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探讨了马齿苋科植物的种群特点和潜在价值,提出了开发利用马齿苋植物的技术思路.在我国马齿苋科植物现有2个属,即马齿苋属和土人参属.前者包括大花马齿苋、毛马齿苋、马齿苋、四瓣马齿苋、沙生马齿苋和小琉球马齿苋等6个物种;后者仅有土人参1个物种.马齿苋科植物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特殊的药用价值和比较好的食味品质,已经引起了一些研究者对其潜在价值的关注.在野生植物中寻找出具有良好抗性的食用类型并对其进行遗传改良将有助于为人类解决蔬菜食用安全问题探索出一条新途径.对马齿苋进行遗传改良的技术思路包括四个方面,即诱变育种、分子育种、多倍体育种和离子束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2.
茄子黄萎病及抗病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王益奎等(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7)—《中国蔬菜》2011(14)茄子黄萎病是世界各地茄子生产上重要的土传  相似文献   

3.
现代生物技术是基于生物化学、分子遗传学等基础性学科逐渐发展而来的高新技术。在蔬菜品种培育实践中,生物技术通过多种外源基因来导入蔬菜植株促进基因改良,并成为当前绿色革命的发展趋向。本文将结合生物技术来探讨其在蔬菜品种培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技术是蔬菜作物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该文对蔬菜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融合的研究现状及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技术在蔬菜作物上的应用做了综述,同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陈梦非 《蔬菜》2014,(1):35-37
生物技术在蔬菜育种上的应用主要有作物组织培养技术、体细胞杂交技术、转基因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育种技术等,其中转基因技术主要应用于蔬菜品质改良和抗性育种,分子标记技术主要应用于蔬菜作物构建遗传图谱、种质资源研究、基因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品种纯度鉴定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生物技术的兴起为人类展现了一个新的改良植物品种的途径和高效生产的途径。当前,生物技术已经应用于许多农作物、蔬菜、花卉、果树等植物,并为新的绿色革命展示了美好的前景。与草本植物相比,果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脱毒技术、组织培养等方面已取得了突出成就,但纵观生物技术在果树上的应用起步较晚,难度较大。笔者查  相似文献   

7.
花卉是园艺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植物组织培养、基因工程、生物信息学等生物技术在花卉遗传改良方面的应用逐步加深和完善。通过对以上3种生物技术基础理论的综述,重点介绍了生物技术在花卉育种中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长江蔬菜》2012,(20):118-118
湖南省蔬菜研究所成立于1988年,主要从事蔬菜遗传育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生物技术等研究开发,为省级蔬菜专业研究所,目前已发展成为学科齐全、设施完善、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蔬菜育种专业骨干研发机构。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生物技术在西、甜瓜遗传改良上的应用及基因工程对西、甜瓜应对生物或非生物性胁迫抗性的提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AFLP技术在蔬菜作物遗传育种研究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AFLP技术在蔬菜作物遗传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和物种亲缘关系分析、重要基因的定位、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蔬菜作物品种(系)的指纹图谱构建和杂种纯度鉴定、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研究领域上的应用.并对该技术在蔬菜作物遗传育种研究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瓜类作物离体雌核诱导单倍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霞  邓英  陈劲枫 《园艺学报》2020,47(9):1810-1826
