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宜优99的产量(y)及其产量构成因素(x)的分析表明:产量(y)与每公顷的有效穗数(x1)和每穗总粒数(x2)及千粒重(x4)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实率(x3)呈显著正相关;各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p)和贡献率(rp)由大到小均依次为每公顷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产量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21 097.8+43.95x1+62.4x2+113.1x3+335.1x4。提出了以提高每公顷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为重点的该组合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利用通径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小麦的主要性状与产量进行了分析。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对产量贡献率大小依次为:有效穗数〉穗粒数〉株高〉小穗数〉穗长〉千粒重。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表明,小麦各性状的重要性排序为: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高〉穗长〉小穗数。试验通径分析中得到的贡献率大小及次序与灰色关联分析得到的关联度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影响高产品种五谷1790产量的主要性状因素。[方法]以杂交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高产品种五谷1790为材料,运用限制因子学说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株高、穗位高、有效穗、穗粒数和千粒重等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确定影响产量的主要性状限制因子。[结果]五谷1790主要性状与产量关联度的大小依次为穗粒数〉有效穗数〉穗位高〉株高〉千粒重,穗粒数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结论]该试验为玉米品种五谷1790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紫苏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构成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紫苏理想株型,系统分析了紫苏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关性。在贵阳和开阳2个试验点种植209份来源于主要生态区域的紫苏材料,采集主要农艺学性状指标,分析各性状值与单株产量间的相关性,确定单株穗数(X4)、主穗果数(X6)、千粒重(X7)为紫苏产量构成的3个主要因素,两个试验点的回归方程为:Y贵=-5.972 8+0.025 0X4+0.194 0X6+2.647 8X7,Y开=-11.453 1+0.019 4X4+0.212 9X6+4.557X7,回归方程均达极显著水平。依据各性状与单株产量间的回归关系求极值,得出其理想株型:贵阳点理想单株产量约为29.25~30.21g,理论产量约为2 475kg/hm2;开阳点理想单株产量约为24.81~25.17g,理论产量约为2 040kg/hm~2。  相似文献   

5.
对构成杂交水稻产量的相关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构成产量性状的相关因素中,灰关联系数结实率〉播始历期〉千粒重〉株高〉穗长〉有效穗〉穗均粒数,表明结实率、生育期和千粒重三者对产量影响较大。试验结果以期为高产杂交稻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玉米产量与其它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玉米变量与其它农艺性状关系的密切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9个性状的关联顺序依次为生育期〉千粒重〉穗长〉穗行数〉穗粒高〉出籽率〉株高〉行粒数〉秃尖。与产量关系密切的性状是生育期、千粒重、穗长、穗行数、穗位高和出籽率。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玉米杂交种产量与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方法,对玉米杂交种产量与其相关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杂交种产量与其相关性状关联度大小顺序为:出籽率〉生育期〉千粒重〉秃尖〉穗位〉行数〉粒数〉穗长〉株高,与产量密切相关的性状提出籽率,生育期,千粒重等。  相似文献   

8.
应用简单相关,多元线性回归,通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7个大麦品种和该7个品种的21个杂交后代的10个农艺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数农艺性状之间存在着相关,与单株产量关系密切的性状有穗粒数,百粒重,单株干草重,穗数/株,其直接贡献大小顺序为:穗粒数〉百粒重,穗粒数〉单株干草重〉穗数/株。  相似文献   

9.
运用灰色关联度研究不同玉米选系及其杂交组合的农艺性状和单株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T0102、T0135和T0139的行粒数对单株产量影响较大;T0107和T0121的穗粗对单株产量影响较大;T0127的穗长对单株产量影响较大。不同杂交组合综合研究表明,各个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顺序是:穗粗:行粒数〉穗长〉出子率〉百粒重。  相似文献   

10.
寒地水稻产量及构成要素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影响水稻产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度、相关性及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构成四要素对产量的贡献依次为穗粒数>穗数/㎡>千粒重>结实率;穗粒数与实际产量之间有正相关性,其它与产量呈较弱的负相关性;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多元逐步回归模型为■:=283.6605+0.4863X1+2.6405X2+0.6511X3+1.4269X4,回归方程中穗粒数偏回归系数最大。因此,在制定水稻高产栽培措施时,应在稳定平方米穗数的基础上,提高穗粒数,是获得高产主要途径之一。栽培上采取的措施是倒4叶后半叶酌情施N肥和倒2叶采用间歇灌溉。  相似文献   

11.
辛文利 《麦类作物》1998,18(1):11-12,22
对三种生态型36个春小麦品种(系)在稀植与密植间产量性状的对应变化及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性状的对应变化中以每穗小麦穗数和千粒重相对稳定,各种生态型品种性状变化强弱顺序为;抗旱型〉水肥型,旱肥型,稀植产量性状中每穗粒数,千粒重和小穗数对密植群体产量至关重要,喜肥类型品种(水肥型和旱肥型)稀植选种时主要产量目标性状为千粒重和穗粒数,且穗粒数的增加以小穗数增多的途径更为有效,抗旱型品种则要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籼型中晚杂交稻若干性状的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每穗实粒数〉结实率〉穗长,各参试组合产量及各农艺性状均较好的有:汕优223、特优127、特优737。  相似文献   

