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湖南省近年选育了一大批高档优质常规籼稻,为了更好地规范这些品种在试验区域的示范与推广,笔者征集了湘晚籼17号、玉针香、创香5号等15个品种(系),以湘晚籼13号为对照,在湖南长沙作晚稻种植,进行高档优质常规晚籼稻品种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农香18、湘晚籼17号、天龙香103优质与高产结合较好,农艺综合性状较好,可在试验区进行大面积推广;创香5号、玉柱香在推广中应适当提早播种;农香21、农香99应加快参加试验,审定后再在试验区大面积推广;湘晚籼12号、玉针香可作为特种优质籼稻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创香5号是从巴西IAPAR-9//(明恢63/湘晚籼13号)后代中定向选育的一季晚籼优质香稻新品种,在湖南省第七次优质稻评选中被评为二等优质稻品种,具有米质优良,丰产稳产,中抗白叶枯病与稻曲病,耐高温、低温能力强等特点,2011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  相似文献   

3.
湘晚籼12号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中熟优质常规晚籼水稻品种。笔者结合几年生产栽培实践,分析了该品种作连作晚稻盘育抛秧栽培的生育性状变化,总结了湘晚籼12号采取盘育秧栽培提质降镉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1992年1月20日,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在长沙又审(认)定了一批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合格的品种有:水稻品种(组合)共计8个,其中旱稻3个:中86-44,湘旱籼12号,威优438;中稻1个:湘中籼3号;晚稻4个:湘晚籼3号,湘晚籼4号,汕优36辐,湘粳1号;玉米品种1个:湘玉5号;甜玉米品种1个:湘甜玉1号;大豆品种1个:湘春豆  相似文献   

5.
湘晚籼 13号 (原名农香 98) ,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用湘晚籼 5号作母本 ,湘晚籼 6号作父本杂交 ,经 4年 6代选育 ,于 1997年定型的一个米质优、丰产性好、且有香味的晚籼新品系。1999,2 0 0 0年参加湖南省区试 ,2 0 0 1年 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在湖南省第四次优质稻评比中被评为二等优质稻品种。该品种现被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列为该公司开发、生产高档优质米的主要原粮品种之一。1 产量表现1.1 品比、区试结果1997年参加湖南省水稻所新品系比较试验 ,折合产量 72 82 .5 kg/ hm2 比对照湘晚籼 1号增产 8.5 %…  相似文献   

6.
香型优质稻品种湘晚籼17号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以湘晚籼10号为母本、三合占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熟晚籼品种,具有高产、广适、优质等特点。2008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湘晚籼3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吴南钦,黄华康(宁德市种子公司)(宁德市地区种子公司)湘晚籼3号系湖南省岳阳地区农科所选育的中晚籼优良品种。1992年引进宁德地区进行多点试种、试验,普遍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一般亩产440kg左右,高的...  相似文献   

8.
优质香稻湘晚籼13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湖南省的水稻品质育种进展迅速 ,特别是晚籼品质育种进展尤为显著 ,已先后育成了系列中高档优质稻品种 (组合 )并大面积应用于生产 ,使湖南省的稻米品质得到了不断改良。我们以“泰国香米”的品质为目标 ,育成了丰产性较好、米质更优且有香味的晚籼新品种湘晚籼13号 (原名农香98)。这也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继香稻湘晚籼5号、湘晚籼10号之后 ,育成的又一个综合性状更为全面的优质香稻品种。该品种于2001年通过了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并在湖南省第四次优质稻评选中被评为二等优质稻品种。一、主要特征特性1.产…  相似文献   

9.
1995年4月,湖南省对近年来本省选育和外省引进的米质较好、产量达一定水平的水稻品种进行了第三届优质稻品种评选。评出二等优质稻品种2个,三等优质稻品种5个。二等优质稻品种是:湘晚籼5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选育)、益晚籼4号(湖南省益阳市农科所选育),三等优质稻品种是:中优早81(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  相似文献   

