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克氏螯虾俗称淡水小龙虾,原产于美洲,先由美国引入日本,抗战时由日本引入我国,先在南京一带生长繁殖,后逐步蔓延,目前长江沿岸大部分省市均有分布。克氏螯虾在各地的迅速繁衍,曾引起许多人的忧虑。主要是由于克氏螯虾在繁殖季节打洞穴居,对农作物、池埂、堤坝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但从总体上来看,克氏螯虾作为一种食物资源对人类是利多弊少,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
我国克氏原螯虾病害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氏原螯虾,又称为淡水龙虾或小龙虾,是淡水鳌虾的一种。原产北美洲,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1918年,克氏原螯虾由美国引进日本,20世纪30年代又由日本传人我国,先在南京、安徽滁县等地繁衍,后逐步扩展至华北、华中、华南等地。克氏原螯虾在我国为外来物种,现已成为我国淡水虾类中的一种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3.
正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俗称小龙虾,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及美国南部地区,1918年左右传入日本,20世纪30年代左右由日本传入中国南京及周边地区,目前已归化为我国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广阔养殖前景的淡水虾类品种。克氏原螯虾人工养殖起步于美国的路易安娜州,我国克氏原螯虾养殖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速度惊人,2015年全国克氏原螯虾养殖面积已超过  相似文献   

4.
克氏原螯虾现状分析与研究思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克氏原螯虾(Procarabarus clarkii),又称红色沼泽螯虾、小龙虾或克氏螯虾,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国南部,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1918年移植到日本的本州,大约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由日本引入南京,开始在南京及其郊县繁衍;由于该虾适应性广,生命力和繁殖能力强,对水质要求不高,很快遍布长江流域的每一个角落,并成为归化于我国自然水体的一个种。最近十几年,种群发展特别快,在有的湖泊和地区已成为优势种群,已成为我国淡水虾类中的一种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5.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力是螯虾科(或称蜊蛄科)的种类,其英文名为red swamp crayfish或red swamp crawfish,俗称红色沼泽螯虾或淡水小龙虾,原产于北美洲,1918年克氏原螯虾由美国移植到了日本的本州,1929年又由日本人将克氏原螯虾投放到我国的南京与滁州交界处,经过数十年的繁衍和迁移,克氏原螯虾现已扩展到江苏、安徽、湖北、浙江和上海等数十个省、市和自治区,遍布我国江河、水库、沟渠和池塘,成为我国自然水域中具较大种群规模的淡水虾类品种。  相似文献   

6.
克氏原螯虾[Pmcambarus clarkii(Girard)]是一种淡水虾,英文名redswamp crayfish或red swampcrawfish,俗称小龙虾、淡水龙虾等。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国南部,随着人类和其它因素的影响,在美国逐渐扩散到至少15个州,现在在非洲、亚洲、欧洲以及南美洲已是常见动物了。克氏原螯虾1918年移植到日本的本洲,大约在30年代末期由日本引入我国南京附近,开始在南京市及其郊县繁衍;由于其适应性广,繁殖力强,无论江河、湖泊、  相似文献   

7.
第一讲克氏原螯虾生物学习性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Girard)]是一种淡水虾,英文名red swamp crayfish或red swamp crawfish,俗称小龙虾、淡水龙虾等.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国南部,随着人类和其它因素的影响,在美国逐渐扩散到至少15个州,现在在非洲、亚洲、欧洲以及南美洲已是常见动物了.克氏原螯虾1918年移植到日本的本洲,大约在30年代末期由日本引入我国南京附近,开始在南京市及其郊县繁衍;由于其适应性广,繁殖力强,无论江河、湖泊、池塘及水田均能生活,甚至一些鱼类难以存活的水体也能生活,经过长时间的扩展,种群和数量也有很大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克氏螯虾的资源利用及养殖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倪成  常泰 《内陆水产》2000,25(3):35-36
克氏螯虾在分类学上隶属甲壳纲 ,软甲亚纲 ,十足目 ,喇蛄科 ,目前市场上俗称“龙虾”。螯虾近10年来在江苏等地的种群数量有了很大的扩展 ,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笔者通过对江苏省盐都县螯虾资源利用状况、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 ,提出一些克氏螯虾增养殖可行性的看法 ,供参考。1克氏螯虾的资源概况克氏螯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日本转入我国南京地区的 ,现已分布到很多省(市) ,由于适应性广 ,繁殖力强 ,自然产量增长快。为了获得较为广泛的第一手材料 ,我们根据县科技局和渔业部门的要求 ,从1998年开始 ,对克氏螯虾自然生存情…  相似文献   

