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优良种质的筛选和利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本文总结和概述了本所在玉米优良基础材料的鉴定、筛选、改良和选系利用方面的效果。着重从种质鉴定筛选、分类组群、种质导入的方式方法、遗传改良的进展进行了分析,对选系利用进行了总结。群体改良工作为育种提供了比较丰富的遗传基础。利用改良群体育成一批优良自交系和新品种,取得了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2.
玉米种质改良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种质基础狭窄已成为我国玉米育种发展的首要限制因素,致使玉米高产超高产育种受到阻碍。因此,必须对我国种质进行扩增、创新、改良(引进),丰富育种素材的种质基础,提高优良基因的频率,否则很难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强优势品种,就难以改变我国玉米产量一直徘徊不前的局面。玉米种质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外来种质利用,群体改良,转基因技术等。阐述了利用外来种质尤其是热带、亚热带种质来改良和拓宽温带玉米的遗传基础,构建新的杂种优势模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玉米自交系286-4聚合了欧洲寒带玉米种质、南北美洲玉米种质、CIMMYT热带综合种种质和国内温带地方种质的优良基因资源,是一个高配合力、高产、抗病的优良自交系,已成功培育出5个优良杂交种通过省(市)审定,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以286-4为基础材料之一经过群内重组和改良,并选育出了L-41、L-14和L-19等一批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改良系。  相似文献   

4.
玉米野生近缘种类玉米的研究和利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玉米的野生近缘植物类玉米有两个种,一为一年生墨西哥类玉米,一为多年生类玉米.多年生类玉米有两个变种,一为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一为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它们是玉米属中除玉米种之外的另外两个种.这些野生种在自然界的严酷竞争和自然选择条件下形成了许多优良特征、特性,特别在抗逆性、抗病虫害、品质等方面.将其有益基因导入到栽培玉米获得丰富的多样性的种质遗传资源,以创建新的基因库,是提高玉米育种水平和效率、加快育种进程的重要基础和途径.通过玉米与其野生类玉米杂交,我们正从其杂种后代中选育出大批在粮食用和饲料用等方面有利用价值的优良植株并建立株系,从中选育出了优良异源自交系并配制出优良杂交种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5.
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条件,选取具有不同遗传基础的玉米种质进行卫星搭载处理,根据搭载种子后代不同世代的变异特点对突变性状进行选择,及早进行双列杂交和配合力分析,确定太空诱变后代在育种上的应用价值。采用太空诱变与常规育种技术有机结合的方法,选育优良玉米自交系和其他特异新材料。通过创新玉米育种技术与方法,培育适应西南地区特别是四川特殊生态、生产条件的高配合力、高产、高抗多种病害、适应性广的玉米自交系,进而选育高产、稳产、优质、广适玉米优良杂交种。从诱变处理后代选育出一批优异的遗传变异材料,丰富了玉米育种的种质资源,扩大遗传变异范围。通过实践,集成创新了一套玉米太空诱变育种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6.
常规育种条件下玉米种质扩增的途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狭窄,缺少培育综合抗性优良、高产、优质杂交种的种质资源.通过分析常规育种条件下地方种质资源筛选、种质引进、群体轮回选择在玉米种质扩增中的研究与利用,概述了热带、亚热带种质混合选择、温带与热带种质渗入杂交或回交选择、温带与热带复合群体相互轮回选择,群体改良在丰富品种的遗传基础上的应用;总结了黑龙江省玉米育种现状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PN78599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美国先锋公司引入到我国的优良玉米杂交种,因其具有一般配合力高、品质优、抗倒伏、抗叶病表现突出等特点,全国各大育种单位相继以其为基础材料直接或间接选育出一批优良自交系,组配出一批高产、高抗、优质的玉米新品种应用到生产。主要利用的杂优模式为P群与塘四平头群、旅大红骨群、瑞德群、兰卡斯特群等。  相似文献   

8.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具有抗病、抗逆、优质等玉米育种目标期望的优良基因,可以增加玉米遗传变异,拓宽种质基础,提高优良等位基因的频率以及选择优良自交系的几率,因而今后对热带、亚热带种质资源的利用是解决种质基础单一,提高品种抗灾、抗逆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于2009-2010年连续对热带群体SlayGreen进行了轮回遗传改良,在当地气候条件下调查、记载群体的植株性状、抗病性、抗倒性、果穗性状及光周期反应,为选系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并取得了初步进展。  相似文献   

9.
热带玉米种质蕴藏着丰富的优良遗传类型,具有与温带地方玉米种质不同的遗传基础。大多数热带种质具有品质好、抗病、抗倒、保绿成熟等性状,与温带种质杂交表现较强的杂种优势。采用合理的杂交及回交转育方法,导入特殊的有利基因。在后代选择具有热带种质有利基因的适应类型,组成温带种质与热带种质充分重组的种质库,达到拓宽温带种质的遗传基础.可以极大地丰富我国玉米种质的遗传基础。较大程度地改变温带种质的适应性和抗逆性,达到进一步提高玉米杂种优势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大豆遗传基础拓宽问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杨琪 《大豆科学》1993,12(1):75-80
一、国内外大豆品种遗传基础狭窄的现状 国内外作物育种工作者对品种的选育,往往趋于把优良性状集中到遗传上一致的少数品种上,这一措施常包含重复利用少数优良种质做亲本,使得品种遗传基础趋于贫乏。加拿大小麦75%的种质来自四个品种,美国72%的马铃薯血源来源于四个品种。这种遗传一致性继续下去,就有使作物遭受病虫害的危险。自从1970年玉米小斑病流行后,作物  相似文献   

