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发展极快,1980年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还只有1783万hm’,到1998年达到156.67万hm’。1976~1980年的5年间,全省水稻平均单产只有2980.5kg/hm’,到1991~1995年的5年间全省水稻平均单产达到5250kg/hm‘,提高76.6%,年递增3.88%。全省稻米生产的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水稻科技进步,其中新品种的应用起了很大的作用。(-)黑龙江省水稻新品种应用现状黑龙江省1949~1996年间育成经审定推广并有一定种植面积的水稻品种有119个。这些品种对黑龙江省特定的寒冷地生态环境均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生产…  相似文献   

2.
发展绿色水稻产业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泽 《北方水稻》2013,(5):75-77
绿色水稻生产是水稻生产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黑龙江省发展绿色水稻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通过分析绿色水稻特点、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黑龙江省绿色水稻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水稻生产发展及品种推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龙江省是我国水稻主产区,其水稻生产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特色,并通过分析黑龙江省1980~2009年水稻生产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了黑龙江省水稻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针对黑龙江省勃利县的自然资源优势,提出依托科技,优化水稻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大优质米水稻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力度、依靠品牌战略,推动优质米水稻产业化生产,发展订单农业,走产、加、销一体化之路等寒地优质米水稻产业化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5.
浅析黑龙江省水稻生产限制因素及高产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阐述了制约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实现黑龙江省水稻高产的产要途径,为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千亿斤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黑龙江省勃利县的自然资源优势,提出依托科技,优化水稻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大优质米水稻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力度、依靠品牌战略,推动优质米水稻产业化生产,发展订单农业,走产、加、销一体化之路等寒地优质米水稻产业化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7.
五常市位于黑龙江省南部,是农业部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提升行动试点项目最北部的一个实施点,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极有利于发展水稻生产。近年水稻面积发展到10.7万hm^2,单产达到7500kg/hm^2,比全省平均产量高出15%以上,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水稻种植大县。五常市稻区的技术对黑龙江省170万hm^2水田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2004年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提升行动试点在82hm^2的面积上开展高产科技攻关,实现平均单产8734.5kg/hm^2,出现了9000kg/hm^2的典型。本文还对五常市水稻生产现状进行了总结,并论述了今后发展水稻生产的前景及实现再高产的相关途径。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友谊农场地处本省东北部地区,现有耕地87万hm2,1985年引进旱育稀植技术和井水种稻经验开始大力发展水稻,至1998年面积达到3.7万hm’。按照农场水资源和耕地利用状况,水田面积已发展到极限,今后工作重点建设高新技术示范区,使水稻生产朝着标准化,高水平方向发展。所谓水稻高新技术示范区,即是水稻生产基本建设高标准和应用高产新技术措施综合组装的区域,是水稻生产全面发展“两高一优”的示范田。1998年友谊农场开展试验建设了10个水稻高新技术示范区,取得了成功经验。水稻高新技术示范区基本模式是:三旱育秧田规范化秧…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2000年大豆生产发展目标与潜力王碧君,张竞(黑龙江省大豆专家顾问组.哈尔滨15001)我省是国家最大的大豆生产和出口基地。大豆生产发展规模、速度与产品质量,不仅关系到我省2000年粮食总产再增75亿公斤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且直接影响养殖业、食...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是我国种植小豆最适宜的区域之一.目前黑龙江省可利用于生产的小豆品种较少.为了拓宽小豆种质资源和为生产提供优良新品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选育了适宜春播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小豆新品种龙小豆3号。  相似文献   

11.
试论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与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黑龙江省水稻面积的扩大,用水量增加,浪费现象严重,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本文从黑龙江省水资源概况、水稻发展及水稻用水现状出发,分析了黑龙江省水稻用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强化农民节水意识,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挖掘田间节水潜力,稳步控制区域水稻种植面积"等保证黑龙江省水稻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寒地稻作区绝大部分分布在黑龙江省,该区域较易发生低温冷害,严重影响水稻生产的稳定和发展。概述了水稻从播种至秧苗期、分蘖期、孕穗期、抽穗开花期、灌浆期到收获期等各个生长阶段对冷害的防御,并提出了选用耐冷害性强的水稻品种、培育壮秧、多种方式提高水温地温、增施磷肥、控制氮肥施用量等措施,以指导帮助水稻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绿色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黑龙江省绿色水稻生产现状,指出黑龙江省目前存在的农业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绿色食品水稻生产规模小而分散、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混乱、绿色优质水稻难优价等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了黑龙江省绿色水稻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黑龙江省绿色水稻生产现状,指出黑龙江省目前存在的农业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绿色食品水稻生产规模小而分散、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混乱、绿色优质水稻难优价等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了黑龙江省绿色水稻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水稻稳产高产基本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丽敏 《中国稻米》2007,(1):68-69,73
针对黑龙江省近几年水稻生产灾害发生频繁、发生范围广,致使稻谷产量及品质都发生丁大幅度下降的这一现象,研究分析了黑龙江省稻作发展的现状及影响稻谷产量、品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黑龙江省水稻稳产、高产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6.
宝清县原属黑龙江第三积温带区域,应用第三积温带水稻品种。随着气候变暖,黑龙江省宝清县县域活动积温增加,调整相适应的水稻种植结构,更合理的利用当地热量资源,是保障水稻高产稳产以及优质生产的重要措施。本文分析了宝清县近40年的有效积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变化规律,并试验种植第二积温带应用品种。结果表明,宝清县可以应用第二积温带12片叶水稻品种,有利于优化水稻种植结构,促进水稻高产、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17.
范铁丰 《北方水稻》2012,42(2):76-80
通过总结目前国外发达国家水稻生产的现状,指出我国水稻生产今后的发展方向。并结合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现状,分析了国内外市场对粳稻的需求和黑龙江粳稻生产的优势,阐明了黑龙江水稻生产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由此证明黑龙江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低温冷害对黑龙江水稻生产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黑龙江省属寒地稻作区,低温冷害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多发性和严重性,一直是影响黑龙江省水稻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2002年和2003年的低温冷害给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低温冷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入手,探讨水稻生产上对低温冷害的防御对策,以减轻冷害的危害程度,促进黑龙江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存启 《中国稻米》2008,14(1):52-54
水稻叶龄诊断技术是在水稻“器官同伸理论”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是按叶龄诊断、预测、调控的栽培技术体系。本研究是从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实际出发,利用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对绥粳4号做了叶龄诊断技术施肥法和常规施肥法的不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叶龄诊断法比常规施肥法增产14%;在栽培密度为3.33丛/m^2时,叶龄诊断法产量最高,达到9714.9kg/hm^2。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其粮食生产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相关政策 ,对于解决黑龙江省粮食生产问题及促进国内粮食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项研究针对黑龙江省的粮食相关政策 ,分析了水稻的生产与市场 ,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一、水稻种植面积与粮食政策的变革1.缓慢增长期 (1979~1983年 )计划经济时期 ,黑龙江省粮食政策平稳 ,统购统销 ,水稻种植面积缓慢增长。1979年水稻种植面积20.6万hm2,总产3489.5万t。到了1983年 ,水稻面积才增加到24.5万hm2,总产3727.6万t。4年间水稻面积增长18.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