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了解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入院后血糖水平的消长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4年7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住院时间≥4d,且住院前4d进行过血糖检测,治疗过程中未使用胰岛素者)12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出院时的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和成活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糖的动态改变,并将血糖浓度≥11.1mmol/L作为高血糖的标准,比较高血糖患者病死率与时间的关系。结果患者入院时的血糖水平与ICU住院天数呈正相关(r=0.356,P〈0.01);死亡组和成活组的血糖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成活组血糖水平在入院后持续下降,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患者的病死率随时间的推移呈上升的趋势(/9〈0.05)。通过对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12例血糖水平持续性升高的患者中有9例死亡(75.0%,9/12);有4名患者在入院后第3或第4天出现血糖大幅度升高,均死亡,推测血糖水平持续性升高或大幅度升高均可能为预后不良的信号。结论血糖水平的消长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动态检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血糖水平对患者的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前降钙素(PCT)水平对于重症监护病房内严重多发伤病人抗生素使用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入住荆州市中心医院 ICU的严重多发伤患者81例,经纳入排除后,将最后纳入研究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32例)根据医生判断和经验使用抗生素;试验组(38例)根据PCT水平使用抗生素。观察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抗生素费用、ICU 住院天数、治疗中 SOFA变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感染发生率、脓毒症发生率以及患者28d内死亡率。结果:试验组的平均抗生素使用时间为(12.0±5.31)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6.6±7.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费用亦显著低于对照组[(4931.9±2824.9)元vs (7004.3±3755.1)元, P<0.05]。比较两组患者 ICU 住院天数(12.08±9.72)d vs (12.72±8.58)d、治疗中 SOFA 变化(4.66±2.83)vs (4.88±2.79)、MODS发生率(6/38 vs 7/32)、感染发生率(22/38 vs 21/32)、脓毒症发生率(13/38 vs 10/32)以及28d内死亡率(3/38 vs 5/32),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PCT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可以缩短 ICU内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减少抗生素费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早期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的生理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31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综合治疗并24 h内行高容量血液滤过的患者为A组(n=17);单纯予常规综合治疗的患者为B组(n=14)。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72 h的多巴胺用量、氧合指数、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 O2)及在ICU治疗期间的病死率。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的多巴胺用量、APACHEⅡ评分及在ICU治疗期间的病死率均低于B组,氧合指数改善优于B组(P〈0.05或0.01),但两组患者治疗72 h后Scv O2才有明显改善,以A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早期联合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能有效改善严重脓毒血症患者的生理指标,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床边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严重肺挫伤并发急性肺损伤(ALI)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将38例严重肺挫伤并发ALI患者随机分为纤支镜治疗组20例和常规治疗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纤支镜使用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变化。结果纤支镜治疗组的ICU住院时间(15±4)d,机械通气时间(11±5)d比常规治疗组的(20±4)d和(16±5)d均明显缩短(P<0.01);纤支镜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及氧合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纤支镜是治疗严重肺挫伤并发ALI的有效方法,术中的护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发病6 h内采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14天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14天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NIHS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应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和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音乐干预对行鼻内镜术治疗鼻窦炎患者的效果。方法行鼻内镜术治疗鼻窦炎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按鼻内镜术治疗鼻窦炎患者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还采取了音乐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状态焦虑评分、睡眠效率值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与干预前及对照组比较,干预后观察组的状态焦虑评分明显降低,睡眠效率值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5.32±2.92)d,对照组为(9.69±3.47)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音乐干预不仅可改善鼻内镜术治疗鼻窦炎患者的状态焦虑,同时还提高睡眠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补阳还五汤防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6年8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按照入院顺序编号,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水平以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水平、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Hcy、CRP、D-二聚体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Barthel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疗效确切,能通过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降低血脂、降低炎性水平达到提高脑神经功能水平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大承气汤加减法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91.7%,住院时间分别为(10.1±4.0)d、(6.0±2.