11.
应用SSR分子标记方法对2005年国家玉米主产区预试参试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并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分析了参试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参试品种被分成6类,88.6%的品种分布在相邻的第三和第四类中,这两类囊括了全部优良参照品种和12/13的优良新组合,反映出最新育成的和生产上正在广泛种植的玉米品种存在严重的种质趋同现象;黄改系种质成为当前国内应用最多、在新品种遗传组成中占比重最大的种质。研究还表明,采用SSR方法进行杂交种的聚类分析能够客观地分析和评价我国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玉米杂交种发展的主要历程、差距和对策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6  
吴景锋 《玉米科学》1995,3(1):001-005
我国从3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玉米杂交种,50年代末期双交种在生产中试用,70年代初期大力推广单交种。随着单交种面积的扩大,玉米单产显著提高,发展速度之快居世界先列.80年代末期以来,由于玉米杂交种亲本自交系遗传基础较为狭窄,育成的高配合力自交系少,组配出突破性的强化组合难,当杂交种的面积达到一定程度,再扩大受到限制时,玉米单产出现了徘徊,与美国玉米生产相比,以及同国家需求之间的差距都较大.育成高产优质高效益的玉米杂交种,难在选系重在组配,关键是筛选、创造优异的玉米种质乃至核心种质,具有遗传基础广阔、配合力高、符合育种目标多样性、广泛性、优良基因可控性传递力强的基础材料。应采取鉴评筛选、优异性状聚合扩大新基因源的群体改良;温带、亚热带及热带玉米种质互导;野生近缘正属基因导入;诱变创造有益突变体和导入外缘基因等,组建新种质的新方法新途径。组织精悍的攻坚队伍,予以较强的经费支持力度,承认其发明成果,促使玉米优良种质和自交系公开发放,推动全国玉米杂交种的组配和应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外玉米种质的引进、利用与改良是我国玉米杂交育种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育种成败的关键.选用从欧洲引进的21个玉米杂交种,在经过产量比较鉴定和农艺性状综合评判后,选取其中的BC8241H1作为选系基础材料,选育出了优良玉米自交系南21-3,并组配育成了5个优良玉米杂交种供我国西南山区推广应用.针对南21-3部分性状的缺陷,分别导入Tuxpeno、Lancaster和Reid种质对该系实施改良,并选育出了系列改良系.实践证明,BC8241Ht这份欧洲玉米种质是优良的,利用改良的效果也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4.
玉米种质资源的评价、改良与利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玉米种质资源的分类,对各类种质资源的特性加以评价,并阐述了改良利用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地方种质、外来种质的研究,尤其是热带、亚热带种质以及玉米野生近缘种的研究与利用,是拓宽我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北方早熟春玉米种质创新及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种质资源匮乏、遗传基础狭窄是制约玉米育种研究和生产水平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开展玉米种质创新和利用研究是玉米育种研究的首要任务。简要阐述了北方早熟春玉米种质创新和利用研究的途径、方法及玉米窄基因群体的改良、引入玉米综合群体的改良、热带亚热带种质与温带种质互导、抗病玉米自交系选育等种质创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配子体基因Ga控制着玉米的杂交不亲和性,杂交不亲和性具有遗传隔离和防杂保纯的作用。本研究利用Ga基因对甜玉米种质资源进行改良,通过杂交、回交转育及混合花粉鉴定法,将配子体基因成功转育到甜玉米的优良自交系上,为甜玉米的遗传隔离和杂种优势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甜菜种质的性状改良与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平  潘荣 《中国糖料》2004,(3):51-53
通过“七五”至“十五”期间甜菜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鉴定、品质分析和种质创新研究,鉴定、筛选出一大批丰产、高糖、抗病的种质资源材料,同时对其性状改良,创造出一些经济性状优良、适应性强、配合力高、遗传稳定的新型优异种质,有的已做为预选种应用于我国的育种实践中,并育成新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旅大红骨种质的改良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育成的玉米新品种杂种优势并没有显著提高,在由基因型决定的玉米单产达到一定阈值水平之后,进一步提高单产必须在杂种优势和抗性水平上突破。扩增、改良和创新种质是玉米育种的发展方向。培育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和高配合力自交系是玉米育种的目标。旅大红骨种质对育种和生产做出了很大贡献。为更好利用其抗性好的特点,研究其遗传改良和利用的依据、目标、途径、材料及方法,为继续利用原有的典型杂种优势模式和创建新的杂种优势模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玉米种质基础分析与发展战略模式构建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山西地域、气候生态特点对50年来玉米生产状况和主要品种的种质基础及杂种优势模式进行分析,认为山西省玉米主要种质兼容于我国4大种质类群Reid、Lancaster、塘四平头和旅大红骨;主要杂种优势模式为Lancaster×塘四平头、Lancaster×旅大红骨、Reid×旅大红骨和Reid×塘四平头.山西独特的生态条件有利于玉米生产和良繁,但使玉米育种研究的自然选择压力严重不足,遗传基础狭窄,优良种质积累相当薄弱.今后要抓住机遇从玉米育种研究和种业开发上构建山西省玉米可持续发展综合战略模式,即:能力库(玉米育种研究网站)←→动力源[山西地域大型玉米良繁基地(集团)]←→效能1、效能2(普通玉米、专用玉米生产和良种供给).促进山西玉米可持续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国外亚麻种质资源的引进、研究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选出遗传基础好、抗病性强、综合性状好、品质优良等从国外引进的亚麻优异种质资源12份.并在育种中广泛利用.育成10个具有高纤维、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的优良品种.这些品种资源的引进与利用,丰富了我国亚麻的遗传基础,提高了育种水平,对推动亚麻生产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