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云南地方稻核心种质孕穗期耐冷性及其地理分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云南16个地州和5个稻作区为单位,对477份云南稻种核心种质进行了耐冷性鉴定及其地理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低温条件下花药长与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0.588[sup]**[/sup]),温室条件下两者关系不大(0.080)。(2)低温条件下不同稻作区云南稻种核心种质孕穗期耐冷性差异较大,滇西北高寒粳稻区的稻种核心种质孕穗期耐冷性最强,南部边缘水陆稻区最弱。而温室条件下基本未受到冷害,结实率接近或超过70%。因此,耐冷育种目标和品种因稻区而异。(3)低温条件下不同地州云南稻种核心种质孕穗期耐冷性差异十分明显,而温室条件下基本未受到冷害,结实率均大于65%。根据稻种核心种质的结实率降低率及其地州间的自然气候差异,可将16个地州划分为重冷害区、冷害区和轻冷害区。(4)不同稻作区或不同地州间云南稻种核心种质孕穗期耐冷性的差异,进一步揭示了由海拔和纬度差异引起的温度变化不仅是籼粳分化的主导因子,也是造成籼粳两个亚种六大生态群之间差异和云南稻种遗传多样性大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耐冷基因形成的关键因素,孕穗期耐冷性是云南地方稻种与地州或稻作区低温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以国家农作物种质库编目的云南稻种资源为基础,将已收集的6100余份云南稻种资源50多个性状近30万个数据规范整理后输入计算机建立了云南稻种资源原始数据库,并研制成云南稻种资源地理分布图集。  相似文献   

3.
云南稻核心种质矿质元素含量及其变种类型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在云南省新平县同时繁殖的653份云南稻种核心种质糙米中的P、K、Ca、Mg、Fe、Zn、Cu和Mn共8种矿质元素的含量,比较了云南稻种核心种质8种矿质元素含量与变种分类性状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高产多抗育种、多样性降低与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高产和多抗水稻品种的K、Ca、Mg、Mn含量明显增加,P、Fe、Zn、Cu含量则明显降低,这与水稻矿质营养的遗传和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云南稻种核心矿质元素含量存在地带性分布, P、Fe、Zn、Cu含量高低可能与多样性中心有一定联系。核心种质矿质元素高低及其多样性与籼粳关系不大,但在水陆、粘糯、光壳与否、米色、米味、软米与否之间差异明显。这些结果间接支持了“亚洲栽培稻种—籼粳亚种—生态群—生态变种群—品种类型”五级分类系统的生态变种群。  相似文献   

4.
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的要求,为了摸清海南岛稻种种质资源分布,2017—2021年,海南调查队开展了稻种种质资源的调查和收集工作。调查收集到普通水稻、香稻、黑米稻、糯稻、红米稻、山栏稻等6种稻种种质资源,共计109份。调查发现,海南稻种种质资源集中分布在白沙县、儋州、保亭、三亚市等中西部市县,相较于“第二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的种质资源,增加了位于琼中、五指山、琼海、昌江、东方、乐东、文昌、海口市琼山区、儋州、白沙等10个市县区的29份资源。本次行动抢救性收集了一批古老地方稻种品种、濒危资源,丰富了已有记录种分布区域。本研究对海南岛稻种地方品种资源有了系统认识,为深入研究海南稻种资源打下了基础,为下一步新品种选育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福建稻种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福建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情况,并对稻种资源中的福建地方稻种、台湾稻种、国际稻品种和漳浦野生稻进行鉴定评价,提出了稻种资源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优异稻种资源是推动水稻生产发展的保障。我国稻种资源丰富,如何有效保存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已成为农业工作者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从我国水稻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与利用方面进行了综述,探讨了稻种资源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7.
福建优异稻种资源王金英,江川,陈卫伟,邹雪玉(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福州350016)(福建省农科院生物中心)(长乐市农业局)福建稻作历史悠久,蕴有丰富的水稻品种资源。邓世纪30年代已开展稻种资源的调查和检定,共收集保存地方品种4025份,可惜文革期间...  相似文献   