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疗效显著、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对于急性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方法 122例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与对照组(58例),分别采取早期康复训练干预与常规康复干预。观察两组不同时间洼田饮水评分、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以及吸入肺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于第2、3、4周及出院前1 d的洼田饮水实验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吸入肺炎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采用早期康复干预对吞咽困难患者具有显著疗效,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患者的吞咽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支气管灌洗术加敏感抗生素对老年人重症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将收治入院的老年人重症肺部感染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48例)两组。对照组予以全身应用抗生素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经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灌洗术。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平均住院时间为(15.5±6.3)d,痰培养阳性率为72.9%;对照组有效率67.5%,平均住院时间为(26.4±7.8)d,痰培养阳性率为35.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清除支气管分泌物并向感染支气管肺段内注入有效抗生素,是治疗老年人重症肺部感染的高效、经济、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注射液强化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Ⅱ型糖尿病患者86例,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健康教育,低热量、低脂肪饮食,中等体力活动,戒烟、限酒,血压高者给予降压等,血脂异常者给予调脂.治疗组给予诺和锐30注射液3餐前皮注(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对照组给予诺和灵30R笔芯,早、晚餐前30 min皮注.观察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FBG、2hPBG、HbA1c及低血糖发生率的变化.结果Ⅱ型糖尿病患者用诺和锐30强化治疗后,FBG、2hPBG、HbA1c等指标均好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较对照组减少,P〈0.01,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诺和锐30强化治疗,血糖平稳,低血糖发生率减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对重症肺炎病情及预后的评价意义。方法 46例重症肺炎患者入院后第1、3、7天用ELISA检测血清sTREM-1水平,并进行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分析sTREM-1与APACHEⅡ及SOF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生存30例,死亡16例。死亡组的sTREM-1水平、APACHEⅡ和SOFA评分明显高于生存组(P〈0.01)。第7天sTREM-1水平与APACHEⅡ评分(r=0.513,P〈0.01)和SOFA评分(r=0.611,P〈0.01)呈正相关。根据ROC曲线分析,入院后第1、3、7天sTREM-1对重症肺炎存活或死亡进行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8(95%CI0.475~0.821)、0.750(95%CI0.607~0.893)和0.842(95%CI0.715~0.969)。结论检测血清sTREM-1水平有助于判断重症肺炎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和临床意义,以及其与传统脑梗死危险因素(如血压、血脂、血糖等)的关系,为脑梗死的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53例脑梗死患者发病3 d内的hs-CRP水平,部分患者第7天复查hs-CRP,同时记录患者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CNDF)、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同时测定23例有脑梗死危险因素而未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对照A组)及30例健康人(对照B组)的hs-CRP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比对照组A、对照组B的hs-CRP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A比对照组B的hs-CRP增高,差异有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组与复查组hs-CRP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复查组与对照组A、对照组B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重型脑梗死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中型、轻型(P〈0.05),中型脑梗死的hs-CRP水平高于轻型,差异有意义(P〈0.05),作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hs-CRP与病情轻重呈正相关关系;hs-CRP与收缩压、纤维蛋白原、血糖、总胆固醇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年龄、舒张压、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无相关性;以hs—CRP为应变量,其他指标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FIB、血糖、收缩压是hs-CRP的主要影响因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hs-CRP可作为判断病情的一种手段,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脑梗死发生的一种预测因子.hs—CRP与收缩压、纤维蛋白原、血糖、总胆固醇呈正相关关系,是优于其他因素的综合性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糖耐量减低(IGT)患者中糖尿病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5至2006年糖耐量减低患者355例,随机分为干预治疗组(n=166)和非干预治疗组(n=189),出院后随访3a,统计糖尿病(DM)发生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非干预治疗组中发生DM70例07.0%),年转化率为12.3%;干预治疗组中发生DM24例(14.4%),年转化率为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与餐后2h血糖(OR=3.016)、家族史(OR=1.446)和年龄(OR=1.176)有关。