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近日,乌兰察布市化德县朝阳镇民乐村附近的山坡、湿地,迎来了成千上万只灰鹤在此集群觅食栖息。据民乐村村民讲,近几年每年都有灰鹤、天鹅等候鸟来附近栖息,但成千上万只灰鹤集群来此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2.
于2020年1月10~12日对内蒙古自治区的越冬灰鹤种群数量和分布进行了调查。14处观测点,3处观测到灰鹤,共记录到灰鹤1 148只。灰鹤主要分布万亩滩地区,万亩滩是灰鹤的夜栖地和取食地,苦水河是冬季灰鹤白天取食地和休息场所。  相似文献   

3.
自 1992年起 ,特别是于 1998~ 2 0 0 0年的冬半年 ,通过对辽宁省葫芦岛地区栖息灰鹤的调查 ,得出灰鹤在该地区为冬候鸟的结论。越冬期约 4个月 ,纠正了以往专业著作中一直认为灰鹤在该地区为旅鸟的论点。并运用二阶抽样法结合截距法 ,对其越冬数量进行了调查 ,经计算灰鹤在该地区越冬总数约为 2 890只 ,估计区间 36 83~ 2 0 93只 ,精度 0 .72 6 5,可靠性 0 .95;分析了灰鹤在葫芦岛地区越冬数量逐年增多的原因 ;查清了灰鹤冬季食物构成 ,取食、栖息地点等规律  相似文献   

4.
自1992年起,特别是于1998-2000年的冬半年,通过对辽宁省葫芦岛地区栖息灰鹤的调查,得出灰鹤在该地区为冬候鸟的结论。越冬期约4个月,纠正了以往专业著作中一直认为灰鹤在该地区为旅鸟的论点。并运用二阶抽样法结合截距法,对其越冬数量进行了调查,经计算灰鹤在该地区越冬总数约为2890只,估计区间3683-2093只,精度0.7265,可靠性0.95;分析了灰鹤在葫芦岛地区越冬数量逐年增多的原因;查清了灰鹤冬季食物构成,取食、栖息地点等规律。  相似文献   

5.
<正>灰鹤是新疆5种鹤中数量较多的一种。每年春秋两季,大批灰鹤通过达坂城山口,飞越天山山脉,北往或南迁。每年途经新疆的灰鹤数量超过一万只。为什么灰鹤会选择在新疆越冬?它们吃什么,在哪里过夜,旅途是否平安?灰鹤又称欧亚鹤,分布于欧亚大陆,属于大型涉禽,体长超过1米,成年灰鹤翅膀全部张开约2.2米。在中国,灰鹤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同时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之中。经过多年的保护,全球灰鹤的  相似文献   

6.
4月13日,兵团农二师三十三团五连职工邓天祥收工回家,猛然发现一只从未见过的“大鸟”卧在地头,抱回后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经辨认,大鸟是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灰鹤”。专业人士认为:像灰鹤这类对生存环境十分挑剔的生物,在阔别20多年后回归垦区.说明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正在悄然恢复。  相似文献   

7.
王虹敏 《河北林业》2023,(10):13-15
<正>10月中旬以来,数万只豆雁以及数百只灰鹤、小天鹅在河北坝上闪电河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闪电河湿地)翔集,成为秋日里一道别样风景。据湿地工作人员估算,10月下旬,闪电河湿地豆雁等雁鸭类已有约5~6万只,灰鹤5、6百只,不久后白枕鹤等其他鹤类也会陆续到来,它们将随着气候变化逐渐向南迁飞。水面上水草间,候鸟们悠闲自得地歇脚、觅食、嬉戏、翱翔……这幅美妙的生态画卷,令人流连忘返。闪电河湿地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通道上,同时地处华北、蒙新、东北动物区系交界处,是鸟类南北、东西迁徙的交汇地和多种珍稀濒危鸟类的迁徙停歇地。在迁徙季节,  相似文献   

8.
3月25日,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在密云区不老屯镇密云水库沿岸举行鸟类放归活动,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在内的8只野生鸟类重回蓝天。此次放归的鸟类共计6种8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2只,白尾海雕1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1只、小天鹅1只、灰鹤1只、猎隼2只。这些鸟类在北京地区属于留鸟和候鸟,全年或春、秋等迁徙季节见于密云、怀柔、延庆、房山等地的山区、水库、湿地等区域。  相似文献   

9.
大桥乡位于云南省会泽县东北部,乡内有国家级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因水草丰茂,环境祥和,成了鹤的敌乡、鸟的天堂。每年的九月九至翌年的三月三均有1000余只国宝级珍禽黑颈鹤到此越冬,还有斑头雁、灰鹤、苍璐等20余种3万余只其他各种候鸟到这里栖息。  相似文献   

10.
拉市海灰鹤越冬后期的日活动行为时间分配及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月8日~3月25日, 在云南省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拉市海灰鹤越冬地,采用目标取样和扫描取样相结合的方法对灰鹤越冬后期活动行为及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拉市海灰鹤在其越冬后期的主要日活动行为为觅食、警戒和保养.按灰鹤的两种生活集群式来分,其中,家庭鹤各种日活动行为所占的时间比分别为,觅食占62 %,警戒占16 %,保养占16 %,其他占6 %;集群鹤,觅食占66 % ,警戒占16 %,保养占14 %,其他占4 %.依据日常观察及解剖死亡灰鹤的胃分析得出,灰鹤在拉市海越冬地喜好的植物性食物为:小麦的麦粒、豌豆种皮、蚕豆以及以上3种农作物的嫩根,偶尔也会找些动物性食物,如螺类和昆虫等.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黑颈鹤是我国特有珍贵鸟类,急需拯救的稀有濒危物种,世界上大约仅有数千只。在云南会泽越冬黑颈鹤已达760多只,还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灰鹤700多只,斑头雁4000多只,赤麻鸭3000多只,是云南省大型水禽最多的地区之一。加强会泽县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建设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基于此,针对其现状提出了保护区发展对策,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01年9月5日,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森林公安分局二警务区民警在石哈河地区退耕还林(草)项目区内巡查时,在楚鲁图片内发现200余只灰鹤,它们自由地在草丛中觅食嬉戏,使巡查的几名民警非常兴奋.  相似文献   