8.
云南稻核心种质对土壤无效磷的活化特性及其生态差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土壤有效磷含量0.02 mg/kg 和80 mg/kg 条件下对云南5个稻作区和16个地州的548份云南地方稻核心种质和60份改良种进行了无效磷的活化特性及其生态差异研究。滇西北高寒粳稻区和滇东北高原粳稻区稻种无效磷活化能力较强;南部边缘水陆稻区和滇南单双季籼稻区稻种无效磷活化能力强且差异较大,并呈现多样性分布;滇中一季籼粳稻区则相对较弱。从行政区域看,文山、德宏、临沧、丽江和昭通稻种无效磷活化能力较强,西双版纳、怒江、楚雄、玉溪和曲靖次之,而滇中昆明、保山、红河、迪庆和大理最弱。云南地方稻的无效磷活化能力明显高于改良种。  相似文献   

9.
基于SSR标记的云南地方稻种群体内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20对SSR引物对原产于云南的16份地方稻种和2份选育品种进行单个品种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87.5%的地方品种群体内SSR多态性高于选育品种,而12.5%的地方品种群体内SSR标记多态性与选育品种相近。81.2%的地方稻种群体内的等位基因数(Na)和Nei基因遗传多样性指数(He)高于选育品种,而18.8%的地方品种群体内Na和He与选育品种相同或略小。水稻地方稻种群体内He的差异较大,其变异范围为0.0146~0.5117,其中,黄板所 1(1980年收集)、黄板所 2(2007年收集)、麻线谷 1(1980年收集)、麻线谷 2(2007年收集)的群体内遗传多样性较高,分别为0.2327、0.4214、0.5117和0.4489。87.5%地方品种的杂合度(Ho)明显高于选育品种;地方品种群体间遗传多样性差异很大,其中1/4的遗传差异来源于地方稻种群体内,差异极显著。RM333、RM257和RM180在供试云南地方稻种群体内的多态性、等位基因数、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百分率均较高,适用于云南地方稻种群体内遗传多样性检测。  相似文献   

10.
黄灯笼辣椒核心种质资源比较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心种质的构建为种质资源的研究和有效利用提供了便利条件。以146份黄灯笼辣椒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基于10个性状表型数据,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方法无偏地预测基因型值,利用马氏距离计算种质间的遗传距离,分别采用2种取样方法(随机取样法和优先取样法),2种聚类方法(离差平方和法和类平均法),按照30%的抽样比率构建黄灯笼辣椒核心种质库。采用均值、方差、极差和变异系数4个指标评价不同取样方法和聚类方法构建核心种质库的优劣。试验结果表明,优先取样法优于随机取样法,类平均法优于离差平方和法。基于马氏距离、优先取样法、类平均法获取的43份黄灯笼椒核心资源能够代表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是世界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分布中心之一。针对目前水稻种质资源严重流失的现状,选择云南省具有代表性的6个不同地区进行村寨调查。通过34项调查指标和4项水稻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回归分析,发现自留种的比例与水稻遗传多样性丰富度呈显著正相关,这为有效进行水稻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Genetic Diversity of Wild Rice Species in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enters for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cultivated rice worldwide.Wild rice is the ancestor of the cultivated rice.Many elite traits of wild rice have widened the genetic basis in cultivated rice.However,many populations of wild rice species have disappeared in the past few years.Therefore,the current status of wild rice resources should be updated and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wild rice species should be examined for further germplasm pre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Our investigation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natural wild rice populations declined sharply in Yunnan Province during the past few years due to various reasons.Fortunately,one population of Oryza rufipogon,three of O.officinalis and ten of O.granulata have been newly found in different ecological sites,which were confirmed by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 marker analysis in this study.ISSR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 of some important traits of nutritional values indicated that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currently existing wild rice resources in Yunnan is still rich.The demonstration of genetic diversity of wild rice by a combined use of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morphological traits,nutrition contents and ISSR markers would be helpful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these important wild rice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3.
从乡土牧草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角度出发,分析了云南省乡土牧草资源丰富性与多样性、分布特点及重要资源遥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重点乡土牧草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EST-SSRs的巴西橡胶树魏克汉种质核心种质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橡胶树魏克汉种质是目前橡胶树栽培品种的主要来源,主要来源于魏克汉培育46株母树繁殖的后代,亲缘关系较近.通过对289份资源EST-SSRs分析及基于EST-SSRs位点的多样性,结合种质资源来源和特殊农艺性状,构建包含27份种质的橡胶树魏克汉种质核心种质库,占原群体10%,主要来源于中国(16份)和巴西(6份).核心种质库与原群体相比,总等位基因数保持不变,遗传多样性指数、多态信息含量、杂合度等高于原群体,基因型数目和主要等位基因频率较原群体低,较好地代表了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同时,核心种质农艺较为丰富,包含了高产、速生、抗寒等种质.  相似文献   