结论IGT患者发生DM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餐后2h血糖、家族史和年龄,早期干预可明显降低DM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效果。方法3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n=19)和CRRT组(n=19),检测两组在治疗前后的血清TNF-αI、L-6水平、APACHEⅡ评分和血气分析指标变化,并对两组的预后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72 h,传统组的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CRRT组的血清TNF-αI、L-6水平则明显低于治疗前,CRRT组的APACHEⅡ评分下降较传统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的pH、HCO3-、PaO2和PaO2/FiO2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但以CRRT组增加更为明显(P〈0.05或0.01);CRRT组的机械通气、手术冲洗引流及死亡人数也比传统组少,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治疗能降低SAP患者血清TNF-αI、L-6等炎症因子水平,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可改善SAP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肺炎患儿 C反应蛋白 (CRP)、血小板计数 (PL T)和血糖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中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动态测定 58例肺炎合并 SIRS患儿 (SIRS组 )的 CRP、PL T和血糖 ,同时与非 SIRS的肺炎患儿 (非 SIRS组 )和正常儿童 (对照组 )作对照。结果 :非 SIRS组的血糖、PL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而 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 ;SIRS组血糖、CRP均显著高于非 SIRS组 (P<0 .0 1 ) ,PL T显著低于非 SIRS组 (P<0 .0 1 )。符合诊断标准 3项以上的患儿 48h血糖和第 5天 CRP持续不降 ,72 h PL T明显下降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 :联合检测肺炎患儿的血糖、CRP和 PL T计数有助于准确评估病情的危重度 ,血糖、CRP持续性升高、PLT持续下降 ,预示有发生 MODS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非药物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NAFLD患者随机分成非药物组和联合组,每组32例。非药物组接受中等程度热量限制及中等量有氧运动治疗,联合组接受吡格列酮+中等程度热量限制及中等量有氧运动治疗。检测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后的体重指数(BMI)、天门冬胺酸转胺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T)、肝脏B超、肝脏CT、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对比两组治疗3、6个月的疗效;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非药物组治疗6个月BMI和FNS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治疗后3、6个月的BMI、ALT、-GT、FPG、FNS、HOMA-IR、TG、TC、HDL-C及肝/脾CT比值较治疗前改善(P〈0.05)。联合组治疗3个月及6个月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同期的非药物组(34.4%vs 12.5%,81.3%vs 21.9%,均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仅1例女性患者发生双下肢轻度水肿。结论吡格列酮联合非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NAFLD及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多项临床指标,该治疗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3-硝基酪氨酸(3-NT)、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生化指标的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按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招募确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64例,正常人对照病例20例.对入选人群进行人体测量、血生化检测和血清3-NT水平的测定,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糖尿病组血清中3-NT、体质量指数(BMI)、HbA1c、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肌酐(Cre)、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并发症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进行比较,各指标如3-NT,BMI,HbA1c,FPG,TG,Cre,收缩压,舒张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患者血清3-NT与各变量之间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血清3-NT的含量受BMI和CHO影响.结论监测糖尿病患者3-NT,HbA1c,BMI及血脂等生化指标十分重要;联合检测3-NT,HbA1c,FPG在糖尿病及并发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口服和静脉注射重组hGLP-1类似物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胰岛素及胰岛组织病变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SD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灌胃组和注射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重组hGLP-1类似物多肽灌胃、hGLP-1类似物基因重组载体尾静脉注射,观察4周内各组大鼠血糖、胰岛素、胰岛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灌胃组和注射组的血糖水平在给药后1~4周明显下降,而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P〈0.01)。灌胃组在各时间点的血糖、胰岛素水平与注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发现,灌胃组和注射组大鼠的胰岛组织病变有所改善。结论重组hGLP-1类似物可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提高血清胰岛素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