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免疫失败的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上免疫失败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有以下几种:(1)疫苗接种动物后仍发生相应的疾病;(2)动物接种后虽不发生相应的疾病,但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使其发生混合感染的疾病增多;(3)群体接种疫苗后虽未发生明显的疾病,但引起群体生产性能降低,如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鸡群产蛋率下降猪群  相似文献   

2.
一、免疫失败的主要临床表现 临床上免疫失败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有以下几种:(1)疫苗接种动物后仍发生相应的疾病;(2)动物接种后虽不发生相应的疾病,但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使其发生混合感染的疾病增多;(3)群体接种疫苗后虽未发生明显的疾病,但引起群体生产性能降低,如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  相似文献   

3.
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接种是给动物接种疫苗或免疫血清,使动物机体主动产生或被动获得对某一病原微生物特异性抵抗力的一种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经过免疫接种的动物都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在生产实际中常常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免疫失败而导致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给动物接种疫苗,可以使其产生特异性抵抗力,这是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一项重要的、有效的手段。但在实际生产中很多因素会对动物疫苗免疫效果产生不良影响,有的甚至会导致免疫失败。了解掌握这些不利因素,抓住关键控制点,有效规  相似文献   

5.
免疫接种是预防动物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不但可以降低动物对传染病的易感性,而且可以提高动物对传染病的特异性抵抗力。因此,在所有的预防措施中,免疫接种在动物传染性疾病的防制中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但是免疫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的途径和免疫程序等外部条件,还取决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这一内部因素。接种疫苗后的机体免疫应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许多内外环境因素都影响机体免疫力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影响疫苗效力的因素谭红英(民星集团江西生物药厂.南昌330200)动物接种灭活的或毒力致弱的病原后,可获得免疫力,因此许多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疫苗随之产生。但有时动物免疫后虽可产生抗体.但仍然发病。有些疾病接种疫苗后仅能产生无保护作用的循环抗体或不产生...  相似文献   

7.
陈叶  石玉珍  区锦馨  王翀 《广东饲料》2014,23(11):46-49
畜禽免疫是对畜禽传染病特别是烈性传染病预防的一种较好措施,但现实生产中经常出现免疫过的畜禽仍然发生相应免疫的疾病,这就是免疫失败的一种表现。免疫失败的表现还包括免疫后的动物虽不发生相应免疫的疾病,但动物机体抵抗力明显降低而使其发生混合感染的疾病;免疫后的群体虽未明显发病,但免疫后群体生产性能下降,如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低,生产性能下降等;  相似文献   

8.
“预防第一”是畜禽生产及兽医技术人员在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中应该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动物疫病预防的关键在于成功免疫。在实际生产中,虽经预防注射,但仍然可能出现零星、以至暴发疫情等免疫失败情况。引起免疫失败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疫苗、免疫程序、接种操作、畜禽生理状况、饲料营养、药物及饲养管理等。  相似文献   

9.
动物免疫是给动物接种疫苗,使动物机体自身产生或获得对某一种病原微生物特异性抵抗力的一种手段.为做到"真苗、真打、真有效",笔者根据农业部技术规范和多年经验,特总结村级动物防疫员动物免疫操作技术要点,供基层畜牧兽医站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口蹄疫O-A-AsiaⅠ型三价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按OIE口蹄疫疫苗效检标准和我国口蹄疫灭活疫苗质量标准,对实验室条件下制备的4批疫苗进行了安全性试验、免疫效力试验、免疫持续期试验、疫苗保存期试验和最小免疫剂量试验。结果显示,4批疫苗均对靶动物和实验动物安全,无任何毒副反应;对O、A、AsiaⅠ型口蹄疫的平均免疫效力分别为4.73、6.84和8.10PD50/头份;一次接种的有效免疫期达6个月;2~8℃下的疫苗保存期为12个月;适宜的免疫剂量为,6月龄以上牛每头3.0mL,6月龄以下牛每头1.5mL。该疫苗对接种动物安全,免疫效果良好,一次接种可同时预防O、A、AsiaⅠ型3个血清型的口蹄疫。  相似文献   

11.
一、免疫的目的和种类 通常我们所说的免疫接种是将疫苗或菌苗经过一定途径接种于动物体,使动物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免疫应答,在一定时间内对某种传染病具有抵抗力。免疫力可以分为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种。  相似文献   

12.
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免疫失败是指用某种疫苗免疫过的动物在免疫保护期内又发生该疫病的现象,即免疫没有起到保护动物抵抗该病的作用。目前动物抗体水平监测已逐步得到推广,并成为许多地方评定免疫效果的重要指标,在抗体水平监测中可能会出现免疫动物虽表现健康,但抗体水平监测不达标的现象,这也属  相似文献   