15.
高产抗病杂交粳稻组合榆杂34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云南滇型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滇Ⅰ型不育系滇榆1号A与籼粳交偏粳型恢复系南34配组育成杂交粳稻新组合榆杂34,该组合中熟,株型紧凑,产量高,耐肥、耐寒,抗病性好,米质较优,2004年12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水稻育种学和水稻种质资源学的无缝对接,常规育种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的有效融合,本团队创建了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和材料体系。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体系包括水稻核心种质概念、理想基因系统与突破性大品种对应假说、理想模型(模式)构建、前景选择与背景选择统筹、基因集的生物学意义、核心种质基因型和表现型云数据、先进适用综合育种方法研究和核心种质杂种优势利用八个部分。在此基础上培育了黄华占、美香占和华占核心种质育种材料体系等三套育种材料体系,育成了当前我国籼稻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黄华占、我国连续三届获得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唯一籼稻品种美香占2号和我国配组组合最多的恢复系华占等一大批优良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水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黑龙江省主要水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更高效的选育水稻新品种,以139份水稻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通径分析等方法对影响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稻种质资源比较丰富,12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均≥11%,并且稳定性很好;分蘖株数、每穗粒数、有效穗数、剑叶宽度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谷粒形状与产量呈负相关关系;10个农艺性状可以归为4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68.759%。  相似文献   

18.
基于SSR标记对梧州六堡镇群体种和南渡镇野生大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并筛选出用于该种质资源鉴别的核心分子标记。研究结果如下:(1)17对SSR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扩增得到98个等位基因,每对SSR引物扩增的等位位点为3~8个,平均每个位点5.764 7个等位基因;(2)从17个SSR分子标记中筛选出8个核心标记组合即可区分每份种质资源;(3)六堡镇茶树种质资源的平均等位基因数(A)、基因型数、基因多样性(H)、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分别为4.647 1、7.000 0、0.675 4、0.628 3,高于南渡镇野生大茶树种质资源,与栽培种茶树群体接近;(4)聚类分析表明,六堡镇茶树群体部分种质资源单独聚为一类,部分与云南的大叶种茶树,少量与浙江、贵州地方栽培种聚为一类;而南渡镇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单独聚为一类,仅有2个六堡镇的种质材料散落其间。综上所述,梧州茶树种质资源丰富,遗传多样性较高,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该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采用蒙特卡洛模拟结合混合线性模型的方法,直接从基因型值和分子标记水平上研究了水稻核心种质的11个评价参数,排除了环境因素的干扰,对各个评价参数做出了准确的评价。研究表明,极差符合率(CR)可以作为评价核心种质代表性的首选参数。平均Simpson指数(MD)、平均Shannon Weaver多样性指数(MI)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MPIC)是评价核心种质代表性的重要参数。变异系数变化率(VR)可以作为评价核心种质变异程度的重要参考参数。多态位点百分率(p)可以作为判断核心种质取样规模的判定参数。均值差异百分率(MD)可作为判断核心种质是否具有代表性的判定参数。本研究筛选出的核心种质评价参数,适用于不同的种质资源群体,可以用作确定核心种质取样比例的判定依据,进而解决了确定核心种质合理取样比例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