单倍体和双单倍体对于作物改良和遗传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在瓜类作物的研究中,通过诱导离体雌核发育是获得单倍体和双单倍体的有效途径。综述了瓜类作物未受精子房和胚珠离体培养的研究概况及影响因素,总结了再生植株鉴定、单倍体加倍和应用方面的进展,分析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最后对瓜类作物单倍体研究的发展前景做简要地展望,以期为后续瓜类作物离体雌核发育诱导单倍体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欧洲山芥(Barbarea vulgaris R. Br.)是一种能合成皂苷的二年生十字花科植物,被认为是研究皂苷生物合成、植物与昆虫协同进化的理想模式植物。综述了欧洲山芥形态及生物学特性、起源演化、抗虫相关次生代谢、营养条件及环境对抗虫性的影响、作为“诱杀作物”的优越性、抗虫基因定位等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以期为充分利用该优异种质资源进行十字花科作物抗病抗虫遗传育种研究和进行重要流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食用菌育种方法及研究进展,阐述了离子束注入生物体诱变的机理,介绍了离子束注入诱变食用菌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低能离子注入诱变技术应用于食用菌育种方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草莓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在草莓抗病虫、耐盐碱、抗冻、品质特性、耐贮运性、抗除草剂基因工程的研究概况与进展,对当前草莓基因工程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了多基因转化和利用转录因子、小RNA等调控基因进行转化这2个发展方向并提出了把草莓作为果树基因组学研究的模式植物之一的观点。决定草莓品质(风味、香气和颜色)的物质多是萜类和黄酮类次生代谢物质,这说明今后我国开展草莓次生代谢基因工程对其品质改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根肿病是由根肿菌属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侵染引起的专性寄生土传病害,主要危害十字花科作物,是十字花科作物重要病害之一。就中国白菜类蔬菜的根肿病菌生物学特性、分类,防治措施,抗根肿病基因的挖掘及抗病品种育种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全面了解根肿菌的侵染原理、存活条件、鉴定方法和大白菜抗根肿病基因的定位、克隆与辅助育种工作,剖析了抗病育种工作存在问题,并探讨展望相应对策,旨在为大白菜抗病育种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黑籽南瓜(Cucurbita ficifolia,2n=40)是一种重要的瓜类资源作物,具有抗寒、耐盐及抗病等多种优良的遗传性状,作为嫁接砧木在瓜类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优良性状的挖掘与利用对于瓜类遗传改良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黑籽南瓜栽培及利用、遗传多样性、细胞学和细胞工程、基因克隆方面的研究展开综述,重点阐述了抗逆性及其生理基础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黑籽南瓜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进一步将黑籽南瓜这一特殊资源的优良性状应用到瓜类蔬菜的栽培和育种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我国黄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一五"期间,我国黄瓜遗传育种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国际黄瓜基因组计划(CUGI)的顺利实施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从育种材料创新与资源评价筛选、新品种选育、遗传规律研究、分子生物学研究、组织培养、遗传转化体系建立及转基因研究等方面综述了过去五年间取得的最新进展,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葫芦科作物矮化突变体的遗传学及细胞生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目前葫芦科作物矮化突变体的遗传学与解剖学研究进展,特别是对黄瓜、南瓜、甜瓜以及西瓜等主要葫芦科 作物矮生性状的遗传特点和细胞生理学的研究进展进行较为详细的总结和评价,并探讨了葫芦科作物矮生性状在作物分子育 种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试验以18种葫芦科作物为材料,用SSR法对其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57对SSR引物共检测到240个多态性位点,平均每种引物扩增出位点4.4个,变化范围1~8个。18种葫芦科作物的遗传距离变化范围在0.1065~0.4537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227。等位基因变异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G)在0.2392~0.8171之闻,平均为0.6326。西葫芦中的金香蕉与白西葫芦遗传距离最小,亲缘关系最近;鲍鱼瓜和W1998遗传距离最大,亲缘关系最远。甜瓜基因组SSE标记引物在南瓜、西葫芦、西瓜和丝瓜等葫芦科作物上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20.
落叶果树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杜学梅  李登科 《果树学报》2002,19(5):286-291
现代生物技术如胚培养、离体诱变、基因工程技术等为果树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它不仅可以定向改良果树遗传性状,而且扩展了育种范围,提高了育种效率。根据有关文献综述了落叶果树胚胎培养育种、胚乳培养育种、花培育种、离体诱变育种、原生质体培养与细胞融合、基因工程育种所取得的成绩,侧重介绍了胚培、花培、离体诱变及原生质体培养与细胞融合4种育种方法及其培养技术,初步分析了目前落叶果树生物技术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工作重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