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种丰富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受研究尺度的影响,总结大尺度空间上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及影响机制。各种出版物、腊叶标本和相关数据库是数据资料的主要来源 物种丰富度的估算方法包括插值法、稀疏法和外推法 中海拔物种最丰富的单峰曲线分布格局最普遍,其次是丰富度随海拔增加而单调下降的分布格局 物种特有率一般在树线附近达到最大值,但在科、属级水平上特有率在海拔梯度上有多种变化格局 面积、气候因子、中间地带效应和Rapoport海拔法则等是物种丰富度海拔格局的重要影响因素,且中间地带效应的影响最大,甚至是唯一与丰富度格局显著相关的因子 物种的系统发育、地质历史等因素在物种丰富度的海拔分布格局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还难以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种子植物区系地理划分,结合当地考察资料,探讨了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及不同分布区类型的垂直分布格局,并利用SPSS软件对物种丰富度和气候因子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宁夏贺兰山种子植物以温带区系成分为主,约占73.9%,植物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呈单峰分布,在2 000 m左右达到峰值,在高海拔地区(2 600 m以上)物种丰富度变化不明显。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种子植物和温带区系成分垂直分布格局主要受年均温和年潜在蒸散量影响,世界分布垂直分布格局受年均温、年潜在蒸散量、年降水量和最冷月均温影响,热带区系成分垂直分布格局受年均温、年潜在蒸散量、年降水量、最冷月均温和最冷季降水量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香格里拉县境内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进行系统调查,统计所建立的该区植物数据库,建立数字 DEM高程模型并结合物种海拔分布特征,分析香格里拉县种子植物垂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该区有野生种子植物163科876属3794种;科、属、种的丰富度和种的密度随海拔上升均呈现单峰格局,且丰富度和密度的海拔梯度格局基本保持一致;科和属的丰富度和物种密度最大值的位置偏向于低海拔区域(海拔1900~2200 m),种的最大值则出现在中海拔区域(海拔3100~3400 m);物种丰富度垂直分布格局的形成与海拔所反映的水、热状况以及物种分布的界限有关,并受到“中间膨胀效应”的影响;种子植物属中北温带成分,且是香格里拉县的主要区系类型,所占比例随海拔上升而增大,而热带属比例则下降,约在海拔1750 m 处出现区系平衡点。  相似文献   

4.
物种丰富度的海拔梯度格局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内容。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攀援植物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秦岭太白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其攀援植物种类丰富且海拔梯度变化明显,但有关攀援植物丰富度的海拔梯度格局鲜有研究。通过收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管理》和《秦岭植物志》记录数据,统计分析太白山攀援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并研究比较不同生活型和攀援方式攀援植物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的变化模式。结果表明:1)秦岭太白山包含攀援植物26科44属103种。其中,草质攀援植物共计15科23属44种,木质攀援植物共计17科25属49种;2)秦岭太白山攀援植物包括4种攀援方式:缠绕、卷须、蔓生和吸附。草质攀援植物种数,缠绕类>卷须类≥蔓生类;木质攀援植物种数,缠绕类>卷须类>吸附类>蔓生类;3)在科、属、种3个水平上,总攀援植物、草质攀援植物和木质攀援植物都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出明显的单峰分格局,且最大值都出现在1 200~1 400 m的海拔梯度。本研究结论对于深入理解秦岭太白山攀援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以及开展该类群植物的保护利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哈巴雪山东坡矿场路植物群落在遭受破坏后,植物群落沿海拔的演替规律及种群的更新能力。[方法]以哈巴雪山东坡矿场路沿海拔梯度设置23个样方,分析哈巴雪山东坡矿场路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垂直分布格局。[结果]23个样地中,乔木27种,灌木65种,草本196种。物种丰富度呈明显的单峰分布格局,峰值最大出现在中海拔群落,乔木层和草本层植物的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先升高后降低,而灌木层植物的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上升呈明显下降的格局。α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与物种丰富度相似,β多样性基本也符合单峰格局,但是受矿厂区干扰峰值波动起伏较大。[结论]海拔梯度、人为干扰、小地形破坏对群落物种多样性都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秦岭山地秦岭箭竹(Fargesia qinlingensis)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影响因子,为进一步了解秦岭箭竹的生长发育和揭示该群落的更新演替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样方法设立18块10m×10m的样地,其中依据坡向(阴坡、阳坡)设置6块,依据海拔(1470,1874,2270,2643m)设置12块,并计算每块样地的物种重要值、丰富度、优势度、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分析不同坡向和海拔秦岭箭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分别选取灌木层和草本层重要值较大的8种植物,利用Levins公式计算并分析其生态位宽度。【结果】秦岭箭竹群落中共有79种植物,其中灌木层23种,占总物种数的29.1%,秦岭箭竹重要值为57.95%,远大于其他物种,是该群落的建群种;草本层有56种,占70.9%,其中披针叶苔草(Carex lanceolata)重要值为15.05%,是草本层的主要优势种;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大于灌木层,说明灌木层物种对草本层物种无明显的抑制作用。