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罕 《水产科技》1990,(5):31-32,30
海胆属棘皮动物,主要品种有紫海胆和马粪海胆,分布于我国山东、辽宁、浙江、福建和广东沿海一带.广东声的基本是紫海胆,在汕头、惠来、陆丰、海丰、阳江、台山及其他一些渔区沿海均有分布,产期为2—9月.海胆的食用部分是体腔内的生殖腺,据资料记载,它富含各种人体最需要的“必需氨基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盐度对大连紫海胆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孙勉英  高绪生 《水产学报》1991,15(1):72-76,81
大连紫海胆是产于西北太平洋沿海水域的一种重要经济海胆,也是我国正在研究发展的新的海水增养殖种类。为搞好其人工育苗与培养殖技术,探讨主要环境因子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必要的。廖玉麟(1982)、廖承义(1987)、今井利为(1986)、伊东义信(1987)、Fuji(1962)等曾就温度和饵料这两个重要环境因子对海胆类的影响进行过研究,研究的对象包括大连紫海胆、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  相似文献   

3.
海胆     
海胆Echinoidea,是棘皮动物门海胆纲的通称。世界上现存的海胆约有850多种,我国沿海约有150多种。常见的如马粪海胆、大连紫海胆、心形海胆、紫海胆、刻肋海胆等。海胆是海洋里一种古老的生物,与海星、海参是近亲。据科学考证,它在地球上已有上亿年的生存史。  相似文献   

4.
杨君 《水产科技》1992,(3):29-30
广东沿海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藻类繁多,是海胆生长繁殖的良好场所,在南澳、惠来、陆丰、海丰等沿海海域均有分布,产量多,汛期长。主要品种有紫海胆和马粪海胆,是加工酒精海胆和盐渍海胆的主要原料。  相似文献   

5.
海胆(Arbaciapunctulata)属棘皮动物门、海胆纲。海胆生长在潮间带浅海区域.我国沿海有60多个种类。目前增养殖的种类是正形目球海明科的马粪海胆和长海科的大连紫海胆。海胆的生殖腺制成的海胆酱营养价值高,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l生物学特性1.l形态海胆身体呈半球形.口面向下较平坦,反口面向上隆起,呈五辐射对称状。体表除口和肛门周围外,均包有坚硬的胆壳,壳上布满许多能动的棘。马粪海胆壳径为3~4厘米,棘长0.5~0.6厘米,体色变化大,通常为绿色,也有带紫、红、白、褐色的。大连紫海胆的壳径为6~7厘米,棘强大,末端…  相似文献   

6.
我国主要经济海胆的工厂化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学彬  常亚青 《渔业现代化》2007,34(4):30-32,43
主要对我国主要经济海胆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光棘球海胆(S.nudus)、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和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工厂化育苗的主要技术环节,包括种海胆的选择、促熟、雌雄鉴定、催产,海胆幼虫的发育、培育,稚海胆的收集、培育,以及饵料的培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光棘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nudus)属于棘皮动物门,游在亚门,海胆纲,正形目,球海胆科.全世界现存的海胆种类有850种左右,但可食用的较少,具有较好经济价值的种类不超过30种.光棘球海胆(又称大连紫海胆)是我国北方沿海最主要的经济种类之一,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黄渤海海域.  相似文献   

8.
海胆属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海胆纲(Echinoidea),现已发现的海胆生种约有850种,其中经济种类不超过30种,主要产地为中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智利等。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海胆生种约有100种,其中重要经济种类不足10种[2]。海胆作为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科研价值的经济海洋生物,近年来海胆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现已成为我国沿海水产增养殖业的一个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9.
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spina)属棘皮动物门、海胆纲、长海胆科。紫海胆的生殖腺(俗称海胆膏)含有蛋白质41%、谷氨酸6%、氨基葡萄糖15%,作为一种高级营养食品,畅销日本等地,也是一种创汇型的海产养殖新品种。在从多的海胆种类中,紫海胆最受日本客商的欢迎,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在福建沿海季节性养殖的可行性,于2018年11月开展了新品种中间球海胆"大金"南移福州海域养殖试验。试养海胆分为大(壳径3 cm)和小(壳径1 cm)两种规格。采用当地现有的鲍养殖海域和设施,定期投喂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和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经过6个月的养殖,福州养殖的大规格海胆壳径达(55.90±2.63)mm,体质量(56.30±6.92)g,性腺指数15.02%±1.5%,海胆生殖腺发育处于成熟前期(Ⅲ期),性腺质量良好,且显著高于大连同期养殖的大规格海胆壳径(46.56±3.88)mm和体质量(39.07±5.05)g(P<0.05)。同时,福州养殖的小规格海胆壳径达(40.97±0.87)mm,体质量(23.18±0.37)g,性腺指数9.64%±1.00%。试养结果表明,冬春季中间球海胆可在福建沿海开展季节性养殖,采用现有海上设施和养殖笼,投喂鲜活大型藻类,海胆的生长速度显著优于同期大连养殖。中间球海胆福建沿海南移养殖是满足其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又称虾夷马粪球海胆、中间球海胆,隶属于棘皮动物门、海胆纲、正形目,球海胆科,原产于日本北海道和青森县沿海.  相似文献   

