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福建柏纯林、福建柏与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的4种福建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样地调查和样品测定,分析不同福建柏混交林凋落物蓄积量、持水量和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凋落物现存蓄积量及持水量分别表现为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福建柏杉木混交林>福建柏纯林>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福建柏纯林>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福建柏杉木混交林,凋落物现存蓄积量和持水量在4种福建柏混交林类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2)随着浸水时间的变化,前2 min内,4种福建柏混交林的凋落物吸水均最快,福建柏杉木混交林达到51.07 g/min,吸水最快;福建柏木荷混交林达到34.25 g/min,吸水最慢。在整个吸水过程中,凋落物持水量及饱和时最大持水量为福建柏杉木混交林>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福建柏纯林>福建柏木荷混交林。(3)凋落物全碳、全氮、全磷含量均为福建柏杉木混交林>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福建柏纯林>福建柏木荷混交林,C/N、C/P、N/P值均为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福建柏纯林>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  相似文献   

2.
采用样地调查和植物生物量测定方法,对闽南沿海山地福建柏、木荷纯林和混交林不同种植模式的生物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乔木层生物量为福建柏纯林福建柏木荷混交林木荷纯林;灌木层生物量为福建柏木荷混交林木荷纯林福建柏纯林;草本层生物量为木荷纯林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福建柏纯林;凋落物层生物量为福建柏木荷混交林木荷纯林福建柏纯林;各层生物量为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福建柏纯林木荷纯林。表明福建柏-木荷混交林比福建柏、木荷纯林更有利于林分光合产物的积累,增加养分归还量,有利于林分养分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3.
福建柏混交林水文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福建柏秃杉混交林、福建柏木荷混交林以及福建柏纯林的地上部分持水量和土壤持水量测定,结果表明,福建柏与木荷、秃杉混交可以增强林分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功能。  相似文献   

4.
调查福建柏杉木混交林和福建柏纯林人工林的林分生长状况,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以及林下土壤的养分状况,结果表明:福建柏纯林植被状况较好,林下植被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大于福建柏杉木混交林;福建柏纯林土壤的养分状况较好,维持较高的土壤肥力。从提高林地的生产力上看,杉木与福建柏属浅根性树种,种间竞争激烈,混交效果不好,福建柏与杉木混交这个模式不宜大面积造林推广。  相似文献   

5.
福建柏天然林群落类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福建柏是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针阔混交林带天然林的重要组成树种,北纬24°30′~26°30′、东经110°~119°的南岭山地为中心分布区。福建柏群落多属复层异龄结构,天然更新能力强,类型丰富,主要有福建柏、杜鹃类林;福建柏、多脉青冈、细叶青冈林;福建柏、金毛石栎林;福建柏、长苞铁杉林;福建柏、毛竹林;福建柏、栲类林;福建柏、小叶青冈林;福建柏、枫香林;福建柏、杉木、石栎林。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培育福建柏大径材的最优混交模式,对安溪竹园国有林场40年生福建柏不同的行间混交林(福建柏×杉木×马尾松(混交比例为3∶1∶1)、福建柏×柳杉(5∶4)、福建柏×火力楠(2∶1)、福建柏×木荷(3∶2),福建柏纯林(对照组)的生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柏单株材积量大小排序为福建柏×杉木×马尾松混交林(0.2702 m~3·株~(-1))>福建柏×柳杉混交林(0.2620 m~3·株~(-1))>福建柏×火力楠混交林(0.2125 m~3·株~(-1))>福建柏纯林(0.1986 m~3·株~(-1))>福建柏×木荷混交林(0.1196 m~3·株~(-1));木材总蓄积量大小排序为福建柏×杉木×马尾松混交林(336.19 m~3·hm~(-2))>福建柏×火力楠混交林(261.73 m~3·hm~(-2))>福建柏×柳杉混交林(241.84 m~3·hm~(-2))>福建柏纯林(192.77 m~3·hm~(-2))>福建柏×木荷混交林(128.37 m~3·hm~(-2))。综合比较分析,初步得出福建柏×杉木×马尾松为最优混交模式,与福建柏纯林相比,其福建柏单株平均胸径、树高、材积分别提高13.32%、20.58%、36.05%,林分总蓄积量增加74.40%。  相似文献   

7.
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生长及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福建柏纯林中的福建柏生长量、林分物种多样性及林地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3年生的福建柏木荷插花混交林与福建柏纯林相比,福建柏胸径、单株材积分别增加20.6%、53.2%,林分总蓄积量增加34.9%,差异达显著水平;植物种类和数量增多,土壤更加疏松透气,养分含量也更高。  相似文献   