13.
对42个黑龙江水稻主栽品种的冷水肋迫试验表明,在冷水胁迫条件下,株高、穗长等16个农艺性状绝对差值F值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建立回归方程:y=-53.3489+0.0946x,-0.1968x2+0.6136x3+15.1646x4+1.1349x5+0.1104x6+0.7113x,,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子是千粒重,其次是剑叶长、每丛穗数、倒三叶宽、株高、倒三茎长、每穗粒数,以上这7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7.8%。  相似文献   

14.
对培矮64S/9311的重组自交系F7群体(RILs F7)及其回交F1群体(RILs BCF1)这2个群体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性状进行研究,分析了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在2个群体中的遗传变异性及相关性与通径关系。结果表明,性状发生了丰富变异,有利于进一步作杂种优势分析与QTL定位等研究;相关分析得出RILs F7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均呈极显著相关,RILs BCF1小区产量和产量的构成因子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2个群体产量和产量的构成因子相关程度均表现为: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每穗总粒数单株有效穗数穗长;通径分析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依次为: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单株有效穗数穗长结实率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是产量的重要作用因子,其它产量构成因素性状尤其是结实率,在产量贡献方面有一定的牵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应用灰色关联理论中的灰色分析法对吉林省 1 998~ 1 999年中晚熟组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中的 8个品种的 8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各产量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大小依次是 :穗粒重、穗行数、穗位、株高、百株穗数、百粒重、秃尖、穗长。通过分析找出了各产量性状对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 ,为中晚熟玉米杂交种选育中的性状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大穗小麦品系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大穗型小麦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以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西农979为对照品种,对参加2009年度陕西省小麦品种预备试验和2010年度小麦区域试验的8个具有高产特征的大穗型小麦新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个新品系除单位面积穗数外,其他农艺性状均明显高于多穗型品种西农979;品系2036、2037、2038、2039和2040产量均高于西农979;在农艺性状中,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重与产量相关性较大,穗粒重和地上部生物量对产量分别产生较大的直接正效应和负效应;可通过协调大穗型小麦各节间长度和合理密植,提高单位面积穗数来弥补大穗小麦分蘖成穗率低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灰色关联分析在甜高粱育种数量性状选择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伊犁河谷2008年种植的甜高粱品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甜高粱生物产量影响较大的性状排列顺序为:秆产量〉茎粗〉株高〉秆长〉穗粒重〉生育期〉节数〉锤度〉穗长〉千粒重。对甜高粱产糖量影响较大的性状排列顺序为:糖锤度〉千粒重〉秆产量〉秆长〉生物产量〉穗粒重〉株高〉茎粗〉节数〉生育期〉穗长。  相似文献   

18.
陕西关中麦区小麦品种产量及其构成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寻进一步提高陕西小麦育种产量水平的途径,以关中地区1942-2013年年推广面积在33.3万hm的代表性品种为对象,对其株高、产量、穗数、穗粒重、穗粒数、千粒重等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关中地区自1942年以来选育的小麦品种产量水平逐渐提高,产量从1 875 kg·hm-2上升到8 250 kg·hm-2,增加了3.40倍;每公顷穗数从390万提高到645万,增加了0.65倍;穗粒重从0.95 g提高到1.40 g,增加了0.47倍;穗粒数的波动比较大,趋势不明显;千粒重整体上呈上升的趋势;株高从130 cm降低到78 cm,下降了40%。因此,建议陕西小麦未来高产育种应在稳定单位面积穗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以通过提升单穗生产力来实现增产。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回归设计方法,研究单晚粳稻机插秧的株距(X1)、丛苗数(X2)、施氮量(X3)对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株距显著影响分蘖、有效穗、每穗总粒、每穗实粒、齐穗期和产量;丛苗数对分蘖、每穗总粒、实粒和产量的效应显著;纯氮量对每穗总粒、实粒、齐穗期和产量效应显著;3因子间的互作对每穗总粒、实粒、齐穗期和产量影响显著。模拟筛选单产≥560kg/667m^2的优化方案:株距为16.8-18.0cm,丛苗数为3.9-5.1本/丛,纯氮量为17.6-19.3kg/667m^3。  相似文献   

20.
利用金农2A为母本与生育期接近的5个父本进行配组,以汕优63作对照进行品比试验,考查金农2A配制组合的生育期、株高、穗长、穗粒结构等性状及产量表现,并对金农2A配制组合的产量相关性状与产量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金农2A配制组合产量高,杂种优势强,竞争优势为2.99% -14.36%,平均为7.96%,表明金农2A配合力好;配制组合的产量与株高、穗长、穗粒数和结实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穗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穗长、结实率和穗粒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