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用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31个大豆栽培品种进行北豆腐加工,对大豆品种原料理化指标、豆腐得率和质构特性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并对不同大豆品种的豆腐加工适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间的蛋白质、脂肪、植酸及大豆球蛋白11S和7S含量有着较大差别,引起不同大豆品种制作北豆腐的得率的差异.大豆品种籽粒品质与豆腐品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表明:脂肪含量与蛋白含量、干豆腐得率与保水性、硬度与粘聚性、硬度与回复性、硬度与黏附性、表观弹性率与保水性、11S与7S、表观破断应力与保水性、11S与弹性等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湿豆腐得率与综合评分、硬度与咀嚼度、弹性与咀嚼度、粘聚性与回复性、粘聚性与黏附性、粘聚性与综合评分、咀嚼度与表观弹性率、回复性与黏附性、回复性与综合评分、硬度与表观弹性率、综合评分与保水性、蛋白质与干豆腐得率以及植酸与表观弹性率等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就所选取的31个大豆品种而言,黑河49、铁丰37、东农48、辽豆21、合丰43、垦丰17、哈北46和蒙豆16更适合于北豆腐加工.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大豆品种资源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12份陕西大豆品种资源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陕西大豆品种资源的蛋白质平均含量为43.30±2.69%;脂肪平均含量为16.76±1.41%,说明陕西大豆蛋白质含量较高而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为60.05±2.48%.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404**).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都与生育日数正相关与株高负相关,其程度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蛋白质含量与百粒重显著负相关而脂肪含量与百粒重极显著正相关.不同花色、茸毛色、结荚习性、粒色、粒形的大豆品种资源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以不同粒色、粒形和结荚习性间的差异最为明显,无限结荚习性、籽粒为黑色肾形的大豆品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低,籽粒为双色肾形的大豆品种蛋白质含量低.研究结果为大豆品质育种选择亲本和杂交后代处理的提供依据,并筛选了12份高蛋白和大粒的品种供育种参考.  相似文献   

3.
菜用大豆生产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都在不断发展,为了给菜用大豆配套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探讨菜用大豆和普通大豆的特异性,以普通大豆品种2个、引进菜用品种4个为试材,探讨施肥处理对不同类型大豆籽粒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就不同类型品种来说,普通大豆品种铁丰29号的品质最好,菜用大豆品种沈农引133的品质最好.T2磷酸二铵施肥处理使各品种的蛋白质含量提高,而T3磷酸二铵施肥处理使各品种的蛋白质含量降低;T2和T3磷酸二铵施肥处理使各品种的脂肪含量、蛋脂总量、可溶性糖含量提高.在不同施肥处理下,籽粒脂肪积累呈"S"型曲线.同样施肥水平下,菜用大豆的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普通大豆,而脂肪含量低于普通大豆.蛋白质含量与磷酸二铵施用量呈负相关,脂肪含量与磷酸二铵施用量呈显著正相关,蛋脂总量、可溶性糖含量与磷酸二铵施用量呈不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东北地区5个大豆品种球蛋白含量的分析及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线性梯度SDS—PAGE方法分析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11个地点的5个大豆品种的7S和11S球蛋白含量。结果分析表明:7S和11S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同一品种7S球蛋白和11S球蛋白含量在不同地区差异较大;7S和11S球蛋白含量在品种间和地点间差异显著或板显著,地点和品种间互作则不显著;利用11S/7S值可以评价大豆蛋白质营养品质的优劣。5个大豆品种中九农7714和东农42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结荚习性大豆节位间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规律,以无限结荚习性品种元宝金和金元1号,亚有限结荚习性品种吉农7号和吉林45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节位的产量、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结果表明:各大豆品种不同节位间的产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均存在差异。元宝金和金元1号的产量中部最高,蛋白质含量上部最高,脂肪含量下部最高;吉农7号和吉林45的产量、蛋白质含量均为上部最高,脂肪含量中部最高。金元1号上部籽粒产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产量与脂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吉农7号下部籽粒产量与蛋白质及脂肪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吉林45下部籽粒产量与蛋白质及脂肪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为大豆不同节位籽粒合理化利用以及产量与品质关系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25份黑龙江省野生和栽培大豆资源的异黄酮、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检测,分析异黄酮含量和蛋白质及脂肪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野生大豆脂肪含量与异黄酮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野生大豆的异黄酮G/D(染料木甙/大豆甙)平均值略高于栽培大豆的异黄酮G/D,异黄酮G/D比值最大值出现在栽培大豆样品中.  相似文献   

7.
选用来自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区的25个大豆品种(品系),进行干豆腐加工,对大豆品种原料理化指标、干豆腐品质特性指标等进行测定、分析,并对不同大豆品种的干豆腐加工适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理化指标及干豆腐品质指标均呈现了较大的差异。大豆品种籽粒品质指标与干豆腐品质指标之间存在复杂的相关关系,籽粒蛋白含量、水溶性蛋白含量与干豆腐品质指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籽粒脂肪含量、7S的含量与干豆腐品质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通过基于因子分析的大豆品种加工干豆腐适用性评价,筛选出东农42、吉育204、东农48、2010-60和2003-342-24-4共5个干豆腐加工品质优良的大豆品种(品系)。  相似文献   

8.
大豆种子贮藏蛋白11S和7S组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我国122份大豆品种种子贮藏蛋白组分11S和7S的含量及11S/7S比值。11S在两种球蛋白中所占百分含量为40.67%-72.07%,平均值为60.84%,7S为27.93%~59.33%,平均值为39.16%,两者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95^**);11S/7S比值范围为0.69~2.58,平均值为1.61,且与种子的总蛋白量、脂肪含量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68种不同大豆品种为样本,对其进行蛋白质、脂肪、水分含量、植酸、蛋白亚基中7S、11S含量、钙、铁、磷、镁、脂肪氧化酶活性、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理化指标的测定。通过差异性分析得到结论:基础理化指标间差异显著。对供试大豆进行豆浆制备及测定豆浆蛋白并计算蛋白回收率和豆腐制备及产率、质构的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6种主成分及主成分模型,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2.114%。进而进行聚类分析将68种大豆分为4类,结合聚类分析与豆腐品质评分,得知适合生产豆腐的大豆品种应满足的条件为蛋白质含量高、豆浆蛋白含量高、蛋脂比高、11S/7S含量偏高、植酸含量低、脂肪含量低。  相似文献   

10.
不同生态区域环境对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陈霞 《大豆科学》2001,20(4):280-284
通过 1999- 2 0 0 0年黑龙江省内五个不同生态区主栽 73个大豆品种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 :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 ,除受品种本身内遗传基因控制外 ,生态环境因素 (纬度、温度、降雨等 )对其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生态地理区域间 ,蛋白质、脂肪含量有差异 ,不同年度间蛋白质、脂肪含量有差异。就黑龙江省五个生态区栽培大豆品种蛋白质含量以安达、佳木斯最高 ,含量为4 1.4 2 %、4 1.33% ,脂肪含量以哈尔滨最高 ,含量为 2 1.2 4 % ,蛋白质含量与纬度、温度、降雨相关不明显 ,脂肪含量与纬度、降水量呈显著的负相关 ,与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