9.
正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又称红色沼泽螯虾、小龙虾或克氏螯虾。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20世纪30年代左右由日本传入中国,虽然进入中国的时间不长,但已经归化为中国本地一个经济价值较高的虾类品种。近年来克氏原螯虾随着市场需求量急剧上升,天然资源锐减,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价格节节攀升,由起初的3~5元/kg上涨到目前的30~100  相似文献   

10.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又称红色沼泽螯虾、小龙虾或克氏螯虾,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20世纪30年代左右由日本传入中国,虽然进入中国的时间不长,但已经归化为中国本地一个经济价值较高的虾类品种。近年来,克氏原螯虾随着市场需求量急剧上升,天然资源锐减,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价格节节攀升,由起初的3~5元/kg上涨到目前的30~80元/kg甚至更高。因此,养殖克氏原螯虾市场前景十  相似文献   

11.
1概述1.1分类地位和养殖历史"小龙虾"是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俗称,英文名Red swamp crayfish,又称红色沼泽螯虾或淡水龙虾等,在分类上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螯虾科。小龙虾原产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水域,1918年由美国引进日本,1929年由日本移殖到我国,刚开始在江苏、安徽等  相似文献   

12.
克氏螯虾的开发前景与养殖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克氏螯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又称红色沼泽螯虾或淡水龙虾。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国,刺蛄科。原产北美洲,1918年由美国引进日本,1929年由日本移植到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克氏螯虾由于适应性广、繁殖力强,自然种群发展很快,产量逐年增加。但因该虾有掘洞穴居的习性,人们顾虑大量繁衍会对池塘和农田水利设施造成较大破坏;加上该虾外壳较硬,食用率偏低,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我国不仅没有对该虾进行开发利用,反而把它当作敌害或低质虾类加以清除。事实上,克氏螯虾具有八大优点,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首先…  相似文献   

13.
小龙虾、河蟹与鱼高效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氏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又称淡水小龙虾,隶属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原产北美洲,1918年由美国引进日本,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由日本移入到我国,目前已成为我国淡水虾类中的一种重要资源.随着小龙虾养殖热的兴起,养殖模式呈现出多样化,通过对多家养殖单位的调查、研究、分析以及通过自己的养殖对比,目前小龙虾的养殖模式中以小龙虾与中华绒螯虾、鱼类进行混养的模式较为合理,产生的效益也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4.
克氏螯虾与鲢、鳙鱼池塘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氏螯虾原名为克氏原螯虾(P.clarkii),俗称"龙虾",隶属于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螯虾派、原螯虾属.克氏螯虾原产于北美,20世纪20年代由日本人移入本国养殖,后又移至我国南京一带放养.由于其适应性广,繁殖能力强,种群发展很快,以后扩展至我国多个省市,有的湖泊和地区已发展成为优势种,以江苏为例,在90年代初的产量就达6万吨.近年来,克氏螯虾由于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价格低廉,以及利用虾壳提取的虾青素、几丁质等在食品、医药、保健、造纸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引发大量捕捞,致使克氏螯虾自然资源日益减少,为此,许多地方已开展了克氏螯虾的人工养殖.但由于克氏螯虾个体之间互相残食现象严重,特别是幼虾和刚蜕壳的虾容易被残食,所以,在生产上产量一直不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利用克氏螯虾与鲢、鳙鱼的习性不同进行了混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这种新的养殖模式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可以为当前不太景气的淡水养殖业提供一个新的亮点.现将我们的经验技术总结成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克氏原螯虾养殖发展迅速,养殖模式也呈现出多样化,各种模式养殖效益均较好。无论采用何种养殖模式,克氏原螯虾的养殖时间只需50 d左右,大部分时间池塘均处于空闲状态。日本沼虾一直是江苏传统的养殖品种,养殖技术成熟,效益高。由于日本沼虾具有与克氏原螯虾一样生长速度快的特性,养殖一茬日本沼虾也只需要2  相似文献   