10.
湘晚籼13号原种生产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晚籼13号是湖南省水稻所选育的优质晚籼稻品种,由于香气浓、米质好、产量高、加工性能好等优势,受到消费者、加工企业和农民的青睐.该品种作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30 d左右,是当前湖南高档优质稻的主栽品种.2004年在长沙县干杉乡斗塘村进行了6hm2原种生产,平均每公顷产量达6600kg,高产丘每公顷8100kg.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新香优77     
新香优77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新选育的不育系新香A与恢复系明恢77配组而成的中熟晚籼组合。它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香味,分蘖力强,抗性好等特点。1产量表现1994年参加湖南曾多点品比,5个试点平均亩产457.7kg,比同熟期对照组合威优64增产5.49%(显著)。同时该组合参加1994年省商品优质稻(晚稻)新组合(品系)联合鉴定,6个试点平均亩产392.26kg,比同熟期对照品种湘晚籼5号增产2.9%,亩产和日产均居首位。2主要特征特性新香优77全生育期116天,株高100cm,分蘖力强,亩有…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2019,(2):20-24
2017年湖南省水稻区域试验包括湖南省统一试验、湘种联合体试验与潇湘联合体试验,其中湖南省统一试验由湖南省农作物良种引进示范中心主持,湘种联合体试验与潇湘联合体试验由湖南省种子协会主持。对试验中所有参试品种均进行了稻米品质检测,并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14个参试品种中,无品种米质达到部颁优质一级,达到二级的共有13个,达三级的共有52个,优质稻品种数合计65个,占比15.7%,其中优质双季晚稻品种数为53个,是参试品种中优质稻品种的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13.
于2012年选取潜育化典型田块为试验田,研究了部分适合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的早晚稻的耐潜性。结果表明,耐潜型的早稻品种为湘早籼45和金优458,敏感型的早稻品种为中嘉早17和湘早籼3号;耐潜型的晚稻品种为湘晚籼13,敏感型的晚稻品种为黄华占和天优华占。通过翻耕及垄畦栽培的方式可提高潜育化稻田水稻品种的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进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不同水稻品种(组合)在相同栽培技术条件下碳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差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早稻株两优99、湘早籼29、湘丰早119、湘早143、金优402、湘早籼24,晚稻威优644、金优207、培两优210、汕优46、新香优80、湘晚籼10号其叶片净光合速率、功能叶和籽粒中蔗糖磷酸化酶(SDPS)与ADPG焦磷酸化酶(ADPG-ppase)等碳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实际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早稻湘早籼29、湘早143和金优402,晚稻金优207和汕优46其净光合速率较高;早稻湘早籼29、金优402、湘早143和晚稻金优207、湘晚籼10号、培两优210、新香优80其功能叶和籽粒中sPS活性较强;早稻湘早籼29、湘早143、湘早籼24和晚稻金优207、新香优80其功能叶和籽粒中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较强.考种计产结果也表明,早稻湘早籼29、湘早143、湘早籼24和晚稻金优207、培两优210、新香优80具有大穗型、高结实率和粒大的特点,因而产量较高,适宜作高产水稻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段传嘉 《作物研究》1991,5(2):45-45
“七五”期间,湖南“常规水稻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选育”取得重大进展。五年间共育成水稻新品种27个,其中早籼14个,他们是:湘早籼4号、湘早籼5号、湘早籼7号、HA79137-4、卡青90、早香17、衡早籼2号、衡早籼3号、郴早籼7号、岳早籼3号、邵早籼1号、娄早籼1号、娄早糯1号、益早香1号;中籼2个:湘中籼2号、湘州号;晚籼8个;湘晚籼1号、余红1号、84-177、衡晚籼1号、岳晚籼2号、益晚籼1号、娄晚籼1号、212;晚粳3个:桂武糯、益晚粳1号、娄玉稻。这些新品种,“七五”期间累计推广1944万亩,增产稻谷4.5亿kg,创经济效益3亿多元。另外,还培育出了一批有苗头的后备品种。  相似文献   

16.
安徽评出市场畅销优质米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2月17日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和安徽省粮食局评选出20个市场畅销的优质米品种组合和19个有开发潜力优质稻米品种。市场畅销优质米品种 ,早稻有 :早籼14、早籼65、香两优68 ;中稻有 :协优92、中籼92011、扬稻6号、两优培九、皖稻77、协优9019、绿稻24、西光、III优98、豫粳6号、天协1号 ;晚稻有 :2301S/288、培两优288、晚粳97、皖稻62、武香粳9号、70优9号。有开发潜力的优质米品种有 :金奉8号、淮两优3号、南京16、浪强二号、新香优80、珍珠香、南韩多产稻、中国香米、川香优2号、茉莉香、千里香、湘晚籼5号、丰优162、赣晚籼30、武…  相似文献   

17.
2004年选用优质晚籼稻品种湘晚籼13号进行了大苗湿润育秧、软盘抛秧、旱育抛秧与大苗抛秧等4种育秧方式对其繁育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大苗抛秧育秧可提高繁育品种的有效穗数、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与结实率等产量性状指标,从而可提高其种子繁育产量,同时还可提早成熟期,防止晚稻寒露风危害.  相似文献   

18.
原产湖南的湘晚籼5号、湘晚籼6号引种天津后可正常成熟,产量基本达到该品种在原产地的产量水平,稻米品质有所提高。湘晚籼6号综合表现优于湘晚籼5号。对引种的商业意义和栽培要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以籽粒Cd积累能力不同的3个晚稻品种(天优华占、星2号和湘晚籼13号)为材料,分别在pH差异明显(4.86和6.75)但土壤总Cd含量相当(0.3812和0.3878 mg/kg)的两块稻田上开展大田试验,研究晚稻产量构成与稻穗镉累积分配对土壤pH的响应及其品种间差异。结果表明:(1)在酸化稻田上,3个品种产量与有效穗数均显著下降,但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与收获指数的变化在品种间表现不尽相同。(2)稻穗与籽粒各部分Cd含量分别表现枝梗空粒实粒、糙米精米谷壳的趋势。(3)品种间稻穗和籽粒各部分Cd含量与累积量差异明显,表现天优华占星2号湘晚籼13号趋势;稻穗和籽粒各部分Cd含量与稻穗各部分Cd累积量在酸化稻田上均显著提高,但品种间提高幅度差异明显,表现湘晚籼13号星2号天优华占趋势。可见土壤酸化显著提高水稻稻穗和籽粒Cd含量与累积量,但水稻品种间稻穗和籽粒Cd含量与累积量及其对土壤酸化的响应差异明显,这为选择适宜品种实现轻度镉污染稻田的水稻安全生产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0.
优质高产抗虫杂交棉——湘杂棉20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杂棉20号(原参试编号为湘CH24—13)是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培育的抗枯萎病、耐黄萎病、优质高产杂交棉,在2006、2007和2008年湖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示范中表现突出。2009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湘审棉2009013号)。2007年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农基安证字(2007)第233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