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别具一式的西河“比”茶茶礼在海内外早已约定成俗,且广为传颂,但在安徽省芜湖市郊的西河镇,其“茶礼”却别具一格。这一古老的习俗,据说由来已久,那时的西河街上多是富户和商号,十分繁闹。早晨,许多老人便早早起床,捧一壶清戈江水泡好的茶,笼在长袖子里,或抱于...  相似文献   

2.
宋代是中国茶文化的一座高峰,也造就了宋代茶诗的空前繁荣。曾几作为南宋初期诗坛的重要诗人,其生活中离不开茶,自然也留下很多咏茶的诗篇。他的茶诗,内容多样,既有茶类的介绍,又有茶艺的展示;既有与友人赠茶以促进情谊的茶俗,也有或轻松闲适或低沉苦闷的茶情。曾几的茶诗总体风格清淡活泼,其茶诗不仅丰富了他诗歌的内容,也体现出诗人的生活态度与人生情趣。  相似文献   

3.
漫画家的茶趣漫画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传进我国的“舶来品”,按说与古老的茶文化并无瓜葛。无奈许多漫画家本身就是超级茶客,一不留神,笔下便流出了一缕缕茶香,浸人漫画里面,成了别具风味的茶漫画。老一代漫画家丰子恺先生是中国漫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生于浙江桐乡,少年在杭州求学,中年以后又在杭州住了多年,说他是被龙井茶“泡”大的,也不算夸张。他发表的第一幅漫画,是刊登在朱自清、俞平伯合编的《我们的七月》上,题为《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这正是一张表现茶馆的漫画:一弯新月高悬中天,月光透窗而入,照在…  相似文献   

4.
补树书屋的苦寂之茶——鲁迅茶情录之一江苏人民出版社凯亚鲁迅自从18岁那年离开绍兴老家以后,直到终年为止,其寓居时间最长的一个处所,便是北平绍兴会馆内的补树书屋,整整在这里住了七年零六个月之久。它既是卧室,也是鲁迅的书斋和茶寮。原来他这是应教育总长蔡元...  相似文献   

5.
经常而又适量的饮茶,不但是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民间流传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文人学子中流传的“琴棋书画诗酒茶”,都说明了这一点。也就是说:无论名人雅士抑或凡夫俗子,都不可一日无茶。一人不可一日无茶,或者说人应该经常饮茶,这是自古以来许多有识之士的共同见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1021—1086年),两次为相,两次被罢,推行新法失败后,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经常饮茶赋诗,并继续研究新法。熙宁十一年(1078年),他写成《议茶法》一文,其中说:“夫茶之为民用,等于…  相似文献   

6.
狗牯脑茶溯源遂川县汤湖科协刘晓荣于一九九二年七月在香港获得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的狗牯脑茶是第二次获世界金奖,由于多次得奖而驰名中外。近年来很多报刊、杂志对此茶介绍不少,但因种种原因,所介绍的互有出入。为此,笔者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和考证,了解到了一些情...  相似文献   

7.
罗芥茶翁     
侯军 《农业考古》2003,(4):236-237
茶翁姓俞,名家声。在中国茶界并非名人,因为他的专业与茶无关,他是位名闻乡里的老中医。且老人家已经年逾八旬,从来不出山,不参加任何茶文化活动,也没写过茶文化的论文。他的自称“茶翁”完全是因了罗芥的缘故。  相似文献   

8.
漫谈楚剧与茶——兼议楚剧诞生于茶湖北省大冶市余炳贤我国茶史悠久,在茶事活动中,创造出茶文化。楚剧,是茶文化中的一杂奇葩,它诞生于茶,茶又融汇在楚剧中。楚剧是由民间发泄情感,描写情衷而成,辗转口授,依样演唱。“最初这种楚剧,亦不过是像打花鼓,采茶歌等”...  相似文献   

9.
凯亚 《农业考古》2004,(2):284-287,297
张恨水素有贪茶之癖,尤癖嗜于贪喝酽茶,贪喝苦茶。当年不论在北平也罢,在南京也罢,他都是报界并文坛的“贪茶癖”者中之佼佼者,其茶瘾之大,确乎无与匹俦呢。  相似文献   

10.
夏日周末,暮色四合;正是万家灯火时。酷热难耐,都市依旧充满了喧嚣与躁动,何处能觅得一方净土?我与当年的两位战友,相聚在北京五福茶艺馆。关于茶,念了小学掌握的有:中国是产茶、饮茶大国;唐代出了位“茶神”叫陆羽;茶叶乃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等等。后来的生涯中,断断续续积累了些与菜有关的轶事趣闻。大文豪苏东坡曾涌过“从来佳茗似佳人”的诗句;也是这位老先生,用楹联“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奚落了惠他的和尚。这个典故说明,中国从古以来就有以茶待客的习惯。主客之间的关系、宾容身份是否显贵,都能在茶事…  相似文献   

11.
熏豆茶的考证浙江省德清县农业局蔡泉宝遍及江南民间的熏豆茶,又称烘青豆茶、橙子芝麻茶,是我国既古老又时兴的饮茶习俗。由于此茶具有通气开胃健脾的功能,又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吃起来香喷喷,咸津津,别具一格,因此颇受国外华人和城乡居民的喜爱。现将笔者近年在县内...  相似文献   

