控制某些传染病的抗菌药物常用此法。利用混饲给药预防疾病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准确掌握拌料给药剂量 确定采用混饲给药时,要准确、计算所用药物剂量。如果按采食量给药,应详细准确了解畜禽日平均采食量,再计算所需药量;…  相似文献   

4.
药物预防是集约化养殖场预防疾病的常用措施,而混饲给药是畜禽群体给药最常用的一种途径.所谓混饲给药,是指将药物均匀地拌入饲料中,让畜禽采食的同时,吃进药物.这种方法简便易行、节省人力、减少应激、切实可靠,适用于长期投药,对于不溶于水或适口性差的药物更为恰当.通常抗球虫病药物、促生长剂及控制某些传染病的抗菌药物常用此法.利用混饲给药预防疾病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1 口服给药 1.1 混饲给药 是指将药物均匀地混入饲料中,通过畜禽的采食将药物吃人体内,此法简便易行,适用于长期投药和不溶于水的药物。混饲给药应注意:①药物与饲料的混合必须均匀,有些药物如磺胺类和某些抗寄生虫药物,如果混合不匀,服用过量,极容易引起中毒等不良反应;②注意掌握饲料中药物浓度,混水比混饲的药物浓度往往要高,但对畜禽易产生毒性的药物,如磺胺类药物的混水浓度往往比混饲浓度低;③药物与饲料混合时,应注意饲料中添加剂与药物的关系,如磺胺类药物能影响肠道微生物对维生素K和B族维生素的合成,所以长期应用磺胺类药物则应补给维生素K和维生素B1。  相似文献   

6.
1群体给药混饮给药就是将药物溶解于水中,让鹅类自由饮用的方法,特别适用于疾病的预防或无食欲但尚有饮欲的病鹅的治疗。前提是所用药物必须可以溶解于水。混饲给药即将药物均匀拌于饲料中,随鹅采食时吃进药物。此法简便易行,切实可靠,是适用于长期投药的给药方法,尤其是不溶于水而且适口性差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家禽疾病的给药方法很多,但由于一些养禽场户不了解不同给药途径的适用范围,常导致药物浪费或防治疗效差,从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将家禽常用的几种给药方法及适用范围简介如下。1混饲给药法这是一种常用的群体给药法。即将药物按一定比例均匀拌人饲料,  相似文献   

8.
集约化的饲养管理方式要求对疾病的药物防治必须有新的与之相适应的给药方案,通常是采用群体给药法,如将药物混在饲料中或加入饮水中。本文论述了群体给药的方法——混饲与混饮给药、剂量确定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规模化畜禽饲养场常采用拌饲和饮水的方法给药预防和治疗畜禽传染病,因为此种方法简单易行、节省人力、减少应激、切实可靠,适用于群体给药,尤其适用于预防性投药。拌饲给药是指将药物均匀拌  相似文献   

10.
1群体给药法 1.1混饲法 即把药物按指定浓度均匀地拌入饲料中,让牛自由食入。如牛群数量大,驱除牛体内寄生虫可采用混饲给药。  相似文献   

11.
恩诺沙星长效混悬剂对人工诱发鸭大肠杆菌病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杆菌病是鸭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对雏鸭及成鸭危害极大,可单独感染,也可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大肠杆菌对氯霉素、磺胺类及氨基苷类等抗菌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导致疗效降低或治疗失败。目前临诊上常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如恩诺沙星等进行治疗,对于非耐药菌株感染疗效确实,给药方法以混饲给药、饮水给药和注射给药为多见。由于鸭的饲养有别于鸡,混饲给药和饮水给药对于严重感染和急性感染疗效较差;普通注射剂需要多次注射,给药不方便且易造成应激。有鉴于此,笔者研制了恩诺沙星长效混悬注射剂,通过治疗人工诱发鸭大肠杆菌病以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2.
家禽的群体给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的投药方法是充分发挥药物疗效、及时治疗家禽疾病的关键。家禽个体小,饲养数量大,大都集约化饲养,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应用个体给药方法,通常是采用群体给药法,如将药物混在饲料中或加入饮水中。群体给药法方便、快捷,适合于各种类型集约化养殖场。一、饮水给药饮水给药是将药物溶解于水中,让家禽自由饮用。饮水给药适用于短期投药或群体性紧急治疗。此法特别适用于禽类因病不能食料,但还能饮水的情况。饮水给药还是家禽免疫接种常用而又简便的群体免疫方法,对禽群干扰小,可在短时间内达到全群免疫;采用饮水给药比混饲给…  相似文献   