灌木层与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均表现为阴坡大于阳坡。随着海拔的升高,物种多样性均呈现减小趋势。群落内重要值较大物种的生态位宽度较大,分布在0.68~0.95,秦岭箭竹在群落中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为0.95;凤毛菊(Saussurea japonica)在草本层中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为0.86。【结论】秦岭箭竹群落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优于灌木层;阴坡有利于群落内物种的生长发育和更新演替;海拔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有影响,且对灌木层的影响大于草本层。群落内各种植物的生长状况和环境因子都是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采用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山西石膏山不同类型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其与海拔梯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旨在揭示该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在海拔梯度上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在群落的垂直结构上物种丰富度指数大小顺序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2)不同群落类型的物种丰富度指数的大小顺序为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灌丛灌草丛,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大小顺序则与其相反;3)随海拔升高物种丰富度先升高后又降低,多样性与均匀度先下降后上升。群落物种的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随海拔高度的曲线拟和程度的显著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海拔梯度的关系是植物生态学的研究热点。通过对甘肃莲花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群落样地调查,计算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析森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海拔的之间的相关性,以此来探讨山地植物群落的变化对海拔梯度的响应,为山地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提供物种多样性分析的依据。通过分析得出,甘肃莲花山植物群落乔木层的丰富度指数较小,而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较大,乔木层和草本层的均匀度指数在群落间变异幅度较大,而灌木层变异较小。在中海拔地区白桦、红桦和糙皮桦群落的针阔叶混交林中乔木层的丰富度指数、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大于其他海拔地区。在低海拔地区乔木层、灌木层的群落物种多样性较高,而草本层的群落物种多样性较低。  相似文献   

9.
秦岭酉水河天然针叶林物种多样性的垂直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群落样地的物种重要值矩阵信息,运用双向聚类法对秦岭酉水河流域的主要天然针叶林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并采用物种丰富度、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等指数,进一步研究了该地区天然针叶林植物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酉水河流域14个天然针叶林样地被划分为6个群系类型;随着海拔的升高,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分布格局;6种天然针叶林群系类型的丰富度指数和α-多样性指数表现为铁杉林>华山松林>油松林>太白红杉林>巴山冷杉林>巴山冷杉+红桦林;β-多样性(Cody指数)随海拔的升高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气候和生境异质性对华北地区植物生活型分布格局的影响。[方法]根据Raunkiaer生活型分类系统对华北地区30个自然保护区的植物物种丰富度进行统计,分析华北地区不同生活型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并采用SPSS软件对物种丰富度和环境因子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华北地区生活型谱以高位芽植物为主(46.04%),其次是隐芽植物(41.40%)和地面芽植物(32.86%),地上芽植物和1年生植物比较贫乏。回归分析表明华北地区植物物种丰富度主要受生境异质性和气候因子的共同影响:高位芽植物物种丰富度与海拔高差和最冷月均温相关,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以及隐芽植物物种丰富度均只与海拔高差相关,1年生植物物种丰富度与各因子的相关性都较小。[结论]海拔高差是华北地区不同生活型植物物种丰富度的主要影响因子,即生境异质性是影响华北地区植物生活型物种丰富度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滇西北兰科植物海拔分布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实际调查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确定滇西北兰科植物409种,其分布的海拔范围为650~4700m;并按400m划分海拔段,共9个梯度,分析其垂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滇西北兰科植物的垂直分布格局呈“中间膨胀型”或“单峰型”,随着海拔升高,各海拔段兰科植物的数量依次为92、167、194、223、192、159、129、58、32种,其中1051—3000m海拔范围的物种多样性较高;相邻海拔段兰科植物种类相似性系数较高,海拔段相隔越远,相似性系数越小;生活型以地生兰为主,1051~1450m海拔段附生兰种类较为丰富,1851~3450m海拔段地生兰种类较为丰富,各海拔段腐生兰种类较少;1851—2250m海拔段区系成分最多,物种数为223种,占该区域兰科植物总数的54.52%;该区域的区系平衡点在海拔2115m左右,生活型平衡点在海拔2050m左右。  相似文献   

12.