13.
接种疫苗是为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不健康的畜禽在其完全康复前不应接种疫苗。注意必须制定和执行正确的免疫程序。由于畜禽年龄,母源抗体水平和疫苗类型等不尽相同,使用疫苗前应根据不同情况(有条件还应进行免疫监测),由兽医师制定免疫程序并正确执行,才能达到目的。要注意正确使用疫苗。使用前应核对疫苗名称与预防的疫病是否相符;接种用具如注射器等应事先灭菌消毒;稀释疫苗要按使用疫苗说明书上的要求规定方法进行;接种部位要做好消毒工作后再接种疫苗,并确保接种剂量的准确;动物注射时要保证每个动物一个针头;稀释后的疫苗应在限定的时间内用完;疫苗的保存、运输等应按规定的要求操作。  相似文献   

14.
<正>迄今为止,免疫预防仍是防制家畜传染病最为经济而有效的办法。免疫预防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将疫苗、抗血清等生物制剂接种到家畜体内,使机体对相应病原微生物产生抵抗力,从而避免该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在实践中往往出现已接种疫苗的动物仍罹患相应的传染病,其原因错综复杂。本文就影响家畜免疫效果的因素作扼要概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动物免疫失败是动物在免疫过程中,由于某一种或几种原因造成接种疫苗后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呈现不健康的表现。简单说,就是动物接种疫苗后仍然出现发病的现象,即动物接种疫苗后不产  相似文献   

16.
免疫接种是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使易感动物转化为不易感动物,是预防动物疫病发生传染和传播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经过疫苗接种的动物都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在生产实际中常有多种因素的影响引起免疫失败而导致动物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导致免疫失败的因素分析及相应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免疫是对畜禽传染病特别是预防烈性传染病的一种较好措施,但现实生产中经常出现免疫过的畜禽仍然发生相应免疫的疾病,这就是免疫失败的一种现象。免疫失败的现象还有免疫后的动物虽不发生相应免疫的疾病,但动物机体抵抗力明显降低而使其发生混合感染的疾病,免疫后的群体虽未明显发病,但免疫后群体生产性能下降,如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低,生产性能下降等,免疫后的动物无明显的异常临床表现,但体内抗体较低甚至无抗体产生。造成此种现象的因素很多,下面略做表述,以期给养殖户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8.
T-2毒素的免疫毒性具有矛盾性和复杂性。低剂量T-2毒素可提升动物对病原体的抵抗力,高剂量T-2毒素则大大降低动物的免疫力。T-2毒素暴露时间早于病原体可增加动物免疫抵抗力,反之或毒素与病原体同时暴露,则降低动物对病原体的抵抗力。近期研究发现,细胞凋亡/存活通路维持毒素免疫调控动态平衡,自噬在免疫调控中发挥着关键而复杂的作用,但T-2毒素免疫调控中是否存在类似"免疫逃避"机制亟待研究。论文综述了T-2毒素免疫毒性的矛盾性,并重点讨论了其潜在的分子机制,为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免疫毒性和动物疫病防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动物免疫促进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机体接种疫苗后产生主动免疫的原理是十分复杂的,它受动物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和接种疫苗的免疫原性两方面影响,其中动物机体自身的健全状况属内因,是起决定作用的。近几年来动物免疫促进剂在畜禽疾病防治中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引起国内外的重视,本文对能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的物质的应用作一介绍。动物免疫促进剂指的是在疫苗接种前后或与疫苗同时应用,可使有效免疫应答反应及早出现,持续时间延长,免疫应答反应幅度提高,增强机体抗病力的物质。免疫促进剂的作用机理是通过作用于淋巴细胞膜受体,提高细胞中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的水…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养鸡业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程度的提高,但防疫滞后,鸡群中新的疫病逐渐增多,严重影响养鸡业的发展和生产者的经济效益,因此鸡群免疫工作极为重要。鸡群免疫是指利用疫(菌)苗预防接种,让鸡体内产生对病原体的特异性抗体,提高鸡体抵抗力,保护鸡免受相对应的传染病危害。接种免疫是预防鸡传染病最重要的手段,但由于多种因素干扰,造成免疫应激、免疫力下降,甚至出现免疫失败,而使养鸡者蒙受极大的经济损失。几年来本人在鸡的免疫接种工作中对鸡群免疫失败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现综述如下,供同行参考:1疫苗质量问题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