13.
【案情简介】农民吴某、杨某、董某和高某持猎枪结伙乘船顺河而下,沿途打鸟出售。G县林业局发现后.对其处以行政罚款处罚.并对他们进行保护鸟类的教育.但他们不听劝告,明知故犯,先后3次在河道附近一带非法猎杀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天鹅16只和灰鹤10只,严重破坏了珍禽资源。县公安局接  相似文献   

14.
鸟的奇趣     
灰鹤的葬礼:鹤是极富感情的禽类。生活在北美沼泽地的灰鹤群每次见到死亡的同类,便会久久地在尸体上空盘旋。接着“头领”带着鹤群飞下来默默地围绕着尸体转圈,悲伤地“瞻仰”死者的“遗容”。而西伯利亚的灰鹤却保持着另一种“葬礼风俗”:它们哀叫着,伫立在死者的跟前,突然“头领”发出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鹤类时空分布特征并更好地保护管理,于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采用样线统计法对保护区鹤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保护区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鹤类白鹤(Grus leucogeranus)、白头鹤(Grus monacha)和丹顶鹤(Grus japonensis)3种,Ⅱ级重点保护鹤类有白枕鹤(Grus vipio)、灰鹤(Grus grus)和蓑羽鹤(Anthropoides virgo)3种。春季,3月中旬开始陆续迁来保护区,按时间先后排序为蓑羽鹤、灰鹤、白鹤、白头鹤、丹顶鹤、白枕鹤。夏季,丹顶鹤、白枕鹤、灰鹤、蓑羽鹤在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繁殖,少量白鹤和白头鹤在保护区境内活动,但不繁殖。秋季,9月下旬开始陆续迁离,时间先后排序为蓑羽鹤、白枕鹤、白头鹤、白鹤、灰鹤、丹顶鹤。白鹤、白头鹤、丹顶鹤、白枕鹤、灰鹤主要分布在图牧吉泡子、三道泡子和龙王湖等湿地及周边草原和农田生境,而蓑羽鹤主要分布在靠山和马鞍山地区草原生境。  相似文献   

16.
世界的鹤类,现存的有15种,中国有记录的9种,是全世界拥有鹤种最多的国家。从现有的历史记载来看,中国也是爱鹤、养鹤、护鹤最早的一个国家。我国的9种鹤即灰鹤、白头鹤、丹顶鹤、白枕鹤、白鹤、黑颈鹤、蓑羽鹤、赤颈鹤和沙丘鹤,其中至少有6种鹤是繁殖鸟。在我区分布的有灰鹤、丹顶鹤、蓑羽鹤、白鹤、白枕鹤、白头鹤6种,其中蓑羽鹤、白枕鹤、灰鹤以及丹顶鹤在我区是繁殖鸟。蓑羽鹤在鹤类中个体最小,在我区的伊克昭  相似文献   

17.
李波  李连山  刘蕾 《吉林林业科技》2019,48(4):31-34,36
本文报导了2017年、2018年向海自然保护区灰鹤迁徙与觅食生境的选择情况,结果表明:灰鹤春季途经向海湿地停歇期较短,为3月上旬-4月中旬,主要在较浅的泡沼及低湿草甸上休息觅食;秋季途经向海湿地停歇期相对较长,为9月中旬-11月中旬,主要选择在草甸及农田中觅食,以农田为主。  相似文献   

18.
3月22日,35只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野生鸟类在秦皇岛七里海湿地重返蓝天。此次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组织放飞的这些鸟类包括丹顶鹤、金雕、黑鹳3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3只,灰鹤、秃鹫、大天鹅等7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32只,这是我国开展动物放飞活动以来,放飞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较多的一次。此次放飞活动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主办,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河北省林业局、秦皇岛市林业局共同协办。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马福、原林业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沈茂成以及有关部门领导在放飞现场…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三角洲灰鹤越冬分布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越冬灰鹤在黄河三角洲分布广泛,但以黄河口等边缘地带群体大、数量多,群体数量波动也大,在河漫滩上夜宿时常和豆雁混群而栖;内陆群体小,多呈4~6只家族性群体活动,保护好黄河三角洲的湿地生态环境,不仅对鹤类和其它越冬鸟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防止环境迅速变化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水鸟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为掌握辽宁越冬水鸟状况,以便更好地开展保护工作,2015年1月采用直接计数法对辽宁省33处湿地开展了水鸟资源调查,共发现水鸟34种,隶属6目9科,种群数量46 395只。其中种群数量较大的有绿头鸭(18 353只)、赤麻鸭(7739只)、斑嘴鸭(5212只);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丹顶鹤(37只)、东方白鹳(171只)、大鸨(5只)、遗鸥(1830只)、中华秋沙鸭(7只)、白尾海雕(18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灰鹤(295只)、疣鼻天鹅(2只)、大天鹅(8只)、小天鹅(2只)、鸳鸯(4只)。全省冬季水鸟主要分布在黄海、渤海沿海和鸭绿江、浑河、太子河。建议采取加强种群保护、栖息地保护、执法监管、宣传教育、资源监测和科学研究等措施有效保护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