12.
海胆(Seaurchin)为无脊椎动物,属棘皮动物门、海胆纲、正球目、球海胆科的一个种类,具有养殖不易发病,饵料来源广,成本低,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全世界约有850余种,我国已发现102种,绝大多数的海胆都不能食用,只有少数正形海胆可食用,种类有:虾夷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pulcherrimus),光棘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nudues),紫海胆(Anthocidariscras-sispina),白棘三列海胆(Tripneustesgratilla)等。一、海胆的养殖前景海胆是名贵的海珍品,生殖腺可鲜食,也可加工成海胆酱、盐渍海胆、盐渍海胆黄…  相似文献   

13.
赵艾东 《海洋渔业》1983,5(1):31-32
<正> 大连地区的海胆主要是大连紫海胆(Strongylocentrotusnudus)和马粪海胆(Hemicentvotus pul-cerrimus)。马粪海胆喜欢生长在盐份较低的浅海潮间带,大连紫海胆喜欢生长在潮间带以外的浅海区域。海胆均有背光的习性,白天隐藏在岩石的阴暗面或石缝间,夜间为寻找食物,  相似文献   

14.
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又称虾夷马粪海胆(以下简称海胆),原产于日本东北部及俄罗斯远东地区沿海,具有生殖腺色泽及品质好、出肉率高等优点,是日本海胆类中经济价值最高的品种之一。1989年引入我国,现已完全适应我国北方海域的生存环境,且生长速度大大快于原产地,是非常理想的水产养殖种类。目前,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国山东、辽宁地区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以下简称海参)养殖业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北方海水养殖支柱产业之一。我们依据海参、海胆生活习性和摄食特点,在大连复州湾进行了海参与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光棘球海胆(S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种海胆体腔细胞类型及体液中的酶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中国主要经济海胆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光棘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nudus)、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以及杂交种海胆-马粪海胆(♀)×虾夷马粪海胆(♂)、虾夷马粪海胆(♀)×光棘球海胆(♂)、马粪海胆(♀)×紫海胆(♂)和紫海胆(♀)×光棘球海胆(♂)为对象,进行海胆的血细胞及体液中酶活力的研究。结果表明,海胆血细胞可分为4类,分别为色素细胞、纤毛游走细胞、变形吞噬细胞和无色球形细胞,比例分别为4.56%~10.96%、9.69%~12.18%、76.40%~85.36%和0.35%~1.03%;海胆血细胞体外有凝聚和吞噬现象。不同种海胆体液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SZ)的酶活力测定结果显示,紫海胆血清中各种酶的活性都较高,其中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6种海胆中都是最高的,分别为2.871 U/mg和182.149 U/mL。马粪海胆(♀)×虾夷马粪海胆(♂)的溶菌酶活性最高,为0.085 U/mL;虾夷马粪海胆(♀)×光棘球海胆(♂)的酸性磷酸酶活性最高,为1.070 U/mg,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中国水产科学,2006,13(1):33-38]  相似文献   

17.
对中间球海胆(♀)与光棘球海胆(♂)杂交F1代的生殖腺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与母本中间球海胆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间球海胆的生殖腺颜色一般呈橙色或橘黄色(不同发育时期有所不同),结构致密;杂交海胆中有约90%表现为橙色和橘黄色,约10%呈黄色和浅棕色,约20%的个体生殖腺结构疏松,且和发育周期及色泽无关。杂交海胆的生殖腺指数与中间球海胆的变化基本一致,并且雌雄个体差别不明显。杂交海胆在生殖腺发育的整个过程中,生殖腺指数虽然也出现周期性的变化,但组织切片观察发现杂交海胆生殖腺发育不能象母本一样有明显分期,只有个别雌性个体能产生成熟卵细胞,雄性个体未见成熟精子。  相似文献   

18.
<正> 海胆是生长在潮间带或浅海的常见棘皮动物,它多栖息于岩石下礁缝中,幼海胆生长在水深2~3m处,长大后逐渐向深水处移居。 在日本分布的海胆品种很多,主要有日本紫海胆、日本红海胆、虾夷马粪海胆等。由于海胆的生殖腺营养价值高,通常加工成盐渍海胆,酒精海胆和生鲜海胆,很受日本人的喜爱,视为高档佳肴。近年来,日本各地  相似文献   

19.
用RAPD技术对5种经济海胆基因组DNA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对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海刺猬(Glyptocidaris crenularis)、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光棘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nudus)和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等我国最主要的5种经济类海胆基因组DNA的多态性进行初步研究一经20个随机引物扩增,共得到377条扩增片段.片段长度为200~1600bp。根据片段的共享度计算出平均遗传距离并采用CPTGMA和NJ两种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处理得到系统树。从聚类图得知长海胆科与疣海胆科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球海胆科的光棘球海胆与中间球海胆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其次是马粪海胆。本研究还讨沦了RAPD技术在海胆的遗传学研究中的广阔应用前景以及从分子生物学方法上为海胆传统分类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大连紫海胆浮游幼体期的饵料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连紫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nudusA.是我国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海胆类之一。近几年,其人工育苗与增养殖的研究已成为开发利用我国海胆资源的重要课题,探讨与研究大连紫海胆在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的食性则是本研究的内容之一。关于海胆类浮游幼体期饵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