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阐述了江苏省常熟市农村绿化总量不足,分布不合理,绿化水平不高,建管机制滞后等现状,指出在新农村绿化建设中需重点关注的5个方面:注重城乡一体、注重树种选择、注重地方特色、注重经济效益、注重长效管理,旨在为新农村绿化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望城县的茶业现状,提出了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发展望城县茶叶产业必须实现由注重数量型向注重效益型转变,由注重生产向注重生产、销售各个环节转变,由公有制向民营制企业转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具是茶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茶具的造型设计应体现实用功能和艺术功能,注重技术和艺术的统一,注重个性化和人性化,注重与茶产区民族区域文化元素有机融合,着重突出茶具产品造型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4.
《茶叶》2011,(3):149
位于名茶之乡新昌县镜岭镇的"浙农茶苗专业合作社"由30多个育苗大户组建,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持。为保证苗木质量,专门为茶苗注册了"浙东"商标。现有苗圃350多亩,可供茶苗3000万株。浙农茶苗专业合作社重点繁育由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育成的浙农系列茶树新品种——浙农117、浙农139、浙农113。合作社以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为强大科技依托,注重科技、注重专业、注重品牌,以"质量第  相似文献   

5.
中棉所36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针对新疆早熟棉区无霜期短、霜后花多而影响品质和产量的问题,在麦棉两熟夏播条件下选育的优质、早熟、抗病、兼抗棉蚜的短季棉品种,其选育的关键技术是注重机械采摘株型的塑造,协调优质、丰产性,注重丰富遗传基础与加强高世代选择.  相似文献   

6.
韩国华 《福建茶叶》2016,(9):171-172
"绿色理念"下的茶叶包装设计在注重品牌价值的同时,更加注重包装设计的环保与审美价值。文明形态向生态文明的发展、消费者对茶包装更加注重精神价值审美、以人为本的商业形态的演进这三股力量综合促进了绿色理念在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当前我国市场上茶包装与绿色理念相违背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包装材质的不可降解性、包装设计语言审美价值较低、包装结构不注重生态美学价值等方面。对此,绿色理念在茶包装中应用的策略主要包括茶包装材质的绿色化(即提高使用可降解物质作为茶包装的比例)、设计语言的绿色化(即提高消费者对于茶包装涉及的审美享受)、设计结构的绿色化(即打造节约型茶包装设计思路)等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7.
《茶叶》2014,(1)
正位于名茶之乡新昌县镜岭镇的"浙农茶苗专业合作社"由30多个育苗大户组建,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持。为保证苗木质量,专门为茶苗注册了"浙东"商标。现有苗圃350多亩,可供茶苗3000万株。浙农茶苗专业合作社重点繁育由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育成的浙农系列茶树新品种——浙农117、浙农139、浙农113。合作社以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为强大科技依托,注重科技、注重专业、注重品牌,以"质量第一,服务茶农"为宗旨。在全国有较高声誉,热忱欢迎新老客户光临指导。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高校对于学生的教学和培育是全方位的发展,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的培养,更要注重对道德以及身心健康的培养。所以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身体的锻炼,更是要注重对学生精神思想的教学,为此本文就对高校体育身心教学进行了探讨,探讨当前体育改革中茶文化对于高校学生体育审美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河岸景观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献检索和实地调查,分析了福建省乡村河岸景观现状和主要构景要素,提出乡村河岸绿化应结合河岸空间特征选择绿化类型、依据生境选择绿化树种并注重色彩搭配和季相变化,创造四季有景的乡村水岸景观,并注重乡村河岸文化景观载体的保护与营建.  相似文献   

10.
内涵丰富、高贵优雅的英式红茶文化,不仅成为英国餐饮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成为体现英国民族审美风格的代表。本文选取英式红茶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在探索英式红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英式红茶注重高雅的审美风格:通过对饮茶环境、茶具、茶人着装礼仪等精致化要求,表达出红茶文化强调贵族式的尊重高雅,注重自我修养的个人主义价值审美观。  相似文献   