8.
福建柏与杉木、湿地松混交林分结构和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通过福建柏杉木混交林、福建柏湿地松混交林、福建柏纯林、杉木纯林、湿地松纯林的林分结构和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福建柏混交林与杉木纯林、福建柏纯林、湿地松纯林相比具有较大的林分生物量 (福建柏杉木混交林为 2 33 6 6t·hm-2 ,福建柏湿地松混交林为 2 19 4 5t·hm-2 ,而杉木纯林、福建柏纯林、湿地松纯林分别为 188 78t·hm-2 、178 37t·hm-2 、181 4 4t·hm-2 )和较合理的林分结构 ,可以把福建柏与杉木、湿地松混交林作为用材林造林方式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福建柏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在福建省安溪丰田国有林场开展了福建柏与火力楠比例分别为8∶2和6∶4的插花混交试验,福建柏纯林为对照。结果表明:福建柏-火力楠混交林中福建柏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单株平均材积均高于福建柏纯林;福建柏-火力楠混交林土壤的孔隙度、通气度以及有机质、水解性N、速效P和速效K含量均大于福建柏纯林所对应的指标。福建柏与火力楠混交促进了福建柏生长,改善了土壤结构和肥力状况。此试验中福建柏与火力楠按照6∶4的比例插花混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993年营造的福建柏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福建柏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3种不同树种组合混交林的调查,以福建柏纯林为对照,比较分析其生长效果,结果表明:福建柏混交造林能明显促进福建柏的生长;3树种组合混交比2树种组合混交的生长效果好,两者间的生长量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尤以福建柏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更为适宜。该混交林中的福建柏树高、胸径、材积和林分总蓄积分别比福建柏纯林提高了23.14%、17.14%、87.25%和49.74%。可进一步在闽南山地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福建柏人工林栽培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福建柏是柏科福建柏属常绿乔木。文章分别从福建柏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采种、育苗和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人工林栽培技术总结,为推广营造福建柏人工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经过对揭阳市大北山森林公园福建柏人工林的调查研究,结合近年来培育福建柏种苗的经验教训以及福建省推广福建柏人工林的经验,我们认为,在适宜的地方可以推广发展福建柏人工林。  相似文献   

13.
金沙县冷水河自然保护区福建柏群落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对金沙县冷水河自然保护区福建柏保护点的福建柏群落调查,结果表明,福建柏群落植物共有30科31属31种;垂直结构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福建柏在群落中处于优势种地位,有更新层。  相似文献   

14.
福建柏混交林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30年生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福建柏火力楠混交林与福建柏纯林生长量、林下植被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比较分析,进行福建柏不同林分类型生态效益研究。结果表明: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和福建柏火力楠混交林中福建柏与福建柏纯林相比,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提高了14.6%、13.9%、46.9%和19.2%、11.1%、45.9%,林分总蓄积量增加了70.4%和57.9%,而且生长量和蓄积量的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混交林和纯林植物多样性指数接近。混交林土壤比纯林土壤疏松透气,持水性强,肥力高。  相似文献   

15.
福建柏初级种子园营建及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总结了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福建柏初级种子园的营建和管理技术措施,并对福建柏初级种子园营建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园产种量平均为10.93 kg.a-1.hm-2,效果比较明显,最后根据福建柏树种的特性,提出了福建柏初级种子园营建和管理的要点。  相似文献   

16.
福建柏生长规律与营林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主要对福建柏的生长规律与营林技术进行综述。通过分析提出福建柏天然林最适环境为中山、中低山、温凉、静风、多云雾气候,群山、峡谷、土壤肥沃的地方;福建柏人工林多以混交林为主,而且福建柏与其他树种混交后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福建柏是柏科福建柏属常绿乔木。分别从福建柏的型态特征、生物学物性,采种技术、育苗技术、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人工林栽培技术总结,为推广营造福建柏人工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福建柏、杉木及其混交林生长与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66,自引:1,他引:66  
盛炜彤  薛秀康 《林业科学》1992,28(5):397-404
本文从林分生长、空间分布格局、生物量及其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对14年生福建柏、杉木纯林及其混交林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南方丘陵营造福建柏、杉木混交林有利于维护地力和形成稳定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在经济、生态和美学方面均优于杉木纯林。混交林生物量比杉木、福建柏纯林高22.9%和4.7%,达79.58 t/ha,福建柏纯林比杉木纯林高17.4%。补植福建柏是改造杉木中低产林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福建柏为柏科福建柏属唯一树种,是我国二级保护植物以及南方重要的珍贵用材树种。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数据库,系统梳理了1976—2020年福建柏研究的相关文献,分析研究文献的数量年动态、研究热点、来源、机构、基金、作者及其文章影响力、涉及学科。结果表明:近40年国内外学者们对于福建柏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国内福建柏研究的文献量可分3个阶段:第Ⅰ阶段(1976—1996年)萌芽期;第Ⅱ阶段(1997—2017年)较快发展期;第Ⅲ阶段(2018—2020年)平稳发展期。Web of Science中涉及了很多全球性灾害性气候,其研究趋势更强调对福建柏的保护;CNKI中对福建柏混交林的生态效益研究热情最大,对福建柏种源的研究位居前列。福建柏的保护与生态效益的进一步挖掘在未来很有可能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Du-nn)Henry et Thoms]属柏科,福建柏属,只一种,为我国特有珍贵树种。据记载,1911年最先在福建代云山区永泰县发现,故定名福建柏,又称建柏,俗称杜杉、阴沉木。福建柏为半阳性树种,喜光而不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