12.
闫茂华 《农业考古》2022,(5):168-173
朱彝尊为清初著名的文学家与学者,博通经史,著述宏富,宅心和厚,一生清贫。《曝书亭集》为其重要的文学著作,挖掘整理其中茶文化内容,散见于各篇章中,考察其茶事活动,可以发现在他的爱情、亲情、友情、乡情、同僚情、师友情中都充满着浓浓茶意。浅析朱彝尊的茶事活动,不仅有利于充实朱彝尊研究,对丰富茶文化的内容也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13.
丁文 《农业考古》2003,(4):209-220
关于陆羽的功绩,历史上早有定评。毫无疑义,陆羽是中国茶学的奠基人。他以7211字的《茶经》确立了自己在中国茶学界的崇高地位,赢得了“茶神”、“茶圣”、“茶仙”之类的美誉,——这一称号他是当之无愧的。此外,他还被人称作是“诗人”、“书法家”、“方志家”、“地理学家”、“谱牒学家”等等,人们不管那一顶顶桂冠戴  相似文献   

14.
“茶净心静情更近”。萧氏茶业集团公司的广告语,向人展示了茶品质、茶叶滋润精神、以茶会友等各种画面。  相似文献   

15.
茶圣陆羽在余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清源 《农业考古》2002,8(2):25-27
唐代茶圣陆羽(733—804年),其足迹遍及全国32州的茶叶产区,经多年的认真考察,写出了《茶经》三卷,《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故后人称奉他为“茶圣”、“茶仙”、“茶神”。……  相似文献   

16.
1月31日下午,珠海市红茶馆别开生面的组织了一次珠海茶人迎新春“茶画”联谊会。岁尾的珠海阳光明媚,气候宜人。来自重庆国画院的著名人物画家于湘华先生,受红茶馆韩之光先生之邀与珠海、澳门等茶艺界及茶友们参加了这次茶与画的联谊会。于先生带来了30幅水墨人物精品,他的作品有浓郁的诗意和现代意识,用笔飘逸、格调高雅、颇具禅意。作品内容大多涉及与茶有关,如“陆羽煮茗图”、“东坡品茗图”、“村茶比酒香”等。有高山流水、有古松篱笆、有明月清风、有吟诗品茗、童子煮茶等等。深得茶人与同行的赞许,为这次联谊会增添了高…  相似文献   

17.
茶诗话(续)     
五,苏东坡的“茶癖”在“茶诗话”开篇时,我便许了愿,要专门写一篇东坡与茶的诗话,今天该向各位茶友交卷了。苏东坡的爱茶成癖,是名传八百年而历久不衰的。他的茶诗,数量也许比不上白居易、陆放翁,但是经他吟咏的茶事,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却是千年诗史与茶史所罕见的。他笔下的名茶各具风姿,难分高低:“顾渚茶芽白于齿”(咏顾渚紫笋),“雪芽双井散神仙”(咏双井茶),“拣芽分雀舌,赐名出龙团”(咏龙团茶),“帝规武夷作茶圃”(咏武夷岩茶),“白云峰下两旗新”(咏白云茶)……真是奇香异馥,尽入诗中。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东坡品  相似文献   

18.
董淑铎 《农业考古》2001,(2):110-111
一读了 2 0 0 0年 3月 2 8日《人民日报》的《李瑞河的茶心》和 8月 1 0日《人民政协报》的《托起夕阳变朝阳———记美国林肯大学名誉博士 ,天仁、天福集团总裁李瑞河》的两篇文章 ,对李瑞河的“茶情、乡情、中国情” ,“爱茶、爱乡、爱祖国” ,高尚美德 ,肃然起敬。李瑞河先生 1 935年出生于台湾南投的植茶世家 ,祖籍为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 2 1 0年前 ,先祖李正直渡海到台湾 ,至李瑞河已第七代 ,他继承父业 ,于 1 96 1年在台湾开设了第一家“天仁茶店” ,随后 ,他的茶店接二连三在台湾破土而出 ,到 1 990年 ,天仁集团在台湾已拥有连锁店 …  相似文献   

19.
椰树成荫的海口公园,早晨是老人们的天下,做操打拳练气功散步的各得其乐,可却见不着遛鸟的。这令我感到些许诧异,并固执地四下张望起来。终于在一行摈榔树下发现了一位孤独的遛鸟人。我急步凑上前去,与之招呼,进而开门见山地托出我的诧异。他以一口浓重的北方口音说:“这里的老人不养鸟,他们喝茶,喝茶才是他们的嗜好!”他似乎在发孤独之怨,偏颇地把遛鸟与喝茶对立了起来。的确,曾因为海南岛上喝茶的人以老者居多,喝的又是价廉的粗茶,故茶被岛民们称为“老爸茶”。“老爸”们喜聚众而饮,于是聚饮“老爸茶”的茶坊和茶店就成了…  相似文献   

20.
茶诗话(续)     
茶诗话(续)《深圳商报》侯军雪水茶时进陵冬,天降瑞雪,我们的“茶诗话”也该聊聊冬令茶事了。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在前两篇谈论《金瓶梅》与《红楼梦》的茶诗话中,我有意绕开了两段重要的茶事情节:一是《金瓶梅》第二十回的“吴月娘扫雪烹茶”,二是《红楼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