11.
卢锦荣 《杂交水稻》1999,14(1):13-15
阐述了近几年的杂交水稻种子质量现状,指出种子质量不稳定的原因有:a)亲本纯度问题;b)种子生产、加工过程中质量检测、监控不严;c)种子市场管理力度不够。提出了提高种子质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建宁县杂交水稻种子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规范壮大建宁县种子产业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我国杂交水稻种业的现状分析,指出入世后杂交水稻种业发展的五大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彻底消除国内市场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加强对种子分销业务的研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烤烟育苗工场是现代烟草农业发展大背景下产生的新兴事物,如何对其管理运作以实现效益、效率的最大化,以及如何应对由其衍生的新问题,都在不断的认识探索之中。以湖南宁乡为例,就目前烤烟工场化育苗的运作方式进行分析,认为专业队育苗方式与单个专业户育苗方式的运用效果较好,适合在宁乡烟区推行。探讨了工场化育苗在大面积推广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从加强育苗工场综合利用研究、实行工场设施产权分离、分摊育苗物资费用、合理选择配套器械、加强器械使用技能培训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繁育体系不健全,种薯生产不规范,种薯质量检测制度不健全,品种结构不合理,贮藏设施不配套是山西省马铃薯种薯生产中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种薯繁育体系建设,规范生产行为,加快马铃薯专用型品种的引进筛选和培育,增加科技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质量检测体系建设等项符合山西省马铃薯生产实际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种子的裂颖及其危害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杨建菊 《杂交水稻》2006,21(1):57-60
杂交水稻种子存在较严重的裂颖现象,这是不育系的一种遗传特性。裂颖种子不耐储藏,随储藏时间的延长,裂颖种子的生活力迅速衰退,发芽率和发芽势降低,秧苗素质差,并严重影响自然混合种子群体的发芽及幼苗生长。选育闭颖能力强的不育系,改进制种技术,强化种子选种,采用多起多落浸种和旱育秧等措施可防治或减轻裂颖种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种子市场竞争激烈,种子质量纠纷案件有所上升,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种子案件时有发生,扰乱了种子市场秩序,危害了农业生产安全,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加强农作物种子的监督抽查,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黄海稻区的气候特点及水稻生产概况,概述了自20世纪80年代起黄海稻区水稻品种更新及栽培技术改进,针对稻区存在的病虫害发生较重、种子市场混乱、农业技术推广环节较薄弱、缺乏抗病优质主栽品种等问题,提出育种单位应确立高标准的育种目标、加大杂交水稻育种力度、进一步加强种子市场管理、加强对稻农的栽培管理技术培训、加快水稻新品种的选育、试验和推广步伐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种业是农业发展的芯片,其发展质量是决定粮食安全的关键。本文应用产业组织理论中“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范式,构建了我国杂交稻主产区种业的产业组织分析框架。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角度,对杂交稻主产区种业的经营规模、市场销售、运营模式、育种体系、营销渠道、价格分布及区域格局等进行分析。最后,基于“完善育种体系,加强资源整合;协调种企上中下游渠道,促进产内合理分工;提高行业管理水平,适度引导种企集群发展”等方面提出我国杂交稻种业发展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20.
Facilitating farmers’ access to quality seed requires pro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ctioning of seed systems. This study aimed at analyzing soybean (Glycine max [L.] Merr.) seed systems in Benin to pave the way for strengthening this sector. The research approach consisted of desk research, focus group discussions, individual interviews and validation workshop with stakeholders involved in soybean seed systems. Our findings revealed that despite the existence of an institu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the formal soybean seed system is not at all functioning. Farmers mainly relied on informal seed system through self-saved seed and seed purchase in the markets. There is an emerging soybean seed system led by NGOs and farmers’ organizations. Current soybean seed systems are ineffective in timely supplying desired soybean varieties to farmers. Creation of enabling environment to attract private investment and develop local seed businesses is proposed along with new organizational arrangements among stakeholders. Farmers’ training in seed produc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rial skills, as strategy to improve informal seed system, are proposed to strengthen local seed business. Farmers’ organizations have a critical role to play, as they serve as intermediary between their members and seed producer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could be exploited not only to promote improved seeds but also to ensure traceability in the system. Quality Declared Seed could be the most adapted quality insurance scheme in remote areas. The proposed arrangements among stakeholders in the seed systems in this study could be applied to legume crops other than soybe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