16.
克氏原螯虾含肉率及蜕皮周期中微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南京地区的克氏原螯虾为研究对象,测试了不同地点、不同月份的克氏原螯虾的含肉率,以及同时期部分小虾和超大型虾的含肉率,分析了螯虾的营养成份,并测试了蜕皮周期中的虾体不同部位的微量元素。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的含肉率与食料的丰欠、季节的不同有很大的关系,人工饲养的螯虾含肉率是野外生长的1.4倍,春季含肉率最高,可达(15.33±2.31)%,秋季含肉率最低,仅(5.38±2.15)%,雌雄螯虾含肉率总体差别不显著,雌性比雄性略高。另外,蜕皮周期中克氏原螯虾不同部位的几种微量元素含量变化明显,在螯虾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有助于螯虾的生长、发育。文章最后还比较了红、青壳螯虾的含肉率及营养成份,青壳螯虾的含肉率较红壳螯虾的高出1.6倍,但红壳螯虾食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7.
淡水小龙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明森 《内陆水产》2006,31(10):4-6
1淡水小龙虾的生物学特性淡水小龙虾学名为克氏原螯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淡水螯虾属,为淡水虾类中个体较大的品种。该虾原产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由日本传入我国南京,经过60多年的繁衍扩张,现已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重要淡水虾类,年产量达到8万t ̄10万t。1.1栖息环境淡水小龙虾栖息、生长、繁衍的水域十分广泛,江、河、湖、池塘、稻田、水生作物田等都是他们良好的栖息场所,且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浅水深水,肥水瘦水皆能生存,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自然越冬。冬季枯水期,小龙虾可钻入底泥洞中,只留一个小洞眼供呼吸即可,其适…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淡水螯虾品种多、个体大,令世界瞩目。已报道的品种有100多种,但其中只有7个品种目前被认为具有发展养殖的潜力(麦龙虾、亚比虾、红螯螯虾、塔斯马尼亚Spiney螯虾、默里河螯虾、新南威尔士Spiney螯虾、昆士兰Spiney螯虾),其中又以红螯螯虾最具开发养殖潜力,目前在澳大利亚已形成规模养殖生产,并被美国、日本、新西兰、中国、南非等诸多国家引进养殖。 澳大利亚红螯螯虾隶属于光壳虾属,原产于澳大利亚北部,卡奔塔利亚海湾附近的米切尔河(Gcclf河系),新几内亚也有分布。红螯螯虾有别于其它螯虾的最大特征,是形体头胸甲前部有4条隆脊,2条位于剑突侧沿,2条在左右眼区后缘,这是准确无误的品种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克氏原螯虾产业发展背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加涛  阎斌伦  徐国成 《水产科技情报》2011,38(4):172-176, 180
综述了在我国克氏原螯虾的分布情况、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贸易状况。对2010年江苏南京等地发生的龙虾门事件进行了原因分析,指出我国克氏原螯虾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展望了克氏原螯虾产业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克氏原螯虾的生物学及池塘无公害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氏原螯虾(Proeambarus clarkii)又名克氏螯虾,俗称龙虾,淡水龙虾,隶属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产于美国西部及墨西哥北部,后经日本引入我国。由于它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适应性强,生长快,易繁殖,抗病能力强等诸多优点,目前已经成为一个世界产量最高的淡水虾类品种之一。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大城市,出现了一股克氏螯虾消费热,其已经成为一种被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普遍欢迎的大众健康消费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