董晓东  冯建孟  李继红  王浩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646+9649-9646,9649
以大尺度的物种分布信息为基础,探讨了云南地区棕榈科植物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云南地区的棕榈科植物大多数为狭域分布物种;在海拔梯度上,从低海拔到高海拔,棕榈科植物多样性呈递减趋势;在纬度梯度上,从南到北,该科植物多样性亦呈逐渐递减的分布格局。棕榈科植物的多样性分布格局与该科植物起源于热带地区以及由此决定的生态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在广东石坑崆对植物生活型谱的垂直分布进行了研究.从海拔300~1 900 m,每升高100 m设置一条水平样带,共调查了17条样带,样地面积20 400 m2.运用相关分析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研究森林植物生活型谱的垂直变化模式.结果表明:(1)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常绿植物、高位芽植物以及地面芽植物皆表现出随海拔的增加物种数逐渐减少的趋势(P<0.05);(2)高位芽植物在各样带均占绝对优势(75%以上).海拔300~1 700 m,中高位芽植物稍优于小高位芽植物、矮高位芽植物和藤本高位芽植物;(3)除趋势对应分析显示地上芽植物和藤本高位芽植物沿海拔梯度分布的差异较大.研究植物生活型谱海拔梯度格局有助于揭示森林群落的环境梯度变化规律,为保护垂直带上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福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种类组成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次对福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物种种类组成进行区域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研究 ,结果表明 :① 6个区域和 6个海拔梯度群落的植物类型中 ,物种数基本上是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②各区域群落植物存在不同比例的共有种、偏宜种和特征种 ,群落各层次结构的物种及其数量差异很大 ,群落与群落之间的物种相似性存在一定规律性 ;③各海拔梯度由于生态因子的差异 ,物种在海拔梯度和层次结构上的分布产生明显差异 ,群落之间物种相似性随海拔上升而减少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戴云山南坡10个海拔梯度的样地调查,分析了戴云山南坡植物群落生活型的海拔梯度格局。结果表明,戴云山南坡植物群落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占85.56%,不同生活型比例大小顺序为高位芽植物>地下芽植物>地上芽植物>1年生植物>地面芽植物,生活型分布状况表明戴云山南坡地带植被以森林植被占优势。生活型的海拔梯度格局:高位芽生活型物种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后降,地下芽植物和地上芽植物生活型随海拔的变化趋势呈双峰型,1年生植物随海拔的升高从减少到增加的变化趋势,地面芽生活型物种在整个海拔梯度内呈非连续分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大坂山不同海拔高寒植被的物种多样性。[方法]对祁连山山脉东段大坂山高、中、低(3 025、3 405、3 813 m)3个不同海拔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并比较分析了3个不同海拔高度植被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结果]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其植物丰富度逐渐减小;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在中海拔相对较低;群落相似性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群落的β多样性具有明显的变化。[结论]海拔梯度造成的环境因子的变化以及人类干扰是造成不同海拔高度物种分布格局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大坂山不同海拔高寒植被物种多样性研究(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坂山不同海拔地区高寒植被的物种多样性。[方法]对祁连山山脉东段大坂山高、中、低(3025、3405、3813m)3个不同海拔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并比较分析了3个不同海拔高度植被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结果]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其植物丰富度逐渐减小;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在中海拔相对较低;群落相似性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群落的β多样性具有明显的变化。[结论]海拔梯度造成的环境因子的变化以及人类干扰是造成不同海拔高度物种分布格局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物种多样性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而物种丰富度的海拔分布格局是物种多样性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天然植被为研究对象,探讨塞罕坝地区植物的物种组成以及物种丰富度的海拔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在研究区调查的184块样地中,共有维管植物53科、197属、365种,分别占该地区总数的65.4%、63.1%和59.1%。其中乔木8科、12属、16种;灌木11科、23属、43种;藤本1科、1属、2种;草本41科、108属、304种。该区优势科、属明显,优势科主要有菊科、禾本科、蔷薇科、豆科、唇形科。大部分的科内,属、种缺少,区域单属科以及单种科比例高,体现出该区地理环境复杂的特点。(2)物种丰富度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随着海拔的升高,科、属、种以及乔木的变化不显著;灌木丰富度随海拔的变化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格局,即中度海拔物种丰富度最高。草本层丰富度总体趋势是随海拔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平潭周边海岛植物丰富度及相似度与岛屿空间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平潭周边16座岛屿设置样方进行植被调查,统计了各岛屿植物物种丰富度及岛屿间的植物物种相似度,并利用典型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海岛植物物种丰富度及相似度与岛屿空间特征的关系。[结果]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海岛面积、岸线长度、海岛海拔与乔木、蕨类植物和1、2年生草本丰富度正相关;周长面积比与藤本植物丰富度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周长比、与海坛岛(平潭主岛)距离比与相似度正相关;海岛面积比、海岛类型与海岛植物物种相似度负相关。[结论]平潭周边海岛中面积越大、岸线长度越长、海拔越高的岛屿,其乔木、蕨类植物和1、2年生草本植物丰富度越高;周长面积比与植物物种丰富度成反比,周长面积比越大的岛屿其藤本植物丰富度越低;岛屿与海坛岛的距离、岛屿岸线长度越相近,海岛开发程度越强,其植物物种相似度越高。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揭示城市化背景下沿城郊梯度植物种类组成、多样性和分布格局的差异,以福州市为例,分别选取了市区、近郊区和远郊区各3个区域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植被调查。结果显示:(1)共记录61科110属139种植物。共9个优势科,主要是百合科(Lili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和豆科(Leguminosae)等;市区公园优势种不明显,近郊和远郊公园以造林种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e)和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 var.sinensis)为主。(2)物种丰富度、生态优势度和物种多样性在水平空间尺度上均表现为市区公园近郊公园远郊公园,在垂直分布上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结果表明,在人为引进外来物种和土地利用类型改变等城市化因素影响下,亚热带城市公园木本植物多样性沿城郊梯度呈现出由市区向远郊区线性递减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