13.
家禽常用给药方法及注意事项一、混饲给药1.方法:采用药物与饲料多次逐步递增混合法,将二者混匀。此法适用于需长期连续投服的药物,如有些药物不溶于水,或适口性差,用此法给药更恰当。通常抗球虫药、促生长剂及控制某些传染病的抗菌药物常用此法。2.注意事项:①...  相似文献   

14.
一、混饲给药1.方法采用药物与饲料多次逐步递增混合法,将二者混匀。此法适用于需长期连续投服的药物。如有些药物不溶于水,而且适口性差,用此法给药更恰当,通常抗球虫药、促进生长药及控制某些传染病的抗菌素常用此法。2.注意事项①药物与饲料混合时,应注意饲料中添加剂与药物的。关系。如长期应用磺胺类药物应补给维生素BI和K。②注意掌握饲料中药物的浓度,一般来说混饲比混水的浓度要高。如:氟派酸,混饲浓度为100毫克/升。二、混水给药1.方法药物溶于饮水,采取由小量逐渐扩大到大量。用药前预先停止供水l-2小时,然后让…  相似文献   

15.
注射给药是将无菌药液用注射器直接注入畜禽机体组织或管腔中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优点是给药少、见效快、剂量准确,同时可避免消化液的破坏,是临床治疗最常用的方法。现将畜禽几种常用的注射给药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家禽由于个体小,饲养数量大,大都集约化饲养,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应用个体给药方法,通常是采用群体给药法。群体给药法方便、快捷,较为适合大中型集约化养殖场。混饮给药是群体给药最常用的方法。混饮给药又称饮水给药,是指将药物溶解于水中,让家禽自由饮用。混水给药适于短期投药或群体性紧急治疗,特别适用于禽类因病不能食料,但还能饮水的情况。混饮还是家禽免疫接种常用而又易用的群体免疫方法,省时省力,对禽群干扰小,可在短时间内达到全群免疫。采用混饮给药比混饲给药好,因为饮水可整天供应,同时大多数病鸡在无食欲时也会饮水。此外,因混饮给药导致家禽药物中毒的机会也较少。  相似文献   

17.
为正确使用药物,达到有效防治猪病提高养猪饲养经济效益的目的,必须掌握养猪科学用药的基本知识. 1 什么是ppm 在集约化养猪场,为了预防、治疗某些疾病或更好地促进猪群生长发育,多需要全群给药.为了方便易行,多采用混饲或混饮的给药方法. Ppm是"parts per million"3个英文字的缩写,ppm的原意是10-6,表示某种成份占有的份额是百万分之一,但长期以来被误用作计量单位.过去一般多用ppm表示混饲或混饮群体给药时的给药浓度,1ppm即百万分之一的给药浓度,相当于1t(1,000kg=100万g)饲料或1,000L水中含有1g药物(纯品),也表示1,000g饲料或1L水中含1mg药物(纯品).  相似文献   

18.
<正>1群体给药法1.1混饲法即把药物按指定浓度均匀地拌入饲料中,让牛自由食入。如牛群数量大,驱除牛体内寄生虫可采用混饲给药。1.2混饮法即把药物均匀地混入饮水中让牛自由饮入。常用的有抗球虫的呋喃唑酮及驱线虫的左旋咪唑等。  相似文献   

19.
一、凡农业部批准的具有预防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长作用,可在饲料中长时间添加使用的饲料药物添加剂(品种收载于附录一),其产品批准文号须用“药添字”。生产含有“附录一”所列品种成分的饲料,必须在产品标签中标明所含兽药成分的名称、含量、适用范围、停药期规定及注意事项等。二、凡农业部批准的用于防治动物疾病,并规定疗程,仅是通过混饲给药的饲料药物添加剂(包括预混剂或散剂,品种收载于附录二),其产品批准文号须用2兽药字2,各畜禽养殖场及养殖户须凭兽医处方购买、使用,所有商品饲料中不得添加2附录二2中所列的兽药成…  相似文献   

20.
注射给药是将药物用注射器直接注入畜禽机体组织或管腔中以发挥药物作用的给药方法。注射给药的优点是给药少、见效快、剂量准确,同时可避免消化液的破坏,是临床治疗疾病最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